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解碼莊園」,諾曼第登陸功臣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盟軍成功登陸諾曼第75周年的活動不久前在法國舉行。止戰30多年後,外界才了解到,盟軍能夠成功登陸諾曼第,英格蘭的布萊切利莊園功不可沒。在上世紀40年代,是匯聚在這裡的頂尖密碼破譯高手們,改變了戰事發展的軌跡。如今,這裡成為英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民間博物館,在布萊切利莊園裡漫步,每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不尋常。

一座解碼莊園

如果問當地人,佔地235公頃的布萊切利莊園是一座英式莊園嗎?多數人會搖頭。雖然坐落在英格蘭,但在建築風格上,這座莊園卻融入進了維多利亞哥德式、都鐸式和荷蘭巴洛克式的多種特色。布萊切利莊園為什麼會蓋成這樣?當地人其實也很困惑,多數時候只能從1086年至今歷代莊園擁有者的背景中找出處。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的銀行家,國會議員先後是這裡的主人,而歷代主人總是會對建築風格不太滿意,不惜裝修重建。他們當中休·辛克萊名聲最響,因為莊園在他購下之後,才真正變成了一座解碼莊園。

作為英國軍情六處的當家人,辛克萊在1938年看中了布萊切利莊園。他的目的不是要給自己挑一個養老居所,而是有心物色一處隱蔽之所,來開展軍用密碼破譯工作。歷史證明,辛克萊的眼光獨到。隨後爆發的二戰中,德軍的轟炸目標始終沒有鎖定這裡。但在當年,英國政府卻不同意出資購買莊園。無奈之下,辛克萊自掏腰包7500英鎊買下莊園,這也是為什麼在戰爭硝煙散盡之後,布萊切利莊園並沒有成為國立博物館,而是一座民間資本運作的私人參觀景點。

和一些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的景點不同,布萊切利莊園裡看不到傳統的紀念標語,唯一能體現出紀念含義的,是展覽館門前豎立的一個大型的D字母標誌。在其他紀念場所,這會被簡單地理解成為D-Day(諾曼第登陸日)的縮寫;但在布萊切利莊園,這個D還有「解碼」(Decode)的一語雙關含義。現任布萊切利莊園基金會總裁斯坦頓說,在戰爭年代,這裡曾經匯聚9000人,為軍用密碼破譯工作服務,他們當中包括已經在影視劇中翻拍過多次的密碼破譯奇才艾倫·圖靈。但在布萊切利莊園,圖靈並不是門票售賣的噱頭,因為每一個和圖靈曾經並肩作戰的解碼者,都是莊園想要告訴世人的英雄。

莊園裡總會安排熟悉當年破譯秘史的專家來為訪客們解釋,諾曼第登陸與這裡在上世紀40年代製造和使用的解碼器之間的關係。如今看起來非常原始的這臺電子計算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卻幫助專家們利用德軍一次小小疏忽,成功破譯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當年與其高級將領密謀往來的「金槍魚密碼」。計算機的發明者,比爾·圖特與託米·弗拉沃斯也因此在這座莊園的歷史上,與圖靈一樣被看作是布萊切利莊園的英雄,因為他們使二戰縮短了至少兩年,挽救了無數生命。

英國講解員最少的博物館

在布萊切利莊園裡,主要是對於戰爭歷史念念不忘的解碼愛好者們,以志願者的身份,為每年25萬參觀者耐心講解。昔日容納數千人的布萊切利莊園,如今日常卻只有不到90人在這裡工作。布萊切利莊園的工作人員調侃說,這裡或許是英國講解員最少的博物館。但如果不是他們,普通訪客入園之後可能連該到哪裡逛逛都會沒主意。和普通博物館裡分門別類,精心設計的展臺不同,布萊切利莊園裡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地方,比如說,布萊切利莊園內的水塔,無水可用,因為這裡被改建成無線電房,取名為「X電臺」。歷史上最有名的布萊切利莊園密碼破譯,就是在這裡工作的解碼專家圖靈成功破譯了德國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密碼系統。圖靈等人當年是在何種環境下研究出解碼方法的,這隻有來到莊園才能真切地了解到。圖靈等人既不是坐在燈光明亮的辦公室裡,也不是在陽光明媚的莊園綠地裡靈光閃現的,而是在布萊切利莊園的「小屋6號」。 在戰時,布萊切利莊園興建了一批木製小屋,用於情報收集和分析工作。有趣的是,不僅是這些小屋用數字命名,小屋內的工作,也以小屋名稱作為代號。圖靈當年工作的「小屋6號」,專門對使用於陸軍和空軍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系統進行破譯。他當年的鄰居,「小屋10號」是氣象部門以及打字房。

這一戰時臨時安排,為戰後英劇創作提供了思路。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臺從2007年開始,陸續推出情景喜劇《小屋33號》,將場景設置在1941年的布萊切利莊園,虛構出一些當年在莊園裡工作的解碼人員,以及當時的工作和生活故事。這其中,有描寫英國王室的肯特公爵來莊園參觀,但卻被懷疑是納粹的同情者,所到之處頻遭冷眼;還有成員在熱鬧迎接1942年新年來臨之際,莊園裡突然發生黃熱病疫情,亂作一團。編劇用調侃的手法,講述那些破譯人員苦中作樂的生活往事,深受英國人的歡迎。

眾籌方式打造的民間博物館

雖然擁有輝煌的歷史,但布萊切利莊園也需要為生計琢磨如何吸引訪客的好點子。布萊切利莊園所在的英格蘭白金漢郡,距離倫敦車程只有半個小時,但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莊園的管理者說,很多外國訪客不知道英格蘭還有一座解碼莊園。

即便如此,布萊切利莊園在英國人的心目中還是有著難以割捨的地位。1991年布萊切利莊園再度面臨清拆,公眾知道英國政府並不擁有布萊切利莊園後,決定以志願者的方式組建基金會,通過眾籌方式將它打造成民間博物館。雖然外國訪客人數有限,但英國當地人還是樂此不疲地一次次來到這裡,這也成了英國小學在講授解碼學基礎常識時的必去之地。在英國人心中,雖然昔日的軍事密碼破譯天才們已經離世,但布萊切利莊園仍是一個說起來就覺得很酷的名詞。當年英國情報部門為了掩人耳目,通過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填字遊戲來面試應聘莊園工作的申請者。時至今日,填字遊戲仍然是很多英國人用來消磨閒暇時光的習慣方式,而見到有朋友玩起填字遊戲,英國人往往會調侃說:「不到12分鐘就玩完了,這麼棒,莫非你是先去布萊切利莊園找工作?」

相關焦點

  • 登陸諾曼第就為吃奶肉
    流浪地球 第1431天我從愛爾蘭羅斯萊爾港口成功登陸法國諾曼第奧馬哈海灘,昨晚成功登陸法國諾曼第奧馬哈海灘了,我在英倫三島困了三個月後,終於又可以繼續自駕環球拍攝了,再次感謝英國、北愛爾蘭、愛爾蘭的華人小夥伴們贊助支持幫助我,我才能順利登陸法國諾曼第,下一站自駕到西班牙、葡萄牙、非洲摩洛哥,從摩洛哥開始穿越非洲20幾個國家到南非,最後坐船到澳洲、北美洲、南美洲,祝你一路順風,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的中國軍人
    參與諾曼第登陸戰的,是盧東閣等20名留學英國的海軍軍官。 細說一下後者。 1942年8月,國民政府制定頒布了《選派海軍官員赴英美參戰與見習暨造船考選辦法》,計劃選拔100名海軍軍官,分赴英美兩國(各50名),去「艦隊及船廠服務與見習」。
  • 二戰的轉折:慘烈的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登陸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登陸作戰,盟軍集結了約284.2萬人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登陸的部隊由英、美和加拿大等國士兵組成,登陸的5個海灘包括寶劍海灘、朱諾海灘、黃金海灘、奧馬哈海灘和猶他海灘。
  • 慶典行動:諾曼第登陸的預演版,以德軍大獲全勝告終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標誌性戰役,從此德國人陷入兩線作戰的囧境,這次登陸作戰被後人所津津樂道,盟軍各兵種配合嫻熟,空降兵深入敵後,切斷德軍的增援,空軍對德軍機場、指揮機構、交通樞紐進行飽和轟炸,大口徑艦炮則對海岸堅固工事進行定點打擊,這場海灘登陸戰甚至成為兩棲登陸作戰的教科書戰例
  • 「唐頓莊園」葡萄酒登陸英國
    》啟發而發行的「唐頓莊園」系列葡萄酒近日已登陸英國市場。 《唐頓莊園》被稱為95版《傲慢與偏見》之後最好的一部時代劇。受該劇啟發而發行的「唐頓莊園」系列葡萄酒(Downton Abbey wines)近日已登陸英國市場。
  • 登陸諾曼第:巴黎鐵塔以外的法國
    有機會踏足這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海灣,心中不免激動。在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很多歷史名城遭受戰火破壞,這裡也未能倖免。1942年,法國港口小鎮迪耶普(Dieppe)遭襲,諾曼第地區地大部分城市都受到嚴重地破壞——直至1944年6月6日(D-day)諾曼第登錄。諾曼第戰役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三百萬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也是盟軍一次重大的勝利戰。
  •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拉開帷幕,在此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約三百萬的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自此除了東線的蘇德戰場之外,德軍還面臨來自西線英美聯軍的龐大壓力。不過早在1943年,盟軍已經從南線攻入歐洲大陸,義大利甚至因此而投降,墨索裡尼已經被義大利人囚禁。
  • 二戰經典戰役之霸王行動——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天還沒有完全亮,岸邊有幾條船隻駛來,後續船隻也來越多,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第,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
  • 旅行:巴黎的小組諾曼第D日戰場和登陸海灘一日遊
    來自巴黎的小組諾曼第D日戰場和登陸海灘一日遊在歷史悠久的二戰登陸地點之旅中回溯,可選擇酒店接送。從巴黎出發,您的司機將引導您的團隊前往諾曼第海灘,在那裡您將看到特別政治和非殖民化委員會,這是一個德國防禦工事強點,直到1944年6月6日美國軍隊成員入侵。您將訪問美國公墓在奧馬哈海灘上空虛張聲勢,探索其他重要地點,如專為加速盟軍部隊卸貨過程而建造的桑樹港 - 以及卡昂和平紀念館。旅遊還包括返回巴黎的交通服務。
  • 諾曼第登陸絕密命令文件現身 飯店地板下藏70年
    資料圖:盟軍在法國北部的諾曼第登陸。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月9日發表題為《最高機密—諾曼第登陸進攻發起日計劃被人發現藏在一家飯店的木質地板下》的報導稱,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法國北部登陸的進攻發起日的最高機密命令文件被人在一家飯店的木質地板下找到。70年前,這些文件被陸軍將領丟棄。位於漢茨郡布羅肯赫斯特的巴爾默勞恩飯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是陸軍參謀學院所在地。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時期盟軍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將近300萬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從而拉開了盟軍在西線戰場上的大反攻序幕。諾曼第登陸的過程非常順利,盟軍在登陸過程中發生的戰鬥與預期中大體一致,盟軍也確實做到了在90天(D+90)內抵達塞納河。那麼問題來了,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去哪了?有人認為,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無力抵抗300萬盟軍的攻勢。這種說法雖然聽上去頗有道理,但卻不符合客觀事實。
  • 諾曼第登陸日:油畫藝術再現1944年6月6日的細節和背後故事
    這是為了使83,000名英國和加拿大士兵以及73,000名美國士兵能夠在諾曼第登陸,反攻法國境內的納粹軍隊。 油畫《諾曼第登陸準備工作》 德懷特·D·艾森豪將軍是這次行動的最高盟軍司令,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是第21集團軍的司令,第21集團軍由登陸中使用的所有地面部隊組成
  • 全彩照片真實再現諾曼第登陸,4400名盟軍士兵獻出寶貴生命
    圖為美軍登陸部隊在猶太海灘展開時的壯觀場面,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展現登陸場宏大畫面的鏡頭,就是根據這張照片而來。在1944年6月6日的行動中,大約156000名盟軍官兵分布在法國諾曼第的五處海灘上,這次行動導致納粹德國的失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走向結束。
  •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關於諾曼第登陸,14個事實真相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的諾曼第進行了諾曼第登陸。諾曼第登陸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之一,並且仍然是二戰中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這裡整理了一些關於諾曼第登陸令人驚訝的細節,這是納粹帝國滅亡的開始,也是解放歐洲的起點。
  • 紀念諾曼第登陸76周年:珍貴老照片回顧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從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開始,到8月19日盟軍渡過塞納-馬恩省河結束,有接近300萬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 「D日」即「霸王行動」打響第一天,接近16萬盟軍士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盟軍傷亡、失蹤超過1萬人,其中包括6603名美國軍人。
  • 法國最美鄉村 | 巴夫勒爾:諾曼第登陸是騙局我不是
    巴弗勒爾是諾曼第地區英吉利海峽的一個沿海城鎮,位於科頓半島(Cotentin peninsula在11世紀,它是諾曼第公爵和英國君主返回英國的官方港口。作為諾曼第的第一個港口,最初人口有9000人,然而在1346年愛德華三世國王對這裡進行了血洗。
  • 諾曼第登陸中的開拓者,大部隊實施空降的先鋒
    諾曼第登陸中開拓者(pathfinder)是指空降先導分隊(parachute pathfinder)。空降先導分隊是在空降兵主力之前實施空降的特種分隊,任務是在大部隊空降之前控制著陸場和空投場,為大部隊設置著陸場和空投場標識,建立為空投機群設立無線電導航臺,引導大部隊實施空降。
  • 搶灘登陸高端製劑:中國醫藥創新的諾曼第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取得勝利後,盟軍很快確定了登陸反攻歐洲大陸的時間,計劃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中國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就好比盟軍搶灘登陸,方案有很多種,為什麼選擇諾曼第登陸?創新的路也有很多條,「First-in-class」(首創新藥),「me-too」創新,改良型創新,哪一條才是中國醫藥創新的諾曼第?
  • 二戰英軍裝備171輛空降坦克,諾曼第登陸讓德軍目瞪口呆!
    文/滅霸他爸1944年6月6日,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防守的德軍拼死抵抗,戰鬥最激烈時,戰場上發生了驚人的一幕:只見一批英國坦克從天而降,德軍目瞪口呆,迅速潰退……這並不是科幻小說的橋段
  •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卻被四輛虎式坦克狙擊,謝爾曼根本不敵
    昨天小編在臨睡前心血來潮地看了一部二戰紀錄片——《彩色二戰》,其中正好播到第九集《諾曼第登陸》。本來對於諾曼第登陸戰役已經爛熟,本沒有必要再看。但是紀錄片中講到一個細節,讓爆炸君非常感興趣,片中說登陸後的盟軍本想向諾曼第地區的軍事重鎮卡昂挺進,卻不料遭到了德軍四輛虎式坦克的狙擊,使得盟軍只好暫且放棄進攻。說實話這個細節讓小編我著迷不已,德軍的虎式坦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這段歷史的具體真相還有哪些細節?今天小編就找了一些資料,來解答自己內心的這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