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概念已不合時宜 精釀啤酒企業近五年數量增長2600%

2020-12-23 中華網財經

本報訊 9月9日,由北京自釀啤酒協會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精釀啤酒展覽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展會的參展企業包括,原材料、釀造及相關設備、生產商以及印刷、包裝、銷售、運輸、培訓、餐飲、網際網路等領域,涵蓋了精釀啤酒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與啤酒消費有關的其他領域。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在開幕論壇中指出,目前啤酒市場從價格化、大眾化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與此同時,消費場景也從社交分享型、豪飲型轉為個人享受型及自酌型。未來這樣的趨勢還將進一步深化,啤酒消費市場也將持續呈現場景化、碎片化、分眾化以及感情化趨勢發展,並且在後疫情時代,還將呈現產品健康化、消費社區化以及渠道數位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升級,精釀啤酒的消費比重呈現出持續走高的趨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精釀啤酒消量為82.9萬千升左右,佔啤酒消量的2.1%;2019年,我國精釀啤酒消量為87.3萬千升,佔啤酒消量的2.4%;相比於美國精釀啤酒13%的銷量佔比,中國的精釀啤酒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擁有精釀啤酒企業74家,2016年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增長到293家,截止2019年,我國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已達接近2000家。從數據上不難發現,近些年我國精釀啤酒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近五年時間,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增長2600%。

業內人士表示,從最開始無人知曉,到現在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大增,精釀啤酒正在加速發展。精釀啤酒的發展,與消費升級不無關係,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消費者也正在從價格導向逐漸向價值導向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寧願少喝酒,也要喝好酒。精釀啤酒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等待著去探索。

市場分析顯示,目前傳統啤酒連年銷售量下降,銷售額卻在不斷同比小幅度增長,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啤酒消費升級的趨勢。粗放型工業釀造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且啤酒利潤微薄而銷量不斷下降,薄利多銷的銷售理念已經不能促進啤酒企業的良性發展,以精釀啤酒謀求產業多方面發展、實現企業轉型成為了許多啤酒企業的共識,這為精釀啤酒的發展奠定了企業基礎。

川財證券分析顯示,精釀啤酒在國內核心城市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需求旺盛帶動精釀啤酒市場持續擴容,精釀啤酒銷量從56.7萬噸增加到87.9萬噸。中國精釀啤酒市場銷量仍處於快速成長期。

在9月10日的「精釀啤酒消費場景和拓展之路」主題論壇上,The ALFA Adventure創始人陳帥提出,精釀啤酒的主要受眾群體是中高收入人群,同時是對生活品質有相對較高要求、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者。精釀啤酒不同於傳統啤酒,未來啤酒的消費市場不再僅僅是夜市、大排檔或是居家小酌。

北京體育休閒產業協會社會事業部主任蔣向北表示,啤酒與戶外運動聽起來毫無關係,但實際上,精釀啤酒與運動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在運動過後適度飲酒,可以有助於排酸。國內目前啤酒的消費場景過於單一,而對於正在高速發展的精釀啤酒而言,已經在拓展新的消費場景,比如在運動後適當喝精釀啤酒,有助於排酸;將精釀啤酒與戶外運動相結合,是未來精釀啤酒發展的趨勢之一。

(實習記者 賈淘文)

相關焦點

  • 巴薩精釀啤酒皮爾森1899中國市場專注體育概念營銷
    對於啤酒行業而言,消費場景的復甦已然帶來了新的希望。巴薩純麥精釀啤酒皮爾森1899專注體育概念營銷的巴薩精釀啤酒走出了一條激情四射酒逆風飛揚上升的曲線。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應該是很好的前景。 初夏時節,經歷了2020初春的疫情的中國,酒業市場已經支離破碎,在這樣看似不景氣的夏天,人們還是漸漸聞到了啤酒花的香味。
  • 售賣概念 精釀啤酒成餐飲渠道「香餑餑」
    隨著夏季來臨,啤酒逐漸進入旺季。近日,界面記者走訪北京餐飲渠道發現,部分餐飲店推出自有品牌精釀啤酒。其中,某餐飲店推出百香果拉格、金色波特等8款自有品牌精釀啤酒,產品價格在30-50元不等。記者翻閱資料發現,餐飲店推出自有精釀啤酒產品並非首次,此前海底撈、蜀來香等企業都推出精釀啤酒。
  • 上市啤酒企業紛紛加碼高端戰略 精釀啤酒被看好
    如重慶啤酒推進嘉士伯的優質資產注入;燕京啤酒今年新推出了燕京U8、燕京八景等高端產品;青島啤酒上半年高端產品銷量達到了97.1萬千升,保持國內品牌的競爭優勢。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e公司記者表示,國內啤酒企業的高端化有一定成果,但客觀而言,國內企業高端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品牌價值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精釀啤酒是高品質啤酒的代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 2019年美國精釀啤酒銷量增長4%,今年面臨挑戰
    【中國國際啤酒網】2019年美國啤酒市場銷量下降了2%,但是精釀啤酒銷量增長了4%。今年,但由於新冠病毒影響,精釀啤酒面臨著挑戰。  美國啤酒協會本周發布了其年度增長數據。精釀啤酒製造商共生產了2630萬桶啤酒,2019年實現了總銷量近4%的增長。按體積計算精釀啤酒的整體市場份額提高到13.6%(2018年市場份額為13.2%);以銷售收入計算,2019年精釀啤酒估計為293億美元,佔25.2%的市場份額,比2018年增長6%。
  • 精釀啤酒市場前景廣闊 上市啤酒企業紛紛加碼高端戰略
    如重慶啤酒推進嘉士伯的優質資產注入;燕京啤酒今年新推出了燕京U8、燕京八景等高端產品;青島啤酒上半年高端產品銷量達到了97.1萬千升,保持國內品牌的競爭優勢。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e公司記者表示,國內啤酒企業的高端化有一定成果,但客觀而言,國內企業高端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品牌價值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精釀啤酒是高品質啤酒的代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 啤酒行業分析:「雙寡頭」競爭格局,精釀啤酒興起,多元化發展突破...
    有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中國啤酒產量已連續四年下降。2007-2017年,中國啤酒企業及工廠數量分別下降66.5%和27.9%。如今,國內啤酒行業競爭格局已基本趨於穩定,中國啤酒消費趨於飽和。小品牌生存壓力陡增近幾年來,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促進,中國的啤酒消費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時飲酒人群的年輕化也為啤酒消費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 如何布局精釀啤酒市場,生意人必看!
    另一方面,我們卻發現,以進口啤酒為代表的中高端啤酒市場卻是在迅速增長,從2013年到2017年間,中國進口啤酒的數量增長了近4倍,看來在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消費者對啤酒的選擇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裡再次給大家普及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的區別:不難看到,這些年國內精釀啤酒的消費量增長迅猛,雖然在整個國內啤酒市場的份額還不是很大,但是其驚人的增長速度讓大家不得不承認,啤酒市場的高端化將成為新的趨勢,精釀啤酒也會獲得更多的機遇。
  • 國內手工精釀啤酒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手工精釀目前主要分布在啤酒屋、餐館、酒吧、西餐廳、娛樂城和高級酒店,以自給自足、內部消費為主,故也稱自釀啤酒。啤酒進入中國已逾百年歷史,雖然啤酒不是近代的發明產物,但在國人眼中啤酒還是徹底的舶來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產物。
  • 精釀猴子啤酒一周年慶生勁爆開啟
    據了解,無論你是否是啤酒愛好者,你或許都已經注意到啤酒界近年來颳起了「精釀風」。「自2013年起,美國精釀啤酒飲用者的數量便以每天1.2個的速度在增長」(美國釀酒協會酒業經濟學家Bart Waston博士)。
  • 精釀啤酒能造就5500億啤酒市場的「醬酒熱」嗎?|雲酒獨家
    從近期各大啤酒企業發布的年度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成為啤酒行業近十年少有的「黃金增長年」,青島、華潤等品牌的營收、利潤同比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在各大企業財報中,高端啤酒被頻頻提及,成為提振營收和企業利潤的有效保障。
  • 本土精釀啤酒品牌黎明來臨,「高大師」把中國風融入酒杯
    隨著工業啤酒銷量下滑,近年來精釀啤酒開始流行起來,本土精釀品牌和啤酒屋不斷湧現。Dr.Beer、Liquid Laundry、傑克酒窩,今年被百威英博收購的開巴、拳擊貓,還有36氪曾報導過的京A、熊貓精釀、Buzz(蜂狂)、有啤氣、九磨坊等。
  • 巴薩精釀啤酒皮爾森1899中國市場專注體育概念營銷
    對於啤酒行業而言,消費場景的復甦已然帶來了新的希望。巴薩純麥精釀啤酒皮爾森1899專注體育概念營銷的巴薩精釀啤酒走出了一條激情四射酒逆風飛揚上升的曲線。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應該是很好的前景。 初夏時節,經歷了2020初春的疫情的中國,酒業市場已經支離破碎,在這樣看似不景氣的夏天,人們還是漸漸聞到了啤酒花的香味。
  • 精釀啤酒能造就國內啤酒市場的熱潮嗎?
    從近年的數據來看,醬酒產量僅佔據行業5%,卻貢獻了行業近20%的銷售收入,更貢獻了酒業利潤的35%左右。隨著醬酒市場格局逐漸穩定,行業開始尋找新的酒業增長點,精釀啤酒恰巧就成了這個增長點。從近期各大啤酒企業發布的年度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成為啤酒行業的「黃金增長年」,工業啤酒的營業額及利潤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 精釀啤酒成餐飲業「香餑餑」 發酵罐紮實口感和品質
    不過,企業要想實現持續發展,俘獲更多消費的信賴,莫要打出「擦邊球」,通過「精釀」概念來博得消費眼球,而是應通過專業的發酵罐等,紮實精釀啤酒風味口感和品質,真正做到「精釀」。近年來,消費者對啤酒的訴求不斷增加,消費端不斷倒逼產業端,喝好點、喝少點成為整個啤酒行業發展的主流。
  • 啤酒品牌紛紛布局中高端市場,笑看吉啤原漿精釀如何突出重圍?
    「高端化」趨勢加快,以精釀啤酒等為代表的高端啤酒銷量大增。啤酒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低質競爭魔咒,讓產品回歸本質,回歸到消費者的訴求上來。現在流行的精釀啤酒,可以很好地提升整體的消費檔次,帶動啤酒業的升級,驅動市場走出啤酒業規模的困境。從市場情況看,主要啤酒企業自2018年開始,中高端品酒競爭已然成為競爭新賽道。
  • 精釀啤酒報告: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分析
    2007年9月,隨著學校整體搬遷至長清新校區,原有第一條國產精釀啤酒生產線已不能滿足學生實習、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的需求,於是學校又投資100餘萬元建成了日產1000升的精釀啤酒生產線,目前產量和質量均居全國高校之冠。  2008年,南京歐菲啤酒廠成立,被家釀發燒友認為是市場化的第一個精釀啤酒廠,後改名南京高大師啤酒。
  • 餓了麼世界盃數據顯示:精釀啤酒已成為看球新寵
    來自餓了麼和百度外賣的數據顯示,世界盃前四場比賽,用戶場均從餓了麼下單305萬隻小龍蝦和40萬瓶(罐)啤酒,整體夜宵訂單數同比增長近3倍。其中精釀啤酒佔比顯著上升,餓了麼用戶場均要喝掉近60000瓶(罐)。
  • 中國精釀啤酒市場前景可期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最新發布的名為「精釀啤酒將跨越長城」的行業報告(下稱報告),中國啤酒市場呈現高端化的發展趨勢,精釀啤酒增長顯著,有望在未來取得矚目的市場表現。
  • Buzz蜂狂精釀啤酒:這一口蜂蜜桂花香,來自平價小眾精釀 | 創業
    作為一名資深啤酒愛好者,朱晨於 2012 年開始嘗試在家自釀啤酒。在邀請朋友嘗試了諸多口味後,朱晨發現蜂蜜桂花的味道最符合國人偏好:「朋友反饋,這些味道裡面,這個口味的接受度是最高的。口味太重有的人接受不了。」 在進行了十多次調製之後,2015 年 9 月,朱晨與留學歸來、同樣愛好啤酒的楊修哲、田傑勳共同創造了 Buzz 蜂狂精釀啤酒。
  •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精釀啤酒的商機
    所以伴隨我國啤酒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高,文化營銷將成為行業的重要手段。精釀啤酒和餐飲休閒文化的高度契合,必將成為我國未來個性化啤酒消費與綠色餐飲的主力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啤酒類飲品的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不僅要求口感上乘,風味獨特,而且要求營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