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青海高原寒冬裡的春景

2020-12-12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做夢都沒想到能住進這麼溫暖的房子,我們家的暖氣熱得很,你看看我只穿了一件襯衣和毛背心。」儘管窗外寒風呼嘯,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5號廉租房居住區賈虎的家裡卻是溫暖如春。

  高原冬季鮮見綠植,賈虎家的窗臺上卻擺放著一盆盆紅花綠葉交映的盆栽。從兩間四壁透風的破舊房屋搬進了水電暖設施齊全的廉租房,賈虎一家四口的心裡熱乎乎的,有限的房間裡瀰漫著無限溫暖的春意。

  1月15日,記者來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祁連縣。這裡室外氣溫零下20攝氏度,吹口氣似乎都會結冰。但當記者走進八寶鎮5號廉租房居住區居民家中採訪時,收入眼底的是一幕幕春景。

  與賈虎一起入住廉租房的藏族群眾卓瑪措的家中,窗臺上也有很多競相開放的盆栽。卓瑪措愜意地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刺繡,她用藏語告訴記者:「黨和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住房困難問題,以後再也不用為房子的事情發愁了,現在心裡特別踏實。」

  記者從青海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了解到,經過幾年的努力,截至2012年年底,該省已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27.65萬套,竣工15.83萬套,分配入住10.74萬套,全省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積達到30%以上。全省農牧區人均居住面積已提高到目前的22.3平方米,廣大農牧民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目前,青海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連續10天時間,記者走訪了青海海北門源回族土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了解當地保障房建設情況。

  在門源,遠處連綿的雪山映襯著一處處正在建設的廉租房分外醒目。站在規劃有序、環境整潔的安居工程康樂小區內,門源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永茂說:「為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建設工期,我們在建設中積極推廣節能保溫新型材料,努力讓每一戶住房困難家庭在第一時間住進廉租房。」目前,門源已建設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入住2500套。

  從寬闊的草原到茫茫戈壁,一項項保障性安居工程肩負著青海高原改善民生的重任,不斷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在德令哈市八一西路,58棟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保障房將在今年5月全部交付使用。德令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李生海表示,為了讓低收入家庭住得進、住得穩、住得舒適,該市在廉租房小區周邊留有一定的商業用地,用於第三產業開發,注重吸納低收入家庭就業和參與經營。

  溫暖在高原寒冬流淌,春景在保障房建設中鋪展。記者了解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青海各方面從大處著眼,注重工程建設質量,從小處著想,注重住房建設實用性和人性化服務。不僅要給困難家庭提供一套保障房,還要關注他們生活的細節,讓他們住得舒心。在戈壁新城格爾木,保障房建設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格爾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傅儀紅表示,該市在保障房建設選址中非常注重地理位置,從方便群眾生活出發,避免選擇偏遠地區、交通和醫療等公共服務不方便的地段,注重建設基礎配套設施。

  近年來,青海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在建設方式上,採取了不同的建設模式,基本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多渠道籌資建設的格局。在保障措施上,積極落實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提取措施,發揮金融資金和融資平臺作用。在管理運營上,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嚴格按「三審兩公示」制度進行分配。

  2013年,青海將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5.5267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6.371萬套。保障房,幸福房!青海努力推進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猶如高原冬天裡溫暖的春景。保障房建設這項民生工程的接力棒,正在以更矯健的步伐在高原傳遞著溫暖。摘自《中國建設報》2013.02.04 記者 薛長福

相關焦點

  • 保障房,讓惠民暖流激蕩高原寒冬
    高原鮮見綠色的冬季,賈虎家的窗臺上綻放著一盆盆紅花綠葉交映的盆栽。從兩間四壁透風的破舊房子裡搬進水電暖設施齊全的廉租房,賈虎一家四口的心裡熱乎乎的,有限的房間裡瀰漫著無限溫暖的春意。  元月初的一天,我們來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祁連縣。這裡戶外零下十七八攝氏度的天氣,吹口氣似乎都會結出冰。但走進八寶鎮5號廉租房居住區一戶戶家裡採訪,收入我們眼底的卻是一幕幕春景。
  • 三大國內頂級極限運動在美麗青海高原上崛起
    新華社西寧3月16日體育專電新華社記者姜辰蓉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高寒缺氧、群山林立,自然環境惡劣,不利於體育運動的開展,但近幾年來,青海苦練「乾坤大挪移」,化劣勢為優勢,利用獨特的環境,舉辦充滿創意的極限運動賽事,中國頂級的極限運動基地正在青海高原崛起。
  • 巴西新款高原客機亮相青海高原
    該機型於5月9日飛抵西寧機場,於10日進行停場展示,並將於5月15日執行西寧-玉樹往返航線,17日飛離青海。此次來到青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靜態展示和演示飛行檢驗該機型在青藏高原運行的適航性、經濟性,與青海機場公司探索適航高高原運行的新機型,為高高原機場運行提供更多機型選擇。
  •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一塊淨土
    有人說青藏高原有碧綠的草原青藏高原有瓦藍的天空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連青海就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塊淨土有人說去一次青海,相當於N次旅行如果可以待到疫情結束,一切安康去一次屬於你的青海旅行>青海湖的浩瀚、茶卡鹽湖的純淨水上雅丹的奇特、坎布拉的壯觀…看過青海的湖
  • 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根在高原
    本報記者 劉鵬 本報通訊員 祁萬強攝   前不久,在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人才發展座談會」上,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作了發言,題為《我的平臺在青藏高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格日力,這位從草原走出的放羊娃,在黨和政府的培養關心下,在日本讀取了博士、在美國讀完了博士後,回到了祖國,回到了青海。
  • 護佑高原精靈 青海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
    央廣網西寧10月31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李梅英)為保護高原精靈——雪豹,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日前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據現有科學證據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連續的生存地區。呼籲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將可以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我們先聯合青藏高原六省區開展雪豹的研究與保護,採取一系列的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來保護雪豹。
  • 青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問路高原向天行
    問路高原向天行何恩家  孫存榮  鄒建華  孫禹晨青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  藏中聯網工程,這條被譽為「雲端上電力天路」的宏偉工程,歷經五萬餘名建設者的艱苦鏖戰,終於屹立於「世界屋脊」,創造了一個問路雪域高原的奇蹟
  • 《吳天一高原醫學》在青海西寧首發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著的《吳天一高原醫學》在青海西寧首發。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寧12月24日電 (孫睿)記者24日從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獲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著的《吳天一高原醫學》當天在青海西寧首發。
  • 園藝世界裡的青海元素
    青海展區一角。一棵小草到底經歷怎樣的磨鍊,才能成為園藝世界裡的佼佼者?一朵小花怎樣鋪陳設展,才能拼接出高原特有的地毯草模樣?一粒種子是如何經歷風吹日曬,成為河湟人家必藏的園藝經典?5月8日,西海都市報記者走進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青海展區為您一一揭曉。
  • 青海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
    青海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 2018-09-27 14:10:48羅雲鵬 攝   中新網青海玉樹9月27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27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針對特色生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農牧區鄉村振興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科技需求,該省正構建青藏高原現代牧場模式,冀此為青海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和樣板。  青海是中國的四大牧區之一,畜牧業是青海的支柱產業。
  • 高原明珠|雲端青海(一)
    ,地貌複雜多樣,地勢總體呈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態勢,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區為高原,東部多山,西部為高原和盆地。誕生了一系列讓人慾罷不能的優質景點今天就跟小編一起打卡,青海茶卡鹽湖茶卡鹽湖柴達木盆地裡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
  • 青海鮮王漿—來自青藏高原的珍貴禮物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特殊的地理氣候孕育了眾多的冰川雪山、湖泊溼地、高寒草甸,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藏民與自然和諧共處。青海王漿,它與青藏高原的關係也是這樣。青海王漿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產物,同樣,這裡也是出口日本高品質王漿的集中產區,我早幾年就考察過這個區域,今年恰好塔城受疫情影響,我們便遷徙到青海湖畔採集青海王漿。
  • 2014民生答卷:保障房建設走在前列
    ——摘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從居無定所到住有所居,從破敗不堪的棚戶區到時尚現代的花園小區,從跑風漏雨的土坯房,到保溫有熱水的新農莊……2014年在青海城市鄉村,又有許多群眾,通過城鎮保障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獎勵性住房及危房改造建設,圓了「想有一個溫暖的家」、「想有一個漂亮的家」的心願。
  • 高原之上的天空之鏡,青海最優美的旅遊之旅
    有時候,雪域高原,往往令人心馳神往。喜歡高原之上的空氣,憧憬雪域天空下的純淨。而青海,這個日常只存在的地圖上的地理名詞,就是這麼一個雪域高原上的旅遊淨地。一個人,可以來青海,放飛自我。青海,在西北高原之上。有巍峨雪山,有寬闊湖泊,有民族風情,還有母親河的發源聖地。當提到青海的時候,多少人,腦中會閃過這樣的概念。
  • 情迷青海,縱情拉薩|青藏高原—暑假旅行
    川藏線出成都平原不久,從翻越二郎山開始,就進入了盤山路的歷程。其實走川藏線就是兩種運動的合成,一是左右的盤旋,二是上下的起伏。想當年我們走川藏線,從幫達到八宿縣翻越業拉山時的情景:那條盤山公路號稱有108「拐」(回頭彎)。我認真地數起「拐」來,最後數出88個「拐」,90度左右的彎更是有300多個。
  • 青海玉樹:千畝林木 綠染高原(組圖)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4月1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趙玉和 攝4月16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的護林員在為樹苗封蠟,防治病蟲害。新華社記者 趙玉和 攝
  • 青海高原野生動物園超棒的一天
    早九點坐上14路公交車,大約五十分鐘到達 青海 高原野生動物園,門票30元每人。進去之後簡直驚喜,不僅有孔雀,猴子一些普通的,還有羊駝,河馬,長頸鹿,雪豹,浣熊一大堆稀奇的,沒見過的。 這個動物園的特色應該在「高原野生」幾個字上吧!之前沒有見過的高原特有的雪豹,犛牛,金雕,禿鷲,這次都看到了,近距離感受到它們的霸氣哈!而且可以看出來,這個動物園是用了心的,為了遊客更好的體驗,運用了很多設施,措施。動物的狀態都不錯,可以看出飼養員也很是負責任的。
  • 「青藏高原」的「青」原來是青海?青海是一個省嗎?
    作為一名專業的旅行自媒體人,最近這幾年我似乎跟青海結下了某種「不解之緣」,不知不覺已經來了好多次,而對西寧這麼一座「偏安一隅」的省會城市也變得越來越熟悉。原本我以為大家或許只是對西寧這座青海的省會城市不太熟,後來我才發現,原來不光是西寧,甚至連青海省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存在感都相當低啊。因為當我昨天發朋友圈說我又回到了西寧,又回到了青海的時候,居然有不少朋友在下面問,青海是一個省嗎?真是讓我太驚訝了!
  • 青海:多舉措催熱高原冬春遊
    新華社西寧11月29日電(記者耿輝凰、白瑪央措)記者從29日舉行的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為激活高原冬春季旅遊市場,青海省推出大美青海生態文化旅遊十大主題產品,共百條旅遊線路,覆蓋全省8個市州155個景區(點),同時推出26條系列優惠政策。
  • 青海:林業建設構築高原「五大生態圈」
    新華網西寧7月27日電(記者駱曉飛)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局獲悉,為了推進高原現代林業的發展,落實青海省「生態立省」的戰略構想,青海省林業部門今後將著力抓好「五大生態圈」的林業建設。  青海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和黑河等重要河流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區域涵養水源功能非常顯著,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又是高原生物基因資源的寶庫,保護這一地區的生態狀況直接關係到全國範圍的生態穩定。2007年,青海省提出了「生態立省」的戰略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