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不平凡的2020已經過去
這一年
抗疫情 搶農時 戰脫貧 促生產
濰坊以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的奮鬥姿態
守護了百姓的
「米袋子」 「菜籃子」 「果盤子」
保障了百姓的「穩日子」
回望2020
濰坊農業就像濰坊「風箏」一樣
昂揚向上、翱翔天空
濰坊用全國1.7‰的土地
貢獻了7.2‰的糧食、15.7‰的蔬菜
12.7‰的花生、19‰的農產品出口額
創新提升「三個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濰坊在過去的一年
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1、糧食產量再攀新高
建成高標準農田44萬畝,項目區每畝增產116公斤。糧食單產創歷史新高,總產增長0.92%,獲省政府高標準農田獎勵3000萬元。
2、濰坊農品「裝」進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濰坊農品展示交易中心,認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66個,數量全省第一。
3、農產品品牌化邁出
堅實一大步
組建全省第一家農產品品牌行業協會。濰縣蘿蔔、昌樂西瓜、昌邑大姜 、安丘大姜、諸城綠茶 、夏莊大金溝韭菜、桂河芹菜 、九山板慄、青州銀瓜9個農產品,獲評山東省第五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安丘大姜」、「安丘大蔥」入選中國首批受歐盟保護地理標誌。
4、農業開放發展實現
新突破
招引9家上市公司,總投資260億元的12個農牧龍頭企業落戶濰坊。積極融入「一帶一路」、RECP開放戰略及膠東經濟圈、黃河流域、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發展戰略,建設好中日韓現代農業產業園、中日現代農業「雙國雙園」等開放合作試驗區。
5、農民致富顯紅利
青州市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坊子區窪裡村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全省2個)。
6、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進新引進的新希望六和集團年出欄300萬頭、龍大集團50萬頭、大北農集團20萬頭生豬項目及正大集團360萬隻蛋雞項目、仙壇公司1億隻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項目、民和肉雞加工項目、匯源果汁加工項目、伊利10萬頭奶牛牧場項目建設。
7、加快重大平臺建設步伐
創建全省第一個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目前辦理貸款3.03億元。浙江大學諸城高品質肉研究中心完成全國第一個高品質豬肉,白羽肉雞行業全產業鏈標準規範。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濰坊農品展示交易中心開業運營日銷售收入達20多萬元。
8、濰坊農業的知名度與
影響力持續提升
成功舉辦了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海峽兩岸農業論壇、中日韓博覽會雙綠圓桌會議、對話山東—中日現代農業產業對接交流洽談會、首屆安丘出口農產品博覽會、首屆2020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雲上博覽會、首屆濰坊國際食品農產品博覽會等系列重要展會交流平臺。
9、千方百計擴大生豬產能
先後招引落戶新希望六和年出欄300萬頭、龍大年出欄50萬頭、大北農年出欄20萬頭、大好河山年出欄10萬頭等生豬養殖項目16個。
10、不斷完善鄉村振興
推進位度機制
總結推廣壽光、諸城、寒亭、濰城、峽山等地「國有平臺投資+專業公司運營+農戶承包經營」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新機制和昌邑青阜農業公社「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流轉+新主體經營+智慧田園」全覆蓋糧食穩產增效新機制。
高密宏基合作社「整村糧食生產託管」、安丘沃華大蔥「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社會化服務模式入選全國20個典型案例。
探索形成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公司化、實體化」運營機制、北大現代農業研究院「基礎研究+產學研融合+成果轉化」農業科技研發應用新機制。
11、家鄉更乾淨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年行動順利收官
完成戶廁提質擴面改造11.7萬戶,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累計改廁115.06萬戶,佔比達92.36%;清理生活垃圾103.5萬噸、三大堆8.1萬餘處、殘垣斷壁9900餘處、溝塘淤泥6.7萬噸;2605個行政村已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治理比例達到36.34%,超額完成省定31.22%的目標任務; 農村硬化道路「戶戶通」累計投入60多億元,戶戶通比例達到99.18%.....
12、鄉村旅遊照亮
幸福生活
全市建成市級以上田園綜合體25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5處、休閒合作社65家、休閒觀光家庭農場83家、農家樂962個、農村電商2萬多家。
展望2021
濰坊鄉村振興踏上新徵程
一幅新農村的美好生活新景象
如畫卷般在眼前徐徐展開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
鄉村振興戰略全面發力
「五個堅持」
集群化發展
綠色化發展
園區化布局
規模化經營
一體化鏈式發展
「五個突破」
科技創新
信息化賦能農業
促進農民增收
農業開放發展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三個保障」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聚集
匯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飯碗雖小,盛著民意
菜籃雖小,連著民心
2021
濰坊人將繼續
同心同德
頑強奮鬥
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推向新高度
來源:濰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