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高升橋羅馬假日廣場的食客,和古玩市場的玩家們,可能正在度過各自的熱鬧。
離日常的鬧熱最近的林蔭街邊,是一條安靜的巷子,往裡走到開闊處,有一個小店叫「巖羊Blue Sheep」。
5月份剛過完74歲生日,也才剛因為癌症,再次接受過一次放療的英國人瑞秋,從2013年開始,在成都創辦了這家「巖羊手工禮品店」。
▲剛剛過完74歲生日的瑞秋(Rachel Grace Pinniger),圖源/巖羊詠竹
巖羊看著是個「雜貨店」,實際上在為經濟上的弱勢群體,如被殘疾、疾病和自然災害影響的人們,以及單親家庭和偏遠地區的人群創造就業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巖羊會協助他們學習生產技能,教他們利用容易獲得的材料,來製作手工藝品,並在巖羊進行展示和銷售。
現在,有8個國家、10多個民族、40個組織的700多位手工藝人的產品,在巖羊售賣。
瑞秋對這些手工藝品進行預付,甚至經常以比對方提出的更高的價格進行購買,從而將所有的風險放在自己身上;這樣的做法,總是讓巖羊的店員和志願者哭笑不得。
同巖羊的目標相比,小店真的毫不起眼。店門口擺上露天桌椅,用花草和木柵圍成小院,有種自成一體的愜意感。
有時院子裡有不少人,有時就只是空桌椅和在夏天裡盛開的朱頂紅。
推開玻璃門,總是伴隨著清脆的銅鈴聲;門邊的貨架上,有一頭大紅色的怪獸,是人們想像的一頭龍。
它渾身布滿波浪紋方塊鱗片,白色的犄角蓋住軟塌塌的耳朵,四肢前伸像在做瑜伽;大嘴張開,藍色的舌頭吐出來,在下午的陽光裡伸起了懶腰。
這頭龍,是西藏手工藝人的作品;
在它的旁邊,有幾隻歪嘴的羊駝是店裡的大明星,來自高位截癱的李姐和她的幾個殘疾人朋友;
一對像薄荷糖的耳環,是一位母親給女兒準備的教育費用……
在巖羊小店裡,任何一個獨特的商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巖羊的志願者幾乎會向每一位新來的客人,特別「推銷」其中一個貨櫃的皮具:
「做這些皮具的夫妻,兩個孩子都患有非常罕見的地中海貧血症。買我們店裡其他的很多東西,可能都只是在改善製作者的生活;但是買這些,真的是在救命」。
這名志願者自己,也被巖羊「救了命」。在同我們聊天中,他透露前幾年因為心理上的原因,自己幾乎無法走出家門;後來是看到了瑞秋的故事,才有了勇氣來做志願者。
▲巖羊自製的馬克杯;另外,自帶杯子在巖羊喝咖啡,可以減免2元
已經有很多人講過老太太瑞秋的故事,因為十分動人,我們完全需要再講一遍:
瑞秋出生在英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上,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布裡斯託大學學醫的她,第一次得到機會到不同的環境做醫療實習時,就選擇了尼泊爾;隨後她意識到,偏遠地區的醫療條件和設備常常很不成熟,而疾病也常常是造成貧窮的很大原因。
此後幾十年,她開始在尼泊爾、印度、不丹、中國等國家,從事兒科、產科、社區發展及醫療培訓等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瑞秋認識了許多殘疾人患者;他們中的許多人或許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但都渴望通過自己的勞作,來得到收入償還債務,並獲得尊嚴。
▲與巖羊合作的手工藝人,圖源/巖羊Blue Sheep
有一位在瑞秋的幫助下安裝了義肢的裁縫為了感謝,表示願意教授任何想學裁縫的人。於是,在當地政府和醫院的支持下,就有了縫紉培訓班。
隨後,瑞秋和她的同事們又逐漸安排了其他技能培訓,如手工、繪畫、養蜂等等。
▲巖羊的蜂蜜和咖啡豆。巖羊店內還有現磨咖啡、餅乾和冰淇淋售賣,逛得累了,坐在小院裡休息一下,也是一個很好的下午
學到技能,做出了手工藝品,最困難的還是銷售。
汶川地震後,多次參與地震救援的瑞秋定居在了成都;她感覺到了成都的商業活力,和成都市民的公益熱情,再加上成都特殊的地理位置,於是,2013年,巖羊開在了成都的街頭。
由此,瑞秋為這些手工藝人們,提供了一個產品的展示和銷售渠道。
雖說是定居,其實為了巖羊的持續運轉,幾年前瑞秋已經賣掉了她在成都的房子。現在的她租住在合租房裡,每天騎一臺破舊的小電瓶車上班。
74歲的瑞秋,前不久才做了第二次放療,但她的精神頭一直非常好(祝瑞秋身體健康)。
瑞秋最喜歡的一件衛衣上,寫著「永遠不要小瞧一位老女人」;「莫說小瞧了,」巖羊的店員詠竹說,「我連單獨跟她合影都覺得自己沒有精氣神,她完全還是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
今年年初,瑞秋還去緬甸和寮國拜訪了巖羊的生產商,帶回來幾大箱工藝品;甚至前不久回英國治療的時候,她也沒有忘了帶上兩行李箱工藝品做展覽和宣講。
▲瑞秋最喜歡的一件衛衣上,寫著:「永遠不要小瞧一位老女人。」圖源/巖羊Blue Sheep
一次去巖羊的時候,店內有三個客人,奶奶、父親和女兒,顯然是第一次來。
父親正在和店員聊天:「開了導航都不好找啊,原來還要走一段路進來」。
「是啊,確實不太好找,我們這兒好多都是慕名而來的。」 店員回答道。
「有名了你們店生意是不是就變好了?」
「還是時好時不好,這裡離街遠,日常的人流量太少了,大都還是專門找來的。」
現在的巖羊確實更有名了,分享交流會、公益課堂、零浪費日活動……巖羊由最初的「雜貨店」,慢慢生長成了一個「小社區」:
她還有了自己的志願者團隊。有許多志願者會到店內進行講解,修理電腦,幫忙做線下活動……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巖羊甚至有了自己的微店。
其實在頻繁光顧巖羊小店之前,我先是她微店的忠實客人;後來到了「雜貨店」,發現實體店有大量的東西微店上是沒有的。
問了店員才知道,因為許多手工藝品都是獨一件的,所以就沒有放在微店;巖羊也鼓勵大家親自來到店內,因為這裡除了有更多的商品,也有更多的故事。
現在,幾乎是每月一次的,巖羊會舉行零浪費日活動,鼓勵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在這天,巖羊會集中售賣一些優質的二手商品,許多都是朋友和客人捐贈的,所得全部都會用於巖羊的公益項目。
而其他人也可以來免費售賣自己的二手物品,巖羊會在自己的公眾號(Blue Sheep)上提前招募,只需要預約桌位即可。
六月的零浪費日剛好選在了6.1兒童節當天,瑞秋還給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講解了零浪費的概念。
我也去了六月的零浪費日活動,不過不是去售賣的,而是去買了很多東西——買了多少呢?多到讓店員特別注意到,然後說「你家裡一定有很多閒置,不然下個月來參加我們的零浪費日活動吧」。
這讓我這樣一個曾經嘗試了兩年極簡生活,現在卻因為買東西下手快準狠,被朋友稱作「奢侈持家的女人」感到汗顏(但又躍躍欲試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但這不能全怪我,巖羊的工藝品真的很容易讓我剁手;我很清楚,這種購物的衝動甚至跟她的公益性質無關,而純粹是因為自己喜歡。
現在來分享一下我和我的朋友們,前前後後在巖羊買的東西吧。
一個很大的羊毛手工挎包。超大,對日常上班習慣背很多東西的我來說十分實用;短途旅行,也會是很好的選擇。
產自雲南的小粒咖啡豆。值得一提的是,巖羊有成都絕大多數咖啡店都沒有的,低咖啡因咖啡豆售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特別關注。
方形隔熱墊。隔熱墊甚至有杯墊、餐墊和坐墊三種型號,方形和圓形兩種形狀。
犛牛乳皂。犛牛乳皂有許多種香味,店裡同時還有犛牛乳做的唇膏可以購買。
小手提包。外面的幾個兜裡的小動物都可以拿出來,隨心情換位置。
兩頂適合秋天戴的帽子。我請我的漂亮同事試戴了一下。
我們還為YOU成都兒童節曬照片活動中,獲得「神秘小禮包」的三位同學送了巖羊的手工藝品禮物。
動物小公仔看上去只是擺件,實際上有可愛的用處;不是很好猜,直接就公布答案吧:egg warmer,給煮熟的帶殼雞蛋保溫的。
總有人問,為什麼叫巖羊?
多年前瑞秋在西藏工作的時候,常常看到這種羊,總是勇敢地生存在懸崖峭壁邊。這樣的勇敢觸動了她。
巖羊小店,是同樣勇敢的瑞秋,為了人們準備的寶藏。
在經濟上處於弱勢的手工藝人們,在瑞秋和她的同事們的協助下,收穫技能與尊嚴;熱心公益的人們,在巖羊找到更多的價值。
哪怕只是偶然路過小店的人,都可以在這裡停留許久,享受慢慢找尋寶藏的樂趣——在一個角角落落都是驚喜的地方,為朋友和家人挑選禮物的樂趣,我們有多久沒有體驗過了?(雖然有朋友給親戚的小孩買了一個羊駝玩偶,但覺得太過可愛而私吞了。)
瑞秋常說:「一個人或許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總能為一個人,改變他的世界。」
也正是在巖羊,一個個小小的世界串聯在了一起。在這裡得到了幫助和改變的,也不只是那些看上去更需要幫助的手工藝者——在這裡駐足的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流入了從其他小世界而來的,特別的溫情。
武侯區高升橋北街高華二街35號(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巖羊微店)
— THE END —
編輯:慕樹 設計:陳霜奕
圖源:巖羊、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