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日本「2035計劃」,平衡的保守主義

2020-12-10 騰訊網

環保涉及子孫後代利益,但一碰到當前利益問題,硬槓槓也會變成軟條件。日本尚未出臺的「2035禁售計劃」如此保守,原因不難理解。

文/《汽車人》黃耀鵬(微信公眾號:汽車人傳媒)

有消息稱,日本經產省正在「考慮」,自2035年起,停售純內燃機驅動的傳統汽車。這一正在醞釀的決策,還要經過本月一次業內「高峰會議」的討論,才有可能推出。據悉,參加會議的是汽車行業高管和業內專家。

在發達國家中,關于禁售燃油車這個議題,日本已經大大落後了。「禁售」時間表不具備任何法律約束力,做出承諾的政府或領導人,屆時不可能還在位,基本上算「口嗨」型承諾。

即便如此,日本的「禁售」承諾為什麼難產呢?或者,既然沒有法律意義,為什麼還必須要承諾?

法定義務壓力

關於減排,每一個發達國家、大型經濟體,特別是G20成員,都分攤到特定義務。具體規定載於5年前的《巴黎協定》。除了高喊「美國第一」的即將下臺的川普政府,所有分攤到減排任務的國家,都有義務將減排承諾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而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則承諾在第一天就重返《巴黎協定》。可見,《巴黎協定》所代表的全球減排義務,是全球政治共識的公約數。破壞或者拒不執行,不光在道義上大大減分,也要面臨愈來愈大的內外輿論壓力。更為關鍵的是,已經生效的《巴黎協議》,對籤約國有法律約束力。

在籤署協定的第二年,即2016年11月,日本眾議院批准了《巴黎協定》,並通過了2030年減排26%、2050年減排80%的決議(排放基準為2010年)。減排就成了日本政府、企業和國民必須執行的法律義務。

從2018年的數據調查結果看,汽車尾氣排放佔據日本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16%,飛機、輪船和火車的總二氧化碳排放只佔3%或更少。如果在交通工具上想辦法,汽車是重頭戲。但是汽車也是日本工業競爭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之一。因此,如何平衡製造業與環保的訴求,一直是兩難問題。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不論2030年目標,還是2050年目標,都需要採取比當前更嚴厲的措施。

這樣一來,禁售燃油車就提上了日程。但是,這事兒需要國家財政能力(補貼)、工業製造實力、政府執行能力、全社會共識,基本等同於發達國家認證條件。

德國也曖昧

按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每年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HDI),日本排名第19。排在日本前面的幾乎都是歐美發達國家(排在日本前面且人口超過1億的只有美國)。

歐洲發達國家對這事如何處理,對日本有參考價值。

HDI指數最高的挪威,宣布2025年禁售燃油車。英國則含糊地認為2030年禁售純燃油車,2035年禁售PHEV。與英國計劃類似的,有以色列、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加拿大魁北克省、韓國首爾市、法國、西班牙,還有中國的海南省。

有意思的是德國。2017年,德國綠黨政府承諾2030年禁售燃油車,並以此作為加入聯合政府的條件,但被基社盟黨魁否決。而聯邦參議院通過的2030年禁售議案,在聯邦議院(相當於眾議院)壓根就被擱置,沒進入議程,顯示了在立法環節的分歧。

默克爾則稱,原則上支持「禁售」,但不打算設置時間表。這是一個典型的政客答案,其真實態度相當於「去他的時間表」。

汽車在日本和德國工業都擁有10%以上的權重,佔據出口業務的20%以上。比這些重要的是,上遊產業鏈的企業、周邊就業人數,以及世界級的品牌和影響力,還有難以替代的技術和資本牽引作用。

而且,在燃油車時代,兩個國家的整車企業都獲得了全球性的競爭優勢。現在以新能源為名洗牌,讓他們放棄既有優勢和既得利益,必然遭到抵制和反彈。所以,在禁售時間表問題上,日德不約而同地表現曖昧。

本屆政府很積極

不過,日企擁有德國所沒有的優勢——HEV混動業務。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新車(乘用車)銷量為430萬輛。其中,約60%(261萬輛)為汽柴油車輛,HEV佔據30%,只有0.5%左右是EV(中國2019 EV銷量佔據總量5.69%)。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進口車繼續大跌,但10月日本銷售了33.99萬輛新車,同比增31.6%,環比跌27.6%,比歐美的數據都要好很多。隨著日本經濟反彈,今年10月汽車銷量增幅為8年來僅見,基本消除了2019年消費稅從8%增加到10%的影響。

這讓經產省有信心,也有興趣找企業商量一下減排計劃的事。還有個重要因素,現任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對環保的熱情,比前任高得多。他任命的環境相小泉進次郎(前首相小泉的次子)更是屢次鼓吹「綠色投資」。

菅義偉政府不但發布了2050年零排放的目標,還打算在本月召開環境問題的「國民會議」。該會議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更環保的生活方式等議題造勢,並有意使之發展成國民運動。

本來想在東京奧運會上大打「氫動力牌」的日本政府和豐田,都對明年的形勢產生了動搖(嘴上並沒有)。即便東京奧運會明年能開成,是否允許外國觀眾和遊客入境,也是大問題。奧運會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因此,這張牌必須現在就打出來。

經產省的計劃,不過是為了配合內閣的造勢運動而發起。

必須照顧大企業

關鍵在於,從預定的承諾措辭上,日本政府還是很有分寸,沒有將HEV、MHEV(輕混)、REEV(增程式)排除在外,必須保證獲得大企業的支持,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豐田。

2019年日本國內市場的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上,前15名中,豐田產品佔據了13名。相比10年前,優勢更集中。而豐田的普銳斯和卡羅拉更是連續霸榜,能與之競爭的是日產的Note系列和本田Freed。從1997年誕生起,普銳斯就一直是全球HEV的扛把子。豐田擁有EV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整合能力,但HEV的護城河挖的太深,豐田不願意放棄。

在使用場景上,普銳斯為代表的HEV和燃油車沒有任何區別,也不受任何限制。不依賴充電設施、沒有大電池的低效和熱失控問題,品控、可靠性、保值性都沒問題,本土客戶沒有任何懷疑和排斥心理。

所有EV當前的短板,HEV都沒有,而且受到日本和美國市場的認可,這讓豐田難以割捨。

眾所周知,對於終極環保的繼承者安排,豐田將寶押在FCV(氫動力車)上,並取得了廣泛的專利,修建了同樣深的護城河。但技術成熟度和使用經濟性均有缺陷,讓豐田的推廣舉步維艱。

「2035禁售計劃」既然沒有排斥任何新能源方案,而且還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其HEV的優勢,豐田沒有任何理由反對。事實上,如果豐田反對,這項擬議中的政策壓根不會成型。

最晚在2016年,豐田也對EV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主要著眼點是全球市場(特別是中美),而非本土。在本土,豐田、本田、日產、三菱與日本政府控股的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共同成立了日本充電服務公司,敷設充電設施。

目前,日本公用樁和私人樁加在一起,超過4萬個(有一說超過5萬),但集中於東京、名古屋、大阪、九州等大城市。如果達成新共識,有望在充電設施上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日企還是願意繼續推進的。

相比豐田,本田更重視歐洲市場。本田宣布2022年停止在歐洲銷售純內燃機車型。因為2020年該公司碳排量未達標,必須購買積分。本田必須強力推進混動和純電車型,目前本田在歐洲銷售的Jazz車型有混動版本,純電則有Honda e,產品線相對單薄。

即便考慮到歐洲各國政府的補貼,EV成本也比內燃機高出1/3,而混動則「不能帶公司走完全程」,所以推EV是早晚的事。

本田能夠在歐洲激進地實施全EV計劃,而豐田則在本土長期保留HEV,並非因為豐田EV技術不行,政府的政策指揮棒,起到關鍵作用。日本政府對自家大企業的呵護態度,比歐盟要強烈得多。而擁有最多籌碼的德國,態度還不如日本本屆政府鮮明。

環保涉及子孫後代利益,但一碰到當前利益問題,硬槓槓也會變成軟條件。日本尚未出臺的「2035禁售計劃」如此保守,原因不難理解。(文/《汽車人》黃耀鵬,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汽車人》(郵箱:qcr007@126.com或電話:010-63135250)聯繫,獲得同意取得轉載授權,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敬請關注「汽車人傳媒」公眾號(qcr0505)。

編輯:大華

今日話題

你對日本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美國新保守主義的裡根情意結
    在美國現任總統布希連任的一段時間內,各大報章都斷言保守主義繼續執政不會為伊戰結束帶來曙光,並預言美國政府會以更強硬姿態進一步在全世界強化美國利益。但目前在美國政府內充當要職的並非傳統保守主義派,而是以新保守主義為治國宗旨的極端強硬派。  美國政壇有一個名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 of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的組織。
  • 日本東京計劃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汽車
    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近日在東京都議會上表示,東京目前正考慮在2030年禁止銷售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在此前的數次議會討論中,禁售帶有內燃機汽車的時間節點為2035年。之所以要推行此類略顯激進的禁售政策,主要是考慮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配合日本政府曾提出的在2050年努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 豐田章男大失所望,日本2035年停售燃油車
    日本政府要求從2035年開始,在新車市場停止銷售汽油動力汽車,沒有採納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提出的「日本如果過於草率地禁止汽油動力汽車,汽車行業目前的商業模式將崩潰,會造成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
  • 豐田總裁喊話無效 日本計劃2035年停售汽油車
    12月26日,日本政府周五表示,該國打算在2035年停止銷售汽油動力汽車,這無異於是對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的「打臉」行為。豐田章男最近聲稱,倉促轉向電動汽車可能會削弱汽車行業。
  • 日本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豐田章男表示:電動車被過度炒作
    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在前11個月累計銷量90.5萬輛,同比僅下降2.9%,整體趨勢依然跑贏了SUV和轎車等細分市場。並且從新興的汽車品牌來看,例如智己汽車、嵐圖汽車等都是布局的高端新能源產品,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國內的新能源產業或將呈現大跨越式的發展。
  • 日本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 推進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政府正就2035年前後,禁止燃油汽車的新車銷售,進行最後的評估。日本經濟產業省預計將於2020年12月10日召開有汽車製造商參與的會議,然後正式宣布這一計劃。
  • 日本正考慮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
    圖源:網絡集微網12月24日消息,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政府正就2035年前後,禁止燃油汽車的新車銷售,進行最後的評估。日本經濟產業省預計將於2020年12月10日召開有汽車製造商參與的會議,然後正式宣布這一計劃。
  • 讀文|世俗時代中的保守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意義上的「世俗時代」,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是自足的人文主義者,或者說對所有人來說人間福祉與超越福祉之間的區分都消失了。它也並不意味著對每一個人來講,道德與社會秩序都是人為創造的。問題在於,它成了一個選項,而且是被廣泛持有的選項。 這種意義上的世俗時代,究竟是否適用於對現代美國的理解?從社會經驗上看,宗教的力量在美國似乎比在歐洲要更為持久和強大。
  • 日本首相:2035年禁售燃油車!豐田章男:若這樣汽車業將崩潰_易車網
    「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在日本就無法製造汽車了」,12月17日,日本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在一次採訪中,他用詞尖銳,強烈批判了日本首相菅義偉所領導的日本政府所推出的「2030年代脫碳燃油車」政策計劃。豐田汽車是全球汽車企業中的一大航母車企,該公司年銷量能超過1000萬輛。但豐田章男這次是以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會長的身份來講述這一番話,這代表了汽車汽車對政策的不滿與抗爭。
  • 麻薩諸塞州將在2035年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動力汽車
    麻薩諸塞州已加入加利福尼亞,計劃在未來十年內禁止銷售新型汽油動力汽車,此舉將使公眾有時間過渡到零排放電動汽車。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是遏制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更嚴峻成果的關鍵努力。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裡,禁止銷售新的天然氣動力汽車的決定是解決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的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
  • 法國航空業危中求「機」,計劃2035年推出氫能客機
    6月9日,作為歐洲航空業領頭羊,法國出臺了一項龐大的航空業支持計劃,其中還明確了新的目標:2035年推出零碳排放的「綠色飛機」。圖為4月3日在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關閉的法國巴黎奧利機場拍攝的法航-荷航集團的飛機。
  • 從2035年開始,魁北克將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動力汽車
    轉向電動汽車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全球一些國家,州和省來說,這是一個最後期限。據路透社報導,魁北克是宣布到2035年全面禁止使用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最新區域。加拿大第二大人口大省與加利福尼亞一起加入了這場運動,美國州政府宣布通過州長Newsom的行政命令禁止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銷售–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
  • 富士經濟:2035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將超2000萬輛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調查公司富士經濟日前匯總的乘用車市場預測顯示,全球電動汽車(EV)新車銷量2035年將達到2202萬輛,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車(PHV)的1103萬輛、混合動力車(HV)的785萬輛大幅拉開差距。最大市場中國和歐洲將起到引領作用。
  • 工信部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此前有市場分析曾悲觀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汽車行業產值可能會下降25%。但是,有賴於國家各項政策舉措不斷落地,整個汽車行業增長伴隨著復工復產也在逐月回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用一串數字來總結今年整個汽車市場的產銷情況,他說:「原來計劃說10%以內,後來個位數,小個位數。應該說我們有望實現下降2%以內,接近去年的水平。
  • 義大利企業領袖:川普保守主義與經濟全球化唱反調
    對此,義大利工業家聯合會副主席利齊婭·馬蒂奧利表示,川普所實施的保守主義是一種逆經濟全球化行為,將給義大利企業帶來很大衝擊,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則正在為義大利提供多邊的貿易選擇。馬蒂奧利認為,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川普政府所推行的保守主義不利於全球貿易發展,同時,還會引發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心下降,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我認為現在全球經濟呈現出了很明顯的一體化特徵,跨越了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在這種格局下,美國因閉關鎖國而引發的與中國的貿易糾紛只能帶來負面影響。
  • 25部保守主義電影 | 《國家評論》
    ——James Bowman影評人 14.絕地計劃A Simple Plan(1998) (豆瓣7.2 IMDB 7.5)
  • 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從15億美元加州經濟刺激計劃中獲益
    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通過其州長加文·紐森提議的45億美元的2021年經濟刺激預算,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從中大大獲益。有機會受益於一項1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該計劃旨在鼓勵企業和個人從普通汽車轉向電動汽車和氫動力汽車。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解讀
    11月2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這不僅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政策延續,也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為行業和市場帶來發展定力與信心。
  • 日本2035年禁售燃油車!業內人士警告:20萬汽車員工或下崗
    前段時間,日本政府宣布「綠色增長計劃」,目標是到2050年使該國完全實現無碳排放,其中包括在15年後禁止銷售新型汽油動力汽車。日本政府的此番行動,也引起了汽車行業的震動。要知道,日本和德國一樣,都是貨真價實的汽車產業大國,如此激進的禁售燃油車,推動新能源汽車,或將引發負面的連鎖反應。據外媒報導,對於日本和德國這兩個經濟成功依賴於燃油汽車的國家來說,禁售燃油車,或導致嚴重的裁員。日本的汽車工業,是建立在傳統燃油車的基礎之上,而且汽車一直是日本經濟體系,背後的驅動力,僅其能源現狀就會使得轉型變得困難。
  • 日本正式公布淘汰燃油車計劃!純電車型並不是其替代品
    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政府計劃在未來15年內淘汰燃油車。同時,日本政府還制定了面向2050年的「綠色增長戰略」行動計劃,以期實現零排放的目標。不過,日本所謂的15年內淘汰燃油車也並非用純電動車將其替代,而是旨在2035年之前,用日本現有的混合動力汽車和正在推行的燃料電池汽車替代現有燃油車。與此同時,為了加速新能源車的普及,日本政府還計劃到2030年將車用電池的成本降低一半至每千瓦時1萬日元甚至更低。另外,日本政府還計劃到2030年將氫的消耗量從2017年的200噸增至300萬噸,到2050年實現使用2000萬噸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