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臺北6月23日電 鳳梨酥是多數大陸遊客心中的臺灣「第一伴手禮」,短短幾年間,臺灣鳳梨酥產業隨著大陸遊客的湧入而同步成長,目前的年產值超過200億元(新臺幣,下同)。鳳梨酥的熱銷也拉動了鳳梨(菠蘿)種植面積的擴張,今年甚至出現了「量多價漲」的奇特現象。
2009年問世的「微熱山丘」一改當時流行的添加冬瓜餡料,完全使用土鳳梨做餡料,回歸鳳梨酥原初的酸甜口味,成為最受大陸遊客青睞的鳳梨酥品牌之一,也在臺灣掀起一股土鳳梨酥熱潮。有調查發現,31%的大陸遊客會購買臺灣鳳梨酥,42%遊客的親友指定從臺灣帶回鳳梨酥。
土鳳梨酥的熱銷,吸引臺灣農民紛紛回頭改種土鳳梨。目前,「微熱山丘」的「契作」(契約化生產)鳳梨園已從兩年前的270多公頃增加到400多公頃,年收購量約1.2萬噸。
臺灣農業主管部門下屬「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表示,臺灣鳳梨栽培面積已擴增到9900多公頃,年產鳳梨40多萬噸,其中6%為土鳳梨,幾乎都被加工成鳳梨酥餡料、鳳梨汁、鳳梨醬。
一般農產品都是「量多價跌」,但臺灣鳳梨卻是「量多價漲」。蘇茂祥分析認為,除了與島內餅店廣設店面、鳳梨酥產銷兩旺有關之外,臺灣鳳梨熱銷大陸也是一個原因。
2009年,臺灣出口新鮮鳳梨1784噸,去年增至4890噸,而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量就暴增至5740噸,比去年全年還多。臺灣農業部門表示,其中八成以上銷往大陸。(記者陳君、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