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X59靜音超音速飛機手工打造 目前完成機翼建造工作

2020-12-24 cnBeta

美國宇航局日前宣布,其X-59靜音超音速飛機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建造已經達到了一個裡程碑。11月5日,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爾姆代爾市)團隊完成了機翼主要工作,即將機翼蒙皮添加到覆蓋飛機油箱的機翼上。美國航天局表示,這種蒙皮是在燃料箱上添加的,預計不會再被人類的手接觸到。洛克希德馬丁之前與美國宇航局籤訂了價值2.475億美元的合同以建造X-59靜音超音速飛機。

這次到達的機翼裡程碑允許飛機其他關鍵部件,如機身和機尾組件,連接在一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預計將在2023年的某個時候完成組裝,之後進行飛行測試,並將飛機交付給NASA。X-59靜音超音速飛機的設計目的是產生各種強度的超音速聲波,因此地面上人可以聽到巨大的音爆聲到一般強度的音爆聲,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這架飛機將飛越一些社區,以測量公眾對音爆的感知。測試結果將交給監管機構,希望能形成新的規則,管理商業航空在人口稠密地區的飛行速度。

目前,噪音法規阻止了美國大部分超音速飛機在陸地上空飛行。飛機之所以能產生安靜的音爆,關鍵在於飛機的外形和機翼輪廓,尤其是下表面。X-59靜音超音速飛機是由手工組裝而成,比起傳統的飛機製造,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該飛機的下一個重要裡程碑預計將在明年夏天達成。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的超聲速飛機X-59組裝團隊標誌著機翼裡程碑
    團隊在11月5日達到了這一關鍵的裡程碑時刻,該團隊將美國宇航局的X-59靜音超音速技術飛機組裝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谷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臭鼬工廠中。 那天,技術人員完成了機翼的主要工作,關閉了機翼內部的某些部分,這些部分將用作飛機的油箱,並且永遠不會被人的手觸摸。
  • 洛馬公司達到X-59靜音超聲速飛機機翼裝配裡程碑節點
    正在洛馬公司「臭鼬工廠」中進行組裝工作的美國宇航局X-59靜音超聲速飛機達到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節點,技術人員已經完成了作為飛機油箱的機翼內部封閉工作,具備了將飛機的其他關鍵部件,包括機身和尾翼組裝在一起的條件。
  • NASA的超音速飛機X-59
    2018年4月,NASA就X-59飛機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訂了一份價值2.475億美元的合同,持續到2021年年底。NASA航空工程師表示,當這款新型超音速飛機突破音障時,地面上的人只能聽到數聲「砰砰」聲,甚至可能聽不到聲音。首飛完成後,X-59飛機會在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和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靜音技術和安全性方面的驗證。
  • 美國宇航局出擊,三翼面戰機設計,首次出現民航飛機上
    取代美國的波音767飛機。而美國人則厭倦了這種巷戰式的短兵相接,對於空客的瘋狂進攻,顯得無精打採,如何出奇制勝,開發全新產品,搶佔制高點就成了美國人的重大難題,為此,美國宇航局啟動了一項超音速客機計劃,這就是X-59,這一計劃,或許將為波音空客亞音速戰場之外,開闢一個新領域。
  • 紋影攝影拍超音速飛機衝擊波:空氣折射率變化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正用一項具有150年歷史的攝影技術,拍攝超音速飛機製造的衝擊波的驚人照片。這項技術叫紋影攝影,會讓人在一個特定介質中看到空氣折射率或光速的變化。由於衝擊波代表折射率的一個既明顯又突發的變化,所以可通過紋影攝影清楚得看到它們。
  • 美國公布最新超音速客機,比協和更先進,北京飛舊金山只需3小時
    據新聞中介紹,這一種飛機仍處於概念階段,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本周三在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會議上提出的這一計劃一經公布,就已經清楚地表明目前世界很可能即將迎來新一輪的超高速飛行的黃金時代。據悉,這一超音速先進客機通體光滑,由兩部噴氣式引擎提供動力,可以搭載40名乘客,並以2.5馬赫(大約每小時3100公裡)的速度飛行。
  • 又籤署一份重要合同,飛機1.7萬米高空超音速飛行,噪音僅75分貝
    美國是現如今世界上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這些都依賴於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充足的兵力,對於武器裝備的研究,美國從來都未鬆懈過,而為了能夠保證裝備的可操作性,並突破相關技術難題和障礙,就需要進行一系列驗證,這時候X系列驗證機運用而生,美國對此極為保密。
  • 美國明年試飛超音速客機時速2700公裡,紐約到倫敦3個多小時
    美國一家企業宣布,將在今年10月揭曉超音速噴氣式客機「前奏曲」的樣品,計劃2021年首次試飛。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9日報導,總部位於丹佛的初創公司「布姆超音速」(Boom Supersonic)將這架樣機命名為XB-1,與最終產品原型尺寸比例為1:3。
  • 2020年最具創新的航空技術:乘坐6人的私人「子彈飛機」
    航空創新第一名: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而且美國宇航局首次將任務控制移交給一家商業公司。美國宇航局休斯敦總部工作人員密切關注火箭運行情況,而SpaceX公司工作人員負責管理操控,當8月2日太空人順利降落地面時,SpaceX公司一位負責人稱,歡迎太空人們順利回到地面,感謝SpaceX公司的太空飛行,未來商業太空飛行將有美好廣泛的前景!
  • 手握5700架飛機訂單,波音還要發力超音速飛機和載人飛船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5日,在波音公司舉行的百年「誕辰」紀念儀式上,波音公司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丹尼斯•米倫伯格表示,未來,波音將加強對創新項目的關注,包括研發中的超音速商用飛機和載人飛船。雖然訂單量充足,在超音速飛機和載人飛船方面,波音公司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 NASA超音速新機時速1700公裡 從美國紐約3小時可飛至英國倫敦
    該機型綽號「協和之子」,號稱「靜音」的超音速運輸機。據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在其官網上發表的公告,該機構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開發的「黑科技」航空器X-59——號稱「靜音」的超音速運輸機 (QueSST) ——將於2021年開始試飛。
  • NASA用形狀記憶合金進行F-18摺疊機翼測試 最大可折出90度角
    (圖源: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工程師們利用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SMA)傳動器,讓F/A-18大黃蜂超音速戰鬥機的300磅(136公斤)機翼部分能夠摺疊,為前沿航空航天技術增添了新的花樣
  • 維珍銀河加入賽道,超音速客機有望重現昔日輝煌?
    目前,人類還無法做到超光速,但超音速卻能在一定條件下做到。超音速飛機是如何設計的?一架飛機要達到超音速,主要面臨兩個問題:足夠的推力,和如何抵抗超音速後飛機受到的壓力。利用這個特點,所有協和飛機在其退役飛行時,飛行工程師都會將自己的帽子放置於縫隙中,當飛機降落、冷卻後,帽子就會永久被夾在其中,作為紀念。超音速飛行的歷史1947年10月14日,人類首次完成超音速飛行。
  • 未曾翱翔天際的美國「協和式飛機」
    這款被命名為「協和」的超音速客機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民用飛機,也將展示出歐洲飛機製造商創造最前沿設計的能力。  時任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正面迎接了這項挑戰,要與英法聯合製造的協和飛機進行較量。美國表示將製造自己的超音速客機,比協和飛機更大、載客量更多、速度更快的超音速客機。
  • 美國超音速飛機製造商Boom正在研發更廉價的超音速客機Overture
    美國超音速飛機製造商Boom Supersonic宣布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 此次融資的領投方為Emerson Collective,其他參投機構有Y Combinator Continuity, Caffeinated Capital, SV Angel等。 Boom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 第一個超音速噴氣飛機項目:倫敦飛紐約2小時、飛雪梨只需5小時
    維珍銀河公司公布了一款超音速客機的設計方案,該飛機能夠以三倍於音速的速度飛行。 這架三角翼飛機的巡航高度將超過60000英尺(18300米),遠遠高於目前的客機,但只能容納9至19名乘客。
  • 殲20可能仍無法超音速巡航!目前發動機推力不足 亟待渦扇15服役
    二戰時期,某些飛行員為了擺脫敵機的追擊,把機頭朝向地表,試圖以重力來增加飛機的速度。但當他們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之後,卻忽然感覺好機身像頂到了什麼東西,不但速度無法再增加,甚至可以看到機身與機翼出現部分扭曲變形的現象,這也就是俗稱的"音障 (sound barrier)"。
  • 為什麼,美國從來沒有製造超音速民航飛機?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為什麼,美國從來沒有製造超音速民航飛機的歷史往事。1968年,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民航飛機,在蘇聯首飛。它就是蘇聯Tu-144(圖-144的俄語型號)。1969年初,法國和英國推出了「協和」超音速民航飛機。而在大洋彼岸,美國人卻沒有製造超音速民航飛機,這是為什麼?
  • 造價堪比同等重量黃金,紅色超音速巨獸——蘇霍伊T-4轟炸機
    不過,作為西方世界的帶頭人,美國也一直沒有放棄自己在轟炸機領域的發展。因為超音速飛機的速度優勢,高空高速在那個年代是航空界的主流思想。為此,美國在五十年代中期就研製出了B-58"盜賊"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這是一種可以攜帶核武器以2倍音速飛行的超音速轟炸機,並且從1960年開始在美國空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