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9月9日,由北京自釀啤酒協會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精釀啤酒展覽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展會的參展企業包括,原材料、釀造及相關設備、生產商以及印刷、包裝、銷售、運輸、培訓、餐飲、網際網路等領域,涵蓋了精釀啤酒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與啤酒消費有關的其他領域。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在開幕論壇中指出,目前啤酒市場從價格化、大眾化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與此同時,消費場景也從社交分享型、豪飲型轉為個人享受型及自酌型。未來這樣的趨勢還將進一步深化,啤酒消費市場也將持續呈現場景化、碎片化、分眾化以及感情化趨勢發展,並且在後疫情時代,還將呈現產品健康化、消費社區化以及渠道數位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升級,精釀啤酒的消費比重呈現出持續走高的趨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精釀啤酒消量為82.9萬千升左右,佔啤酒消量的2.1%;2019年,我國精釀啤酒消量為87.3萬千升,佔啤酒消量的2.4%;相比於美國精釀啤酒13%的銷量佔比,中國的精釀啤酒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擁有精釀啤酒企業74家,2016年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增長到293家,截止2019年,我國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已達接近2000家。從數據上不難發現,近些年我國精釀啤酒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近五年時間,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增長2600%。
業內人士表示,從最開始無人知曉,到現在精釀啤酒企業數量大增,精釀啤酒正在加速發展。精釀啤酒的發展,與消費升級不無關係,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消費者也正在從價格導向逐漸向價值導向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寧願少喝酒,也要喝好酒。精釀啤酒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等待著去探索。
市場分析顯示,目前傳統啤酒連年銷售量下降,銷售額卻在不斷同比小幅度增長,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啤酒消費升級的趨勢。粗放型工業釀造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且啤酒利潤微薄而銷量不斷下降,薄利多銷的銷售理念已經不能促進啤酒企業的良性發展,以精釀啤酒謀求產業多方面發展、實現企業轉型成為了許多啤酒企業的共識,這為精釀啤酒的發展奠定了企業基礎。
川財證券分析顯示,精釀啤酒在國內核心城市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需求旺盛帶動精釀啤酒市場持續擴容,精釀啤酒銷量從56.7萬噸增加到87.9萬噸。中國精釀啤酒市場銷量仍處於快速成長期。
在9月10日的「精釀啤酒消費場景和拓展之路」主題論壇上,The ALFA Adventure創始人陳帥提出,精釀啤酒的主要受眾群體是中高收入人群,同時是對生活品質有相對較高要求、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者。精釀啤酒不同於傳統啤酒,未來啤酒的消費市場不再僅僅是夜市、大排檔或是居家小酌。
北京體育休閒產業協會社會事業部主任蔣向北表示,啤酒與戶外運動聽起來毫無關係,但實際上,精釀啤酒與運動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在運動過後適度飲酒,可以有助於排酸。國內目前啤酒的消費場景過於單一,而對於正在高速發展的精釀啤酒而言,已經在拓展新的消費場景,比如在運動後適當喝精釀啤酒,有助於排酸;將精釀啤酒與戶外運動相結合,是未來精釀啤酒發展的趨勢之一。
(實習記者 賈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