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心做火鍋園裡打造最成都火鍋新名片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成都有很多標籤,火鍋是最有味道的那一條。三五好友圍坐,牛肉毛肚下鍋,熱氣騰騰,觥籌交錯,是天府印象中最色香味俱全的一幕。 成堆的火鍋,數不完的招牌,火鍋江湖歷來熱鬧不凡,可如
原標題:用心做火鍋園裡打造「最成都」火鍋新名片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成都有很多標籤,火鍋是最有味道的那一條。三五好友圍坐,牛肉毛肚下鍋,熱氣騰騰,觥籌交錯,是天府印象中最色香味俱全的一幕。
成堆的火鍋,數不完的招牌,火鍋江湖歷來熱鬧不凡,可如果問,哪家火鍋最能代表成都?又沒有清晰的答案——99%的火鍋千篇一律,有風格的火鍋萬裡挑一。
關於風格,天府三街有一家自成一統的園裡火鍋,稱得上那萬中之一。這家火鍋致力於打造「最成都」特色,成為本地火鍋的一張新名片。
壹:園裡,別有洞天
我們無法兩次踏進同一條河,也無法在園裡找到兩面同樣的牆。前者是因為辯證法,後者,是因為空間美學。
再找不到一位老闆,甘為店面設計裝修下這樣的血本——4個多月,200多萬,還只是硬裝。「我跟你並排坐,看到的也絕不是同樣的風景。」老闆米羅是城市規劃師出身,對園裡的環境保持著幾近苛刻的態度。
園裡面積1200+平米,不管站在哪一處,360°望出去,風景竟各不相同。步移景異,原木、紅磚、玻璃、水泥等各種元素隨處可見。很難找到一個詞來準確形容園裡,迎面剛驚嘆於蘇州園林般的奇樹山石,一扭頭,又看到一間工業LOFT風格的包廂。
包廂的名字也很詩意,繁華徑、千千結、醉、迷、憶……每間包廂的門和窗各不相一,從不同門窗望出去,都別有洞天,吃火鍋仿佛遊園。
傳統的火鍋店喧雜吵鬧,左鄰右舍離得很近,舉個杯都怕幹錯了酒。當下,吃火鍋早已不再是一種功能性消費,而是一種社交文化,向著更高層次的追求快馬加鞭。注重生活品質的食客們,開始尋找更愉悅的火鍋體驗,園裡的出現恰到好處,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火鍋有自己的個性,它需要熱鬧,但不能油膩嘈雜。園裡的設計理念基於此,無限延展火鍋的社交屬性,讓每一個來吃火鍋的人都感到舒服。曲徑通幽的道路分散了人流,餐位設計也留足了個人空間和安全距離
用對飲食環境的無上尊重,園裡為火鍋行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吃火鍋也是一種審美消費,一種美學享受,一種愉悅的儀式感。
貳:不加香料的鍋底,只把最好的給你
園裡始於顏值,但並非靠臉吃飯。
2013年,米羅憑著對美食的一腔熱誠一頭扎進火鍋圈。頭一年多,他在巴蜀各地考察火鍋,有時一天能吃四五家,反覆試吃琢磨。
吃完1000多家火鍋後,米羅找到了想要的答卷——傳統的就是最好的。園裡只做不加香料的火鍋,採用古法鍋底,唯取五味原料——辣椒、花椒、豆瓣、姜、牛油,炒出舌尖上最本真的味道。
食材的選擇上,園裡付出了十足的耐心。招牌的麻辣脆,麻辣是經典屬性,脆是特別屬性,特別經典;本味牛肉只要牛前腿最嫩的那一小條,用蛋清和澱粉小心醃製;冰粉和醪糟粉子是傳統手法製作;就連泡菜,都是經驗豐富的涪陵嬢嬢用祖傳手藝泡製;筍子經過反覆比較,選擇了峨眉山龍鬚筍;年糕遠道而來,取自名產地寧波……菜品沒有短板,每一道菜都拿得出手。
融合也是硬道理,這也是成都 一家火鍋店,你還能吃到地道的紅絲絨蛋糕和拿破崙,入門就是一排精緻的蛋糕甜品。源自西昌燒烤的包漿豆腐也被引進,鮮嫩爽滑的豆腐咕嘟嘟燙熟,配上折耳根和海椒麵,一口下去,汁水和香在唇齒間炸開……
從菜品的豐富性來說,園裡堪稱業內翹楚,主菜100多種,飲品20多種,小吃10多種。看著琳琅菜品,恨自己只長了一個胃。
「如果找不到最好的,寧願不賣這道菜。」這是米羅對待食材的原則。優中擇優,關鍵在於用心,不計成本,絕不以次充好,每一道菜都把最好的品質放在你面前。
叄: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喜歡的火鍋
成都火鍋揚名內外,奔著火鍋來的外地人卻經常不能領悟個中麻辣,吃到腸胃不適,聞辣色變。園裡卻深受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喜愛,不受季節和假日影響,一年365天,有364天都大排長隊。
訣竅是什麼?米羅說,人們對美食的審美是相通的,只要把握住人最基本的審美需求和飲食訴求,問題就迎刃而解。所以,園裡的味道走的柔和風格,本地人不會覺得清淡,外地人不會覺得太辣,吃完腸胃沒有負擔,也不會餘味繞衣裳,幾天都消不掉。
店裡的餐桌大小不一,適合不同的人數用餐。包廂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森林系,有的像茶館,也有日本的Muji風,不管你喜歡什麼風,這裡都能滿足你。商務接待、全家宴、生日宴、同事或同學聚餐,放心來,保證滿意而歸,追求品質生活的人都愛園裡。
在這,我們忘記身份、年齡、職業和收入,忘記困住我們的條條框框,就只是輕鬆地歡聚一堂,熱熱鬧鬧吃一頓火鍋。
把一件事情做好,也許是為了賺錢。把一件事情做到 ,這就上升成為一種境界。某種程度上來說,園裡的特別,就是勝在境界。
始於顏值,終於品質。這是園裡對火鍋的 追求,園裡正慢慢迎來屬於它的榮耀,朝著最初的目標靠近——引領成都火鍋風向,成為當之無愧的一張新名片。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