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和尉遲敬德怎麼成為門神?《門神》裡的劇情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2020-12-24 進賢金羅溪

#秦瓊故裡,祈福2020#相信大家對於神話傳說的電影看了不少,而今天要說是9月27日,一部名為《門神》的電影。

這電影主要的內容是:大唐年間,天下初定,世間卻仍有妖孽作亂。 涇河龍王被斬,水族怨念橫生,欲要大唐生靈塗炭以報滅主之仇;東瀛妖師為奪至寶,頻用幻術擾人心性,夜劫龍頭殘害大理寺忠良,更致無辜百姓離奇身亡,一時間京城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為保天下太平,百姓重歸安寧,唐皇親設「御龍衛」並派秦叔寶暗中行動捉拿妖孽的故事。

門神被大家所知曉的有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個門神,可是你知道他們怎麼來的?要說這部《門神》電影確實不敢恭維,也不知道編劇是怎麼編的,導演應該補補課。

不過製作動畫方面還是不錯的,只是其劇情實在不敢恭維,首先這部電影是取自大唐年間,故事至此展開。

首先吐糟的要是主題表達的不清晰,《門神》你自然是要以門神的兩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主角,而這電影中主角並不是這兩位,而是一直寫的是秦瓊身邊的一個小嘍囉,成了男主。而男主旁邊的女主,也是秦瓊身邊的一個戰鬥人員罷了。

這編劇或許是想通過小人物引出主角,可是似乎小人物的戲比較多,這樣實在讓人看了不明白主角到底是誰?

到底是演的秦瓊、尉遲敬德等人,還是演的他們身邊的衛兵呢?

其次吐糟就是這部劇的反派居然是宇文成都,這讓人大開眼界了,宇文成都怎麼沒有死?沒有死也要交代一下前因後果吧,直接幹上了,讓人感覺很莫名其妙。

宇文成都是老妖麼?還是有不死神功?這都是什麼?不交代明白,讓人不得不吐糟這電影。

宇文成都居然是為了奪天下,哪裡來的勇氣?自己老爸的天下都是隋朝來的,讓人更沒有想到的唐朝的龍脈居然還是滾動的「軸承」設備,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龍脈應該很少人知道,居然大家都知道,還不是什麼隱蔽的地方,這樣的劇情實在是無語了。

接下來就是三人大戰,秦瓊和尉遲恭的配合都打不過宇文成都。

這時候涇河龍王出現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涇河龍王的傳說,以為亂下雨,結果被玉帝問罪,玉帝派了魏徵監斬,涇河龍王找到了李世民,請求他幫幫自己,讓魏徵不要斬了自己,結果事與願違。

涇河龍王死掉之後,竟然被宇文成都復活了,並且幫著宇文成都在長安城內外搞破壞。

這部電影的最後階段,這條龍讓魏徵叨叨幾句,立馬洗心革,直接棄暗投明,轉為大唐戰鬥力量,開始圍攻宇文成都。

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宇文成都連龍都不怕,被這條龍撞擊之後,依舊保持著戰鬥力。

最終,竟然是宇文成都身邊的小嘍囉突然背後一刀,把宇文成都結果了。

後來李世民就趕到了,還會修理「軸承」,就是前邊說到的大唐龍脈。也沒誰了,皇帝一出手,軸承又好了,還能轉了,皇帝一開心,就封秦瓊和尉遲恭為門神。

《門神》這部電影在敘事上是烏七八糟的,主線不明確,主角是誰都不清楚,怎麼能演好電影呢?主要是寫門神,可以以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個人怎麼成為門神的事跡來寫,而不是胡亂編。

電影多少要根據歷史背景來,而不是胡亂的編制就可以,其實有很多關於門神的神話故事,完全可以借鑑。

網絡電影雖然成本比較低,但也應該創造出精品出來才好,這樣觀眾才會喜歡,如果胡亂插科打諢,顯然是不應該的。

大量的網大作品跟風創作,把唐代歷史人物戲說非常,讓一部接著一部的玄幻色彩明確的電影套弄到了這個唐代人物身上,尤其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狄仁傑」的電影,不知道作品咋樣?看了一些作品,其內容實在不敢恭維。

創作歷史人物題材的影視劇作品,無可厚非。但是,這批創作,實在應該保持一種歷史的真實性,把妖魔鬼怪拿出來雜糅歷史人物惡搞,本身就不是負責任的創作方式。

真正優秀的影視劇作品,應該在現實主義的緯度當中自圓其說。對於歷史人物,還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惡搞為好。

不論創造什麼樣的作品,應該精品為上,為不是為了演電影而演電影。

《門神》這部電影雖然動畫效果還不錯,但是劇情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電影刻畫的主題是什麼?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這都是編劇應該想明白的。

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什麼是門神?首先有必要去了解清楚再去創造角色,而不是隨便一句話就封了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門神,這和劇情根本銜接不上。

民間相傳,唐太宗執政期間,有一段時間心煩意亂,身體也略顯不支,到了晚上總是做噩夢,夢到惡鬼纏身,屢屢在半夜被驚醒。

唐太宗以為自己生平殺生太多,現在引來惡鬼索命,害怕的不得了。於是太宗就讓秦瓊和敬德晚上在自己的寢宮門口站崗,因為二人勇猛無敵,正氣凜然,皇帝希望以此來震懾鬼怪。

沒想到還真起了作用,之後李世民的病也好了,晚上睡覺也都睡得非常安穩,夢裡再沒有受到鬼怪的打擾。

起到效果之後,李世民便每晚都讓二位將軍在自己門前站崗,但是時間長了,二人身體也吃不消啊,況且國家有戰事的時候,兩位主將也不能不去前線。

所以李世民靈機一動,找來全國最著名的畫家,分別化了兩位將軍的畫像,貼在了自己寢宮的門口,也同樣起到了驅除鬼怪的效果,所以李世民之後再沒有因為噩夢的原因睡不好覺。

在創作一個角色之前,尤其是神話之類,至少應該去了解這個角色,知道怎麼來的,而不是憑自己主觀想像的,憑自己想像是創作不好一個角色的。

不過讓人沒有想到這部《門神》以55.61的熱度值位居本周周榜第一,災難影片《終極颱風》排名第二,奇幻冒險類《大冒險王之西域尋龍》奪得榜單第三。

不知道是什麼道理?難道是大家太久沒有看神話之類的電影了麼?不過注意到這電影的標籤是玄幻和搞笑,看到這裡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這電影是這樣,這電影注重的是搞笑,而不是其他的,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劇情是如此。

相關焦點

  • 秦瓊和尉遲敬德都是門神,為什麼尉遲敬德能進入武廟72將,秦瓊卻不能?
    正宗的傳統門神,是唐代兩位名將——秦叔寶和尉遲恭。而且在《隋唐演義》中,秦叔寶和尉遲恭並列隋唐第十三名好漢。《隋唐演義》《說唐》中秦瓊一般是元帥,敬德是先鋒官, 秦瓊的地位更高,敬德次之。
  • 不止秦瓊和尉遲敬德,《山海經》還記載另外兩位門神
    民間最常見的兩種神仙一個是灶神,一個就是門神,分別守護灶臺和門戶,一個是做飯的地方,一個是出入的地方,看著名字和功用,別提有多接地氣了。言歸正傳,要說門神,最廣為認知的就是秦瓊與尉遲敬德兩位門神了,他們都是唐代的名將,品性正直,武藝高強,為唐代開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 古代門神本是神荼和鬱壘,唐代以後,為什麼會變成秦瓊和敬德
    唐代以前,民間百姓家中供奉的門神是神荼和鬱壘。神荼、鬱壘是黃帝手下專門負責捉鬼的神將。為了祈求全家人的建康安寧,人們就把神荼和鬱壘的畫像貼在大門上,達到驅邪鎮惡的目的。而秦瓊和尉遲敬德本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兩員大將,論資歷和法術遠不如神荼、鬱壘,人們為什麼要把秦瓊和敬德也作為門神呢?秦瓊和敬德能成為千家萬戶供奉的門神,這和李世民有關係。相傳有一天,掌管人間降雨的海涇龍王化作凡人到人間遊玩,在集市上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這個算命先生告訴他說,明天中午要下一場小雨。
  • 過年門神少不了,種類也不少,你家貼的是哪種門神呢?
    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因此出現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現象,門神也有所不同,根據職能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七類:驅邪類、祈福類、武將類、文官類、其他類、現代類等等。武將類是大家最熟悉的,除秦瓊、尉遲敬德外,也有一些地區以趙雲、趙公明、孫臏、龐涓為門神的,還有兩個不熟悉的,那就是漢朝雲臺將馬武,武藝高強,人稱「武瘟神」,和「漢太歲」銚期並為左右武門神,這些都是以武將為門神的,可以說充分發揮了驅鬼闢邪的作用。
  • 中華門神「尉遲敬德墓」、「秦瓊墓」隱藏在中國最美旅遊鄉村
    中華門神源遠流長,在中國家喻戶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門神作為道教和民間的共同信仰,一左一右兩位英雄人物從此成為了驅邪保平安的代名詞。尉遲敬德和秦瓊生前為國家開疆擴土、為李世民保駕護航,去世後同樣陪伴著他,根據史料記載,尉遲敬德和秦瓊都陪葬昭陵九嵕山之南原。而這兩座大型墓冢距離不到兩公裡,位於陝西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附近。
  • 門神的起源和演變,原來雞、狗、桃符都做過「門神」
    提起門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是尉遲恭和秦瓊。但是,元朝以前,中國門神的形象並不是這二位猛將。 我們從門神起源開始說起。 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就已經出現「門神」。不過,這時的門神,只是一個器物,或者「牲人」,並且不是在門上,而是埋在門下。
  • 門神的來歷及貼門神的講究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據說,大門上貼上門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會望而生畏,不敢到家裡作祟。那麼貼門神的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有什麼講究?且聽小編給你慢慢道來。這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形象。而民間桃木能驅邪的說法,也是從這裡來的。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以及終南進士鍾馗所取代所取代。
  • 腦洞神話,這對門神不一般
    「神荼」(shēn shū),「鬱壘」(yù lǜ ),這倆之中「神荼」的了不就是是在去年還是前年時看的懸疑探秘3D動漫《勇者大冒險》裡的男主的名嗎?這一看還勾起我的興趣來了。好好給查了查資料,看看到底是啥大人物。袁珂老師書裡說神荼和鬱壘那可是黃帝手底下的鬼頭子,專管魑魅魍魎啥的鬼怪,別說聽起來還挺厲害。
  • 五花八門的門神形象:從神荼和鬱壘到鍾馗和魏徵
    他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兩位大將接連守了幾日,後來有些撐不住了。於是唐太宗下旨,令畫師繪製了兩位的肖像懸掛於宮門口,從此宮中便相安無事了。  小說畢竟是小說,至於兩位大將何時成為門神,史書上並沒有具體的記載。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北平王墓(王處直墓)裡,安排「把門」的就是秦瓊與尉遲敬德的門神形象。
  • 秦瓊尉遲恭:原為唐朝將軍 後作鎮宅門神
    元明以後流行於民間的武士門神,都有明確的身份,其原型多為歷史上的名將,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唐代名將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尉遲敬德)。民間以秦瓊和尉遲恭為門神,可能在元代便出現了。到了明代,隨著《西遊記》的廣泛傳播,秦瓊和尉遲恭成為最著名的武士門神。
  • 門神為什麼總是兇巴巴?防盜門只有一扇,該請哪位門神保家宅?
    可是在大桃樹上守鬼門關的神荼和鬱壘不會像畫兒那樣一動不動,偶爾累了也會跑出去玩,這樣,老百姓有事找他們的時候,就找不著了。唐朝皇帝唐太宗也遇上了這樣的事情,因為找門神找不著,只好又立了兩位新門神。這是怎麼回事兒呢?聽我從頭給你講。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門神!傳說中的門神鼻祖也只能排第二……
    門神,是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但是,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門神遠不止一位。今天,阿草就來給大家盤一盤,最著名的四個門神!四、老虎商周時代就有了「門神」,那時的門神是老虎。
  • 關於門神的這些事兒:門神的始祖究竟是誰,您知道嗎?
    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通常是一起出現的,他們兩位都是英勇善戰的將領,而且對國家很是忠貞,以及他們身上優秀品質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也因此這個門畫能長久不衰,現在人們春節貼的門神圖像大多數都是秦瓊和尉遲敬德,不信你大可到自家大門上看一下。
  • 西遊記中的門神都有誰?
    西遊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中出現三個門神,分別為鎮守前門的秦胡二將,鎮守後門的魏徵,其中秦將軍是指秦瓊,胡將軍是指尉遲敬德。先秦時期,中國將北方遊牧部族稱為北狄,後來狄人逐漸被華夏和蒙古高原崛起的胡人所同化。在秦漢時期塞北胡人內部統一,被華夏民族稱匈奴,匈奴則自稱為胡。參見《漢書·匈奴傳》——單于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賈誼在《過秦論》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後匈奴被漢朝所滅西遷,蒙古高原相繼崛起鮮卑、突厥、蒙古、契丹等遊牧民族。
  • 秦瓊敬德為唐太宗站崗,後人驚呼:原來你們是這樣的門神
    他應該算得上是神仙裡的模範,首先一個他不遲到不早退,一年沒有節假日,365天你天天都能見到他,他不休息。第二個呢,是這個公務員既不貪汙不腐敗,一年到頭連工資都不要,只需要你到年底給換身新衣服就完了。說這個神仙公務員是誰,大夥很熟悉就是門神。一年365天,你天天都能見到,到年底了要過年了,換下來換兩張新的,一年就給一身衣服,什麼工資什麼都不要,所以門神是和老百姓離得最近的,最接地氣的公務員。
  • 中國門神大觀,守衛門戶的神靈!
    「神荼」是一種叫荼草的植物,可讓百蟲不侵,取避癘疫之意;「鬱壘」是螺獅,一遇到危險就縮進硬殼裡,取保宅平安之意。門神的位置又空了出來,唐朝開國功臣敬德、秦瓊補位。據說,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中殺了自己的親兄弟,被鬼魂所擾睡不好覺。秦瓊和尉遲敬德自告奮勇為太宗夜裡守門,保證皇帝能寬心睡個好覺。有了兩人的守護,唐太宗果然一夜安睡到天明,他心疼臣子,遂讓人畫了二人的形象貼在門上。此事傳到民間,老百姓認可敬德、秦瓊的人品和能力,所以也跟風將他們二人的畫像貼在門上闢邪。
  • 門神和春聯的由來
    其中,貼門神和春聯就是最重要的兩項習俗。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門神是唐朝名將尉遲恭和秦瓊。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唐朝之前的門神卻是上古傳說中善於捉鬼的神荼和鬱壘兩位神人。據《山海經》記載,神荼鬱壘是兄弟二人,而且都擅長捉鬼,他們居住在桃都山的一棵大桃樹下。桃都山裡居住著許多惡鬼,這些惡鬼想要出門都必須經過神荼鬱壘所居住的這顆大桃樹。
  • 武力高強,勇猛無比,助主登位,功不可沒,萬古門神——秦瓊
    但秦瓊非常不恥王世充奸詐的為人,與程咬金等人乘著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時,投奔了李唐,先後鎮壓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多路義軍。為唐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聯手對付他,讓李世民無路可走。李世民自己對權利和皇位的野心很大, 於是就有了玄武門之變。很多人都說玄武門之變,秦瓊並沒有參與其中,但其實史料是能夠證明的。
  •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舊時,在一年中最末一天,人們必把新門神換上,把老門神撕下。而貼門神的目的,是為了免災迎福,驅鬼避邪。《山海經》中記載:「在茫茫大海中矗立著一座度朔之山。而山上有一棵老桃樹,它的枝幹蜿蜒盤伸幾千裡。桃枝的東北有一個鬼門,有萬鬼出入。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貼門神?原因很簡單,驅魔避鬼!
    其中掛貼門神就是我國民間極為普遍的習俗傳統。在遠古時期,人類是沒有房屋的,為了逃避敵害和遮風避雨,原始先民中有些部落便開始「構木為巢」,在樹上搭個「窩」,棲身樹上,這就是「有巢氏」。有些部落則「穴居而野處」,住在天然洞穴裡,如山頂洞人。隨著社會的進步,原始先民們學會了建造房屋,私有制出現後,又由群居變為自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