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駐港領團商會媒體參訪團參觀樂山大佛。四川日報記者吳傳明攝
    4月11日,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七國駐港總領事以及商會、媒體代表一行來到樂山市與眉山市,參觀了樂山大佛、眉山市丹稜縣丹稜鎮梅灣村和三蘇祠。
    參訪團乘船踏波而來,在樂山大佛和三蘇祠飽覽四川深厚的文化,品嘗西壩豆腐、峨眉葉兒米巴特色美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稱讚:「文化項目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包容開放。」
    在丹稜鎮梅灣村,黃橙橙的桔橙掛滿枝頭。在這裡,來訪者還與當地進行了一場用桔橙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的交流,有訪客深受啟發,表示回國後要帶團來學習四川經驗。
    文化之旅嘉賓稱樂山大佛顛覆想像
    船行駛到岷江東岸凌雲寺側,三江交匯之處,71米高的大佛立於崖邊,溫和內斂的目光折射出千年時光,讓參訪團紛紛感嘆不虛此行。
    駐港澳大利亞商會執行主任姚詩蒂告訴記者,在來樂山之前,她還以為大佛是修建在山頂上,親眼看見大佛的那一刻,顛覆了她的想像。「不論是大佛的文化歷史,還是它的壯觀外形,都讓我覺得震撼。」
    樂山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一大特色。11日中午,參訪團便體驗了一盤「樂山味道」。
    「樂山味道」都有什麼?紅珠山賓館的行政總廚何君茂告訴記者,此次準備的午餐中,不僅添加了西壩豆腐、峨眉葉兒米巴等樂山特色美食,還準備了部分清淡飲食。
    姚詩蒂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是西壩嫩豆腐。在幾天的參觀訪問中,火鍋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很辣,但是味道非常好。」
    經驗分享參訪者將帶團學習四川經驗
    順著山路駛進丹稜縣丹稜鎮梅灣村,馬路兩邊,黃橙橙的桔橙掛滿枝頭。「真甜。」姚詩蒂品嘗當地種植的桔橙,誇讚道:「希望這裡的桔子在香港也能買得到。」
    桔橙,是丹稜縣當地種植的獨有晚熟柑橘。上世紀90年代從日本引進,不斷改良。
    而丹稜縣16萬畝的桔橙種植地,也是該縣脫貧奔康的重要體現。當地通過種養產業結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助推脫貧奔康的道路。
    丹稜縣脫貧奔小康的寶貴經驗,也引起了外國駐港領團領事們的熱烈討論。南非駐香港總領事哈裡斯告訴記者,在參觀過程中,他一直在尋找丹稜縣與南非某些農村的相似之處,「在南非,我們致力於探討脫貧致富的相關議題。」哈裡斯說道,「回國後,我想說服國內與農村發展相關的部門領導前來四川,學習四川產業發展模式。」哈裡斯告訴記者,希望在未來,兩國之間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羅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