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記憶裡的青島冰糕,是所有老青島的記憶!

2021-02-16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如今冰糕冷食的種類越來越多,口味也越來越豐富,但我們卻怎麼也抹不去童年的涼爽回憶。那時,每當耳邊傳來「冰糕、冰糕」的叫賣聲,每當表現不錯拿著父母獎勵的五分錢,興高採烈的買回一支花生冰糕或是奶油雪糕時,那就是我們童年夏季最美的期待、那就是我們童年最幸福的記憶。

說起青島冷食業的歷史,可謂是歷史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德、日侵佔青島時期,那時一些外商開設西點店,銷售西式糖果,並時常自製少量冰淇淋出售。日本二次侵佔青島以後,日本的製冷設備進入青島,冷食店也逐漸增多,冷食品以冰棍和刨冰為大宗。據統計,至青島解放前夕,市內冷食店仍約有30個。
民國時期的青島冰糕,「茲美冰糕廠出品」【普集支路十八號、電話一八一八】(朱衛東收藏)民國時期的青島冰糕,青島冷制店出品【陵縣路41號,電話;2547】(朱衛東收藏)青島解放後,1956年由仁聚、大中華、新中國、滋重、新新、三立成等10個糖果作坊公私合營,組成糖果廠;由生產冷食的匯大、龍源、興華、新源等12個商號組成冷食廠,兩廠於1960年合併為青島糖果冷食廠。青島蛋廠「蛋奶冰磚」(1984年4月青島蛋廠改名為青島罐頭食品廠)我們最熟悉的的冰糕最初叫冰棍,主要成分是糖精、白開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隨著青島糖果冷食廠的建立,冰糕應運而生。冰糕的個頭較冰棍稍大,原料由紅白糖取代了糖精,冰糕攤販們肩背的冰糕箱,大都被一種帶有瓶膽的手提保溫筒取而代之,這種保溫桶儲存冰糕的方式持續了很多年。對很多老青島來說,記憶裡的老冰糕是絕對難忘的。稍年輕點難忘的應該是娃娃頭、玉兔等口味,這些都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冰糕品種。計劃經濟時期的冰糕只有三種,3分錢一支普通口味的,4分錢一支花生的,5分錢一支是雪糕(含奶),後來出了冰磚,好像是八分還是一毛錢,但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我們小時候是很少能吃到的。這是網友提供的一張「青島市臺東區會堂」的奶油冰糕商標紙

記憶裡的夏日,撕開那簡陋的包裝紙,迫不及待地把整根冰糕往嘴裡塞,直到把整個嘴都凍得麻麻的。那種回味絕對太爽了。但冰糕是捨不得一口一口咬的,就得含著、吮著吃,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冰糕是少數的零食之一,能吃一根冰糕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已是非常奢侈了。

1983年,青島糖果冷食廠引進了3條全自動冷食生產線,加快了發展步伐。傳統名產「佛桃牌」冰激凌、雙色雪糕、果醬夾心雪糕、果味冰棒、雙色冰磚質量均高於全省水平。新生產的奇形冰激凌系列冷食品榮獲1986年山東省兒童生活用品新產品一等獎。資料統計,1963~1986年,青島糖果冷食廠生產各類冷食品55122萬支(杯)。以其為主力,加之青島罐頭食品廠和四方豆製品廠附屬冷食生產,市商業系統冷食生產年加工能力已達3000噸以上,上市品種40多個。這張照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太平路上。地上的保溫瓶是那時專門賣冰糕用的,現在的孩子已經見不到這個了。那時候冰箱很少見,賣冷飲的都是推一個箱子,裡面放點冰塊,外面用棉被蓋著保溫,或是提著一個保溫瓶。1990年,棧橋上的「佛桃」冷食廣告。(王挺攝影)
青島糖果冷食廠生產的「佛桃牌」冷食,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島人民最受歡迎的冷食製品之一,成了青島人夏日裡最關注的焦點。

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島區海濱食品廠生產的「多味大冰糕」,標價「一角五分」

嶗山糕點廠生產的「果汁冰糕」

青島浮山乳品廠生產的「果汁冰糕」

位於青島市重慶南路499號的青島美猴王冷食有限公司1994年,青島冷食市場進行了一次大整合,嶗山猴王冷食有限公司、青島糖果冷食品總廠、美國風味有限公司、香港永騰國際有限公司四方合資成立了青島美猴王-佛桃冷食有限公司。1995年,該公司投產,當年的生意就異常火爆。美猴王、大白兔等冷食已成為無數青島人揮之不去的兒時記憶。青島美猴王-佛桃冷食有限公司生產的雙色、夾心、娃娃頭、玉兔等雪糕,深受市民喜愛,也被稱為青島冷飲圈的「四大金剛」。上世紀90年代初,信號山路與掖縣路交界,鏡頭右前方的冰糕攤,在那個年代幾乎隨處可見。(王挺攝影)
上世紀90年代初,登州路一處小賣鋪前,雜亂的廣告上,冰糕、冰磚、娃娃頭、冰激凌.,是那個年代孩子們的最愛。(王挺攝影)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山公園櫻花季,孩子們在吃「玉兔」大雪糕。(逄淑才收藏)大家一定還會記得曾經風靡島城的「獅子王花生雪糕」吧!(青島晨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雀巢、和路雪等知名品牌冷食的直銷衝擊,「佛桃-美猴王」逐漸開始走向沒落。同時公司因債務等問題而致使資金鍊斷裂,也導致後期的最終停產。除此之外,大白兔、娃娃頭等這些曾經的明星冷食,也漸漸淡出青島人的視線,如今更是只能在回憶裡去品嘗它的甜美滋味了。

2006年10月22日,青島各媒體紛紛報導,澳門「賭王」何鴻燊以6000多萬元的價格拍下位於青島市重慶中路499號的80餘畝地皮,成為其在江北的首個實質性投資項目。該項目預計首期投資4億元,將建成青島最大的百貨店———港澳商城。項目初步規劃2007年3月開工,其後卻因手續等問題而擱置。

2008年8月26日,青島益亨拍賣行在半島都市報刊登廣告,宣布對該地塊進行招商。2010年2月,李滄區政府再次推出美猴王地塊招商。2011年5月,美猴王原址拆除。隨著美猴王老廠房的拆遷,美猴王標誌與大白兔冰糕等一樣成為了青島的一段歷史。

如今,說起冰棍或許只能在老電影中尋找記憶了,曾經無數人心愛的冰糕也早已被各色雪糕和冰激凌冷食所取代,貯藏工具也早已更新成現代冰櫃了。

曾經紅火幾十年的青島冰糕,在如此之大的冷食圈裡,竟然沒有一席之地.

然而,那記憶中的「冰糕、冰糕」的叫賣聲,夏日裡那經典的花生冰糕、奶油雪糕,冰磚、冰激凌,到人們更熟悉的「娃娃頭」、「大白兔」,他們雖然已消失多年,卻仍讓無數老青島人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本組圖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文中圖片無備註的均源自網絡,如無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相關焦點

  • 青島城市記憶:勝利橋舊影,那些老青島揮之不去的記憶!
    勝利橋建成後,大大提高了四流路的通行能力,確保來往車輛晴雨天通行無阻,成為當時青島市區內最大橋梁。從此再也沒有因為發大水而阻斷交通的現象發生。 2001年勝利橋再次翻修時,被棄置的橋頭碑。勝利橋車站舊影,再回首已是記憶!說起勝利橋,就離不開老青島再熟悉不過的勝利橋公交車站,作為青島南北交通的連接點,這處島城著名的公交始發及途經的重要站點,幾十年裡,為無數老青島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也希望這些勝利橋車站曾經的照片,讓您再次感受那些曾經的美好記憶。
  • 那些老青島人記憶中的電影院,你去過幾家?
    那些熟悉的老電影院是純真童年裡不可或缺的亮點它們承載了幾代青島人的青春記憶雖然現在的電影院設施設備愈來愈高檔但可能再也找不回當年老電影院的感覺了……青島,你最熟悉的影院是哪一間?請一起穿越時空回味那些年,我們記憶裡的老電影院紅星電影院中山路61號,這裡曾經輝煌過,熱鬧過,是多少年輕人戀愛約會的必去場地之一;這裡曾是很多老青島童年時光的收錄機;這裡曾場場爆滿,只要有電影,就永遠不缺觀眾
  • 青島中山路劈柴院,逐漸老去的青島記憶
    劈柴院誕生於青島開埠之初,建於1902年,因為這裡曾經有為大窯溝窯爐燒制磚瓦供應劈柴的市場,故被稱為劈柴院。走進劈柴院,就能看到牆上掛著的劈柴院簡介。劈柴院從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可謂是見證了青島的百年風雨歷程,承載了幾代青島人的記憶。
  • 曾經的茂昌蛋廠,老青島記憶裡的時光舊影
    說起它的前身「青島茂昌蛋廠」,更是存於無數老青島的記憶中。19世紀末以來,我國開始向西方出口鮮雞蛋以及雞蛋產品,以英國為第一位,次為法、德、比等國。鮮蛋以外的蛋產品有冰蛋白、冰蛋黃、蛋片、蛋黃粉、甘油密黃、硼酸粉鹽黃等。
  • 一組中山路老環球的珍貴舊影,老青島獨有的記憶情懷!
    這首陪伴著無數島城人成長的老童謠,可以說沒有比她更令人熟悉與親切的了,她在很長時間裡影響了無數的青島人。在這裡,有著我們曾經難忘的點點滴滴,有著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街老店,纏繞著青島人太多的不滅情結。而在老青島的心中,上街裡,就是到中山路;買書包,買鉛筆,就是到環球。位於中山路和北京路交界處的環球文化體育用品商店,是許多老青島人的必到之地。
  • 青島城市記憶:消失的東方菜市場,老照片裡太多老青島的回憶!
    2008年拆除前的東方市場一瞥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東方菜市」與青島公立市場(位於市場三路,建於1917年,1993年拆除)、臺東鎮商業市場(位於老臺東,建於1927年,2000年拆除)、後海商業市場(位於莘縣路,建於1933年,2008年拆除)等幾大市場,在老青島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影響力
  • 中山路舊影,那些消失了的老街裡記憶!
    自1996年至今,中山路已經歷經多次改造,我們見證了許多曾經令青島人魂牽夢繞的老建築、老店鋪淡出視野,卻依舊難改頹容。「上街裡」,是老青島人曾經的時尚與永久的記憶。今天為大家展示的是那些曾經在老青島心中抹不去的點點滴滴,那些耳熟能詳、時常光顧的老店,那裡,一定有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憶。
  • 青島城市記憶:曾經的四方火車站,那些承載歷史的記憶!
    四方火車站四方站是膠濟鐵路青島站始發第三個車站,離青島站僅有六公裡之遙,但因為四方機車車輛廠建在此,四方站也就毗鄰而居。從四方站南橋洞到四方站北橋洞,各有一個扳道房,算是進出站的大門口,出了扳道房就算出車站了,兩個扳道房之間大約也就是裡數路,這就是四方站。
  • 老青島銀都知道 誰的青春記憶裡沒有四方路?
    對於很多老青島銀來說  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承載著他們共同的青春記憶  那是一條神奇的街,路名無論是  易州路、濰縣路、博山路還是黃島路…  老青島們只管叫它——四方路「毫不誇張的說當年川味餐廳的上座率絕對比他們還火上十倍…  水煮肉片和螞蟻上樹是「川味餐廳」的特色菜,無論店裡多忙,這兩道菜一定要當著客人的面完成最後一步:在成品菜上澆熱油的儀式!親歷沸油與辣椒親切融合,使得許多並不是很能吃辣的青島人也對熱辣似火的川味美食,油然多出幾分儀式般的隆重感。
  • 青島市北區大港老企業文化記憶主題公園:鑑古觀今 再續輝煌
    2018年,市北區為解決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問題,統籌規劃設計一處佔地面積4300平方米的中式園林風格的記憶主題公園。如今走進公園,植被茂盛,四季有花,移步有景;亭臺長廊,假山碧水,古韻雅風,已成為居民每天樂往的好去處。市北區大港街道位於青島市的西南部,面積6.22平方千米,是青島市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工業片區,是青島眾多名牌企業的誕生地。
  • 鬧市中留存時代印記 青島開啟老企業文化記憶主題公園
    6月11日,記者來到青島市北區的一處街角公園——「昌樂園」,與其他公園不同的是,這裡被做成了一處青島老企業文化記憶主題公園。昂首報曉的大公雞、樸實無華的燈塔醬油瓶、中西結合的哈德門煙盒,無一不展現出青島市近代製造業發展的概況。漫步在公園中,仿佛置身於一座建在室外的博物館,也凸顯了公園設計的特色。
  • 青島的名牌不只有鈣奶餅乾和嶗山可樂,這些洋氣的品牌是只屬於老...
    信報君說兩句她們,是難忘的老品牌、老味道;她們,是陪伴了我們幾代人的記憶;她們,或已黯然消失,或名字變換;她們,或仍在低谷,或已浴火重生。不管如何,都是老青島不應忘卻的記憶情懷。再次看到她們的舊影,會勾起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憶。
  • 記憶中的青島,回憶裡的故鄉
    ,但是更準確的是在即墨,是我長大的地方,那裡留下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只有回到那個地方才會有真正的放鬆感。說道青島,你可能了解他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來來往往的很多遊客在短短幾日之間是很難真正了解到當地的人文情懷的,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記憶裡的家鄉.......
  • 青島人抹不去的城市記憶:中山路天橋將拆除
    原標題:中山路天橋說再見「一二一,上街裡……」,兒歌中的「街裡」說的就是青島的百年老路——中山路。而其中的人行過街天橋,在中山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承載了年輕一輩的青島人對於老街裡的集體回憶。中山路人行天橋,位於市南區中山路與膠州路交叉口。
  • 青島老企業文化記憶主題公園開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張嘉慧 具有時代記憶的大金鹿自行車、縫紉機實物安置在公園裡,供老居民回味,年輕人回望,日前,市北區打造的街角公園「昌樂園」開園,長廊遊亭、假山瀑布、竹林小道讓此處煥發新面貌。
  • 51米巨幅攝影長卷《記憶中山路》亮相青島百年老街
    青島中山路歷史街區是青島老城的核心街區,中山路是一條沉澱了青島最初記憶和承載了青島城市商業文化底蘊的百年老街,她是青島百年歷史的一個縮影
  • 青島的「城市記憶之地」
    這條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餘米,既承載著老青島人的記憶,又是當代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2006 年,這條街有了自己的名字——臺東商業步行街。 這個仿建的玉皇廟大門位於臺東步行街東側居民樓間的一條百米長街巷裡,一個刻有「臺東老街」的石牌坊立在巷口。
  • 獨家:青島記憶之六 寫滿滄桑的老建築
    車站飯店    點擊查看>>    獨家:青島記憶之一 老照片還原臺東舊貌    獨家:青島記憶之二 老膠片重溫臺東風情    獨家:青島記憶之三 三十年前的臺東街頭    獨家:青島記憶之四 寫滿故事的臺東地標    獨家:青島記憶之五 鐫刻時光的臺東馬路    【青島新聞網獨家】    車站飯店舊址:    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
  • 青島人的年少時光裡,一定有這條路!回看中山路的歷史變遷,喚醒沉睡的記憶
    是那些沿街而立的眾多老品牌?還是那些你熟悉難忘的老味道?德國人來到青島後,為了方便接收由棧橋碼頭運過來的物資,同時也是方便運送物資通向小港大港以便其建設需要,德國總督當局開闢出一條向北的道路,史稱斐迭裡街,這便是中山路百年記憶的起點。
  • 記憶裡的臺東三路,百年商業街的滄桑巨變
    後來臺東三路兩側都是一排排二層小樓,路中間設多個攤位,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有賣冰糕的(當時冰糕用保溫桶盛著用小車推著賣)、賣衣服的、賣日用百貨的、賣簾枕被褥的、賣鍋碗瓢盆的、賣玩具等各種商品,還有賣舊洋衣服的、變戲法的、演雜耍的,也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雲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