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打開4000年小河公主墓,出土面帶微笑,復原圖驚豔四方

2020-12-23 科技黑知識

2003年在羅布泊,考古工作者正在對這片祖國大地上最神秘的無人區域展開考察,在孔雀河的下遊,距離樓蘭古城170多公裡的羅布沙漠中。一個橢圓形的沙山引起了考古人員的重視。1934年的時候,瑞典考古專家貝格曼在這裡曾發現有上千口棺材的墓地,將此取名為小河墓地,在當時由於戰爭的影響,考古工作的發展較為緩慢,直到2003年才再次被發現。在這裡有許多未開啟的棺木,他們經過了4000年的風雨依然「安靜的沉睡」。

這裡發現的棺木都是船一樣的形狀。如果棺材上有一根柱子,這根柱子代表的就是男根,那麼墓主人就是女子;反之,如果棺材上的柱子是扇形的,那麼這個墓主人就是一名男子。而最讓人震驚的還是墓中的那具女乾屍,她被考古學家們稱為了「小河公主」,根據專家們的碳14檢測之後,發現小河公主是一位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女子,相比於樓蘭美女要早上許多。

這具乾屍身體各部位都很完整,嘴唇微笑,眉似柳葉,就連睫毛都清晰可見。小河公主腳上穿著一雙長筒靴子,衣著腰衣,短裙裹身,頭戴一個尖尖的米色毛氈帽,帽子旁邊還有幾支翎羽做裝飾品。

相比埃及木乃伊使用脫水、去除內臟和使用香料防腐,小河墓地卻沒有找到任何人工防腐處理過的痕跡。小河公主的身上都被塗上了一層特殊的「乳製品」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使用幾十片胡楊木製作出的棺蓋密封,再使用新鮮的牛皮把整體包裹,既可以擋住細小的沙塵,也可以保持乾燥,這是她能夠保存到如今的原因。

這是在考古屆裡面發現的推溯時間最早的乾屍。後來經過細緻檢查,專家們確定這是一名在混血,她有著71%的東方血脈和29%西方血脈,與樓蘭美女都是混血。後來經技術還原了她的容貌,其容顏讓人驚豔。

在4000年前的塔裡木盆地,考古學家沒有發現人類生存使用的絲織品,陶器等等,小河墓地距離樓蘭古城僅170多公裡,但是他們卻不在同一時期,這片隱藏在沙漠的墓地中,依然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揭開。中國是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歷史遺址很多,只是畢竟時隔千年百年,所以要揭開一個真相併沒那麼容易,還是需要一點點研究探索的。

相關焦點

  • UFO小河公主容貌復原圖揭秘 微笑沉睡3000年
    小河公主容貌復原圖微笑沉睡3000年,最美女屍!小河公主是3000年前的女屍,本來以為會是散發著惡臭味的一堆屍骨,但當專家看到的那一幕被驚呆了,小河公主保存的十分完美,就像是入睡一般留下了一個永恆的微笑,考古專家稱之為微笑公主。高貴的衣著,中間分縫的黑色長髮上戴著一頂裝飾有紅色帶子的尖頂氈帽,雙目微合,好像剛剛入睡一般,漂亮的鷹鉤鼻、微張的薄唇與露出的牙齒,為後人留下一個永恆的微笑。」
  • 沉睡3800年,樓蘭古國最美微笑——小河公主
    現在他們正在安靜的躺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中。小河公主就是這個展覽的核心展品。她靜靜地躺在溼度保持在30%以下的展櫃裡,身高不過1米52,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小河墓地11號墓的主人。網友們是這麼稱讚小河公主的:其實發現小河公主也是一個傳奇故事。時間回到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沃爾克·貝格曼在羅布泊第一次見到了插滿胡楊樹枝的小河墓地,第一次見到了棺木中微笑的女屍,他在《新疆考古記》中寫道:一具女性木乃伊面部,那神聖莊嚴的表情永遠無法令人忘懷。
  • 新疆發現千年女屍,4000年了還是那麼美,容貌復原後美到心醉!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荒漠裡,考古專家發現了大量的乾屍,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樓蘭美女」。在日本展覽時,曾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用「萬人空巷」形容也絲毫不為過。其實,在新疆羅布泊一帶,還曾挖掘出了一具女性乾屍,其容貌比「樓蘭美女」還要美,容貌復原後也堪稱一絕,她就是2003年時,由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羅布泊小河遺址發掘出的一具女性乾屍,被稱之為「小河公主」。
  • 小河墓地——神秘公主的微笑
    這艘承載著近4000年前人類文明信息的方舟,帶給今天的我們無盡的疑謎。  小河,究竟是遺世而獨立的另類文明樣式,還是一把鑰匙,將打開人類文明之謎?  貝格曼把她稱作"微笑公主"。  作為斯文·赫定組織的西北聯合考察團的成員,貝格曼在新疆塔裡木盆地羅布泊發現了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貝格曼把它命名為小河墓地。他的"微笑公主"就是出自這個墓葬之中。  但是"微笑公主"在驚世一現後,就又沉入沙漠。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找到她。
  • 最美古屍:小河公主微笑沉睡之謎,千年不腐
    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說說一個最美的古屍——小河公主,她千年不腐,常保有笑容,這是為什麼呢?小編馬上給大家揭秘其中的真相。3800年前的小河公主被發現約3800年,被稱為「上千口棺材的墳墓」的新疆羅布泊小河公主墓地遺址,也是樓蘭美女古屍遺址,考古專家數度進出羅布沙漠,揭開了這片墓地的神秘「面紗」。4具泥棺材中「微笑公主」睡千年。
  • 封面新聞探秘三千五百歲「小河公主」死因仍是未解之謎
    其中,3500年前的「小河公主」尤受關注。封面新聞記者為此探訪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揭開千年乾屍「小河公主」的神秘面紗。「小河公主」是2003年在新疆羅布泊小河遺址發掘出土的一具女性乾屍,為公元前1500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小河墓地11號墓主人。
  • 3800年前的「小河公主」依舊在微笑,美得讓人窒息
    2003年,位於西域地區的中國考古學家,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具保存4000多年卻沒有腐爛的女性乾屍,這具乾屍依然保持著4000年前死去時的微笑,美得讓人心醉,大眾認為這就是西域美女的象徵,所以把她叫「小河公主」。樓蘭美女小河公主的發現,其實可以追溯到1934年,當時瑞典考察隊在羅布泊一條無名小河的河邊發現密密麻麻地分布著許多立有木柱的墓葬群。於是這座墓地被稱為「小河墓地」。
  • 樓蘭美女與小河公主的DNA檢測結果是怎樣的?她們都是什麼人種?
    圖中的「鄯善」是樓蘭古國後期的名字。樓蘭古國的歷史在漢晉之後似乎被塵封在了沙土之下,被歷史遺忘。直到近代考古的興起才又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關於樓蘭古國的歷史,可以向更早追溯。在這個階段,還有不遠處的以「小河公主」為代表的部落。比樓蘭美女還要美的小河公主「小河公主」因最早發現她的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將此處的墓地取名為「小河」而得名,小河公主墓葬只是此處墓葬群中的一個。但由於其歷經幾千年仍然生動面容而格外有名。
  • 真·三千年美女小河公主,太太太太太太美了吧!
    現在他們正在安靜的躺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中。小河公主就是這個展覽的核心展品。她靜靜地躺在溼度保持在30%以下的展櫃裡,身高不過1米52,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小河墓地11號墓的主人。2002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小河墓地進行前期的調查和試掘。12月28日,一個由5人組成的考古小分隊在沙漠中已跋涉了3天,還是沒有找到小河墓地。天氣惡劣,他們帶的礦泉水已經變成了冰疙瘩,只能喝點冰水,維持體力,不斷地尋找小河墓地。
  • 樓蘭挖出四千年女屍,出土時還面帶微笑,專家專門為她提取了DNA
    這具女屍被保存得很好,在考古學家打開棺木的時候,經驗豐富的專家也為之驚嘆。雖然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4000多年,但是她的皮膚依然可見紋理,頭髮依然烏黑,嘴角還微微有著微笑的弧度,全然沒有臨死前的痛苦之狀。因此,這具女屍又被稱為「微笑公主」。而她的出現,為我國的考古事業向前邁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國沙漠考古向歷史的方向邁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樓蘭美女」與「微笑公主」什麼關係?她們背後竟是文明的對決?
    「樓蘭美女」自然是指她出土於樓蘭古城的樓蘭文明,眾所周知,樓蘭文明消亡之謎仍未解開;而世人關於「微笑公主」背後的小河文明更是知之甚少。「樓蘭美女」和「微笑公主」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樓蘭美女」。1979年,新疆的考古學家在孔雀河下發掘出了一大批墓葬,由於這些墓葬帶有奇特的形式,於是將這個墓葬命名為「太陽墓」。
  • 「小河公主」還在北大
    ▲小河墓地11號墓主人面容嬌好,人們稱之為「小河公主」(原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被譽為「最美乾屍」,「小河公主」無疑是這次特展中最受關注的展品之一。此番進京是她繼2010年後首次出疆,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這或許也是她「外出」最久的一次。
  • 陝西發現阿房宮遺址,復原圖驚豔四方,專家:我們錯怪項羽2000年
    事實上項羽放火燒的是鹹陽宮,而不是阿房宮,專家:我們錯怪項羽2000年。鹹陽宮雖始建於秦孝公,但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鹹陽宮不斷擴建,其「博」和「大」也是現在的人們無法想像的,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功過三皇五帝,因此決定再另修建阿房宮取代鹹陽宮。
  • 專家出土陳國公主與舅舅合葬墓,神秘面具引關注,背後有什麼隱情
    1986年,內蒙古的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是一個合葬墓,其中女主人卻帶著神秘的黃金面具。它是根據女子的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邊緣有33個小孔。這面具製作精細,將女子生前的容貌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 探索羅布泊腹地遺址,喚醒沉睡千年的小河公主!
    小河公主棺木在挖掘中考古人員發現,墓群棺木都由空心的胡楊木製造而成,打開棺木,其中的木乃伊身上則裹著厚厚的羊皮,緊緊裹著的羊皮為屍體營造出了一個絕對密封的環境,也使屍體存留千年而不腐,當然,在沙漠中擁有如此隆重的墓葬,也從側面證明了墓主的尊貴。
  • 名氣不如樓蘭的小河墓地,出土的微笑公主睫毛根根分明
    漂亮的鷹鉤鼻,微張的薄嘴唇與微露的牙齒,為後人留下了一個永恆的微笑。這位「神秘微笑」的公主已經傲視沙暴多少個春秋,聆聽過多少次這「死亡殿堂」中迴蕩的風嘯聲?而又是什麼時候她面對明亮、燃燒的太陽,永遠地合上了雙眼?正是為了尋找這樣一些問題的答案,我才來到此地探險。」
  • 唐代公主李倕真容被考古人員復原
    唐代公主李倕真容復原圖。(資料照片)   1200年前,唐高祖李淵第五代孫女李倕病逝,時年25歲。今天(4月15日),這位年輕的公主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容顏恢復,風採再現。    據悉,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考古人員在西安發現李倕墓,當時棺木已朽,屍骨尚存。
  • 考古專家安大揭秘「小河墓地」 「小河公主」並非富裕群體
    7月5日上午,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在安徽大學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分享參與小河墓地考古發掘的難忘經歷,解讀小河墓地的神秘與獨特。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在小河墓地發現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他的發現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轟動。但自那以後,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直至2000年12月,新疆著名考古專家王炳華研究員才再次發現小河墓地的蹤跡。 2004年,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朱泓所在的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小河墓地開展考古發掘和研究。
  • 一座遊牧少女墓,出土一件純金珍寶,考古家:勝過埃及國寶
    而他的陵墓中也出土了數不勝數的各類古文物,其中最為亮眼的便是黃金文物。法老黃金面具、純金匕首以及國王金杖等金器,一經出土便驚豔了世界。 後來,我國相繼挖出了同樣足以震撼世界的隨州曾侯乙戰國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全套青銅編鐘以及辛追不腐女屍也在世界上引發了一股中國古文明熱的旋風,甚至有國外考古專家將這兩座中國古墓和埃及的圖坦卡蒙墓並列為世界三大古墓
  • 新疆小河墓地出土文物浙江展出 揭西域神秘面紗
    夏毅 攝   中新網杭州4月11日電(記者 夏毅)「那是一個年輕的女性木乃伊,楚楚動人的睫毛,還保持著一個凝固而永恆的微笑。」11日,記者在位於浙江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遇到了曾參與揭開小河墓地神秘面紗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伊弟利斯。日前,部分來自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文物在中國絲綢博物館對外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