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舉措催熱高原冬春遊

2020-12-01 光明網

新華社西寧11月29日電(記者耿輝凰、白瑪央措)記者從29日舉行的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為激活高原冬春季旅遊市場,青海省推出大美青海生態文化旅遊十大主題產品,共百條旅遊線路,覆蓋全省8個市州155個景區(點),同時推出26條系列優惠政策。

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才讓太介紹,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從今年11月至明年4月,在全省範圍展開,重點推出民俗風情、自駕暢遊、樂享冰雪、攝影採風、非遺體驗等十大類活動。活動期間,青海全省旅遊景區均實行冬春季票價,全省300餘家星級酒店實行冬春季打折促銷優惠。

據悉,為推動青海省文旅對外交流合作,12月9日,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聯合韓中文化友好協會舉行「中韓緣·大美青海走進韓國」線上直播,展示青海文物與攝影作品。12月10日至30日,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還將與緬甸仰光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唐卡精品」線上展示活動,觀眾可通過線上虛擬唐卡展廳,了解青海民族藝術。(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慶陽多舉措催熱「雙節」旅遊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李世棟中國甘肅網10月2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安志鵬)為催熱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市場,慶陽市提前準備、積極籌劃,通過搭建平臺、舉辦活動、創新模式、培育業態等措施,豐富產品供給,打響旅遊品牌,強化安全監督,力促「雙節」期間旅遊產業實現更好發展。
  • 打造九大高原特色扶貧產品,讓青海特色產品走向全國
    我國的青海省由於所處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多樣性,有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農產品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但長期以來,僵化的經營思維為還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使青海的特色產品具有優良的品質但還是以低廉的價格出售。
  • 巴西新款高原客機亮相青海高原
    該機型於5月9日飛抵西寧機場,於10日進行停場展示,並將於5月15日執行西寧-玉樹往返航線,17日飛離青海。此次來到青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靜態展示和演示飛行檢驗該機型在青藏高原運行的適航性、經濟性,與青海機場公司探索適航高高原運行的新機型,為高高原機場運行提供更多機型選擇。
  • 保障房:青海高原寒冬裡的春景
    目前,青海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連續10天時間,記者走訪了青海海北門源回族土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了解當地保障房建設情況。  在門源,遠處連綿的雪山映襯著一處處正在建設的廉租房分外醒目。
  • 慶陽一攬子舉措催熱「雙節」旅遊市場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苟建龍為催熱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市場,慶陽市提前準備、積極籌劃,通過搭建平臺、舉辦活動、創新模式、培育業態等措施,豐富產品供給,打響旅遊品牌,強化安全監督,力促「雙節」期間旅遊產業實現更好發展。
  • 冠軍的搖籃——青海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
    冠軍的搖籃——青海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 2016年09月28日10:28 來源:西寧網絡電視臺
  • 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
    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部,距省會西寧市22公裡。目前,是中國乃至亞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最適合耐力性項目訓練的國家高原體育基地。近些年國家隊在高原訓練後屢屢取得優異成績,被國內外體育界譽為「鑄造金牌的工廠」、「世界屋脊上璀璨的明珠」、「高原訓練的風水寶地」和「培養世界冠軍的籃」。
  • 青海「雙百經紀人」帶貨農畜產品 盼高原土特產達天下
    圖為青海企業推介農畜產品。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7月24日電 (記者 張添福)犛牛肉、枸杞、藜麥、青稞及製品、冬蟲夏草……第二十一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24日舉行青海特色農牧品牌推介會,並籤約一批高原特色農畜產品「雙百」經紀人,冀高原特色農畜產品達天下。
  •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一塊淨土
    有人說青藏高原有碧綠的草原青藏高原有瓦藍的天空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連青海就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塊淨土有人說去一次青海,相當於N次旅行如果可以待到疫情結束,一切安康去一次屬於你的青海旅行>青海湖的浩瀚、茶卡鹽湖的純淨水上雅丹的奇特、坎布拉的壯觀…看過青海的湖
  • 青海代表團熱議生態民生:綠色發展 高原缺氧也有特色優勢
    記者張哲 攝  正義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曹燁瓊)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青海省的自然環境一直都在考驗著當地群眾的生存能力。3月8日,在青海代表團全團會議中,代表們屢屢提及服務大局、服務民生。  「堅持打造『綠色發展中的城市』,要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途徑。」
  • 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訓練場館建設工程 - 青海僑務
    青海僑務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訓練場館建設工程 >        為迎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修建的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訓練場館建設工程,在國家體育總局、省政府、省體育局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迅速,質量精益求精。
  • 「嘻牛牧場」天然草膘犛牛肉乾 青海雪域高原的純淨味道
    ·手撕風乾犛牛肉,在引領都市健康零食新風尚的同時,用高原美味傳播青海絕美的自然與人文。  得益於哈拉湖自然保護區得天獨厚的水土優勢,牧場水草豐盛,風景秀麗,沿線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20多座。山峰冰雪融化匯集而成的河水,貫穿整個牧區,水土肥沃且富含各種微量元素,草場自然生長著大量的雪蓮、蟲草、紅景天等珍貴高原中草藥,在此生長的犛牛可以隨時「加餐」。  由於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且屬於自然放養,每一頭犛牛,從出生到出欄需要4年的時間。
  • 我國在青藏高原創新舉措 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29日,2020年青海省「第二十九屆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啟動儀式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舉行。趙博宇和其他300多名學生一起在現場參觀野生動物,在專業人員介紹下,孩子們接受了一次現場版自然教育。20世紀80年代,因非法獵殺,青藏高原藏羚羊數量從100萬隻一度銳減到不足7萬隻。得益於多年來反盜獵執法行動的持續開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持續加強,如今青藏高原藏羚羊數量逐漸恢復至20萬隻。「持續的重大生態項目為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更多契機。」青海省林草局局長李曉南說。
  • 護佑高原精靈 青海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
    央廣網西寧10月31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李梅英)為保護高原精靈——雪豹,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日前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據現有科學證據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連續的生存地區。呼籲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將可以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我們先聯合青藏高原六省區開展雪豹的研究與保護,採取一系列的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來保護雪豹。
  • 青海鮮王漿—來自青藏高原的珍貴禮物
    青海王漿,它與青藏高原的關係也是這樣。青海王漿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產物,同樣,這裡也是出口日本高品質王漿的集中產區,我早幾年就考察過這個區域,今年恰好塔城受疫情影響,我們便遷徙到青海湖畔採集青海王漿。蜂王因為終身吃蜂王漿,比只吃三天的工蜂壽命高出70多倍
  • 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根在高原
    本報記者 劉鵬 本報通訊員 祁萬強攝   前不久,在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人才發展座談會」上,青海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作了發言,題為《我的平臺在青藏高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格日力,這位從草原走出的放羊娃,在黨和政府的培養關心下,在日本讀取了博士、在美國讀完了博士後,回到了祖國,回到了青海。
  • 大美溼地:青海高原上的「地球之腎」
    溼地面積居全國第一  2014年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全國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成果:青海省溼地類型多樣,生態區位極其重要,孕育了獨特的高原溼地生物基因庫。目前,全省溼地面積達814.36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15.19%,溼地面積居全國第一。  「城市多一塊溼地,生活多一份詩意。」
  • 「冬春遊青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冰雪之旅
    「近年來,冬季旅遊的項目已逐漸趨於多元化,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下,省內的冰雪之旅成為許多青海人的首選。今年我們舉辦第十屆冰雪節,也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土族彩虹故鄉醉美互助』的旅遊品牌質量,提升互助的影響力。」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遊客服務中心主任麻長祿說。據了解,截至目前,此次互助冬季冰雪節已吸引遊客近十二萬人,累計收入達到四百多萬元。
  • 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 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的城鎮發展新路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全力支持配合青海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確保省部共建高原美麗城鎮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海力量。王建軍指出,推進高原美麗城鎮示範省建設,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立足大循環促進雙循環、落實「兩新一重」建設的重大舉措。要牢牢把握人這個核心。美麗城鎮要以人為本,人的城鎮化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以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城鎮化是最有質量和內涵的城鎮化。
  • ———記青海多巴國家高原訓練基地主任楊培
    採訪中她絕口不提自己的工作成績,卻總將同事們工作的辛苦和勞累掛在嘴上,結束採訪,她還不忘提醒記者:「千萬別把我寫得太好了,請你多寫寫多巴的其他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很辛苦……」  她叫楊培,全國體育系統共有100人獲得「北京奧運會帕運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除國家體育總局人員外,她是唯一一個地方體育部門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