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猴子溝,也許驢友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龍裡猴子溝景區,不曾想到在貴州銅仁思南縣聯盟村也有一個景色秀美的猴子溝風景區,我們也是在隊長黔徒無限閱讀了思南縣文聯主席田儒軍先生的發表的關於猴子溝文章後,被思南猴子溝的美景所深深吸引組織我們25名隊友驅車從貴陽出發全程約220公裡,經銀白高速,安江高速從佛頂山西收費站下高速後,再走40公裡的縣道國道鄉道後到達目的地聯盟村,車一到聯盟村就被一棟木房上面的「猴子溝迎客棧」幾個字所吸引,大家馬上下車去詢問停車的地方和景區入口,幸得村民安大哥的指引下我們將車停到了他家屋後的一個大壩停車場裡,隨後隊長為我們能品嘗到地道的本土美味給我們在村民家安排了農家晚飯。晚飯安排好後我們進景區了。
村長聞訊我們的到來後給我們安排了嚮導--一位年邁的老大爺,老大爺帶我們穿過村莊從猴子溝景區前行走去,由於是7天來的,整個景區白霧朦朦,好一副仙境般的感覺。由於景區屬於峽谷地形,我們進入景區後沿著山腰鑿道穿行於巖壁之間,崖壁旁的樹木和巖壁成了我們能夠輔佐的攀扶工具,但也幸得有幫扶援建單位,為幫助聯盟村脫貧摘帽,將猴子溝景區推廣出去,在景區危險的地方搭設了鋼架和防護鐵鏈,很大程度確保進入景區的人員安全性,我在此突然想到了一句俗話:「要想富先修路」,此路和彼路,其實性質完全一樣。沿著山崖繼續前行,置身崖壁中,一眼往下看去真有些恐高和畏懼之感,我們隨著山巖鑿道和鋼架鐵索下到的谷底,一路上險峻滑成了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記憶,一行的隊友中有一名新驢,由於缺少類似險峻路線的鍛鍊,在行進過程中,有了很大困難,我受隊長之命負責輔佐她行進,授人與漁不如授之以漁,一開始她還不習慣還是用我們常用的慣性行進法行進,但到了猴子溝這地方壓根就不適用了,我提示她最大程度的利用樹枝藤條等天然估計保持自身平衡穩健,開始還不習慣後來慢慢的練習使用,終於找到感覺行進得越來越穩當順手,我們來得了景區的谷底溪澗,一條細如辮子的清水從兩層疊加的山上流淌下來,一下子勾勒出了景區的靈性,青山綠水襯美景,美景不離山水伴,一份寧靜自然,一份和諧美麗。
離開瀑布我們返程延溪澗回走,突然有隊友的便攜音箱響起,一股寧靜後的釋懷熱潮隨著勁爆音樂和隊友們的全身扭動展開來,想想中國壩壩舞的傳播性真牛掰,傳到大江南北,傳到祖國內外,傳到飛機高鐵,還甚至傳到了這寧靜自然的猴子溝的深谷中來,好一副人與自然的和諧感,本想回去一路沿溪澗而行,哪知道是更有挑戰的攀爬天梯之路的開始,一級又一級的鋼架天梯挑釁著我們這群人,徵服了一級又來一級,甚至有些隊友口中叨叨:「這天梯比梵淨山的還險。」「這天梯比爬華山時還陡還高」我徑直一心往上爬,真不敢回頭往後面看,心裡一個字「怕」,隨著最後一級階梯的結束,我們成功返程登頂猴王嶺,猴子溝啊,猴子溝,悟空使出七十二般武藝,我們可使出了七十二般能耐才總算把你給徵服。隊友們紛紛在猴王嶺拍照留戀,心裡久久不願意離開這讓痛並快樂回味無窮景區,盛世美景須人賞,美不美麗心自鑑。
離開了景區村長帶我們又觀賞了景區周邊的兩個溶洞和兩座天然的溪道石橋,最後帶我們來到了村裡的鎮村之寶直徑需要約要三個人擁抱的大松樹,這是我此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松樹,屹立在聯盟村的村落中間,抬頭看去感受到了參天大樹的護衛之感,放眼周邊又是一副山田木屋合一的和諧安祥之景。
參觀完大松樹我們來到了安姓村民家,他家門前的院壩裡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兩座宴席,燉土雞火鍋、炒雞雜、渣辣椒……接地氣又富有地方特色的菜品擺在我們面前,隊長一聲「開吃」的令下,讓我們品嘗到了菜品的美味,也邀請了嚮導老大爺和村長一同進餐,席間才知道原來安姓是這個村的大姓,嚮導村長姓安,嚮導老大爺也姓安,有隊友玩笑說,這村應該改名,不叫聯盟村了,應該改叫安逸村。殊不知給我們當嚮導的老大爺還是有著近40年黨齡的村裡的老支書,我本人被村裡的這份和諧,村民的這份淳樸熱情所感動了,他們也想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好,席間囑咐讓我們給他們多宣傳猴子溝景區,我突然想到了既科技扶貧、經濟扶貧和政治扶貧後,又誕生一種扶貧模式——拓展推廣扶貧,有好山好水好景和特色美味,最終還是靠人來鑑賞,離開了人再好的東西也只能算是擺設,我們一行應該是貴陽第一波來思南猴子溝徒步的隊伍,我們通過傳遞會吸引更多驢友旅行愛好者到猴子溝來徒步旅遊,我們的肩上也多了一個擔子,把貴州的好山好水好景和美味推廣宣傳出去,不愧我們隊長給我們建立的這隻隊伍——黔山秀水,黔途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