奉天承運承的到底是什麼運?朝代五行之德與朝代更迭

2020-12-18 玄學研究館

大家劇中常聽到的「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中的承運指的就是繼承五行之德,德運。五行之德終始學說起源於戰國陰陽學家鄒衍。他將五行生剋原理運用於人文社會。認為每個王朝都有其所屬的德運,當王朝德運衰弱時,就會被推翻,王朝更迭都遵循五行相剋原理。

鄒衍認為舜禹是土德;木克土,夏朝木德;金克木,商朝金德;火克金,周朝火德。秦始皇后來接受了他的學說,定秦為水德,水為黑,因此秦也尚黑。漢推翻了秦朝,土克水,因此漢為土德。

在王莽篡漢之前,一般採用五行相剋說。虞(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漢(土)。但王莽篡漢後為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採用了劉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而且認為秦暴政無德,忽視了秦。變更後的順序為: 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漢(火)。這個相生學說一直沿用到元朝。

三國(土)晉(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後唐(土(繼承唐朝))後晉(金)後漢(水)後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後,又變為相剋說:元(金)明(火)清(水)民國(土)

新中國若採用相剋應為木德,若採用相生為金德。

因此採用相剋還是相生,並無恆論。取決於哪種對後繼的執政者有利。

相關焦點

  • 從劉邦斬白蟒說起,中國每個朝代都有五行屬性,相生相剋
    劉邦斬白蟒的故事,其實背後隱藏著中國朝代與五行屬性的關係。五行學說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屬性來代表和歸類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屬性,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中國每個朝代都有五行屬性,而朝代更替一種是堯舜禪讓之路,下一個朝代屬五行相生;一種是武力徵伐代替,下一個朝代是五行相剋。
  • 中國的朝代幾乎都不超過300年,歐洲日本卻很少更迭朝代,為啥?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很多人都會發現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雖然我們已經歷經了很多個不同的朝代,不過似乎能夠超過300年的卻非常少,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明清都是不足300年。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難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歷史發展規律嗎?可是我們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他們的朝代卻很長,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在這多種學說的湧現下,其中有一家是專門研究陰陽五行的,被稱為「陰陽家」。其代表人物叫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也被認為是「五行」的創始人。所謂的五行,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即: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五行中,並沒有哪一個是長盛不衰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
  • 五行學說和朝代屬性:一篇短文了解和記憶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作者:村頭二舊傳統五行學說和朝代:一篇短文了解和記住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經常看到古書中說: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尤其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到今天還總是被各類玄幻小說和影視劇引用,這裡面的是邏輯自洽的一個系統,有了這篇短文,以後再也不怕看不懂了。
  • 什麼是五德始終說,歷史上各個朝代是如何對應的?
    我國歷史上各種思想對應的五德:①儒家:木德 ②法家:火德 ③墨家:土德 ④釋家:金德 ⑤道家:水德儒家重仁,而五德中木為仁,儒家為木德最為合適,五嶽中唯選東嶽泰山封禪,東為木,這也不無關係。同時火五行對應著法家,同具有無情的特點。從明朝與當朝可以看出,法家思想佔有相當高的地位。火所生之五行土所對應的墨家思想兼愛、非攻也得到了相當高的體現,明朝在有鄭和下西洋的條件下卻不知道去搶奪資源,當今一直注重睦鄰友好關係,從未主動攻打別國都是最好的體現。
  • 秦朝一統的基礎思想之一:五行始終說,延續了千年的統治理由
    還有外族之人入侵中原的如元朝、清朝也是不正統的。總之呈現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個在戰國時期誕生的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的朝代更迭的正統理由之說——五行始終說。鄒衍認為一個朝代建立必定是因為其有著高於一般人的德性而建立的,而被取代的時候定然是取代的朝代其德行高過了前一個朝代。而德行,鄒衍又將其和五行之說相聯繫,最終研發出了一套朝代更迭的理論,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朝代的德向和五行對應,包括五種,而五行又相生相剋,最終應用於朝代的更迭之上。
  • 經歷朝代更迭,但「中國」一直沒有消失,原因竟是如此!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受過很多國家讚譽,大家知不知道,作為一直屹立到現在的文明古國,儘管經歷朝代更迭,「中國」為何一直存在?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曾經稱霸一時的國家,都經歷不了時間的洗禮,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 如何看待,五德終始說與朝代的更替?
    4.後大禹治水,採用洩水之法終成功解除大水之禍,是大禹為木德,木德能洩水德。舜傳位於禹,是水生木第二階段:五行相剋代表:夏,商,周。夏啟子承父禹基業,商滅夏,周滅商,是靠討伐戰爭才最終形成新朝代的,所以按相剋計算。1. 夏桀無道,商湯滅夏,湯為水,商水克夏火,所以商歸於水德,最後商紂荒淫為周武王所滅。2.周朝為土德,為周土德克商水德。土在五行中容納其他四行雜氣,這與周於各處設諸侯國極為相似。
  • 五行之德:從歷朝歷代崇尚的顏色中,來看看每個朝代的五德選擇
    有的朝代龍袍是黑色,有的是皇色,有的是紅色,那麼為什麼他們會如此選擇?這個選擇會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涉及到了早期中國的,所謂的「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也叫做五行之德理論。這個五行分為火、土、金、水和木,排序和我們現在遊戲,亂七八糟弄的不一樣。
  • 古代朝廷的「五行德運」之說是個偽概念?
    大家在讀古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表述:某朝,尚X,為X德,比如「大秦帝國,尚黑,為水德」,似乎是很隆重的一件大事,跟皇帝老兒的龍袍和全國勞動人民的穿著都有莫大的干係。從表面看,這種說法當從五行中來,但到底這事是怎麼定的?誰說了算?後來怎麼就又廢棄了?
  • 中國幾乎沒有哪個朝代,歷史超過300年,為何日本和歐洲卻不一樣
    中國幾乎沒有哪個朝代,歷史超過300年,為何日本和歐洲卻不一樣中國歷史傳承久遠,經歷了很多的朝代,我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哪個朝代能夠超過300年,為何日本和歐洲卻不一樣呢?裡面到底有什麼貓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盤點中國各大王朝的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更替都跟五行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以秦漢為例。根據五行的原理和演化,秦朝五行屬水,漢朝五行屬土。曾有文獻記載,秦文公外出遊獵,捕獲黑龍,而黑龍則是水性,文公還將河流的名字改為「德水」,以每年的十月份為一年之始,並以黑色為尊。
  • 中國古代的五行始終說和子午卯酉
    劉向父子的研究成果認為,朝代更迭不應該是相剋,應該是相生的關係,這就像一個家裡,父親創下家業,總得由後代兒孫繼承,而不應該由鄰居搶走家產。不過歷代王朝的更迭都是搶家產的戲嗎,但是,統治者希望把這種搶變得溫情脈脈一些,所以劉向父子這種王朝更迭是五行相生關係的論調也就被各個更迭的皇朝所承認。
  • 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可為何只有宋朝時才被稱為真正的滅國
    宋朝滅亡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可是宋朝的滅亡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朝代更換,而是中國漢文化的第一次真正得斷層,著這一場朝代的更迭中,漢文化徹底的中斷,所以後人稱為真正的滅國。可為什麼說宋朝是真正的滅國呢?那麼多的朝代都被滅掉,其實原因很簡單,沒掉宋朝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邦,宋朝之後是元朝,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蒙古族包含其中,可是在那個年代,蒙古族就是外邦,在元朝政權建立後,漢人的政權真正的滅亡了。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來源,陰陽家代表、五行創始人——鄒衍
    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句話斷句沒有斷對,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我一直是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源,直到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才知道這句話出自陰陽家代表,五行學說創始人鄒衍,「承運」指的是承五德轉移之運,什麼是五德?和五行有什麼關係,本文做具體說明。
  • 中國24個朝代,你想穿越到哪個朝代?大多數人肯定選擇這個朝代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總共經歷過24個朝代,儘管朝代存在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都為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作用。由於現在古裝穿越劇的盛行,其實小編有一個大膽的問題,如果你能夠穿越到古代,你會選擇哪個朝代呢?網絡圖估計有一部分人都會選擇唐朝,唐朝可謂是文化大繁榮的時期,唐朝詩歌盛行一時,最著名的兩位詩人就是李白、杜甫,想去見識見識瀟灑飄逸的詩仙李白,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到底是如何能作出這麼多著名的詩句
  • 九州縹緲錄以什麼朝代為故事背景 是虛構還是真實歷史事件
    九州縹緲錄以什麼朝代為故事背景 是虛構還是真實歷史事件  《九州縹緲錄》是架空故事,呂歸塵和姬野的成長是以胤朝末期為背景的。《九州縹緲錄》虛構出了九州大陸,大陸之上存在不同種族,存在諸多國家,胤朝就是其中一個虛構朝代。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古代神秘陰陽五行學說——相生相剋的哲學智慧
    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代表春季,居於東方;火有炎熱、向上之性,代表夏季,居於南方;土有和平、存實之性,代表夏秋之交,居於中;金有肅殺、收斂之性,代表秋季,居於西方;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代表冬季,居於北方。五行相生相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 河南洛陽是如何成為古代眾多朝代都城的?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國八大古城之一的洛陽是如何成為古代眾多朝代都城的?它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引言洛陽是我國著名的文明古城之一,這座擁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和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城市,位於黃河中遊,河南的西部,因為在洛河之陽而得到了河南這個名字。洛陽是我國古色古香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建立都城最早、建立都城時間最長、建立它為都城朝代最多的城市。那麼到底為什麼洛陽總是被設置為都城呢?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五行學說
    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照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是對應的,各具其德之一種,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都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呂氏春秋》說:「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