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消費須走好規範路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預付卡在帶來優惠與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種種亂象。近日,全國連鎖兒童室內遊樂設施品牌「悠遊堂」旗下部分親子兒童樂園門店因關店、暫停營業等原因,導致會員卡無處可用或者無法退款等問題相繼出現,再次引發公眾對預付卡風險的關注。在讀者中也引起了各類預付卡應不應該辦、該如何防範其中的風險等話題。(6月20日 《經濟日報》)

  預付消費模式的興起,的確給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便利。誠如媒體報導,洗車卡、健身卡、餐飲卡、美容美髮卡、教育培訓卡……如今市民的錢包裡總能找出幾張預付卡,在消費領域,似乎已然卡行天下。但是,其中蘊含的風險與套路也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尤其是近年來,預付卡商家捲款跑路,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在全國漸次引爆。

  預付卡消費須走好規範路。一則,需要完備的「規矩」。商務部已於2012年出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對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單用途預付卡發卡商家實行登記備案。而且,在地方也不乏相應的管理辦法,如《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正式出臺在即。這些都是預付卡消費向好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則,需要商家的「良知」。規矩有了,商家為了一己之利,不去遵守,靠套路發財,終歸是短視之舉。諸如:隨意撤併網點,不按約定和承諾提供服務,超償付能力發卡成癮,無理由拒不接受退卡,肆無忌憚吞噬卡內殘值等等,這些看似是給消費者埋伏套路,但做生意背離了守法與誠信,往往「套」住的是自己。因此,憑良心做生意很重要。

  三則,需要監管的「發力」。監管不失靈,才能確保市場經營有秩序。比如,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單用途卡監督管理工作。所以,對於監管部門而言,理應履行好自身職責。比如,根據發放預付卡行業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監管辦法等等,切忌只當「掃尾部隊」。

  四則,需要消費者多「理智」。比如,在辦理預付卡時,慎重決定、合理充值,在辦卡前有必要先看店面的規模和質量;對於優惠力度極大的充值返現方式要多問多想,切不可有佔便宜或者跟風消費的心理;發現自己被預付消費套路,及時進行法律維權,切莫忍忍就算了。而這些也是在倒逼預付消費規範化發展。

  總之,預付卡的模式很好,於商家可迅速回籠資金實現「錢生錢」,於消費者可通過預存資金來獲得折扣優惠。但這樣的「雙贏」模式,須建立在規範的基礎上。對此,無論是商家自身,還是監管部門,以及消費者本身,都是促預付規範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唯有都做到問心無愧,消費者才不會有「辦卡套路深、儲值需謹慎」的擔憂。(楊玉龍)

相關焦點

  • 預付卡消費亂象呼喚立法規制
    預付式消費的維權困境,引來公眾關注和熱議。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裡可能會有好幾張預付式消費卡,如健身卡、理髮卡、旅遊卡、餐飲卡等,這種預付卡就是先為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然而,不少人卻由此入了預付式消費的坑。  時下,隨著預付卡消費日益增多,相關糾紛也不斷湧現。
  •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原標題: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
  • 預付卡推實名制堵漏洞 多用途預付卡市場將萎縮
    記者注意到,意見從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嚴肅財經紀律、防範金融風險、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面對購買預付購物卡進行規範。同時,商業預付卡市場也存在監管不嚴、缺乏風險防範機制、公款消費和收卡受賄等突出問題,嚴重擾亂了稅收和財務管理秩序,助長了腐敗行為。
  • 如何防範預付卡消費風險
    臨近年末,又到了預付卡辦理的高峰期——年末,又到了各大商場和消費場所辦理預付卡的高峰期,各種「滿就減」「大優惠」廣告頗是誘人。不少消費者貪圖便宜,大方地辦理著各種預付卡。不過,預付卡消費存在中止消費退款難、經營者變更履約難、信譽質量保證難、歇業停業後追償難的四大風險,因此也給「購卡族」提個醒,購買時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存入過多錢款。
  • 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將使預付卡行業進入嚴管時代
    政策提要    國務院辦公廳於5月23日轉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    《意見》提出,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需實名登記;嚴禁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活動中收受商業預付卡;不記名商業預付卡有效期不得少於3年。
  • 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此前全國連鎖餐飲企業金錢豹大規模閉店,涉及預付卡金額超千萬元。對此,商務部稱將開展聯合檢查,將儘快完善工作機制,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來完善預付卡監管。  預付卡消費,其實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 預付卡消費為何 充值容易退費難
    而頗受爭議的預付卡消費,其背後存在哪些誘惑與風險?發卡商家印發的售卡協議,又暗藏怎樣的貓膩?消費者在選擇這類消費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日前,魯中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市民投訴狀況頻出的預付卡消費一段時間以來,晨報調查熱線接到關於預付卡消費遭遇商家停業轉卡、閉店失聯,無法辦理退費的投訴越來越多,許多消費者對此既無奈又無助。
  • 黃山:僅憑手機號碼就可消費預付卡
    原標題:僅憑手機號碼就可消費預付卡美容美髮卡、兒童遊樂卡、健美健身卡、母嬰會員卡……現如今,各種商家預付卡讓人眼花繚亂。為吸引消費者,商家往往通過多充多送、充值打折、充值送禮等方式,建議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而不少消費者也因使用方便、消費優惠對預付卡情有獨鍾。
  • 付錢辦卡後有15天「冷靜期」 江蘇立法規範預付卡消費
    理髮、健身、美容等行業預付卡消費很普遍,相關糾紛也特別多。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就談到了預付卡消費亂象話題。據悉,目前江蘇預付卡備案企業只有667家,很多未備案企業無法被有效監管。
  • 專家稱商業預付卡本質是公款及腐敗消費 應取締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購物有購物卡、美容有美容卡、健身有健身卡……這類提前存入一定金額現金的預付卡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根據昨天(26日)在上海舉辦的「2013第四屆商業預付卡行業峰會」上傳出的預測數據,今年中國的商業預付卡消費總額可能會超過人民幣一萬億元。
  • 付錢辦卡後有15天「冷靜期」 江蘇擬立法規範預付卡消費
    理髮、健身、美容等行業 預付卡消費普遍, 相關糾紛也特別多。 11 月 16 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就談到了預付卡消費亂象話題。
  • 無法消費的消費卡——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 題:無法消費的消費卡——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宋佳、胡林果  健身房老闆「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
  • 規範旅行社行業預付消費經營行為
    本報訊(記者李天池)日前,記者從哈爾濱市旅遊委獲悉,為規範旅行社預付消費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哈市將開展規範旅行社預付消費經營行為專項整治工作。 據介紹,本次專項整治行動以預付消費企業主體為重點,全面排查哈市旅行社單用途預付卡發行及履約情況,以旅行社行業企業為重點,全面排查旅行社捆綁銷售兩條線路(含)以上的旅遊套餐產品問題,禁止旅行社一次性收取兩條及兩條以上旅遊線路的旅遊費用。
  • 消費預付卡過期就作廢? 不由商家說了算
    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如今不少市民手中都有各種各樣的消費預付卡,這種預付卡過期後,有些商家表示「過期作廢不能繼續使用」。對此,日前記者走訪了市有關部門。市工商部門表示,商家以預付卡「過期作廢」為由拒絕消費者繼續消費的說法沒有法律依據。  劉女士為她的孩子在南洋路一健身房辦理了一張健身卡,讓小孩子在暑假期間學習跆拳道課程,價值588元。
  • 商務部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 異常發卡將上「黑名單」
    高度關注停止經營、消費糾紛頻發、大幅折扣發卡、存管資金異常變動、停止報送業務數據、重大負面輿情等各類風險信息。 「同一發卡經營者在多個地區發卡的,由登記註冊地相關部門牽頭做好相關工作,鼓勵有關地區建立區域協同監管機制。」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對於預付卡的管理,要加強部門協同監管力度。
  • 河南發文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
    日前,河南省商務廳印發《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 萬元以上預付卡需實名購買 分析稱劍指公款消費
    「公款消費進一步受打擊」此前,由於《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中對於實名登記、餘額贖回等問題缺少明確的實施細則和執法部門,各地對於商業預付卡的管理和執法遭遇了「落實難」的尷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日表示,此次的《管理辦法》基本上是對此前頒布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正式頒布後對於上述行為的查處將有法可依,將進一步打擊公款消費、請客送禮、偷逃稅款等一系列不法行為。他還表示,能否切實有效地規範單用途預付卡市場,關鍵還是要看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 充值預付卡後只拍了一次,影樓就「跑路」了!上海一中院:須退還消費...
    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集中開庭審理了3起涉攝影預付卡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並當庭宣判預付卡發行公司退還3名消費者預付卡內充值餘額。圖說: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今天集中開庭審理了3起涉攝影預付卡服務合同糾紛上訴案。陳潔 攝預付卡才用了一兩次影樓卻突然人去樓空2013年,沈女士在一家影樓給孩子拍了一套兒童寫真。
  • 預付卡的陷阱:前腳充值後腳跑路 交錢容易退錢難
    2017年底,劉毅曾嗅到一絲不祥的味道,在一次送洗衣服的過程中,他發現店中原有的洗衣設備被拆除,而店主給出的解釋,是準備更換新的設備:「我的衣服很快洗好了,我就沒有多想。」  直到春節過後,劉毅發現洗衣店內部已經全部拆除,他才意識到出了問題,房屋的所有者告訴劉毅,洗衣店的租約已經到期且沒有續約。
  • 預付卡消費亂象叢生,優惠卡變吞錢卡—— 會員卡,莫卡住消費者
    專家表示,近年來,預付卡消費模式越發盛行,商家藉此穩定客源,刺激消費,消費者也可享受一定優惠。這本應是「雙贏」的局面,然而生活中卻常常產生各種糾紛,關於預付卡的消費投訴也一直居高不下。設置霸王條款,不履行承諾,捲款跑路……稍不留神,消費者就被「卡」住了。預付卡究竟是優惠還是陷阱?如何才能避免風險?筆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消費者及業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