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
508
茅 坤(1512~1601) 草書 西湖詩卷
紙本 手卷
識文:自詠。穆生去已久,吾獨戀微官。借問銀魚袋,定如竹籜冠。抱廬千樹荻,隔水一魚竿。應嘆逃谷晚,何言脫礙難。金元朗過訪山齋,賦詩謝謝並邀入西湖。獨臥江潭冰雪林,何當知己過花深。探囊半貯漁樵計,攬帶如聞山水音。此夕歡逢狂欲舞,翻追惜別思難禁。西湖三月春如錦,遲□煙波載鶴尋。其二。欲借西湖作墨池,並邀春色入新詩。孤山亭畔鶴初放,十錦堂前柳欲絲。紺殿琳宮縈遠近,丹崖綠水望逶迤。仰天呼日髮長嘯,雙綰風流不自持。過放鶴亭。放鶴亭前一以眺,孤山處士恍仙靈。不逢使者引笙吹,猶有梅花照客星。臺閣虛無雲隙現,煙波飄渺望中青。我今拄杖清風過,忽覩玄裳迎戶扃望湖亭。望湖亭畔望煙波,半俯樓臺半薜蘿。柳色下橋緹羽蓋,桃花十裡佛笙歌.中夜生萍矚上臺。
款識:八十八翁茅坤漫書於耆湘堂。
鈐印:茅坤私印(白) 鹿門山中人(朱) 翰墨流芳(白)
題跋:鹿門先生精選唐宋文,編定八家之目。後之作者欲再增一家不得,使天下學人知所宗向。雖桐城方、姚亦無以易之,其功偉矣。此卷為先生手書西湖詩,詞翰雙絕,世目罕見。己卯秋得之金閶。可寶可寶。甲寅(1917年)秋,睫庵。鈐印:景福私印(白)
說明:裴景福舊藏並題跋。
畫心:356×27.5cm
題跋:27.5×12.5cm
RMB: 1,800,000-2,500,000
作者簡介:茅坤(1512~1601),字順甫,號鹿門,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末儒將茅元儀祖父。明代散文家、藏書家。嘉靖十七年進士,官廣西兵備僉事時,曾領兵鎮壓廣西瑤族農民起義。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反對"文必秦漢"的觀點,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為明中後期「唐宋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白華樓藏稿》、《茅鹿門集》。
跋者簡介:裴景福(1854~1926,一作1865~1937),字伯謙,睫庵,別署西域戍卒,室名壯陶閣、吟雲軒,安徽霍丘人。精鑑藏。著有《壯陶閣書畫錄》、《河海崑崙錄》。
此《西湖詩卷》為茅坤八十八歲時所書,內容涉及西湖風物,讀來妙趣可愛。古來文人好結社賦詩,此道初興於中唐,歷經宋元,至明代不衰,而西湖如此靈秀之地,自南宋便詩文滿載,茅坤所處的嘉靖年間,西湖邊的詩社眾多,可考者有張文宿等人的「西湖書社」、方九敘等人的「西湖社」、「孤山吟社」以及西湖八社等,茅坤等人的「大雅堂社」也在其中,大雅堂在孤山之麓,是曾任光州知府的高應冕所建,園中有汀蘭岸柳、飛鳧宿鷺,加之西湖山水清輝,自然成為了最佳的詩靈譴興之地。彼時的西湖經成化年間官方的大規模開浚和修葺,正值盛景,環湖步步賞心,昭慶寺香市鼎盛,無怪乎文人紛至沓來,日日攜酒過湖上,茅坤在《白華樓續稿》卷十一《大雅堂記》中就記載了結社賦詩的場面,眾人效仿蘭亭雅集遺韻,更相約「詩不成,無返;醉,無返;日暮,無返;風雨冰雪,無返;興不盡,無返」,茅坤的文學主張有了發揮的平臺,遙接唐宋其風,而西湖的詩文文化繼續繁盛,惠澤後人。
茅坤在明中期的文壇地位舉足輕重,是散文流派中「唐宋派」的領袖人物,他不遺餘力的推崇三蘇、柳宗元、歐陽修等唐宋文人的學脈,提倡文以載道。南宋以降,以唐宋名家作為古文典範的思潮愈加成熟,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最終成於茅坤,他選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在杭州刊刻,後世皆以此為經典,此為他與杭州的另一機緣。事實上,茅坤也曾在取法秦漢和標舉唐宋之間困惑,早年的茅坤受李夢陽等前七子影響,信奉「文必秦漢」,認為《史記》等方才貼近六經旨意,友人唐順之與其論辯,唐宋自有其神理風採和奧妙,對秦漢的一味刻意模仿會與作文大道背離,茅坤由此頓悟而轉為唐宋派。無論前情如何,此詩卷被賦予了文學史上豐饒的學術價值,以及人們對五百年前西湖風物的詩文暢想。
據學者考證,茅坤傳世作品稀少,僅北京故宮博物院、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上海圖書館、山東省文物商店、深圳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上海朵雲軒等各藏一件外,錢鏡塘曾家藏一件,故而本場徵得此卷實屬難得,吾屬幸哉。
文、圖 西泠拍賣
西泠印社2015秋季拍賣會
誠邀蒞臨
♦ 預 展 ♦
12月24日(周四)至 12月25日(周五)
杭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 展覽廳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 拍 賣 ♦
12月26日(周六)至 12月28日(周一)
杭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
(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 詳 詢 ♦
0571-87812580
0571-87896778
| 敬請預留時間 敬請相互轉告 |
公司杭州總部及上海、北京辦事處常年徵集。
西泠拍賣官網: www.xlysauc.com
請持續關注西泠拍賣官網及新媒體實時發布本季秋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