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2020-12-25 澎湃新聞

【「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2020-07-10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即預付卡消費,即會員卡、VIP卡、貴賓卡等等。適逢節假日,我國市場總會迎來一個消費高峰期,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洗車等多個行業也會推出很多預付卡消費優惠政策,以豐厚的折扣吸引消費者進行預付消費。但由於預付卡消費使用周期長、信息不對等,部分經營者不兌現承諾等諸多原因,預付卡消費糾紛日漸增多。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人物均為化名)!

張女士到美容美體會館辦理一張30次面部護理美容卡,向該會館交付1400元,做30次面護,贈送30次眼護和頸護,收據上標明:特價卡,不退不換。

在張女士做了兩次面部護理後,其被轉到另一家美容院繼續做面部護理。在該美容院又辦理了1120元美容卡,約定:雙11特價秒殺卡,贈送6次大型項目體驗,其主要項目仍為20次面部護理。在此期間,該美容院又向張女士推薦了其他美容項目,張女士付款後要求返還,美容院陸續將其他美容項目款項退回。

同時,張女士認為該美容院服務態度不好,且無明顯效果,要求將其所做美容項目按次數收費,未做的次數予以返還。會館拒絕,張女士將會館告到法院。會館稱張女士只有兩張收據,且其已轉到另外一個店消費,與其無關,不同意退錢。

本期欄目邀請到遼寧成功金盟律師事務所李麗律師為大家講解此案。

李律師分析,關於會館是否與張女士之間形成了美容服務合同關係,及特價卡不退不換約定是否有效?

雖然張女士與會館之間並未籤訂書面的美容服務合同,但會館為張女士出具了收據,並為張女士進行了部分面部護理,可以證明張女士與會館之間已經形成了美容服務合同。但收款收據中寫明「特價卡,不退不換」的內容,對於此點法院認為該特價卡不退不換的約定是會館擬定的條款,且收據上僅對張女士的權利進行了約束,而沒有對會館提供服務需達到什麼效果、會館在無法達到服務效果時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以及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進行約定。作為消費者,一旦預付所有費用,即使對服務效果不滿意也無法放棄服務。

顯然,會館並未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其與張女士的權利及義務,收據中的不退不換的約定明顯加重了張女士的責任,排除了張女士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故本案例中特價卡不退不換的約定應屬無效。

給您提個醒

由於經營者的誠信無法保證,在服務過程中,服務與宣傳不符,打折或縮水。或是經營者利用不合理格式條款限制預付卡使用期限、額度,不允許消費者退卡,商家閉店跑路或轉讓他人等等諸多潛在的法律風險。所以,大家應理性對待商家的宣傳促銷行為,避免衝動消費。

建議:

1、籤訂正式書面合同,明確約定商品或服務的內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

2、明確約定合同解除、終止等帶來的後果如何處理等(後果要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3、發生糾紛時應及時保存、固定相關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公證,並通過投訴、訴訟等多渠道解決相關糾紛。

由於市場經營存在較大風險,雖然現在發卡人的違規成本已有所增加,但預付卡消費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消費者應理性辦卡防範消費風險。

微信搜索

「遼寧普法」

原標題:《【「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第二類是多用途預付卡,例如,有一些預付卡既可以在指定的商戶購買蛋糕,也可以兌換電影票,這種預付卡主要由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企業使用。對單用途和多用途預付卡的監管不完全相同。根據規定,單用途卡發卡企業應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在商務部門進行備案。
  • 網眼看法︱單用途預付卡消費風險頑疾根治關鍵在價格
    實際應該是監管價格和競爭秩序,以及強制商家發行、銷售上必須對消費者進行商業風險警示(類似於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要求企業強制告知預付費消費有風險,企業未必能履行到合同期滿或退費,選擇購買的風險自負)。現在發卡比較多的例如健身房、遊泳池、美容美髮等,特別是女性美容理髮,單次消費價格畸高,往往價格定得高高的凸顯購卡的好處,消費時還不停勸導甚至逼迫消費者去辦卡。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健身卡、美容卡、洗車卡……預付卡使用起來比較方便,還能享受較為優惠的價格,可少數消費者也會遇到店鋪關門、不給退款的情況。業內人士介紹,預付卡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用途預付卡,主要指由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或服務用的預付卡,例如,消費者在理髮店辦理的理髮卡等。
  •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原標題: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
  • 購買預付卡金額超1萬元或需使用實名
    (一)故意化整為零、拆分購卡金額的;(二)一天內購買接近1萬元數額的不記名預付卡超過3次(含)的;(三)發卡機構有合理理由認為購卡人故意逃避購卡實名制的其他行為的。第十三條 使用實名購買預付卡的,發卡機構應在預付卡業務處理系統中記載購卡人姓名(單位名稱)、經辦人姓名、有效身份證件名稱和號碼、購卡人地址、預付卡卡號、金額、購卡日期、數量等。
  • 旅遊部門提醒:旅遊預售卡風險大購買需謹慎
    對此,天津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提醒廣大消費者,旅遊預售卡風險大,購買需謹慎。  目前市面上旅遊預售卡的價格一般都很高,在萬元甚至兩三萬元左右,使用有效期為1—3年,卡內含國際國內多款旅遊產品打包出售,購買者可以在期限內選擇規定的幾條線路參團,不需另行支付團費。套餐內旅遊產品價格表面只有原價的3—4折甚至更低,因此非常吸引遊客眼球,然而,實際使用過程中遊客的利益很難保證。
  • 如何防範預付卡消費風險
    臨近年末,又到了預付卡辦理的高峰期——年末,又到了各大商場和消費場所辦理預付卡的高峰期,各種「滿就減」「大優惠」廣告頗是誘人。不少消費者貪圖便宜,大方地辦理著各種預付卡。不過,預付卡消費存在中止消費退款難、經營者變更履約難、信譽質量保證難、歇業停業後追償難的四大風險,因此也給「購卡族」提個醒,購買時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存入過多錢款。
  • 雨花區發布消費警示:謹慎辦理預付卡!
    「年前辦的健身卡,幾個月不到,健身房已人去樓空,支付的幾千元預付卡怎麼辦?」4月17日,家住侯家塘的王軒來到以前常來的健身房,卻發現門口已掛上轉租公告。與此同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也接到不少市民投訴,稱遭遇預付卡消費陷阱。
  • 貴賓卡會員卡等預付卡看似消費優惠實為圈錢陷阱
    《法制日報》記者今日從武漢市工商局江岸分局採訪獲悉,商家用貴賓卡等預付卡等形式以達到一定消費量返利來吸引和穩定客戶群的做法本無可厚非,但是目前在某些領域,商家要麼只接待預付卡顧客,要麼以懸殊的差價迫使顧客辦理預付卡,以融資為目的套取預期消費額,限制、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萬元以上預付卡需實名購買 分析稱劍指公款消費
    本報訊 (記者沈瑋青)昨日,商務部網站公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根據該辦法,購買1萬元(含)以上單用途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需進行實名登記。「公款消費進一步受打擊」此前,由於《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中對於實名登記、餘額贖回等問題缺少明確的實施細則和執法部門,各地對於商業預付卡的管理和執法遭遇了「落實難」的尷尬。
  • ...者委員會「中秋」「十一」消費警示:避免消費陷阱 謹慎辦理預付卡
    紅網時刻9月25日訊(通訊員 文杰 鄧君梅 彭健)中秋、國慶雙節來臨,節日消費再度升溫。而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禮券、儲值卡、預付卡、分期消費等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甚至引發群體事件。
  • 西安市消協發布元旦、春節假期消費警示 謹慎辦理各類預付卡
    元旦、春節將至,為倡導安全、文明、科學、綠色、環保的品質消費理念,有效規避消費風險和消費糾紛,結合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節假日消費特點,12月31日,西安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九大消費警示。
  • 「風險提示」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
  • 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代官山"預付卡補償方案出爐 業內提醒:買卡有風險
    圖片說明:形形色色的預付消費卡(資料圖)  東方網記者方翔11月24日消息:今天,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發布了「代官山」預付卡消費者補償方案,並表示本次處理為階段性處理,對以後的原「代官山」預付卡投訴的受理
  • 鹿港小鎮、王品餐飲等28家企業預付卡異常
    商務部2012年頒發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規定,企業有自主發卡權,但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發卡企業(不包括教育、旅遊、健身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開展預付卡業務後30日內,應向市、區商務部門進行備案。商務部門主要負責企業預付卡備案、資金存管、實名登記、非現金購買、限額發行等以備案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管理事項。
  • 2019年中秋節國慶節消費提示
    中秋、國慶「兩節」即將來臨,購物、旅遊、農資等將成為消費熱點,鳳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鳳翔縣消費者協會根據近幾年的投訴熱點,發布中秋節、國慶節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安全、科學和理性消費。一、購買月餅要注意甄別購買月餅及其他食品時應選擇證照齊全有一定信譽的商場、超市等處購買。
  • 主題:超市預付卡監管如何突破難點
    超市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不久前發布了購卡新規,購買1萬元以上的預付卡,必須出示身份證,而且不能刷信用卡。  歐尚超市  超過5000元,需銀行轉帳  在歐尚超市,記者提出想購買1.3萬元的購物卡,可否用現金支付?工作人員詢問,是個人購買還是單位購買。
  • 預付卡消費須走好規範路
    預付卡在帶來優惠與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種種亂象。近日,全國連鎖兒童室內遊樂設施品牌「悠遊堂」旗下部分親子兒童樂園門店因關店、暫停營業等原因,導致會員卡無處可用或者無法退款等問題相繼出現,再次引發公眾對預付卡風險的關注。
  • 太原市消協發出預付卡消費警示
    近段時間以來,預付卡消費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集中在虛假宣傳、變相漲價、霸王條款、突然關門消失、單方面終止服務、服務「縮水」、退費難等方面,特別是經營者捲款「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為避免消費者「花錢買氣受」,太原市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理性辦理預付卡,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消費、按需辦卡、看清條款、籤好協議、保存證據。首先要謹慎選擇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