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天眼」監控、門禁梯控、健身步道......這些竟然是保障房小區的配置。近日,花港鴻福城保障房首批1000餘套新房向業主交付。這是南京市今年首個交付的市級保障房項目。
走進花港鴻福城小區,健身步道、整齊劃一的停車位,讓人眼前一亮。內有45平米、65平米、85平米三種戶型。拿85平米的房源來說,進門左手是廚房,廚房外「L」型空間是餐廳和客廳,客廳北側短短的過道則依次連接著儲藏間、主臥、次臥、書房和衛生間。
花港鴻福城是南京市為安置棲霞區馬群街道城中村危舊房改造、改善區域環境整治拆遷而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總建築面積34.2萬平方米,共有3175套住房,可容納1萬餘人居住,由南京建發集團開發建設。「這個項目歷時3年半完成建設,整個保障房小區包括翠城園、錦山園、疊水園和楓林園,配套有2180個機動車泊位,還同步建成了社區中心和幼兒園,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南京花港鴻福城項目負責人姚沈介紹。
為了營造舒適的居住條件,花港鴻福城從設計到施工都獨具匠心。該項目利用地形將建築主體錯開布置,各樓棟的間距最小保證70米、最大可達80米。施工中採用了多項新技術新工藝,「小區綠化率達35%,栽植了紫薇、紫葉李、海棠、桂花、合歡等觀賞植物,營造『四季常綠、季季有花』的美景。」姚沈說。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所屬街道物業公司為了加強管理,提升宜居舒適性,物業斥資80多萬元給小區那棟樓安裝了「天眼」監控探頭,這在保障房項目中是率先的。「前期介入,安裝到位,共40多個探頭,保證居民權益,另外,我們的大門門禁採取人臉識別,這個就為了防止群租房現象的發生,現在有仿製門禁卡的現象,而人臉識別是有唯一性的。」南京棲霞區馬群街道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宋成平。
此外,為了讓居民儘早熟悉小區環境,物業服務中心特別製作了使用手冊發放給居民,可以說從門禁管理,到停車位管理等實用內容一冊搞定。
「我們的雲管理計劃用5G網絡,進一步保障監控管理,用機器人,也能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宋成平介紹。
據了解,目前南京市在建保障房項目共有85個,總建築面積約1500萬平方米,到今年底將竣工22個項目,總建築面積290萬平方米,竣工項目總投資達272億元。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姜奇卉 實習生/王如影 編輯/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