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酒業子美燒坊外牆上的特色壁畫
文瑾 川報觀察記者 周顯彬 鄭茂瑜 文/圖
「產品庫存增加,現金流壓力大。」
「白酒不同於其他行業,雲端招商不能面對面感受品質,所以效果不理想。」
「名酒企業擴大產品矩陣,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的銷售市場在不斷被擠壓。」
……6月10日上午,川報觀察記者走進德陽綿竹產區,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專門舉辦了一場座談會,「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成為與會中小酒企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的共同話題。
「綿竹產區酒業鼎盛時期,我們有400多家中小酒企,但經過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現在只剩下59家了,而且今年不是每家都能正常生產經營。」在座談會上,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蔡磊坦言,當地中小酒企大多分布在鄉鎮甚至偏遠的村裡,主要生產原酒、散酒和貼牌「為他人作嫁衣」,要麼缺乏自身品牌,要麼品牌認知度低,銷售不穩,渠道不暢。
如何突破傳統發展思路與模式,打造自身白酒品牌,提升優質白酒價值,成為綿竹產區眾多中小酒企不懈探尋的問題。
多元營銷
讓綿竹酒業走出發展「深巷子」
「2019年開始,我們在散酒直營店的基礎上,加大了對各個區域『店中店』的投入,目前已經覆蓋了川東、川北,今年準備開拓川南市場,並做好現有的兩百個直營店的管理工作。」作為綿竹產區的知名品牌,四川綿竹綿春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展之路可謂充滿曲折,該公司銷售副總經理劉傳平告訴記者,去年公司銷售額達5000萬元,而散酒銷售就佔了一半。
位於綿竹市劍南老街的綿竹酒體驗館
在談及為何要搞「店中店」時,劉傳平表示,通過「店中店」銷售散酒,是一次渠道的拓展、營銷模式的轉變,因為目前產品主要在鄉村代銷店、副食店銷售,其中,10元到20元價位的散酒最受歡迎,「為了取信於消費者,我們會為客戶準備加了防偽標識的酒缸、產品宣傳的物料,讓消費者喝到從廠裡直接送達各銷售網點的放心好酒。」
「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讓綿竹好酒「走出去」,吸引更多消費者?是綿竹酒體驗館館長汪佳幾乎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體驗館是綿竹好酒的重要展示窗口,陳列有東聖酒業、綿春酒業、九香春酒業、白雲池酒業、劍西酒業、豐淳酒業、齊福酒業、五福酒業、碧壇春酒業、天韻酒業、杜甫酒業、鳳凰酒業、正興酒業等綿竹產區13個名優品牌,但由於疫情影響,今年遊客數量銳減。」汪佳告訴記者,為此體驗館最近正在做一些新營銷嘗試,包括入駐抖音等平臺,力求通過網際網路傳播綿竹酒文化,在分享酒文化的同時促進直播帶貨。
「疫情的發生,促使我們傳統酒企開始轉變運營思路,深入了解線上平臺的運營,我自己也在轉變思維,做抖音個人號的運營,學習酒業主播思維,希望能通過個人IP帶動企業IP營銷。」汪佳表示,「線上營銷給酒企帶來更多可能,方便全國各地客戶了解綿竹產區的優質白酒。」
對此,蔡磊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酒發局協調了30萬元資金,對企業在網絡平臺開展直播帶貨及宣傳推廣給予補助,鼓勵企業戰勝當前遇到的發展困難。」
相對於綿竹的普通中小酒企,由江蘇省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投資的鳳凰酒業則另闢蹊徑——在發行書刊時,順便推廣白酒產品。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江蘇省對口支援綿竹市災後重建,經過多番考察,我們鳳凰傳媒集團決定與綿竹劍西酒業合作組建鳳凰酒業,最初定位為對集團員工銷售。」鳳凰酒業總經理莫紀平告訴記者,「由於飲用者對我們的鳳凰和鳴酒的口感與品質的評價頗高,市場反響不錯,所以我們加大了在全國出版、發行系統的銷售力度,目前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力爭三年內實現一個小目標——做到1個億,終極目標是20億元。」
酒旅融合
將旅遊流量轉化為酒業銷量
綠樹蒼翠,鳥語蟬鳴,6月11日,綿竹市富新鎮三合村,杜甫酒業子美燒坊外牆上,一幅幅頗具綿竹年畫風格的壁畫,無聲又細膩地向到訪遊客講述著傳統白酒釀造工藝和歷史文化。
「我們以杜甫文化為載體打造酒莊,傾力發展文旅、文創產業,力爭把『杜甫』這一文化IP打造成為世界級文化酒領軍品牌。」面對記者的採訪,杜甫酒業集團董事長兼CEO彭作權氣度不凡,他指著酒廠內一幅杜甫畫像告訴記者,隨著文旅產業消費升級,旅遊需求不再停留在吃住行遊購娛上,文化類、知識類、科普類的旅遊需求日益旺盛。去年,杜甫酒業共接待觀光遊客3萬多人次,遊客接待高峰期,一天就接待了8輛旅遊大巴車。
如何在酒旅融合中帶動酒類產品銷售?彭作權坦言,杜甫酒業將沿著杜甫蹤跡,在全國各地開設品牌體驗店,已進駐成都杜甫草堂、寬窄巷子等熱門文化旅遊地,前來遊覽的消費者可以在感受杜甫文化的同時,加深對杜甫酒業這個文化酒品牌的了解和認知。目前,杜甫酒業產品已銷往河南、河北、山東、陝西、湖南、廣東、甘肅等20多個省份,最終將覆蓋全國70多個重點城市。
齊福酒業「種酒」林
利用酒旅融合吸引遊客到訪,進而擴大酒類產品銷量的,還有齊福酒業。「我們通過與旅行社合作開展廠區遊,吸引了20%左右的到訪遊客買酒。」四川省綿竹市齊福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吉明昌告訴記者,通過現場了解齊福酒業的生產工藝、釀酒環境等信息後,遊客對齊福酒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都有所提高。
今年,酒廠將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酒旅服務水平。「去年,齊福酒業平均每天接待100位遊客到廠參觀,最終大約有20人會購買30斤裝的陶壇酒,每斤售價在百元左右,儲存三五年後,飲用效果更佳。遊客甚至還可以租賃酒廠窖池,定製個性化的酒類產品。」吉明昌說。
綿春酒業儲酒區
近年來,酒旅融合成為四川白酒主產區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在這方面,綿竹產區的發展後勁不容小覷。2019年,綿竹市全年接待遊客首次突 破 1000 萬 人 次 ,同 比 增 長41.65%,實現旅遊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25.83%,這無疑為酒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機會。
綿竹酒旅融合要想長遠發展,需要與其他文化旅遊項目協同聯動。2020年底,已修建10餘年的綿茂公路將建成通車,屆時將成為德陽、成都乃至川中多地前往茂縣、九寨溝等川西旅遊地最便捷的大通道,綿竹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加之綿竹美麗竹林風景線、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範區、天府冰雪小鎮等重大文旅融合項目陸續建成投入運營,也將為綿竹推動酒旅融合發展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