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貧」」網上賣菜容易嗎?看看柳北這個女第一書記是如何操作...

2020-12-23 柳北之音

岑娟娟是柳北區石碑坪鎮古城村的第一書記,別看是個女書記,她的座駕可是一輛五菱車,這段時間,她的車總是被各種大包小包的蔬菜、水果裝得滿滿的。

助農復工,第一書記賣菜忙

岑娟娟這段時間的工作也是圍繞著這些瓜果蔬菜轉:微信接單、給農戶們下單、上門收菜、打包裝車、送菜,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一直忙到晚上10點才吃上晚飯,而這已經持續10天了。

原來,疫情期間不少農戶們都向岑娟娟反映:這段時間收入斷了,自家的農產品賣不出去,眼看著辛辛苦苦種的菜都要爛在地裡了;還有農戶反映,年前種植了大片油菜花,本想著過年期間,能吸引市民前來觀光創收,沒想到疫情一來,油菜花全成了「擺設」……

岑娟娟了解情況後想到一個辦法:線上賣菜。

「有一次在田地裡,我發現油菜花心特別好吃,我就組織大家收割油菜花,在微信群裡賣」。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並不容易。

首先要解決的是客戶問題。岑娟娟通過發朋友圈、組織微信群等多種辦法,在網上「吆喝」,靠著大家的愛心認購,終於拿到了訂單!她說,訂單很多來自以前單位的同事,大家知道農戶有困難都願意幫忙。

接著要解決物流和配送問題,很多農民都沒有車,平時都是經銷商上門收菜,或者農戶自己帶到鎮上賣,岑娟娟只能做起了司機,還自掏油費,她說,「管不了那麼多了,大家的菜能賣出去就行,不能一直沒有收入啊!」現在,岑娟娟每天都負責柳北區四個點的配送。

不僅要幫助農戶儘快復工復產,岑娟娟還要做好防疫知識宣傳。量體溫、勸大家不要扎堆、戴好口罩……過年駐村到現在,她忙得根本沒時間回家。

從副局長到第一書記

2018年2月,也就是擔任第一書記前,岑娟娟擔任的是柳北區農水局副局長,當時面對誰去下鄉的問題,岑娟娟沒有猶豫就報名了。「其實我之前就和家人說過,我希望10年後去到鄉鎮工作,那時候孩子也大了,我可以在村裡養養花、種種菜,過我嚮往的田園生活,只不過現在這個想法提前10年實現了」,女同志走基層會很辛苦,再加上岑娟娟家裡還有10歲大的女兒,她的家人心裡有顧忌。但是,扶貧工作不能等,岑娟娟和家人分析了自己的想法,逐漸打消家人的顧慮。

想法很好,可她進入實際工作時一開始就碰了壁。「剛開始走村入戶了解人口和種植情況時,有村民就很不配合。我們問他家裡幾口人時,他們就說『幹嘛,調查戶口啊,調查戶口也不是你們來調查』」。村民們冷漠的態度讓岑娟娟有些難過,但漸漸的,她發現,村民愛答不理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第一書記和隊員們能不能幫他們解決問題。「在村民眼裡,講大話、畫大餅都不及解決眼下的困難來得實際。」

農戶:書記來了,「上半年借錢下半年還」的困窘終於過去了

為了聽到村民們的真實聲音,岑娟娟經常去村裡的小商店「套實話」,「很多村民們喜歡去小商店聊天,我就想融入他們,有一次我了解到種桑養蠶戶都是用紙質的方格簇養蠶,但紙質的很容易破,大家就想購買木質的,但是普通農戶沒有農業政策扶持,自行購買的話價格有些高」。事後,岑娟娟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想辦法拉來種桑養蠶合作社,又申請到項目資金,從此,村民購買木質方格簇從原來的8元/個變為2.3元/個,養殖投入上能省下不少成本,村民得到真正的實惠,大家慢慢地跟岑娟娟熟絡起來。

談到岑娟娟為村裡做的事,貧困戶陳德英是讚不絕口,「她真的是很好啊,幫了我很多忙!」原來,陳德英一家五口中,有癱瘓的老人和殘疾的孩子,以往一家人的收入全靠種植甘蔗,生活很困難。了解陳德英的情況後,岑娟娟不僅幫她在村委找了份保潔的工作,還指導她種植豆角、芋頭等農產品增收,「幫村裡掃地一個月有1680元,收入穩定了,再加上賣點農產品,現在年收入有2-3萬,不用再上半年借錢下半年還了。」

現在,全村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7000元,增長為12000元。村裡建立了村集體項目,完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建立了村級現代農業師範點,輻射的農戶人均收入增長了12%。

岑娟娟的付出,村民們都看在眼裡,大家都把她當成自己人,遇到事情都喜歡找她商量。岑娟娟說,「自己人」雖然只有3個字,但是真正一點一滴付出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分量和大家的期盼,她感受到暖暖的,也更有動力和信心去工作。

小編碎碎念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無數個岑娟娟的身影,她們無怨無悔,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了許多不平凡的事。今天是「3·8」婦女節,讓我們向廣大女性工作者致敬,祝女同胞們節日快樂!

(來源:在柳州APP)

編 輯:張 薇、韋樹朗

校 對:莫 妍

相關焦點

  • 滸灣鄉伍榜村第一書記賣菜記
    滸灣鄉伍榜村第一書記賣菜記 「住在城中央,菜籃在伍榜,剛採摘的新鮮地豇豆,3元一斤,當天摘當天送,包您吃了還想買……」連日來,滸灣鄉伍榜村的第一書記孫立建在村部蔬菜代購點錄製短視頻、拍攝照片,發布到微信朋友圈裡進行推廣銷售,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相公鎮柳泉村時常會看到一位穿著藍色制服棉襖的女青年,她就是全鎮唯一在抗疫戰線上的巾幗女書記——相公鎮柳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縣文化和旅遊局幹部賈經鷹。作為80後的她,自駐村以來,勤懇履職、緊扣重心,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深挖資源發展蘋果、核桃、雞牛羊等種養業,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 「第九街市」的網上賣菜經
    創業者:趙仕碩  創立時間:2010年  創業地點:廣州  融資紀錄:無  經營業績:已收支平衡  這家公司的業務很簡單———網上賣菜網上賣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廣州的第一批賣菜網站如好幫手、廣州買菜網等興起於2008年,但真正能堅持到今天的卻寥寥無幾。那麼,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  網上的菜賣給白領?錯  今年33歲的趙仕碩,創業前在一家IT公司做財經軟體開發,收入相當不錯。
  • 這位第一書記,微信賣菜賣火了!
    2018年4月,選派到普蘭店區雙塔街道彭屯村任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兩年來,兩次被評為大連市「十佳駐村第一書記」,其事跡曾被多家媒體報導。「把村裡的事當家裡的事來辦,把村裡的人當家裡的人來待。」——普蘭店區雙塔街道彭屯村第一書記嶽宗官常說的話「嶽書記這個人,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 @版農貿市場:網上賣菜
    在長沙,不少白領及準媽媽興起網上買菜,只要空閒時下好訂單,在約定的時間內就有新鮮的蔬果送到家門口。據記者調查,長沙平均每天有200多人上網「淘菜」,且數量在不斷增長。    王槐術是個23歲的毛頭小夥,他創辦的長沙第一家買菜網已運營了一年多。    「長沙好多人工作忙,下班後要麼買不到菜了,要麼就是蔬菜不新鮮,而且下班高峰期又那麼堵,買個菜真鬧心。」
  • 「榕江戰貧記73」駐村幹部楊勝海:扶貧標語寫得巧 志智雙扶效果好
    如何在短時間內把「志、智」扶起來,並起到效果?我和村兩委都沒有好的對策。一次偶然機會,我在網上查閱扶貧材料時無意間看到有個村寫「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等標語,這些標語使我感同身受。於是,我結合高懂村村情也開始琢磨標語,先後為高懂村編寫通俗易懂的「高懂村八榮八恥」「高懂村扶貧立志歌」「高懂村勸學標語」等系列宣傳標語,並在村寨顯著位置張貼起來,希望村民們像記諺語一樣,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張口能用」。
  • 「榕江戰貧記69」基層幹部姚源芳:那些年的行路難,從此一去不復返
    一片丹心獻巴魯【榕江戰貧記18】「原籍幹部大走訪」暖民心聚民力【榕江戰貧記19】控輟保學: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淘寶網上「賣菜」開心農場催生新職業月入三五千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淘寶網上「賣菜」開心農場催生新職業月入三五千
  • 柳北法院VS柳江法院:精彩辯論快來圍觀
    讓我們一起看看辯論賽的精彩瞬間!柳江法院正方柳北法院反方此次辯論賽辯題為「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柳江法院觀點為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利大於弊,反方柳北法院觀點為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弊大於利。
  • 「榕江戰貧記61」搬遷少年張旭東的「星空與宇宙」
    【榕江戰貧記11】全省第一家!>【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佳縣:賦能戰貧路 叩開幸福門
    賦能戰貧路,叩開幸福門。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佳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因地制宜貫徹落實中省市決策部署,狠抓問題整改,全面對標補短。截至2020年底,該縣剩餘1499戶、2214名貧困群眾已全部脫貧退出。
  • 貴州洋太負責人廖丹妮在《戰「疫」戰貧、巾幗行動》現場接收廣州...
    3月18日,由廣州市婦聯、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協作辦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戰「疫」戰貧、巾幗行動》專題活動在中洲農會舉行。 做到「戰疫」不鬆勁,「戰貧」不止步,全面吹響決戰決勝「集結號」。貴州洋太在行動!
  • 全新的經營理念 「網上賣菜」叫好難叫座
    ◆核心提示  近兩年,「賣菜網」這一新名詞逐漸進入百姓生活,只要打開網頁輕點滑鼠,新鮮的蔬菜就會被送上門來。如今,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賣菜網」已經非常普及,青島目前也有「青島生活客」和「幸福老家」兩家農貿食品銷售網站開始嘗試網上賣菜。
  • 外賣小哥都來搶賣菜生意了,菜市場會被搬到網上?
    今天你網上買菜了嗎?冬天來臨,你是不是發現身邊網上買菜的人比以前多了。「北京風這麼大,我出門買菜會把我颳走的。」在被問及為什麼選擇線上買菜時,瘦小的小可開玩笑道,「很多時候懶得出門,我經常在線上買菜,免費送貨上門,還能預約時間,菜品新鮮,魚也是現宰的,送到我家還在動尾巴。」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當時,她特別希望能在網上實現買菜功能。幾年過去,線上賣菜像是突破了瓶頸,一下子湧現出了眾多平臺與賣家,充分地滿足了消費者線上買菜的願望。這也不禁令人感慨,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消費者隱藏的、潛在的消費需求很容易被挖掘出來,也很容易被捕捉到。所以願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三個大學生當上網上「賣菜郎」
    南昌市某機關的公務員陳建輝這兩天上網閒逛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賣菜的網站。這讓陳建輝很新奇:如今在網上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可賣菜的網站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至今還單身的陳建輝每天下班回家,最希望能吃上一頓熱乎飯,可在政府機關每天都要按部就班,「每次下班之後再去菜市場買菜,基本上都買不到什麼新鮮菜了」。
  • 「我的扶貧故事」戰貧路上,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銅仁市德江縣桶...
    戰貧,得先建好陣地駐村以來,我按照選派工作要求,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優化基層組織建設,讓基層組織陣地發揮堡壘作用,全村8個黨員正常參加支部活動。按照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要求,利用申請到的資金,新修了村委辦公大樓,新建了村級活動場所,布置了黨員活動室。
  • 安徽鳳陽縣:一組數據振人心 戰疫戰貧都要贏(組圖)
    安徽鳳陽縣:一組數據振人心 戰疫戰貧都要贏(組圖) 中安在線   2020-03-21 23:32:41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殷兆松 朱有新 記者 吳洋  編輯:毛書兵
  • 網上賣菜是個什麼生意
    最近如火如荼的社區生鮮團購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創新模式,早在三四年前的時候,其實各路勢力就已經盯上了線上賣菜這塊業務。當時阿里的盒馬鮮生,還有京東和永輝一起搞的永輝到家,還有蘇寧,大潤發等當時都曾經進入過這一個領域。
  • 這個女娃娃書記不簡單
    □鄧嵐精 特約通訊員 王曉林「咱們村裡這個女娃娃書記不簡單哩,為村裡幹了不少實事好事!」8月13日上午,在大竹縣中華鎮桂花村「兩委」辦公室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德憲提起四年多來與吳成珍一道共事的時光,感觸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