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冰糕冷食的種類越來越多,口味也越來越豐富,但我們卻怎麼也抹不去童年的涼爽回憶。那時,每當耳邊傳來「冰糕、冰糕」的叫賣聲,每當表現不錯拿著父母獎勵的五分錢,興高採烈的買回一支花生冰糕或是奶油雪糕時,那就是我們童年夏季最美的期待、那就是我們童年最幸福的記憶。
說起青島冷食業的歷史,可謂是歷史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德、日侵佔青島時期,那時一些外商開設西點店,銷售西式糖果,並時常自製少量冰淇淋出售。日本二次侵佔青島以後,日本的製冷設備進入青島,冷食店也逐漸增多,冷食品以冰棍和刨冰為大宗。據統計,至青島解放前夕,市內冷食店仍約有30個。記憶裡的夏日,撕開那簡陋的包裝紙,迫不及待地把整根冰糕往嘴裡塞,直到把整個嘴都凍得麻麻的。那種回味絕對太爽了。但冰糕是捨不得一口一口咬的,就得含著、吮著吃,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冰糕是少數的零食之一,能吃一根冰糕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已是非常奢侈了。
1983年,青島糖果冷食廠引進了3條全自動冷食生產線,加快了發展步伐。傳統名產「佛桃牌」冰激凌、雙色雪糕、果醬夾心雪糕、果味冰棒、雙色冰磚質量均高於全省水平。新生產的奇形冰激凌系列冷食品榮獲1986年山東省兒童生活用品新產品一等獎。資料統計,1963~1986年,青島糖果冷食廠生產各類冷食品55122萬支(杯)。以其為主力,加之青島罐頭食品廠和四方豆製品廠附屬冷食生產,市商業系統冷食生產年加工能力已達3000噸以上,上市品種40多個。這張照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太平路上。地上的保溫瓶是那時專門賣冰糕用的,現在的孩子已經見不到這個了。那時候冰箱很少見,賣冷飲的都是推一個箱子,裡面放點冰塊,外面用棉被蓋著保溫,或是提著一個保溫瓶。1990年,棧橋上的「佛桃」冷食廣告。(王挺攝影)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島區海濱食品廠生產的「多味大冰糕」,標價「一角五分」
嶗山糕點廠生產的「果汁冰糕」
青島浮山乳品廠生產的「果汁冰糕」
2006年10月22日,青島各媒體紛紛報導,澳門「賭王」何鴻燊以6000多萬元的價格拍下位於青島市重慶中路499號的80餘畝地皮,成為其在江北的首個實質性投資項目。該項目預計首期投資4億元,將建成青島最大的百貨店———港澳商城。項目初步規劃2007年3月開工,其後卻因手續等問題而擱置。
2008年8月26日,青島益亨拍賣行在半島都市報刊登廣告,宣布對該地塊進行招商。2010年2月,李滄區政府再次推出美猴王地塊招商。2011年5月,美猴王原址拆除。隨著美猴王老廠房的拆遷,美猴王標誌與大白兔冰糕等一樣成為了青島的一段歷史。
如今,說起冰棍或許只能在老電影中尋找記憶了,曾經無數人心愛的冰糕也早已被各色雪糕和冰激凌冷食所取代,貯藏工具也早已更新成現代冰櫃了。
曾經紅火幾十年的青島冰糕,在如此之大的冷食圈裡,竟然沒有一席之地.
然而,那記憶中的「冰糕、冰糕」的叫賣聲,夏日裡那經典的花生冰糕、奶油雪糕,冰磚、冰激凌,到人們更熟悉的「娃娃頭」、「大白兔」,他們雖然已消失多年,卻仍讓無數老青島人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本組圖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文中圖片無備註的均源自網絡,如無許可請勿轉載!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