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美國政府為首的國家不斷打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在晶片上卡住中國的脖子,華為等企業更是由於晶片的斷供大受影響,而與此同時中國意識到晶片國產化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從2020年開始,中國晶片國產化的熱情被激活,大量的晶片製造企業和新的晶片投資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國家免稅大力扶持晶片企業
根據報導,在12月17日,包括工信部在內的四大部門,聯合發文《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此公告一出可以說強烈的表達了中國政府對於扶持中國晶片企業的決心,也預示華為等企業迎來重大轉機,該公告的內容大致為對集成電路小於25NM且經營超過5年以上的企業,進行長達10年的免稅政策,而高於25NM的則按照順序相應減少免稅年限。
在一份來自光大的證卷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國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的所得稅稅收為25.67億元,而隨著這一政策的出臺很多企業都能因此獲益,高層在稅收上的大力減免,也使得國內的晶片製造企業能夠騰挪出更多的資金用於技術研發上,也能更好的學習國外的技術、高薪吸引國外的人才,同時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美國晶片行業虧損11120億
在2019年,有關中國對外進口的產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晶片的對外進口已經佔到了第一,整個進口的規模也達到了驚人的3040億美元,可以說中國對外部的晶片需求達到了70%,而目前由於美國的不斷打壓,逼著中國走上了晶片自研的道路上,同時近些年來中國企業的晶片製造技術突飛猛進,在未來中國的晶片製造業大有佔據中國自己市場的趨勢,而美國方面則會失去巨大的中國市場。
目前美國晶片的主要出口國就是中國,而有著大量需求的就是中國的華為,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不僅使得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迎頭追趕,也使得美國的晶片製造業巨頭遭受巨大損失,目前美國的晶片巨頭已經虧損約1700美元(11120億人民幣)。
美迫於壓力恢復供應
由於上述帶來的巨大損失,美國高層和美國的晶片巨頭當然是坐不住的,於是美國方面也逐漸鬆動了對華的禁令,截至目前,已經恢復了大約10家企業對中國恢復供應,這其中就包含了韓國的三星、臺灣地區的臺積電、日本索尼、英特爾等半導體領域的老牌廠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