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廟妓巫娼?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巫娼時代?

2021-02-23 GO野

【Go野】已經陪伴您1838天

今天又是龍大姐寫的原創文章,俺們堅持五年了,還在不停地寫,並且永不停息。

在這個社會裡,囂張的人必定有自己的絕活,因為沒絕活的傻X囂張一次基本上都掛了。

「古代娼妓制度絕不如今日之為人鄙視。其原始固極高貴,最初娼妓乃一男神或者婦神之女巫,承迎過客為拜神之表示。」

——羅素

說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業,如果娼妓認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咱們看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希臘,都有娼妓。

大量歷史資料表明,當世界文明還沒發展出「職業娼妓」的時候,最先出現的是「廟妓」、「巫娼」,也就是社會學家所說的「宗教賣淫」。

怎麼個「賣」法兒呢?

例如古希臘有一座城,名叫科林斯。在「宗教賣淫」時代,科林斯繁華至極,堪稱「聖地」。

在那裡,每位婦女在一生中至少要跟一個外來的陌生人在阿芙洛狄特神廟裡」交媾「一次。當然了,如果雙方願意,我估計一生多次也可以。

在神廟內,婦女們一群群坐著,頭上都繫著飾帶,讓過往的男人挑選,像是為人民服務的「神僕」。 

這種服務當然不是免費的。

總體感覺就跟挑大白菜似的,男人路過女人身邊時,如果覺得」神僕「符合心意,就把錢幣投到她們兩腿之間,然後兩人就可以直接在廟裡幹那事兒了。

女人與陌生人結合完畢,就算完成了神的任務,把雙腿中間賺的錢留給神廟,就可以回家跟丈夫過正常生活了,而丈夫們也並不覺得整件事情有哪裡不對。

那麼,同為擁有燦爛古代文明的四大古國之一,中國古代有沒有源於宗教的「巫娼」呢?

為了研究這事兒,龍大姐把資料翻了個底兒掉。

這一看,還真挺早的——史學界公認:中國古代娼妓行業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設立的官方妓院。

再往前翻,還能追溯到殷商,甚至是更久遠的夏朝。

雖然殷商時期的資料實在不足,但確鑿的一點是,當時的人非常迷信,正常的衣食住行都要事先靠佔卜才能維持。

而「巫」這個行業作為人和神之間的使者,原始時代就已經成規模成體系了。

巫有男也有女,職責都是裝扮成神,把人想說的話告訴神,然後再替神發言,用佔卜結果指導人生。

殷商時期進行佔卜的官員叫「史」,專門為王和貴族解釋佔卜的結果。

替神發言的時候,「史」必須得有個神的樣子,也就是傳說中的「有神性」。這特麼怎麼才能有個神樣兒呢?

」史「有兩個秘訣,一是藉助於迷幻藥,二是與裝扮成神的女巫做「深度溝通」。

據傳,殷商時期的女巫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靠才藝混飯吃。古代祭祀需要且歌且舞,女巫也必須多才多藝,這類女巫算是文藝工作者。

另一種就是為「史」提高神性的女巫,鑑於她們的工作內容,姑且算是體力勞動者吧。

我們可以想像殷商時期佔卜儀式的具體過程:

在王宮,王與貴族大臣面前,幾個奴隸被獻祭。

充滿血腥味的祭臺前,「史」磕了幾粒小藥丸,然後和女巫在眾目睽睽之下溝通神性。

當然,能溝通神性的不僅是「史」,王室成員、貴族也都有通神的權力。

據傳商朝國王武丁的弟弟,子族的首領子熙,在一次家庭宴會上嗑藥與女巫「溝通」,引家族的先祖附體,讓其餘家族成員對他進行膜拜。

不過殷商覆滅之後,巫娼就很快消失了。

這是因為周朝人並不像夏商時期的人那麼迷信。而且周朝的統治者還設計了一整套周禮來規範人的行為。

經過道德教育,周朝人大多連錦鯉都不轉發一條,從事體力工作的女巫們紛紛失業,歌舞表演倒是一直流傳了下來。

關於巫娼的分析,在民國王書奴所著的《中國娼妓史》中還有更多細節。

書中介紹說,殷商女巫在生存上如果遇到了難題,就會主動賣身,以肉體換取食物和保護。一開始專門供王與貴族淫樂,漸漸演變成為「娼妓」的行當,只要肯出錢,人人都可與巫娼「深度溝通」。

這書現在買不到了,但我手裡有一本,通篇我都讀過,但我認為書中的說法有很多疑點。

首先,殷商時期的女巫是幹嘛的?是人與神之間溝通的使者,都是吃皇糧的公務員,不算位高權重,也沒有什麼生存上的問題,為了生存賣身?這應該不存在。

其次,雖然殷商女巫和古巴比倫女祭司的職業性質差不多,但中國的歷史和宗教典籍中完全沒有記載女巫下海出來賣的證據。

所以民國時期的這個作者對巫娼時代的分析,實在屬於胡蒙瞎攪和,根據西方的宗教來猜東方的歷史,很不靠譜兒~~

而且殷商時候至高無上的天神——上帝(不是耶穌基督那個上帝),雖然是秒天秒地的形象,但十分抽象,民眾並沒有YY上帝在那方面的能力。除了上帝,咱們古代奴隸社會信奉的那些神,幾乎都是正經神,特別保守,神話故事裡面都不描述他們的私生活,看不到西方對神性崇拜的影子。

沒有了對性的崇拜,也就沒有了女巫排著隊主動賣身證明自己信仰虔誠的必要。

當然,不是說咱們古代沒有性教育小讀本兒,大家熟悉的《詩經》《楚辭》,裡面描述了不少男男女女不可描述的事兒,但沒有一篇寫殷商女巫賣淫為生的。


總而言之,證據不足,只能說明巫娼時代只是理論上的推測,古中國到底真的有沒有這麼一段歷史,只能等待發現更多的資料去佐證。說不定哪天我在後院挖出了血多殷商時期的小骨頭,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呢?!


龍大姐原創回顧

►宅門「奶媽子」的秘密...白天餵小的,晚上還得伺候老的?

►黑歷史:80年代三大神童,為何全部神秘銷聲匿跡?

►殷墟遺址出土黑人頭骨,3000年前埃及統治中國?

►埃及法老死後三千年辦護照、坐飛機、出國看病?

►喝完皇后的「玉乳」就嗝兒屁,史上死得最冤的開國皇帝是他…

►食人狂魔專吃小孩心臟,處死後被製成乾屍供人參觀60年

►屍體黑市交易:歐美販屍人盜墓偷屍,成交只要幾美金...

►汙穢慰安所,德軍的花樣比日軍多,階下囚還有「獎勵卡」

►黃家駒死亡真相:3大未解之謎曝光,意外還是謀殺?

►「性邪教」or魔法隱修會?神秘的土星兄弟會仍在運行...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 


點個「好看」 值十萬

相關焦點

  • 什麼叫廟妓巫娼?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墮落的巫娼時代?
    大量歷史資料表明,當世界文明還沒發展出「職業娼妓」的時候,最先出現的是「廟妓」、「巫娼」,也就是社會學家所說的「宗教賣淫」。
  • 中國歷史上是否存在「巫娼時代」?「巫娼」又是什麼?
    中國美文傳統植根於南楚巫娼習俗。巫娼習俗的特點是以性愛娛神 ,楚人以美人為核心 ,以美花、美草、美歌、美舞、美酒、美樂為輔助手段 ,形成了一個以美娛神的系統。《九歌》就是這種巫娼習俗的藝術結晶 ,它是中國美文的起點。
  • 神秘的「巫娼」:中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
    02、中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中國歷史上存不存在女巫,要看這個「女巫」怎麼界定。從廣義的角度看,中國古代有大量從事佔卜的巫女、溝通天地的薩滿(Shamans)和靈媒,她們或能以舞降神、與神溝通,或能驅邪、醫病、祈雨、祝禱風調雨順。
  • 【陽光薦文】廟妓,宗教歷史上最恥辱的一面
    誰曾想到,擁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印度教竟然存在「廟妓」。據報載,目前少女被迫成為「廟妓」的消息吸引了印度主流媒體的關注,這種早已被政府明令禁止的摧殘女性的陋習近來在印度有死灰復燃之勢。更有媒體報導稱,在「廟妓」曾大肆盛行的卡納塔克邦北部地區,當地寺廟組織於07年1月舉行大型獻祭活動,2000多名女孩同時成為「廟妓」。何為廟妓?。「廟妓」又稱「神廟舞女」,這一制度是印度教裡最臭名昭著的惡習,寺廟僧侶借神的名義,將窮人家的女孩帶進寺廟,名義上是讓其嫁給神或充當「神的侍女」,但實際上她們絕大多數都會成為僧侶及信徒的「私有財產」,任由他們支配。
  • 「營妓」是漢武帝創造出和設置的?(3)
    唐宋營妓和歷代前朝女樂一樣,都是具有音樂、歌舞技能,以藝為本的女藝人,當時營妓的「妓」實質上仍然是「伎」,雖然身份低下,但是決非後世以色娛人的妓女。作為公職女性演藝人員,營妓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一個特定歷史社會概念,不同時代會有不同含義。以藝為本的營妓,在唐代,其職能是聲色娛官;到了宋代,營妓的職能主要限於以藝娛官。
  • 西方女巫的標配:黑貓、掃帚和黑袍,那中國的女巫是什麼樣?
    我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 女巫到底是什麼? 在文學作品中時常有巫師的身影,比如女巫把小孩子們都變成老鼠的懸疑恐怖電影《女巫》,比如巫師們擁有超強魔法的《哈利波特》,比如《白雪公主》中的壞巫婆,比如《藍精靈》中的反派男巫格格巫等等。
  • 營妓,家妓,私妓有什麼區別呢?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行當,妓女是人類文明的糟粕。何為「娼」?也就是「唱」——唱歌的啊;何為「妓」?也就是「技」——演戲的啊。合二為一,也就是唱歌的和演戲的。既然已經是一種文化,那麼,妓女就沒那麼簡單。以我國為例,妓女至少分為四種。第一種,家妓。
  • 金門營妓歷史展覽館:真實的「軍中樂園」
    在本屆釜山電影節上,不到3分鐘,來自臺灣的開幕電影《軍中樂園》的票就賣光了。《軍中樂園》在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評選中入圍6個獎項。 1969年,新兵小華抽籤到了金門,機緣巧合進入被稱為「軍中樂園」的特約茶室,管理「侍應生」。「侍應生」就是營妓。故事在被國民黨抓到臺灣的老兵、小華和遭遇各異的「侍應生」間展開。
  • 《藝伎回憶錄》裡脂粉侵染的歷史丨藝伎不是妓,是聖壇邊的貢品
    再就說傳統的忠奸觀,關於好人,壞人的評判標準是時時刻刻都會變的,其正是受認識的廣度所影響的,就像賽金花,柳如是,羊脂球這些時代的香豔人物並小說裡的人物,對她們的認識在不同時代,不同人那裡是不一而論的,故而說歷史人物不能以絕對的態度蓋棺定論的,也是不能用衡定的道德標尺來確定的,至少在娼妓這裡,
  • 何為「寺」?何為「廟」?叫了千百年的「寺廟」分開後意卻不同
    提起「寺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佛教宣揚佛法的地方,是一座佛教建築,但你是否知道,在古代,「寺」與「廟」分開的話卻又有不同的含義!說起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恐怕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西遊記》,《西遊記》雖然講的是一部神話傳說故事,裡面也都是各種妖魔鬼怪,但其主線卻是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經歷。
  • 都是祭祀的地方,「寺」和「廟」有何不同?
    都是祭祀的地方,「寺」和「廟」有何不同?文/號外萌寶說歷史 圖/網絡在中國歷史上,寺廟一直都是特殊的存在,一般都是用來祭祀和祭祀人員居住的地方,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地方,比如孔廟、白馬寺等,那麼都是用來祭祀的地方,寺和廟之間有何區別呢?
  • 中國雲霄何地家廟
    室內除天井鋪墁條石外,餘皆鋪設紅地磚;正堂金柱均為圓花崗巖石柱上墩接木童柱;前廊用六方形古鏡柱礎承六方柱,十一檁二架梁,抬梁式,用材碩大,但梁架間有花板裝飾,風格相對繁褥。屋面覆筒板瓦,主堂為燕尾脊。木構面層保留有清代的梁架彩畫。正堂明間置公媽龕,奉祀何氏1至18世神位。上懸「內閣大臣」、「一等伯爵」、「廣陵鎖綸」、橫匾。前簷分掛「文魁」、「進士」「恩魁」等匾額。
  • 神秘夏朝是否真實存在?為何判定二里頭遺址為夏都?
    歷經62年的考古挖掘,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看起來並無二致的小村落,卻是打開夏王朝歷史大門的一把「鑰匙」。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舉動更是為民眾所津津樂道。在史書記載中,治水有功、德高望重的大禹成為部落領袖,並成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王朝,但這一久遠的民族記憶,因時光的流逝而變得略顯模糊。
  • 既是孔廟,又是學府,中國歷史上獨特的「廟學合一」現象
    歷史上孔廟和教育始終緊密相連,往往「因廟設學」、「廟學合一」。 「廟學合一」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重大教育制度,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到魯地遊歷的時候,曾經參觀孔子的廟堂,以及孔子遺留下來的車、服、禮器等物,同時發現那些讀書的學生竟然都按時到孔子的舊宅裡演習禮儀。他不禁對孔子生發出一種「高山仰止」之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
  • 關中宗族的特點,表現文化上,公共性的村廟是否有代表性?
    關中宗族的特點,表現文化上,公共性的村廟是否有代表性?出自同一祖先、以親疏遠近的關係組織起來的父系血緣群體即宗族。宗族是村社關係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樞紐,但不同地域的宗族傳統是不一樣的,有宗族是一回事,能否以健全有效的制度將族眾組織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 中國隱匿的龍族和軒轅族是否存在?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中國古代世家名閥眾多,家族概念始終貫穿在華夏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已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宗族和文化屬性,陪伴其一生。隨著時代更迭,許多曾盛極一時的宗族世家都已銷聲匿跡。就像古代十八大家族和龍族、軒轅族等隱匿家族一樣,他們究竟存在與否?現在由我帶您一探究竟。
  • 沈從文《丈夫》:妻子當船妓,丈夫的態度揭露了人性最現實的一面
    講述了在舊時代的剝削下,一對平凡的農村年輕夫妻每日辛勤勞動仍然不能填飽肚子,被逼無奈下,丈夫讓妻子做了船妓,卻又面臨種種道德拷問,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故事。文中的丈夫是妻子從妓的主導者,當妻子老七聽從了丈夫的安排,去城裡做了妓女後,丈夫在一次去探望妻子的過程中,他內心態度的一些變化讓人深思。
  • 一文看懂何為「匯率操縱國」?歷史上有哪些影響
    何為「匯率操縱國」「匯率操縱」最早出現於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指責英鎊過度低估。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指數在1980到1985年間升值逾190%,成為美國監督和敦促其貿易夥伴經濟體匯率升值以及資本開放的最初動機。
  • 海上絲路:印度著名的婆羅多舞,竟源自傳說中的廟妓
    原來這就是泰米爾納德邦最著名的婆羅多舞(Bharata Natyam),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有趣的是,印度人也將他們的國家稱為「婆羅多」。「婆羅多舞」即情緒(Bhava)、音樂(Raga)、節拍(Tala)、動作(Natyam)等元素的組合,據說為仙人婆羅多創作,最初的舞蹈與印度聖女(Devadasis)有關。
  • 營妓知多少?揭秘國民黨部隊中軍中樂園
    營妓知多少?揭秘國民黨部隊中軍中樂園PS:歷史上的今天在文末所謂「軍中樂園」,就是軍中妓院,也就是營妓。營妓在中外歷史上雖然間或出現,但像國民黨這樣用三民主義統一了妓院的,卻是古今所無。國民黨在大陸潰敗之時,裹脅幾十萬中國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