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西撒哈拉的新聞
阿爾及利亞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阿爾及利亞星期一重申聲援撒哈拉人民和非自治領土所有人民在慶祝聯合國大會關於給予各國和殖民地人民獨立的第1514號決議60周年之際的自決權利。
外交部說,這也是紀念"殖民地人民為承認他們的自決權和獨立權,包括我們英勇的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權利而做出的犧牲,他們1960年12月11日的和平示威直接加速了第1514號決議的通過"
紀念活動"使我們有機會回顧聯合國對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許多人民的解放的歷史作用和重大貢獻"
該部的結論是,隨著"消除殖民主義第三個國際十年(2011-2020年)"接近尾聲,聯合國和整個國際社會的責任受到強烈挑戰,因為聯合國未登記的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在17個非自治領土上完成非殖民化進程出現巨大拖延。
256個組織譴責佔領的持續存在
在慶祝第1514(XV)號通過60周年之際,保護和促進西撒哈拉人權的日內瓦支助小組(256個成員組織)強烈譴責摩洛哥繼續非法佔領和吞併西撒哈拉大部分地區。
專家組在停火破裂後表示最關切,但深為遺憾聯合國全民投票團尚未能夠履行其主要任務:組織關於自決的全民投票。
專家組強調,在衝突的16年(1975-1991年)期間,佔領國犯下了大量嚴重侵犯人權和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在隨後的佔領期間,這些侵犯行為變得系統化,它們與鎮壓任何主張實現不可剝奪的自決權的人密切相關。
美國駐摩洛哥大使與美國官方通過的摩洛哥正式地圖(美國駐摩洛哥大使館)
12月12日,美國通過了新的摩洛哥正式地圖,這份地圖將摩洛哥和波利薩裡奧陣線之間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劃歸前者;而阿爾及利亞批評了美國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地區主權的決定,並警告稱有旨在破壞該國穩定的「外國行動」。
美國駐摩洛哥大使大衛·菲舍爾在大使館舉行的摩洛哥正式地圖公布儀式上說,摩洛哥提出的自治提案仍然是為撒哈拉未來提供公正、持久和協商一致解決方案的「唯一現實選擇」。
菲舍爾大使補充說,該地圖將呈現給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他以智慧和遠見卓識,作出了承認以色列的決定」。10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布決定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並補充說摩洛哥已保證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
此前,美國採用的摩洛哥地圖將西撒哈拉與該國其他領土分開標記,表明該地區是有爭議的地區,受到聯合國內部解決程序的約束;這是一條充滿曲折的道路,沒有發生違反衝突各方立場的情況。
阿爾及利亞的立場
阿爾及利亞外交部12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的決定「沒有法律效力,因為它與聯合國所有決議,特別是安理會關於西撒哈拉問題的決議相牴觸。」
阿爾及利亞外交部補充說,美國的宣言將破壞「為準備開闢一條真正的政治道路而在各級進行的降級努力。」該部重申了阿爾及利亞的立場,即西撒哈拉衝突為「殖民清算問題,只能通過國際法解決」 。
阿爾及利亞總理阿卜杜拉齊茲·傑拉德12日說,「阿爾及利亞是特別針對的目標,」該國周圍存在「挑戰」,並指出有打擊阿爾及利亞的「真實意願」,「猶太復國主義實體到達該國邊界附近便是證明」。
在紀念獨立戰爭(1954-1962)國家示威60周年的會議上,賈拉德談到存在「企圖破壞該國穩定的外國行動」,「跡象」為所有邊界上發生的事情。
阿爾及利亞雜誌《軍隊》在新一期中呼籲阿爾及利亞人隨時準備面對「迫在眉睫的威脅」,並在社論中指出「邊界地區局勢惡化,一些敵對政黨對該地區安全構成威脅。」
聯合國的立場
12月12日,聯合國證實其在西撒哈拉衝突中的立場沒有改變,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對西撒哈拉的立場非常明確。一切依舊。」他指出,西撒哈拉問題「不取決於任何國家的單方面承認,而取決於安理會決議的執行情況」。
安理會關於西撒哈拉地區的最新決議發布於10月30日,規定將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西撒特派團)的任務期限延長一年,並敦促各方努力協助特派團找到切實可行的政治解決方案。
西撒哈拉介紹
西撒哈拉位於非洲大陸北端,撒哈拉沙漠西緣,北靠摩洛哥,東臨阿爾及利亞,南部則與茅利塔尼亞接壤,沿大西洋海岸線綿延約一千公裡,原為西班牙殖民地,擁有豐富的磷酸鹽礦及近海漁業資源。
該地是一個有爭議地區,當地獨立武裝組織西撒人陣統治著該地區東部大約四分之一的荒蕪地區,其餘大部分均為摩洛哥王國所佔領。目前,共有40個國家承認西撒人陣所領導的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為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主要居民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和撒哈拉人。
西撒拉哈領土糾紛問題
15世紀中葉開始,葡萄牙殖民者率先佔領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並以此為據點,在非洲擴展殖民據點。西撒正是在此時,逐漸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在當時,西撒地區的自然條件相對惡劣,人口稀少且集中在沿岸地區。最初葡萄牙並沒有在這裡建立殖民政權,而是在沿海地區建立了殖民據點。
19世紀,西班牙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擠掉葡萄牙,佔據西撒地區。1885年,西班牙奪取了西撒北部的布朗角到博賈多爾角一帶,把這裡宣布成為西班牙的保護地。1886年,西班牙將西撒地區的葡萄牙人趕走,成為了西撒地區新的殖民者。
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狂潮中,西班牙劃得了西撒地區和赤道幾內亞。而西撒周邊則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此外,西班牙和法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齟齬和邊境不明,為此後的衝突埋下了隱患。
由於西撒人口稀少,經濟相對落後,西班牙殖民者一開始並沒有重視這裡。但這一切隨著磷酸鹽礦、鉀、銅、石油等資源的發現而發生了改變。為了更好佔有這裡的礦產資源,1958年,西班牙乾脆將西撒地區宣布為海外省。
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瓜分西撒
西班牙的統治引起了當地民族的強烈不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股民族主義浪潮席捲了非洲大陸。眾多非洲國家宣布脫離其宗主國。
二戰後,非洲人民開始反抗歐洲殖民統治
1956年至1960年,西撒地區周邊的國家,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分別宣布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當英法等殖民帝國相繼放棄殖民地的時候,西班牙卻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將西撒地區變成海外省。
這種做法引起了周圍鄰國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的強烈不滿,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支持西撒人民遊擊隊反抗西班牙。
1973年5月,阿爾及利亞支持西撒人民建立起波利薩裡奧陣線的獨立武裝,決定通過武裝方式推翻西班牙的統治。在反殖民鬥爭中,波利薩裡奧陣線通過襲擊殖民駐地和哨所方式,讓殖民當局疲於應付。
波利薩裡奧陣線的反抗鬥爭也得到了世界輿論的支持。此外,鄰國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在獨立後都希望可以掌握北非地區的領導權,紛紛支持波利薩裡奧陣線代表的西撒哈拉獨立。
在多種勢力的聯合衝擊下,西班牙已無力維持在西撒的統治。
在世界去殖民化輿論壓力和西撒人民的鬥爭下,1975年11月,西班牙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籤訂了《馬德裡協定》。根據協定,西班牙將於1976年2月撤出西撒地區。西班牙在西撒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就此結束。
但是,西班牙殖民者的離開並不意味著西撒哈拉的獨立迎來了曙光。覬覦西撒地區資源的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就迫不及待地籤訂了劃定西撒的協議。
根據新協議,摩洛哥將西撒北部大約1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據為己有,茅利塔尼亞則劃分到了南部大約9萬平方公裡的領地。
西撒地區在趕走了西班牙人之後,又被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瓜分。西撒的獨立夢想再一次化為泡影。
摩洛哥稱霸西撒哈拉
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這種赤裸裸瓜分西撒的行徑,引起了波利薩裡奧陣線的強烈不滿。西撒人民要的是獨立,而不是把自己的家園交給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
1976年2月27日,在阿爾及利亞的支持下,波利薩裡奧陣線於1976年2月27日,也就是西班牙完成撤軍的第二天,宣布成立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定都阿尤恩(實際被摩洛哥佔領)。此後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西撒人民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軍隊的武裝衝突此起彼伏。
西撒人民同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的鬥爭
茅利塔尼亞因實力相對較弱,國內發生了軍事政變,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得茅利塔尼亞的經濟遭到重創,無力支持龐大的軍費開支。1979年8月,茅利塔尼亞單獨同西撒人陣籤訂和約,放棄了對西撒的領土要求。而摩洛哥則乘機佔領了茅利塔尼亞原來的控制區。甚至摩洛哥還不斷擴大佔領區,使得西撒哈拉90%的土地在其實際控制之下。
茅利塔尼亞的退出,並未給西撒地區帶來真正的和平。波利薩裡奧陣線的主要對手變成了北邊的摩洛哥。為了收復國土,波利薩裡奧陣線同摩洛哥進行了長期交戰,雙方直到1991年才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斡旋下實現暫時停火。
1991年,雙方在聯合國的斡旋下達成停火。同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設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西撒特派團),監測停火實施、監督戰俘交換和難民遣返,並最終組織一次自由公平的全民投票,讓西撒哈拉人民在獨立和與摩洛哥合併之間做出選擇。但由於各方對選民資格等問題存在重大分歧,投票一直未能進行。今年10月,聯合國安理會再次決定將特派團的任務期限延長至明年4月30日。
1991年以來,聯合國曾多次主持摩洛哥與波利薩裡奧陣線之間的談判,但均未取得成果,最近的一輪談判於2012年陷入停滯,此後雙方聯絡中斷,西撒哈拉的領土主權以及組織全民投票等問題依舊懸而未決,成為非洲持續時間最長的領土爭端之一。
但這並沒有使得問題得到真正解決。西撒哈拉與摩洛哥相比,力量實在太小,他們不僅沒能收復原摩洛哥佔領的地區,連原茅利塔尼亞歸化領土的大部分,也被摩洛哥佔據了。
加上此前通過瓜分西撒獲得的土地,摩洛哥佔領了西撒約四分之三的地區。
位於西撒哈拉的摩洛哥控制區(藍色)和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控制區(綠色)
國內出版的世界地圖中西撒拉哈的國界圖
摩洛哥為什麼執意要佔領西撒呢?首先,摩洛哥看中了這裡的豐富的磷酸鹽、鉀礦以及石油資源。摩洛哥不會輕易放棄西撒地區。
其二,佔領西撒也是摩洛哥出於戰略考慮的需要。觀看摩洛哥的地圖,不難發現摩洛哥境內的兩座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至今依然掌握在西班牙手中,因此,摩洛哥和西班牙就這兩座城市的歸屬問題摩擦不斷。
此外,摩洛哥西海岸不遠的加那利群島是西班牙的領土。西摩之間因兩座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之間本來衝突不斷,一旦兩國再次擦槍走火,西班牙可以利用加那利群島封鎖摩洛哥的西海岸,把摩洛哥鎖死在地中海。
對於摩洛哥來說,佔領西撒地區,並把西撒地區的海岸線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不僅可以獲得石油的開採權,還可以利用漫長的海岸線突破西班牙的封鎖。
加那利群島(西班牙)位置(黑色方框部分),一旦西班牙和摩洛哥衝突,西班牙可以借加那利群島封鎖摩洛哥,西撒是摩洛哥突破封鎖的主要途徑。
摩洛哥欲獨佔西撒,和西撒人民要求獨立的呼聲,成為了西撒問題矛盾的核心所在。
西撒的實力弱
在經濟實力對比上,摩洛哥雖然經濟實力相對弱於南非這類非洲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但是相比於西撒來說,摩洛哥的經濟實力依舊強勁,使得摩洛哥足以為軍隊提供良好的軍事裝備。反觀西撒地區,該地的經濟至今依然停留在牧業和漁業,發展十分滯後。
無論在人口數量還是經濟總量上摩洛哥都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不僅如此,摩洛哥在佔領了西撒地區後,還通過移民的方式,逐漸改變了佔領區的人口結構。
從摩洛哥佔領西撒至今,摩洛哥佔領區內的居民結構,逐漸向有利於摩洛哥的方向傾斜。
摩洛哥移民
西撒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摩洛哥手下完成獨立無異於以卵擊石。
其二,西撒在外交上同樣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自1991年在聯合國的斡旋之下,摩西雙方實現停火至今,雖然兩方都在努力調解,但在重大問題上至今依然存在嚴重分歧。在國際上,承認西撒獨立的國家只有47個,且不包括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使得西撒在外交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
大國為什麼不願意幫助西撒獨立呢?這是因為大國支持一個弱小國家的獨立不是義務勞動,他們需要從中獲得利益。而西撒地區雖富有資源,但其自然條件惡劣,沙漠廣布,開發難度較大,成本較高。
對於大國來說,支持西撒獨立無異於給自己添加一個「無底洞」,不僅收益達不到預期,還容易陷入外交孤立,得不償失,就乾脆默認了摩洛哥對西撒大部分地區的佔領。
為啥阿爾及利亞那麼熱衷於支持西撒哈拉獨立?
阿爾及利亞既沒有進佔西撒哈拉土地與西撒哈拉也無任何糾葛,但它確是西撒哈拉問題中反應最激烈的國家,一度因摩洛哥佔領西撒哈拉而與摩洛哥斷交,在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兩國瓜分西撒哈拉後,阿爾及利亞就扶持了西撒哈拉人民陣線,並且為其在國內提供了最大根據地,位於廷杜夫省的西撒哈拉難民營。
西撒哈拉也是阿爾及利亞一筆重要「投資」,阿爾及利亞舍下血本不惜與摩洛哥徹底撕破臉面,不顧後者反對明目張胆支持西撒哈拉人民陣線並為其撐腰,一旦西撒哈拉獲得獨立,阿爾及利亞自然功不可沒,上臺執政的西撒哈拉人民陣線自然不會虧待背後的支持者,於是阿爾及利亞必定在西撒哈拉國內獲得豐厚利益。
從戰略上來說,獲得獨立後的西撒哈拉將為阿爾及利亞南部提供一條最短的的西出大西洋的通道,從而使阿爾及利亞南部豐富礦產資源源源不斷通過大西洋運到美洲運到世界各地。
以打工仔的視角,記錄在阿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