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航航班延誤賠償標準公布: 多家不提供補償

2020-12-13 北京本地寶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一周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2017年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

  《通告》中對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中關於航班延誤後的服務內容及補償方案進行了匯總。

  《通告》顯示,中國國航(601111)、東方航空(600115)、南方航空(600029)的航班延誤補償方案較為類似,有的航空公司直言「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都不提供經濟補償。」

  中國國航表示,航班在經停地點延誤或取消,或者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我們將向您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中國國航的補償條件及標準如下: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國航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國航將根據延誤的實際情況,向旅客提供經濟補償。延誤4小時(含)以上不超過8小時,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200元;延誤8小時(含)以上,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400元。

  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的補償條件及標準與中國國航類似。不過,東方航空的補償條件中多了「商務」造成的航班延誤或者取消這一補充條件,對旅客進行補償的可能是東航自身,也可能是東航的地面服務代理人。

  海航航空的補償條件及標準為: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屬海航原因造成的國內航班延誤,海航將根據航班延誤時間的實際情況,向旅客提供經濟補償。海航原因導致航班延誤4(含)至8小時之內,補償人民幣200元或者等額積分;海航原因導致航班延誤8小時(含)以上,補償人民幣400元或等額積分。多種原因導致航班持續延誤,以其中海航原因所致延誤時段計算延誤時間,並按照前述標準提供經濟補償。

  有的航空公司雖然制定了補償標準,但不如三大航「大方」。奧凱航空的補償標準是:1,延誤時間超過4小時(含)小於6小時並且已經按公司服務標準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並補償人民幣100元;2,延誤時間超過6小時(含)小於8小時並且已經按公司服務標準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並補償人民幣200元;3,延誤時間超過8小時(含)以上並且已經按公司服務標準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並補償人民幣300元;4,持嬰兒票,公司免票、優惠票的旅客不予補償;

  華夏航空的補償標準為:1,延誤時間大於4 小時(含)小於8 小時,給予每位旅客100元人民幣補償;2,延誤時間大於8 小時(含)以上,給予每位旅客200 元人民幣補償。

  不過,面對航班延誤或取消,有的航空公司卻「一毛不拔」。

  西部航空稱,西部航空應和其他各保障單位相互配合,認真負責,共同保障航班正常,避免不必要的航班延誤。無論何種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西部航空不提供經濟補償。

  烏魯木齊航空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烏航不提供經濟補償。

  春秋航空提示,無論何種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春秋航空不承諾提供任何其它補償。

  成都航空的補償條件及標準較為「人性化」,照顧了兒童和嬰兒兩類人群,具體內容如下:因成都航空原因航班延誤、取消、次日補班。延誤時間4(含)—8 小時,補償給旅客最高不超過200 元/人;延誤 8(含)小時以上,補償給旅客最高不超過 400 元/人;兒童按成人補償金額的50%標準進行補償,嬰兒補償標準統一為 50 元/人。

  此外,各大航空公司還對信息通告、餐飲服務提供時間、下機條件及限制等做出規定。同時,《通告》還披露了各大航空公司的網址、投訴電話及電子郵件地址。

  2017年1月1日,《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規定》明確了航班正常保障、航班延誤處置、旅客投訴管理等內容。

  在航班正常保障上,《管理規定》明確,提供服務保障的單位必須減少因自身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當航班延誤或取消時,承運人、機場管理部門等需要每隔30分鐘向旅客發布動態信息。在延誤處置上,承運人應制定相應方案並明確告知旅客。方案應包括是否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若給予補償,應明確補償條件、標準、方式等內容。

  根據《規定》,若是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發生機上延誤後,承運人應制定並向社會公布機上延誤應急預案。機上延誤超過2小時(含)的,承運人應為機上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食品;超過3個小時(含)且無明確起飛時間的,應當在不違反航空安全、安全保衛規定的情況下,安排旅客下飛機等待。在此期間,應保證盥洗設備的正常使用。在夜間大面積航班延誤期間,機場管理機構應協調相關單位延長機場巴士運營時間。

  另外,《規定》明確,旅客應文明乘機、合法維權,不得有破壞設施設備等擾亂民航運輸生產秩序的行為,否則將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理。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國內航空公司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多家不提供補償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一周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2017年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
  • 航班延誤補償標準公布 成都航空補償標準「人性化」
    &nbsp&nbsp&nbsp&nbsp《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一周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nbsp&nbsp&nbsp&nbsp2017年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
  • 42家航企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部分廉價航空公司不補償
    中國民航局近日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通告對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中關於航班延誤後的服務內容及補償方案進行了匯總。通告顯示,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 航班延誤補償標準公布:烏魯木齊航空稱任何原因都沒經濟補償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一周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2017年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中對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中關於航班延誤後的服務內容及補償方案進行了匯總。《通告》顯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的航班延誤補償方案較為類似,有的航空公司直言「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都不提供經濟補償。」
  • 42家航空公司航班延誤補償標準一覽(附清單)
    2017年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對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中關於航班延誤後的服務內容及補償方案進行了匯總。
  • 42家航企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九元航空等8家航企不補償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明確,航班因天氣延誤食宿旅客自理 記者林桂炎攝(資料圖片)  42家國內航空公司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金額最高400元  金羊網記者 唐珩  春運臨近,國家民航局發布了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
  • 42家航空公司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新標準
    根據民航局最新發布的「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今年1月1日《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按照規章要求,對航空公司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大面積航班延誤預案等進行了修訂,並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 42家航企公布延誤補償標準 廉價航空聲稱一概不賠
    本報訊(記者 藺麗爽)自今年1月1日《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後,國內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誤補償標準,今後消費者在遭遇航班延誤後終於索賠有據。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西部航空、春秋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等廉價航空公司則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航企不提供經濟補償。
  • 半年內公布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標準
    9:30 北京  本報北京上午電(記者 薛慧卿駐京記者王亦君)儘管民航總局出臺《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已一年有餘,但多數航空公司至今未公布具體的補償標準和方案。,「這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極大漠視。」今天上午9時30分,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京、津、滬、渝、川五地消費者組織共同建議民航總局,督促各航空公司在半年內公布具體標準和方案。
  • 42家航空公司公布延誤補償標準5家無任何補償
    (原標題:42家航空公司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其中5家無任何補償)春節快到啦!你是不是已經買好了機票、火車票,就坐等回家過年的那一刻了??可能幾乎每位坐過飛機的乘客,都會吐槽航班不準點的情況。那麼,如果航班延誤了,航空公司是怎麼補償的呢?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航班延誤後,各家航空公司的補償標準差異其實很大。
  • 42家航空公司補償新標準:航班延誤部分廉航不補償
    記者發現,航企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多數航企將給予最多400元的經濟補償,部分廉價航空甚至無經濟補償;因天氣、突發事件等「不可控」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旅客食宿費用需自理。&nbsp&nbsp&nbsp&nbsp如果是承運人的原因造成延誤的,在通告中提到的42家航空公司中,國航、昆明航空、山東航空、大連航空、國航內蒙古分公司、南方航空、重慶航空、四川航空、東海航空的補償較為相似——&nbsp&nbsp&nbsp&nbsp如因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延誤,除將根據延誤的實際情況向旅客提供航班動態信息以及餐食
  • 深航出臺國內首個航班延誤現金補償標準
    屬於航空公司原因給予經濟補償的情況有四種:工程機務、航班計劃、運輸服務、空勤人員等原因;不屬於航空公司原因,不給予經濟補償的情況有五種:天氣原因、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原因、旅客自身原因。  深圳航空今天起實行的經濟補償規定,是國內航空公司出臺的首個關於航班延誤的現金賠償標準。
  • 航班延誤補償有門道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近日,《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民航局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規章。對航空公司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大面積航班延誤預案等備受關注的問題作出了修訂。 網友:如何界定航班延誤?
  • 深航出臺國內首個關於航班延誤的現金賠償標準
    人民網深圳7月4日電 記者今日從深圳航空公司獲悉,歷經六個月之久的《深航顧客服務指南》將於7月5日向全社會公布。5日起,深航陸續在各售票網點、全國各機場、航班機艙向顧客免費派送。  今年初,中國民航總局指示各航空公司把自己的服務標準公布給顧客。
  • 重磅 史上最全航班延誤攻略 含值得買的航班延誤險
    五、航司本身的延誤賠償《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規規定: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食宿費用旅客自理。同時,國內42家航司公布了延誤補償標準,航企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補償標準基本一致:(轉自網絡)1、延誤4小時(含)以上不超過8小時,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200元;2、延誤8小時(含)以上,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400元。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的補償條件及標準類似。航班在經停地點延誤或取消,或者國內航班發生備降,均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 國航航班延誤14小時乘客每人獲賠300 乘客不滿足
    國航由珠海至北京的CA1324次航班因延誤14個小時,賠償每名乘客300元。昨日12時許,搭乘臨時航班抵京的部分乘客,因不滿該補償標準,在首都機場等待4小時要求退返機票錢,但沒有得到滿足。  乘客殷先生稱,國航CA1324次航班原定前日19時許由珠海起飛,21時許抵達北京。「在珠海等了好長時間都不起飛,乘務員起初推說是天氣原因。」
  • 交通航班延誤誤工費是如何賠償?
    一、交通航班延誤誤工費是如何賠償?關艙門後旅客常常會遇到被告知因流量控制或者其他原因,飛機正在等待塔臺通知,起飛時間待定。被「憋」在機艙中的感覺十分難受,而漫長的等待更讓旅客不滿機坪延誤時,旅客在此等待過程中,機組應該做些什麼呢?機組應每30分鐘向旅客告知一次航班動態信息,包括延誤原因、預計延誤時間等。
  • 航班延誤時這樣做,航司賠償沒話說
    有時候部分航空公司會不被包括在內,機票價格也會有相關的上限,還要搞清楚如何判斷具體延誤時間是否到達了賠付標準以及賠付方式等。當第二條適用時,已從第三國獲得補償時則不繼續適用。2009年,法規對原本不包含的長時間航班延誤獲得強制賠償的情況進行了修訂
  • 航班延誤補償需提前明確
    國內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 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備降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 機上延誤超過2小時(含)的,應當為機上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食品。 機上延誤超過3個小時(含)且無明確起飛時間的,承運人應當在不違反航空安全、安全保衛規定的情況下,安排旅客下飛機等待。 涉及經濟賠償怎麼辦 航班延誤後發生在航空公司和乘客之間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是經濟補償問題,不少旅客並不清楚補償的額度。
  • 42家航企發布航班延誤補償新標準 多數最高補償400元
    根據民航局1月6日發布的42家航企延誤補償標準,因天氣、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旅客將無法獲得航企補償,由此產生的住宿、餐食費用由旅客承擔。即,非航企原因的延誤處置上,42家航企均採取「協助安排、費用不擔」的運輸總條件。   相比之下,針對航企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各航企的處置方式和補償標準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