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僅憑手機號碼就可消費預付卡

2020-12-25 鳳凰網

原標題:僅憑手機號碼就可消費預付卡

美容美髮卡、兒童遊樂卡、健美健身卡、母嬰會員卡……現如今,各種商家預付卡讓人眼花繚亂。為吸引消費者,商家往往通過多充多送、充值打折、充值送禮等方式,建議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而不少消費者也因使用方便、消費優惠對預付卡情有獨鍾。不過,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商家在消費者辦理預付卡後,為了使用方便,僅憑消費者報出的手機號碼就可以消費,存在消費安全隱患。

僅憑手機號碼就能消費他人會員卡

8月初,市民程女士帶同事一起到黃山路一家美髮店去洗頭髮,洗完後,收銀員詢問程女士是否一起結帳,在得到程女士認可後,憑著程女士的手機號碼,收銀員從程女士的會員卡裡扣了款。

8月21日中午,同事告訴程女士,想借用她的會員卡去洗頭髮,洗完後再還給程女士現金。「當時,我想都沒想就告訴她可以,但在她走後,我發現會員卡沒給她,心想,如果有問題她會打電話給我的。然而直到下午上班,同事也沒給我電話。」程女士說,在同事給自己現金時,自己問了才得知,同事是報了手機號碼直接消費的。

「我覺得報手機號碼消費是很方便,但也很不安全。好在同事消費前我是知曉的,但如果是陌生人報我的號碼,是不是也可以順利消費?」程女士說,事後自己到美髮店了解得知,因系統問題,會員卡消費後暫無法簡訊通知,不過美髮店負責人表示,今後只要不是自己本人消費,會在他人來消費時及時致電確認。

憑手機號碼消費會員卡較普遍

8月22日,記者到市中心城區多家商家走訪後了解到,憑手機號碼消費會員卡現象較為普遍。

在黃山新商業步行街一家零食店內,記者詢問是否可以辦理會員卡時,該店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當記者詢問辦理會員卡後,結帳時是否需要出示會員卡時,該工作人員則表示不用,「下次來直接報手機號碼就行,不用那麼麻煩。」

在長幹路一家母嬰店,工作人員同樣表示,「辦理會員卡後,今後消費不用每次都出示會員卡,憑手機號碼就可以消費。」該店工作人員說。

8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中心城區洽陽路一家室內兒童遊樂場,在該遊樂場入口處,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玩耍。記者注意到,一些家長入場消費時,隨口報出手機號碼,工作人員只是簡單地確認一下姓名,就打出消費記錄單。

會員卡存消費安全隱患辦理使用應謹慎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商家都可以辦理會員卡,但辦理後,有的憑手機號碼消費後會有簡訊提示,有的則沒有。

就此,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預付卡消費作為目前受商家和消費者青睞的一種消費模式,雖然方便,但存在的消費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在辦理預付卡前,消費者應該詢問清楚,憑手機號碼消費是否有相應提醒,如果沒有,應告知商家及時通過電話或簡訊進行確認提醒,防止預付卡被他人冒用,導致不必要的損失。」(黃山在線)

相關焦點

  • 憑手機號消費預付卡易讓人冒用 希望商家能簡訊提示
    但消費時卻只報出手機號即可。」近日,家住市中區朝陽小區的市民範女士說出了卡多的煩惱。不少商家為吸引消費者,往往通過多充多送、充值打折、充值送禮等方式,建議消費者辦理預付卡,為了使用方便,消費者僅憑手機號碼就能消費,但存在隱患。據悉,範女士帶同事一起到興安街上的一家美甲店做美甲,結帳時範女士報出手機號碼,收銀員就從範女士的會員卡裡扣了款。
  • 如何防範預付卡消費風險
    臨近年末,又到了預付卡辦理的高峰期——年末,又到了各大商場和消費場所辦理預付卡的高峰期,各種「滿就減」「大優惠」廣告頗是誘人。不少消費者貪圖便宜,大方地辦理著各種預付卡。不過,預付卡消費存在中止消費退款難、經營者變更履約難、信譽質量保證難、歇業停業後追償難的四大風險,因此也給「購卡族」提個醒,購買時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存入過多錢款。
  • 預付卡遭遇「莫名」消費,您遇到過嗎?
    兩年前,張店市民高女士在某連鎖足療共青團路店辦了一張足療卡,沒消費過幾次,可最近一次去,發現原本還剩1000元左右的卡裡竟只有5元錢了。可高女士一家人已經兩年沒在淄博了。到底是誰在消費呢?記者聯繫到了該足療店,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店會員有兩種消費方式,一種是直接持卡消費,另一種是報上登記的手機號,如果是報手機號的話,店員會撥打辦卡者的電話進行核實,沒經過核實是不會扣費的。如果持卡消費就直接劃卡,不會核實持卡者的身份。
  • 預付卡「跑路」你碰到過嗎?這些「坑」別再入了
    預付卡消費在我們的生活中很普遍,很多商戶為了顧客消費方便,將手機號碼設置為虛擬的充值卡。每次過去消費只需報手機號碼,商家當時確實錄入了她的手機信息,她也通過報手機號碼進行過消費,沒想到商家一走,曾經辦理的充值卡卻成了空談。而付款時卜女士使用的是現金,手機上也沒有留下充卡時的付款記錄。卜女士當時既沒有拿到預付卡,手上也沒有任何曾在該商家辦理過預付卡的信息。
  • 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此前全國連鎖餐飲企業金錢豹大規模閉店,涉及預付卡金額超千萬元。對此,商務部稱將開展聯合檢查,將儘快完善工作機制,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來完善預付卡監管。  預付卡消費,其實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 去年南通市民投訴熱點為手機和預付卡
    2015年南通市民投訴熱點為手機和預付卡 據介紹,2015年,市工商局加大流通市場商品質量監管,抽檢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成品油等53個品種1152個批次;強化廣告監管,監測各類廣告 2015年南通市民投訴熱點為手機和預付卡 從消費者投訴類型看,2015南通全年商品類消費投訴7701件,通訊產品手機成為第一大投訴熱點,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方面。
  • 臺電信公司推預付卡手機業務 方便赴臺遊大陸遊客
    臺電信公司推預付卡手機業務 方便赴臺遊大陸遊客 2008年07月25日 06: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預付卡消費須走好規範路
    預付卡在帶來優惠與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種種亂象。近日,全國連鎖兒童室內遊樂設施品牌「悠遊堂」旗下部分親子兒童樂園門店因關店、暫停營業等原因,導致會員卡無處可用或者無法退款等問題相繼出現,再次引發公眾對預付卡風險的關注。
  • 預付卡消費 如何安全又實惠
    一個多月前,為了洗車方便,他在濟南奧體中心辦了一張洗車會員卡,可不久前卻發現,洗車店捲簾門上貼著「奧體旺鋪招租,電話131××××××××」——洗車店老闆跑路了、會員卡成了廢卡……「當初來洗車的時候,這家店開業沒多久,裝修也挺好,怎麼不聲不響地就關門了?」徐銘說,第一次來這邊洗車的時候,老闆就推薦他辦卡。
  • 預付卡消費為何 充值容易退費難
    而頗受爭議的預付卡消費,其背後存在哪些誘惑與風險?發卡商家印發的售卡協議,又暗藏怎樣的貓膩?消費者在選擇這類消費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日前,魯中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市民投訴狀況頻出的預付卡消費一段時間以來,晨報調查熱線接到關於預付卡消費遭遇商家停業轉卡、閉店失聯,無法辦理退費的投訴越來越多,許多消費者對此既無奈又無助。
  • 預付卡消費亂象呼喚立法規制
    預付式消費的維權困境,引來公眾關注和熱議。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裡可能會有好幾張預付式消費卡,如健身卡、理髮卡、旅遊卡、餐飲卡等,這種預付卡就是先為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然而,不少人卻由此入了預付式消費的坑。  時下,隨著預付卡消費日益增多,相關糾紛也不斷湧現。
  • 無法消費的消費卡——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 題:無法消費的消費卡——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宋佳、胡林果  健身房老闆「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
  • 雨花區發布消費警示:謹慎辦理預付卡!
    「年前辦的健身卡,幾個月不到,健身房已人去樓空,支付的幾千元預付卡怎麼辦?」4月17日,家住侯家塘的王軒來到以前常來的健身房,卻發現門口已掛上轉租公告。與此同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也接到不少市民投訴,稱遭遇預付卡消費陷阱。
  • 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預付卡消費「四注意」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預付式的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預付卡屬於先付款後消費,消費糾紛多消費風險大,特別是預付式消費領域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監管體系還未建立,商家誠信意識較差,消費侵權行為時有發生。
  • 加大預付卡消費整治力度
    「先預付、後消費」,如今,預付卡消費正在成為一種常見的商業模式,不僅一些實體店鋪熱衷於使用預付卡,不少網際網路企業也跟風而上,比如騎共享單車有「年卡」,買電視還有「內容付費卡」,等等。通過預付卡模式,消費者通常獲得了預存優惠的折扣,商家也可以通過發卡快速回籠資金,看似皆大歡喜。但對消費者而言,隱藏著商家失信的擔憂。
  • 預付卡「黑名單」或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預付卡「黑名單」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福建法院妥處預付卡消費糾紛
    原標題:福建法院妥處預付卡消費糾紛本報訊 (記者 何曉慧 通訊員 高曉嶸 陳徵)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預付卡消費糾紛不斷增長的態勢,福建法院堅持源頭預防、高效審理、定分止爭,依法穩妥審理好預付卡糾紛案件,努力降低此類糾紛可能引發的消費風險和社會矛盾。
  • 南潯區消保委預付卡消費警示
    容美發卡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500元、兩年20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可是,五花八門的預付卡背後,卻隱藏著「預付卡退款難」「停業後追討難」等消費風險。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不在備案範圍內,消費者預存資金不受第三方平臺監管,一旦發生商家跑路行為,預付資金追索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