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旅遊不文明行為說「不」

2020-10-12 經濟視野網

國慶中秋假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滿。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孩子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景區工作人員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時就遊人如織,國慶中秋假期遊客爆滿,旅遊不文明行為更是容易集中發生。一些遊客之所以觸摸千年佛像,有的是出於迷信,認為這樣能帶來好運,還有的則是抱著從眾心理,看到別人摸,自己也想摸,尋訪古蹟,仿佛不摸一摸、踩一踩,就白來了一趟。

類似旅遊不文明現象,不僅存在於長假期間,更已成為一些旅遊景區的頑疾。摸一摸,表面來看對古蹟的破壞並不大,不少遊客還認為「無傷大雅」。實際上,在這種日積月累的「摸一摸」過程中,本就飽經風霜變得脆弱的文物古蹟更容易受到傷害,進而加劇文物的損壞。

遏制這種不文明旅遊現象,需要疏堵結合。景區管理者、文物保護單位、遊客等應形成合力,強化文物保護觀念。

一方面,旅遊景區要加強管理,守土有責,及時採取措施,增加安保人員,引導遊客文明旅遊,杜絕破壞文物古蹟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不文明旅遊行為的懲戒力度。比如,通過定期發布「不文明遊客黑名單」,給不文明旅遊行為戴上「緊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

此外,廣大遊客也要提高文明素養和公德意識,「勿因惡小而為之」,切實做到文明出遊。

(作者戴先任 地址:湖南省常德安鄉縣深柳鎮)

原標題:對旅遊不文明行為說「不」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旅遊 對不文明行為說「不」!
    公園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形成了獨特的大眾文化,在公園遊玩,文明,是一種責任,更考驗著每一位市民的素養。夏日武威,綠樹環繞的公園成為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近日,海藏溼地公園草木葳蕤,花團錦簇。茶餘飯後,這裡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大家在園內遊玩時的一言一行,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雖然大部分市民能夠言行自律,但依然有些不和諧的「畫面」實在配不上「文明」二字。
  • 組圖 | 請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然而,29日,記者來到烈士公園看到,極少數市民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與美景十分不和,大煞風景。記者在紅軍渡旁看到,一名老人無視公園規定,不僅帶寵物狗進入公園,還遛狗不牽繩。三名家長帶著數名兒童在親水遊道上散步,帶著一隻黑色小狗;孩子們不時在岸邊洗腳、嬉水,完全將安全拋之腦後,看著讓人捏一把汗,而家長完全不加勸阻,還幫他們拿著鞋子。一名年輕男子在臨湖棧道上視頻聊天,身體一會兒靠在欄杆上,一會兒靠在鐵鏈上,聊到「情深處」,不自覺地掀起上衣,露出肚皮。
  • 文明旅遊,有你有我!讓我們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肇慶市民文明手冊》對文明旅遊制定了相應規範《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也對旅遊文明行為制定了相應規範小編列舉了一些在旅遊期間令人反感的不文明行為希望大家在旅遊期間都能時刻提醒自己「文明旅遊,有你有我」 遊客不文明行為1遊客翻越隔離欄進入花叢中合影留念遊客不文明行為2
  • 堅決對旅遊不文明行為說不
    但遊客在公共封閉空間抽菸、亂丟垃圾、踩踏草地、攀爬雕像等不文明行為偶有出現,與美麗風景形成巨大反差。遊而放鬆,玩為尋趣。缺乏生活美感、散發負能量的遊玩,價值何在?在破壞和危險中尋樂趣,趣味何言高雅?以一己之私,侵害的是公共利益,圖一時之快,產生的可能是長久傷害。
  • 暑期出遊,對不文明行為說「不」
    今年暑期,我市有序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景區安全有序開放,各重點景區「有人氣、不聚集」。但記者深入部分景區採訪時發現,仍存在亂丟果皮紙屑、隨意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現象,破壞了文明旅遊美麗風景。 暑期,八公山景區遊人如織。記者採訪中發現,除不少遊客攀爬雕像進行拍照外,在樹幹上刻字的不文明行為也十分突出,有的是「舊患」,有的是「新傷」。
  •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景區旅遊美麗不打折
    坐落在松北區的哈爾濱大劇院,是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勝地。夏季,綠草如茵繁花似錦,但如此賞心悅目的美景之下卻仍存在許多不文明行為,影響著城市的形象和環境衛生。12日8時20分,大劇場北側水上廊橋上,許多遊人在此處拍照,橋面有廢紙,水中有瓶子等雜物。
  • 創城在行動 | 我市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路邊草叢,菸蒂、廢棄煙盒、廢棄紙巾、塑料瓶隨處可見;休息區的亭子裡,三四瓶礦泉水遺棄在桌子上,石桌上散落著瓜子殼、廢棄紙巾……在瑞雲山出口附近的草坪處,不少遊客無視「花兒在微笑,請你繞一繞」「愛護花草,從我做起」等文明標語,在草坪上嬉戲玩耍。
  • 創城在行動 | 我市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路邊草叢,菸蒂、廢棄煙盒、廢棄紙巾、塑料瓶隨處可見;休息區的亭子裡,三四瓶礦泉水遺棄在桌子上,石桌上散落著瓜子殼、廢棄紙巾……在瑞雲山出口附近的草坪處,不少遊客無視「花兒在微笑,請你繞一繞」「愛護花草,從我做起」等文明標語,在草坪上嬉戲玩耍。
  • 記者探訪運城旅遊景區,向不文明行為說「no」
    8月6日,記者來到我市解州關帝廟景區,就文明旅遊情況進行了一番探訪,發現總體上文明旅遊的氛圍比較濃厚,但仍有個別遊客會有一些不文明旅遊行為。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關帝廟景區時,細雨霏霏,下得越來越密集。但即便是在雨天,依然有許多遊客慕名來到這裡遊覽,入口處一度排起了長隊。徜徉景區,細節之處有風景。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記錄類似於「黑名單」,相比於單純罰款、事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威懾力。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記錄類似於「黑名單」,相比於單純罰款、事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威懾力。
  • 不文明旅遊行為「煞風景」
    近日,記者走訪廣德寺景區發現,景區內廊亭柱上隨意可見被人有意亂塗、亂寫、亂刻畫的痕跡,這種亂塗、亂寫、亂刻畫的行為不僅讓建築物「受了傷」,還讓景區因這些不文明細節給市民遊客留下了不好的旅遊體驗。記者點評:在電視或報紙上不時會有這樣的一些報導: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時,存在小孩在廣場小便、在古蹟上留名、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等不文明行為,被外國人恥笑,給國人抹黑。不文明旅遊行為,看似小事,實則反映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文明行為習慣是在日常生活「細枝末葉」中養成的,是一種修為,一種品質。
  • 不文明旅遊行為「煞風景」
    近日,記者走訪廣德寺景區發現,景區內廊亭柱上隨意可見被人有意亂塗、亂寫、亂刻畫的痕跡,這種亂塗、亂寫、亂刻畫的行為不僅讓建築物「受了傷」,還讓景區因這些不文明細節給市民遊客留下了不好的旅遊體驗記者點評:在電視或報紙上不時會有這樣的一些報導: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時,存在小孩在廣場小便、在古蹟上留名、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等不文明行為,被外國人恥笑,給國人抹黑。不文明旅遊行為,看似小事,實則反映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文明行為習慣是在日常生活「細枝末葉」中養成的,是一種修為,一種品質。
  • 高縣紅巖山旅遊景區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近日,記者從高縣勝天紅巖山旅遊景區獲悉,進入暑期,紅巖山旅遊景區藍天碧水、山風拂面,不少遊客愜意地享受著這一刻的涼爽,但與這一美好畫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別遊客隨意亂丟垃圾、損壞宣傳標牌等不文明行為。高縣勝天紅巖山旅遊景區為了營造文明旅遊的良好氛圍,景區管委會在細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景區設置了325個分類垃圾桶,以及隨處可見的溫馨提示語宣傳牌和宣傳展板,加上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的文明旅遊公益廣告,時時提醒遊客文明出行,爭做最美旅遊人。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景區內的桫欏等不少植被都是珍稀物種,希望遊客能做到文明遊覽,一起保護景區環境。
  • 對不文明旅遊說「不」
    公園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形成了獨特的大眾文化,在公園遊玩,文明,是一種責任,更考驗著每一位市民的素養。  夏日武威,綠樹環繞的公園成為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近日,海藏溼地公園草木葳蕤,花團錦簇。茶餘飯後,這裡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大家在園內遊玩時的一言一行,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雖然大部分市民能夠言行自律,但依然有些不和諧的「畫面」實在配不上「文明」二字。
  • 外出旅遊 別讓不文明行為 煞風景
    雖然文明旅遊觀念深入人心,絕大多數遊客都能做到文明出遊,但是仍有極少數的遊客存在不文明行為,與美麗的風景格格不入。「在遊玩過程中,也有一些遊客無視文明提示牌,到花田裡拍照,摘花做拍照道具,踩踏花草,非常不文明。」市民杜鵑說,美麗的風景讓更多遊客看到才有意義,一些遊客只顧自己開心,破壞了這份美好很煞風景。
  • 給這些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
    給這些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不文明旅遊行為煞風景即使這樣仍有一些不文明旅遊現象存在,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攀爬拍照等現象。黃河母親雕塑景觀是蘭州的一張名片,不論是外地來蘭的遊客,還是我市居民都會攜家帶口來這裡。臨近中午,黃河母親景點遊客雲集,有的遊客為了拍到好照片,直接讓小孩坐在了雕像的基座上,家長則扶著小孩拍照,即使有文明志願者勸導,遊客還振振有詞:不就拍張照片,至於嗎?
  • 「黑名單」能否遏制不文明旅遊行為?
    對不文明行為的追責,正在逐步落實,有聲音表示,目前「黑名單」的威懾力有限,對不文明行為的追責需要進一步完善《旅遊法》。  業界人士分析道,目前暴露出來的旅遊不文明現象原因既包括遊客個人素質問題,也出於對旅遊目的地風俗禁忌的不了解,因此導遊、領隊能更好的發揮好正面引導和督促提醒的作用,將有助於減少旅遊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 旅遊「黑名單」實施: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
  • 不投餵不亂扔 拒絕不文明旅遊行為
    動物園、海洋館等景區是深受市民喜愛的遊樂場所,但是近日,記者卻在動物園看到了這樣不文明的一幕:有市民在遊玩過程中,不顧「禁止投餵」等提示遊客劉女士說,這些行為非常不文明,而且也妨礙了其他遊客。家長的不文明行為,對孩子會產生不好的示範,讓孩子模仿。「在帶孩子旅遊的過程中,希望家長能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教導孩子行為文明。」市民程先生說。文明旅遊,人人有責,要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讓文明意識深入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