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沒想到能住進這麼溫暖的房子,我們家的暖氣熱得很,你看看我只穿了一件襯衣和毛背心。」儘管窗外寒風呼嘯,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5號廉租房居住區賈虎的家裡卻是溫暖如春。
高原冬季鮮見綠植,賈虎家的窗臺上卻擺放著一盆盆紅花綠葉交映的盆栽。從兩間四壁透風的破舊房屋搬進了水電暖設施齊全的廉租房,賈虎一家四口的心裡熱乎乎的,有限的房間裡瀰漫著無限溫暖的春意。
1月15日,記者來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祁連縣。這裡室外氣溫零下20攝氏度,吹口氣似乎都會結冰。但當記者走進八寶鎮5號廉租房居住區居民家中採訪時,收入眼底的是一幕幕春景。
與賈虎一起入住廉租房的藏族群眾卓瑪措的家中,窗臺上也有很多競相開放的盆栽。卓瑪措愜意地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刺繡,她用藏語告訴記者:「黨和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住房困難問題,以後再也不用為房子的事情發愁了,現在心裡特別踏實。」
記者從青海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了解到,經過幾年的努力,截至2012年年底,該省已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27.65萬套,竣工15.83萬套,分配入住10.74萬套,全省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積達到30%以上。全省農牧區人均居住面積已提高到目前的22.3平方米,廣大農牧民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目前,青海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連續10天時間,記者走訪了青海海北門源回族土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了解當地保障房建設情況。
在門源,遠處連綿的雪山映襯著一處處正在建設的廉租房分外醒目。站在規劃有序、環境整潔的安居工程康樂小區內,門源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永茂說:「為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建設工期,我們在建設中積極推廣節能保溫新型材料,努力讓每一戶住房困難家庭在第一時間住進廉租房。」目前,門源已建設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入住2500套。
從寬闊的草原到茫茫戈壁,一項項保障性安居工程肩負著青海高原改善民生的重任,不斷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在德令哈市八一西路,58棟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保障房將在今年5月全部交付使用。德令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李生海表示,為了讓低收入家庭住得進、住得穩、住得舒適,該市在廉租房小區周邊留有一定的商業用地,用於第三產業開發,注重吸納低收入家庭就業和參與經營。
溫暖在高原寒冬流淌,春景在保障房建設中鋪展。記者了解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青海各方面從大處著眼,注重工程建設質量,從小處著想,注重住房建設實用性和人性化服務。不僅要給困難家庭提供一套保障房,還要關注他們生活的細節,讓他們住得舒心。在戈壁新城格爾木,保障房建設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格爾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傅儀紅表示,該市在保障房建設選址中非常注重地理位置,從方便群眾生活出發,避免選擇偏遠地區、交通和醫療等公共服務不方便的地段,注重建設基礎配套設施。
近年來,青海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在建設方式上,採取了不同的建設模式,基本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多渠道籌資建設的格局。在保障措施上,積極落實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提取措施,發揮金融資金和融資平臺作用。在管理運營上,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嚴格按「三審兩公示」制度進行分配。
2013年,青海將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5.5267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6.371萬套。保障房,幸福房!青海努力推進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猶如高原冬天裡溫暖的春景。保障房建設這項民生工程的接力棒,正在以更矯健的步伐在高原傳遞著溫暖。摘自《中國建設報》2013.02.04 記者 薛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