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自在的漫遊臺北是不需要目的和理由
不跟著旅行團盲目的跑遍景點
隨著心情的放鬆
跟著帝芬一起去吃喝漫遊
我在臺北市區住了有20多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去過峇里島,後來又因為工作的原因回到了臺北,再因為工作的原因搬到過倫敦/印度/杜拜/崑山/上海;我很喜歡我的工作,可以經常搬來搬去,每一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許多有趣的事發生,值得我們多去看看。漫步旅遊不是瘋狂的購物買東西,而是去細細的體會當地的生活。
我的工作是廚師,我非常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場,我經常把菜市場當成是一個旅遊的景點去參觀,就好像是一個當地食材的博物館,作為遊客,在菜市場也可以體會到當地最真實的民風。在臺北旅遊,很多人喜歡到南門市場買紙片豬肉乾,我身邊的同事有時候非常想念家鄉的風味,就會從南門市場扛著一堆半生不熟的食物,冒著被海關扣押的風險趕飛機,在溼冷的魔都下班以後回家加熱一下吃吃;所以,我想很多異鄉遊子,最喜歡的味道並不是高級餐廳的美食,而是小時候熟悉的滋味。
如果你是一個遊客,只想走馬看花吃點美食,我建議你去逛逛最近幾年很火爆的上引水產(www.addiction.com.tw/),很多人喜歡在那裡站著吃壽司,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壽司沒有士東菜市場的阿吉師好吃,一樣都是站著吃飯為什麼不選一家比較好吃的呢?又或者乾脆選一家坐著吃又好吃的小店。如果罰站吃壽司可以非常便宜品質又好,那麼偶爾一試也是可以的,如果做的不好吃,我想那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過對於遊客來說,上引水產還是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例如海鮮燒烤/火鍋/小酒吧都還蠻值得去看看的,上引的環境不會像其他的魚市場讓人感覺非常髒亂和滿是魚腥味。
離開菜市場,可以去淡水附近走走。在關渡捷運站附近,租一臺腳踏車,沿著淡水河畔的金色水岸單車公路一直騎到淡水,沿路上你會看到難得一見的紅樹林保護溼地,有許多頻臨絕種的生物,可愛的水筆仔/彈塗魚。到了淡水可以從老街的三協成糕餅館開始漫步到當年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紅毛城和紅樓,如果你是周杰倫的粉絲也可以去淡江中學附近走走,那裡是他當年讀書的地方。一邊漫步一邊品嘗淡水的特色小吃:可口魚丸/魚酥/阿婆鐵蛋/阿香蝦卷/洪酸梅湯/阿給(油豆腐挖空中間填上粉絲再用魚漿封口,淋上高湯和特製甜辣醬)etc.,如果累了,在河畔觀景餐廳喝上一杯咖啡,放空、休息,再去碼頭坐船到對岸八裡。
如果你的體力非常好,可以往回走,跨越關渡大橋到淡水河的對岸八裡,從渡船頭一直沿著八裡左岸到十三行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八裡左岸也有很多值得一坐的小咖啡館,或是吃一盤當地的佘家炒孔雀蛤配啤酒,都是很開心的事情。
從八裡渡船頭搭乘小船可以回到淡水,乘捷運到雙連站,那裡有全臺北最厲害的美食夜市-寧夏夜市。為什麼厲害呢?因為這個夜市從頭到尾不是特別長,但是幾乎沒有什麼重複性的小吃,絕對可以滿足熱愛美食的遊客對臺灣夜市小吃的全部憧憬。寧夏夜市的美食有煎蝨目魚/滷肉飯/麻油雞/豆花莊/炸芋頭丸子/蚵仔煎/四神湯/粽子/新鮮果汁/滷味/東山鴨頭/烤德國豬腳/臭豆腐.etc.總之你能想到的臺灣小吃全部都集中在這條15分鐘就能走完的小路上。
臺北有一家書店是永遠不關燈的,從當年仁愛路圓環的二樓小書店到今天的誠品書店,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景點。如果這幾天你一直都在行走,不如在這裡靜止一下,消磨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個午後/或是夜晚)。在這個網路時代,可能你已經很久都沒看過書,在這裡靜靜的看一本好書,寫一些字,我猜會是另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寫作是一件孤獨又漫長的事情,就像跑馬拉松一樣,帝芬開始寫微信平臺雖然不是很長的時間,已經感受到文字是沒有盡頭的,但這種遙遙無期並不會讓人絕望,也許這就是文字的魅力。拜訪不同的誠品你會看到不一樣的特色(松煙可以看特色電影/敦南書店24小時不打烊/信義有綜合人文商品/天母還有一家小文具館 http://www.eslite.com)。
美景餵飽了眼睛,讀書淨化了大腦,按摩舒緩了身體,美食溫暖了胃腸。一天的行程結束,身心都得到了滿足,今夜又會是好夢連連。
小貼士:在臺北租借自行車是非常方便的,而且可以A點租車B點還車。http://www.cycling-lifestyle.org.tw/
Day3 攻略:
午餐士東菜市場(阿吉師傅立吞/黑糖饅頭)或上引水產(壽司/火鍋/燒烤)-淡水騎單車(關渡捷運站-淡水-八裡)-淡水老街遊/喝咖啡/渡船頭(八裡左岸/孔雀蛤)-晚餐雙連捷運站(寧夏夜市)-誠品書店(松煙/敦南/信義)-泰式按摩-宵夜(橘色/清粥小菜/好記)。
內容:Steven Concept
圖片:部分截取網路
關注:劉一帆Steven 微信平臺
微信號:stevenliuyi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