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你呆過地方,走過你走過的路,吹過你吹過的風,是不是也能算作是相遇呢?這裡是熱愛旅行的邑潯,想要帶你看遍這世間的美好。
汶萊這個原本我們陌生的城市因為有著大量的石油資源出口而發家,不過一個國家的單一依靠稀有資源石油來發展想要長久的持續下去,怕是不大可能。【資源詛咒】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也正是現在的汶萊所面對的經濟困境所在。最近幾年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減輕了世界石油負擔,導致燃油的價格下跌而汶萊的經濟不足以支撐這樣子的經濟重挫。勢必要尋找經濟多元化的出路來提升國民經濟。
汶萊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從汶萊在上個世紀建國初,經濟上主要是依賴出口能源,石油和天氣等自然資源來支撐國內經濟發展,單只出口一項就佔據了國內內經濟總值的一半以上,更是佔了出口和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見其地位之重。
因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汶萊的人均收入在東協中排在了第二的位置,僅次於新加坡,而在全世界182個國家中,排在第五個最富有的國家。然而,因為全球對能源需求的減少,導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下跌,直接對汶萊的國民經濟造成了致命性的打擊。為了減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汶萊政府近年也在尋求多元化發展,像一些銀行,通訊科技包括生態旅遊來尋求經濟轉型和發展。
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尋求生態旅遊的發展
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給了汶萊除石油外的生態旅遊蠶業發展的可能性,發展旅遊也是除了石油之外的不二之選,希望以後大家在提起汶萊的時候,除了知道這裡是明星吳尊的家鄉之外,還能夠想到這裡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以及先前為世界能源的貢獻。
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城市遊玩榜上的「吃喝玩樂」,汶萊對旅遊的定位是「生態旅遊」,依託於自然風光和文化來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汶萊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被樹木所覆蓋,這百分之七十的植被中有包含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在汶萊這個國家就是一個自然循環的生態圈,在這裡的每一處土地中都是在呼吸著天然氧吧的清新。
在這裡去ulutemburong national park【烏魯淡武廊國家公園】體驗一下感覺還不錯,有傳聞中的大蟒蛇【這個地方邑潯一開始看到的時候確實覺得有點嚇人的丫子】還有鱷魚和長鼻猴一些稀有動物可以看到,是很不錯的小孩子科普的地方,不過如果對這些動物害怕的話,還是不要來得比較好,可能會有些嚇人的丫子。不過除了些動物之外,既然這裡包含了生物多樣性,自然還有些邑潯未曾見過的奇奇怪怪的花花草草。【因為目前還缺了一些基礎建設的投資,這個地方相對而言一般遊客不太容易找到這個地方,其中從道路,橋梁包括度假村都還是等待投資的樣子】,而且據保守估計,汶萊的生態旅遊在現有基礎至少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增長空間。
千萬別以為在汶萊只有國家公園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去,除此之外,還有六百多年的水上城鎮Kampung Ayer,現在已經發展成具有三萬常住居民的城鎮,是世界上最大的傳統水鄉村落。水鄉的設施相對算是比較完善了,從警察局,學校醫院,到商店基本都有,只不過完全是在水上,不過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需要購買大量的物資就需要到市中心的大超市,此外,汶萊政府也正在修建破爛的水上房屋,新建的房屋比原先的要高出很多,屋地和水平面之間可做平臺給平時的居民用,也可以在下雨的時候停船。
水鄉的居民不怕水也不怕弄溼,可能他們天生對水有種親切感,或者說生來就會遊泳,水上人家每天都面臨著風吹雨打,不過人口增多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生態問題,在水面上可以見到很多隨處漂流的垃圾,因為很多居民沒有正確的處理生活垃圾,隨手就扔在水上了,為此當地政府在附近設有垃圾回收的地方,還可以用生活垃圾去換一些生活必需品來保證居民對垃圾處理的積極性。
所謂的生態旅遊看到的不只是風景,更是風土人情。每次到一個地方對於邑潯而言都是新的認知,就像這次在汶萊邑潯沒想過一個國家會單一依靠石油就會在世界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不過放眼於當下顯然不再可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需要的是全協調發展和兼容。汶萊的風土人情給邑潯的感覺不錯,有下次機會想必還會再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到過汶萊呢?對汶萊先前的石油經濟有什麼觀點呢?如果來過的話,那麼你可有了解汶萊的水鄉文化?是不是也喜歡這的風土人情呢?你可看好汶萊與眾不同的生態旅遊發展呢?
更多旅行途中的故事,還請關注:邑潯。留下你待過的地方,期待在下一個街角巷陌遇見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