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韓國開始行動!共計投入17900億元,難道說華為將迎來轉機?

2021-01-10 星欣看世界

全球半導體市場上面實力最強的就是美國,畢竟半導體行業,美國就是開創者,美國的矽谷更是半導體科技的「聖地」,並且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是美國引領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即便我國近年來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和美國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們需要繼續努力。

國內華為受到美國晶片規則的束縛之後,我國半導體業務和晶片是否能夠崛起?已經成為無數人最關心的問題。華為代表了中國最高的半導體技術水平,因此如果中國半導體想要完成技術上的突破的話,就離不開華為的技術。

美國一直堅持錯誤的舉止,如今晶片禁令仍然存在,這對華為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然而,此前美國微軟集團的掌門人比爾蓋茨就曾經說過,美國的做法就像打開潘多拉魔盒一樣。全世界所有的半導體公司都將無法倖免。

華為失去了晶片供應之後,全世界半導體行業都引發了極大的動蕩,美國僅在2020年下半年,就遭受了近1,7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歐洲韓國開始行動!共計投入17900億元,難道說華為將迎來轉機?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走上了去美化的道路。

日本東芝表示正在建設一條不包含美國技術的生產線,並希望繼續與華為合作。歐洲和韓國最近針對半導體晶片產業投資總額為17900億元人民幣。17個歐洲國家共同宣布增加對歐洲半導體產業投資,因為歐洲半導體行業也不想在被美國打壓下去了。

我們都明白,中國的科技實力並不弱小,但是美國始終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時不時就給你來一波壓迫,但是單憑我們自己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扭動美國的大腿,所以如果其他國家也行動起來,那麼美國的半導體霸權的地位就會被打破了。

相關焦點

  • 歐洲、韓國紛紛行動,總投入17900億元,華為轉機來了?
    歐洲、韓國紛紛行動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美國一直佔據了領先的地位,緊隨其後的是日韓和歐洲等地區,它們都有一條較為完善的產業鏈。而我們國內雖然這些年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展,但是距離頂尖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繼續努力進步。特別是在國內的華為公司囿於美國的晶片規則之後,國產半導體事業和晶片何時才能崛起,就成為了無數國人最為關心的問題。
  • 華為轉機出現,歐洲韓國接踵而至
    因此就像餘承東所說的那樣,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損失巨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之前曾表示,美國半導體產業已經損失了1700多億美元,另外三星公司為了提高營收,準備今年出售給小米、 vivo和 oppo公司的「獵戶座」晶片,臺積電取消了3%的代工折扣,而歐洲晶片巨頭 ARM公司也已被英偉達收購,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話語權,將有11500億+6400億!而歐洲韓國則紛紛提供助攻。
  • 華為的轉機出現,歐洲韓國紛紛送出助攻
    華為的轉機出現,歐洲韓國紛紛送出助攻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發布於「百度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一、導讀眾所周知,從2018年中興開始,國產科技企業突然被美國盯上了,已經有300多家企業被打入限制清單,像華為、中興、大疆、海康威視等中企,在各自領域都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如果被限制使用先進的技術、產品甚至設備,那麼必然將直接影響到國產科技的發展,就拿華為來說
  •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美國或將被「戲耍」,華為迎來轉機?
    然而,就算強大如臺積電,在美國「晶片禁令」面前依然不堪一擊,不得不放棄與華為的合作,獨自承擔幾百億元的損失。近日,據媒體報導,臺積電已經向ASML增加了EUV光刻機的訂單,明年將有13臺EUV光刻機進入我國市場,應用在不含美國半導體技術上的生產線上。可見,劉德音說不放棄華為,並不是博取大家的好感。除此之外,臺積電又傳出來一個大好消息!
  • 【總編視點】2021年華為5G會迎來轉機嗎
    從2018年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些國家,對華為5G展開了全方面的打壓。兩年來,從澳大利亞到加拿大,從波蘭到英國,華為5G被禁的消息不斷傳來,甚至連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典,也亦步亦趨,鬧得愛立信總裁不得不說狠話。唯一一個可以留點活口的是德國,但也在不確定之中。2020年的華為5G,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是舉步維艱。
  • 日本巨頭正式宣布,ASML將迎來對手,華為轉機到來了!
    導讀:日本巨頭正式宣布,ASML將迎來對手,華為轉機到來了!曾經在半導體晶片領域有著領先優勢的日本巨頭企業們如今都蠢蠢欲動,想要恢復往日的輝煌;據悉,日本光學設備製造企業巨頭佳能正在計劃進入光刻機領域發展,並提升光刻機的生產效率來搶佔市場,同時佳能還將重新向市場推出新的高效率光刻機。
  • 美國也沒想到,歐洲再次傳出好消息,華為轉機來得如此之快!
    答案很簡單,華為不同於普通的公司,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掌握了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所以背後擁有一股很大的支持力量,畢竟大多數國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再加上華為自身的努力,二者相互作用之下,使得華為充滿了底氣和信心,即便是直面美國也不會退縮。而且經過兩年多的較量後,華為已經處於優勢的地位,而美國的行動也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 華為歐洲市場迎來轉機?英法拒絕後,德國正式宣布
    近期,華為在歐洲市場遭遇接連打擊,川普在打壓華為的過程中,也一直都在試圖遊說歐洲國家加入「抵制華為設備」的隊伍之中,為何美國如此看重歐洲國家,而不去拉攏印度、日本以及韓國這樣的國家呢?其實從華為拿下的全球91個5G訂單詳情,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在華為的這91個訂單中,有47個訂單都是來自於歐洲國家。
  • 歐洲17國「抱團取暖」,華為也開始行動了
    歐洲17國「抱團取暖」,華為也開始行動了。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物極必反,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可以說很多的事物儘是如此,傷害與被傷害總是相互的。半導體行業在這兩年裡,可以說是動蕩不安,其實緣由很簡單,就是一場力量的角逐,只是對於這種曲線的競爭,很多人早已經無法苟同。
  • 華為迎來重大轉機!美晶片業損失11120億,同意對華為供貨增至10家
    近年來,以美國政府為首的國家不斷打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在晶片上卡住中國的脖子,華為等企業更是由於晶片的斷供大受影響,而與此同時中國意識到晶片國產化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從2020年開始,中國晶片國產化的熱情被激活,大量的晶片製造企業和新的晶片投資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 華為5G迎來新轉機,美國專家:怎麼又是中國?
    眾所周知,華為是我國的科技巨頭,受到了全球的關注,而華為近幾年的發展持續受到了美國的「打壓」,但華為發展仍然勢如破竹。而如今華為似乎與瑞典化敵為友,迎來新的轉機,美國專家更是直言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土耳其航空將開通美國、歐洲、歐洲等出發共計8條轉機至廣州航線
    8月起,土耳其航空將增加8條轉機回國航線,出發地遍布美國、歐洲和阿聯杜拜,轉機港均為土耳其伊斯坦堡。而且8條航線的國內目的港都是廣東廣州。這些航線的細節如下。2,美國芝加哥-伊斯坦堡-廣州出發日期為8月17日和8月24日共計兩班。芝加哥-伊斯坦堡起飛時間為21:40分,抵達時間為第二天16:10分。伊斯坦堡-廣州起飛時間為18:35分,抵達廣州時間為第二天早上9:40分。
  • 土耳其航空將開通美國、歐洲、歐洲等出發共計8條轉機至廣州航線
    8月起,土耳其航空將增加8條轉機回國航線,出發地遍布美國、歐洲和阿聯杜拜,轉機港均為土耳其伊斯坦堡。而且8條航線的國內目的港都是廣東廣州。這些航線的細節如下。1,美國紐約-伊斯坦堡-廣州出發日期8月17日、8月24日共兩班。
  • 華為終於迎來轉機?國家正式宣布新規,網友:感謝川普!
    大家也都知道,因為技術過於領先,華為被美國制裁,全方位業務都受到影響,特別是「晶片禁令」發布後,華為被逼上絕路,除了勝利別無選擇,而且不只是華為,幾乎國內所有科技企業,都因為這條「禁令」,看到了自己的短板,而這一次,華為終於迎來轉機了?國家正式宣布新規,網友:感謝川普!
  • 華為轉機出現,網友:孟晚舟回國有希望了?
    推薦語:最新的消息是,華為孟晚舟引渡案因疫情延後…………………………下文轉載自作者:小勇的科技世界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加拿大突然宣布!華為轉機出現,網友:孟晚舟回國有希望了?要說美國開始打壓華為公司的發展,那就要從孟晚舟開始說起,孟晚舟作為華為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同時又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她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在2018年12月,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之時卻被加拿大警方非法扣留,經過多番交涉之後,如今孟晚舟任然滯留加拿大無法回國;可以說扣押孟晚舟就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第一步,在此之後,美國打擊華為公司的力度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 華為在歐洲①:攻堅
    2019年5月,美國發布「華為禁令」,企圖將華為擋在5G之外。美國四處遊說,拉攏盟友站隊,但緊跟美國制裁華為的國家卻寥寥無幾。2019年6月底,美國在「華為禁令」問題上出現專項。總統川普在G20峰會期間表示,美國企業可以向華為出售設備。
  • 華為放出「大招」:將在法國建設生產中心,能挽回歐洲市場嗎?
    華為官方在12月17日的時候,宣布了將在2021年赴法國建廠的消息。按照華為的規劃來看,在法國建設的工廠將用於生產晶片組及主板、4G和5G基站所需要的零部件等產品,初步的地址擬定在法國的布拉馬特小鎮。該工廠預計將於2021年之內正式開工,並且在2023的時候實現投產。
  • 為「討好」川普,毀約華為,英國損失1732億項目,報應來得太快
    在美國將華為公開列入「黑名單」之後,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臨陣倒戈,為了「討好」川普,不惜做言而無信的小人。英國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原本就和華為籤訂了合約,現在又不惜毀約禁止國內企業使用華為的設備和技術,甚至表示如果發現違反該條例,將會對企業進行高額罰款。
  • 歐洲13國集體行動,美國將成為最大的「輸家」,被餘承東說對了?
    但是自從今年5月份開始,晶片行業就發生了動蕩,導致很多企業受到了不利的影響,全球化的格局也在慢慢消融。而動蕩的源頭就是美國新制定的晶片規則,為了達成某些計劃,美國開始把目標轉向華為的晶片供應鏈,企圖用規則來約束各大供應商。起初,該規則確實發揮出了作用,讓華為的晶片出現了短缺的問題,就連餘承東也親口承認處境不容樂觀。
  • 松山湖·華為歐洲小鎮
    為了讓朋友們更加全面了解東莞的發展狀況,老牛團隊正式推出「東莞產業園區」系列,聚焦東莞各片區的「產業現狀+發展規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松山湖的華為終端研發總部,也就是俗稱的歐洲小鎮。 華為很早就在松山湖開始了系統的產業布局,從早期北部的南方工廠1-2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