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遊七星巖詩》卷,紙本,草書,23.2×6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作書於永樂六年(1408年),時解縉40歲。其書藝臻至成熟自化,筆墨奔放,傲讓相綴而意向謹嚴。
解縉一生最大的貢獻是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是世界文化史上,編纂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一部百科全書。全書共有22877卷,11095冊。
在《永樂大典》序言中說:此書「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明成祖任命解縉主持這樣一部宏偉巨著的編纂工作,證明了解縉的才學和能力。解縉不僅在學術上有如此卓越的成就,他的詩歌、散文、書法也非常精彩,時人對他有很高的評價。《列卿記》贊解縉:「其文雅勁奇古,逼司馬子長、韓退之。詩豪宕豐瞻,似李、杜。」
解縉的書法在明代初期書壇具有很高的地位。在他的《春雨雜述》一書中,有寫書法、草書評、評書、書學詳說、書學傳授等有關書法的理論論述。王世貞曰:「縉以狂草名一時,然縱蕩無法,惟正書頗精妍耳!」永樂時,能書者眾而縉居首。小楷精絕,行、草皆佳。
解縉《遊七星巖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