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 六大沼澤溼地之首 四川若爾蓋/紅原/阿壩/松潘
川西北若爾蓋草原?什麼級別?中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中國六大沼澤溼地之首,海拔3500米,青藏高原北部邊沿,面積相當於半個江蘇省。是不是很雷人啊。
若爾蓋,聽起來總讓人毛骨悚然。這不僅是因為它在偏遠的四川、青海、甘肅的結合部,海拔3500米,荒無人煙,還因為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沼澤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草原。紅軍長徵經過這裡,這些溼地沼澤吞噬了無數紅軍戰士的生命。說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這個草地就是指的諾爾蓋。所以諾爾蓋溼地草原被無數神秘籠罩著。
6月下旬,我們駕車在甘南的郎木寺鎮出發,向南進入漫無邊際的四川若爾蓋草原。從未有過的曠遠與蒼茫。當年紅軍是如何在圍追堵截中,走出這無邊的草原沼澤的呢?
我們又一次在草原深處停車,沒有森林,沒有山脈,雲彩從頭頂上層層疊疊一直到天邊,從來沒看見過這麼深的雲,沒有朦朧,沒有彌散,哪怕是最遙遠的那一朵雲彩,也清晰可見。
已經習慣了沒有人煙,沒有畜群,沒有村鎮,更沒有寺廟。剛進入諾爾蓋草原的時候,偶爾還能看見蒙古包與犛牛,看見成片的蜂箱,在這草原深處就只有草地和藍天白雲了。說是草地,不如說是花海,自腳下到天邊,就是無邊的野花,五顏六色,這麼好的美景展現給誰看呢?想起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這句唱詞,諾爾蓋斷井頹垣都沒有,就是無人之境,再美的景色也是自生自滅了。
這裡實在是太美了,有人在這裡開闢景點,命名為「花海景區」,讓穿越諾爾蓋草原的行者,在這裡駐足,感受一下這著名草原。門口是水泥做的巨石,上書「花海」兩個大字,巨石後是木頭廊亭。在草原上開闢景點覺得有些好笑,景點設施不知道該建在什麼地方,因為處處都像景區。在大草原的背景下,建造什麼都顯得渺小。
景區的看點在遠離道路的草原深處,幾輛區間車甲殼蟲一樣運送往返。景區裡都是架設在沼澤裡的木棧道。走在棧道上,已經分不清湖水,沼澤,溼地了,有水天一色,也有野花無邊,有半水半草,也有數公裡乳突型草疙瘩。有草就有花,這裡是花的世界,花草的香氣浸透我們的衣服,鑽進我們的鼻孔。
高原空氣透視度極高,整個藍天白雲倒映在水裡,清晰度超出想像。分不清水中藍天與頭頂上的藍天有什麼區別。曲折的棧道彎曲在水草裡,走到的每一個地方,都能看見藍天倒影,更像是走進「天空之境」。我們不敢離開棧道,就怕一失足成為千古恨了。
這裡是無聲世界,這裡是水鳥的天堂,天上飛的,水草裡晃動的,伸出脖子觀望的都是水鳥。它們知道人類無法在這沼澤裡奈何它們,有恃無恐。一隻大天鵝帶領它5個孩子一條線在湖水裡遊動,劃破水中藍天,像一首詩。
「這裡太美了,語言無法形容啊」同伴吳老師感嘆。
我們一定是站在了若爾蓋大草原一個微不足道的局部,可以想像整個若爾蓋溼地草原,這樣的景象應該有多少呢。
但是眼前的美景,卻是曾經扼殺無數紅軍戰士的地方,1935年8月,紅軍被迫進入諾爾蓋草地已經很多天了,不斷有戰士沉入沼澤,無法救援。因為草原裡沒有人類的食物,朱德總司令的馬也殺掉了,戰士們的皮帶也煮著吃了,幾乎沒有糧食儲備的紅軍開始吃草。一條踩得稀爛的路,曲折遠方,路邊躺著餓死的紅軍戰士……。
後來,有人活著走出了這草地。紅軍艱苦卓絕的創舉,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奇蹟。為此中國川西北若爾蓋草地,是紅軍走過的地方,成為一種榮耀。
80多年後的今天,我乘車穿越這草地,沒有道路的痕跡,沒有任何遺留,沒有人可以問詢,這裡雖然是安多藏區的地盤,卻看不見藏民。當年走出這草地的老紅軍,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沒人能告訴當年紅軍行走的什麼路線。眼前的美景令人折服,歷史的故事令人動容。紅軍的後代們曾經發起「重走長徵路」活動,不知道她們走到這諾爾蓋大草原,是如何理解他們的父輩的。是不是也理解了他們生命的意義與崇高信仰。
歷史就是歷史,無法重演,只能追憶。新修的甘肅蘭州到四川成都1000公裡的道路,貫穿諾爾蓋草原。諾爾蓋草原雖然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沿,海拔依然接近西藏拉薩,與西藏的那曲草原並成為我國兩大高寒草原。沒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也沒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只有無與倫比的無邊野花,只有渺無人煙的寂靜。
這麼美的景色往往使人忘記這裡的海拔高度,以為這無邊的水和美麗的藍天白雲會產生氧氣,那就大錯特錯了,空氣中的含氧量只與海拔高度有關,和風景美不美,和有沒有水無關。張素梅老師因為缺氧,一直頭痛,何民生老師中午飯都沒吃,總想嘔吐。花團錦簇的若爾蓋大草原啊,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我們的車繼續向草原深處奔馳,渺小得像一隻爬行的甲殼蟲。鋪天蓋地的白雲一直跟隨我們,如何努力也跑不出它的籠罩,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拼命地奔馳。聽說九曲黃河第一灣就在若爾蓋草原深處,能不能遇見就看我們的運氣了。
我們的車漸行漸遠,消失在川西北若爾蓋大草原的野花深處。
-
詩與遠方,每日更新,可以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