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2020-07-27 程式設計師生存指南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昨天帶娃專程去了都江堰景區。


都江堰是一個偉大的舉世聞名的大工程。都江堰利用地形與水勢、以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解決了洩洪、排沙兩大難題。


根據導遊講解,結合查詢資料,都江堰的作用及巧妙之處整理如下。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岷江發源於岷山山脈,穿過成都平原,匯入長江的幹流中。


在岷江從高山流向平原的出口處有座玉壘山。


江水到達此處後被迫掉頭折返,無法繼續向成都平原行進。


而岷江的另一岸卻因為泥沙的淤積經常發生大規模的洪澇災害。


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


李冰父子計劃打通阻擋岷江的玉壘山,將岷江之水引入成都平原,形成灌溉網。


李冰將工程的實施點定在了岷江出山口的彎道處。


通過向江心投放卵石填充的竹籠,建造了一座類似魚嘴的分水堤。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魚嘴的一側為內江,水位較深,水面較窄。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另一側為外江,水位較淺,水面較寬。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因此,在枯水期,內江和外江的流量比是6:4。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而在汛期,內江與外江的流量比是4:6。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這樣保證了進入成都平原水量的穩定。


此外,內江入口處,河床凹陷,而外江入口處河床凸起。


按照水流的自然規律,澄澈的表層水流向凹地,渾濁的底層水流向凸地,

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沙石都會被外江帶走。


然後需要打通內江通往成都平原的通道。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阻擋通道的玉壘山,石質堅硬,山體巨大。若僅憑人力開鑿,施工難度難以想像。


李冰使用火燒水澆的方法。極大地降低了開山的工作量。


高溫的巖石遇到水急速冷卻,在內部應力的作用下紛紛崩裂。


最終用了8年時間,在山上打開了一條20米寬,40米高,80米長的山口。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形成了形似瓶口的入水口,被稱作「寶瓶口」。


寶瓶口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約束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如果遇到洪水時期,大量的水被寶瓶口阻攔,水面就會上升,當水面超過旁邊的飛沙堰時,就會被飛沙堰後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達到二次排洪。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流入內江的河水仍有少量的泥沙需要排出。


李冰將分水堤的尾部降低,稱之為「飛沙堰」。


內江水以巨大的衝擊力流到此處,會被飛沙堰旁邊狹窄的寶瓶口所制約,加上寶瓶口旁邊「離堆」的頂託,在飛沙堰附近形成漩渦。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水中剩餘的沙石大量被漩渦甩出飛沙堰,其餘的沙石在飛沙堰對面的回水區鳳棲窩沉澱。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流入寶瓶口的則是上層較清澈的江水。


即便如此,內江的泥沙依然不斷堆積。


每年的枯水期都要對內江進行清淤。


公元前248年,都江堰完工,持續穩定的岷江水由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灌溉著平原上千萬畝的農田。

超讚!千年歷史的都江堰,蘊藏著這個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都江堰是古人偉大智慧的結晶,順應自然規律,至今生生不息,堪稱世界水利文化的奇蹟。

相關焦點

  •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都江堰是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超級水利工程,它締造了富庶豐饒的天府之國,兩千年來一刻不停的持續自動運作,是古人科學智慧的代表之作。那麼都江堰是如何運作,如何調節水利的呢?一、分水設施1、都江堰第一個重要的設施是分水魚嘴,它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
  • 探訪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古人智慧
    5月4日,天府新飛躍主流媒體瞰四川活動進行到第二天,全國40餘家主流媒體記者來到四川都江堰,實地觀看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古人治水智慧。據景區導遊介紹,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該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魚嘴、飛沙堰以及寶瓶口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巧奪天工,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長存的「不壞金身」。兩千多年來,都江堰把滔滔東洩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水旱從人「天府之國「的富饒與美麗。
  • 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它的名字叫做都江堰
    時光流淌過兩千年,在成都平原上,有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發揮著重要防洪、灌溉的作用,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的結晶,李冰父子當年運用大自然的規律和聰明智慧,讓奔騰的岷江在這裡改變了方向,天府之國也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而變得更加富庶。
  • 千年水利工程,助力徽商行商天下,可不是都江堰
    一提到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自然會想到都江堰,集人類智慧的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對自然幹擾最少、利用最大,滋潤了成都平原二千年。在徽州古城,見到了另外一項古代水利工程,雖然它現在鮮為人知,也不再發揮以往的重要作用,但古人的智慧永遠寫在歷史的天空上。
  • 距今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仍在使用,古人的智慧不可估量
    都江堰景區在公元前256年,李冰率領眾人修建的都江堰無壩水利工程,一直到現在,仍然在使用,此工程全世界僅此一例。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水利工程已經2000多年了,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可估量,甚至比現在的某些專家更加專家!
  • 都江堰工作原理是什麼?從空中看古人的智慧,真讓人折服
    這裡是大偉帶你去旅行,大偉今天帶你走進:都江堰工作原理是什麼?從空中看古人的智慧,真讓人折服。都江堰是兩千多年前的超級水利工程,就是因為它的存在才締造了富饒的天府之國,而且在2000年來一直持續運作,但大家知道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嗎?
  •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所建設,在中國古代起著巨大作用。
  • 都江堰迎今年最大洪峰!且看千年水利工程分洪洩流,守護天府~
    世人讚嘆它的經久不衰、水旱從人的時候,你懂它的原理嗎?今天水靈妹就帶你近距離感受這座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 中國歷史上最具智慧的水利工程,設計原理至今仍在使用,驚豔世界
    都江堰工程大家應該都知道,不少人認為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其實一點不言過。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離成都市50公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至今仍在一直使用的偉大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殊。
  • 都江堰工程為什麼不能複製?
    上文說過,數年前,哥曾去過成都平原,相較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川中著名景點峨眉、青城、九寨溝等,哥倒是更對都江堰這一幾千年歷史的水利工程更感興趣。哥想知道,在國內其他地方,甚至包括全世界,這都江堰工程為什麼獨一無二、不能複製?
  • 都江堰: 一處浩大的水利工程
    在旖旎芬芳中走進都江堰,感受宏偉、浩大的水利工程。沿堤一水之隔岸邊,是蔓延無盡的綠色森林,呈現一幅美麗畫卷,遊客盡可一睹千年壯觀的水利工程,分水之處泛著雪白的浪花和層層漣漪,十分壯觀美麗。看著這麼壯觀巨大的工程,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兩千多年前,全靠人的雙手建造,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 戰國時期使用至今,我國最巧妙的水利工程,設計原理驚豔了世界
    作為一個有著5千年文化底蘊的大國,我國古人們創造出來的各種文化以及工程,在當時都是獨領風騷的,有很多卓越的工程沿用至今。戰國時期使用至今,我國最巧妙的水利工程,設計原理驚豔了世界!這個工程就是都江堰,修建於戰國後期的都江堰,目前還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到現在,都江堰已經守護了四川地區兩千三百多年的時間。
  • 傳說中白素貞的家鄉,美麗都江堰,水利工程奇蹟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距成都市市區約50公裡,距青城山風景區20公裡,都江堰市以「世界水利文化之祖」聞名,青城山被稱為「青城天下幽」,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名勝
  • 必看,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離堆公園
    水利工程攻略水利工程之前呢,我們要先對其原理有個大致了解。畢竟要先有興趣,才會行動。水利工程包括魚嘴,金剛堤,飛沙堰,寶瓶口。大家在圖上可以看到,魚嘴與金剛堤連在一起將流下的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金剛堤將水隔開且只排水;飛沙堰與外江連通,而它既可以排水又可以排沙;寶瓶口處有兩條道,一條暗道與外道,暗道連通都江堰城區市民用水,外道沿河道流下(南橋下的河流就是外道流下的),早期時,寶瓶口沒有打通,大量水就停滯,人們就用最古老的方式——熱脹冷縮,在山之間鑿開河道,使之流下下。
  • 遊覽世界文化遺產之地都江堰領略古人當年修建水利工程的聰明睿智
    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的水文化信仰在歷史上由來已久,可追逆到2000多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蜀郡首李冰率民眾耗時約20年修建而成,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年代久遠,至今依然發揮巨大效益的無壩引水工程。它位於四川盆地邊緣的岷江中遊,今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市區60公裡。
  • 都江堰不僅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還擁有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來到四川,這兩句旅遊宣傳口號隨處可見,青城山是道教聖地,都江堰是兩千多年歷史的水利工程,都入選了世界遺產。都江堰其實不止是水利工程,這裡的古建築也很多,始建年代大都和都江堰同時期,而且大部分保存完好,這些古道觀、古廟宇也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世界最悠久的水利工程,已運行了近兩千年!還有著動人的神話故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秦朝建成的水利工程,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也是至今全世界唯一歷史最悠久、依然在運作的大型水利工程,凝聚著古人的勤勞與智慧,堪稱一座水利博物館。都江堰的盛名千年流傳,無數中外名士都曾遊覽至此,馬可波羅就在其遊記中對都江堰大加讚賞,我國著名文學家餘秋雨更為都江堰著下散文。
  •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 伏龍觀離堆公園 玉壘山公園 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早上我們到達景區時還不多,我們去售票口買票時發現,用上海身份證居然不用買票可直接進,後來才知道原來都江堰是當年上海過來一起援建的。
  • 沃野千裡的都江堰,真的太美了
    我們都曾經在歷史書上,學到過李冰父子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從書上我們知道,這裡逾越千年一直都發揮著灌溉防洪的作用,讓成都平原從水旱天災,變成現在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它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著且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