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空間靈感|東方生活美學,藏在六家臺灣知名茶空間

2021-02-27 贏和茶頻道

茶空間靈感|東方生活美學精髓,都藏在這六家臺灣知名的茶空間裡了

家居餐廳


中國人的喝茶之風,從唐代陸羽開始一直方興未艾。現代的喝茶雅趣,則是從臺灣刮回了大陸。

不僅是喝茶的儀式感,從茶空間布置開始,這六家來自臺灣的茶空間,給了我們不少布置茶空間的靈感。



紫藤廬


紫藤廬,可能是臺灣第一家有態度的茶館,由院子裡纏繞著的三株紫藤得名。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改造成茶藝館。

紫藤廬由日式風格和西式風格的空間搭配而成。爽朗的陽光灑在溫暖的屋內,植物與實木家具相映成趣。

紫藤廬擅長將日式風格與中式風格相搭,圓桌與圓椅搭配亦精緻隨性。









冶堂


位於臺北永康街的冶堂,店主人是著名的茶人何建。他和他的朋友們,將普洱茶文化推上了新的高度。作家舒國治認為這裡是「臺灣茶文化的小小博物廳,或最貼切」。

這裡的家具形制古雅,透著簡單質樸的風味。因為經常使用,已經有了潤澤的光亮。桌、椅、櫃……以中國傳統的形制擺放,更能彰顯茶文化的可貴。






食養山房


這家沒有菜單的餐廳早就紅遍兩岸三地。食養山房由臺灣的著名茶人林炳輝先生創建,坐落山林之間,以中式禪意元素為基調,算得上東方美學的集大成者。

長矮桌、軟坐墊、幾則梅花,一幅水墨……仿佛讓你穿越回千年前的中國。







茶家十職


李曙韻老師在受到日本茶人千利休「千家十職」的影響,提出「茶家十職」的說法,並在北京開了這家名叫「茶家十職」的茶空間。

這個茶空間帶有明顯的明式美學,還有幾張亮色系的家具,很符合當下淺嘗輒止的愛茶之人們的審美需求。








罐子茶書館


茶和書,本就是一家。罐子茶書館的主理人李景容老師認為,這兩件事都很好玩。茶書館集茶文化、書香和藝術為一體。

空間以清透的原木色為基調,家具橫平豎直,傳統中國韻味和日本溫暖質感在這裡融合。不大的空間,也顯得並不侷促。








珍珠茶屋


這間茶屋帶有明顯的日本昭和風格。店主人曾經在巴黎工作,是金馬獎美術獎得獎者。

榻榻米椅、矮桌、格子床……日式元素的合理搭配,讓茶空間多了一份靜謐。






• 態度家居·茶空間系列•


相關焦點

  • 靈感|茶語大師茶空間,演繹東方生活美學
    表達東方美學對現代生活的意義探求古為今用的新視野茶語大師茶空間志在復興中國茶文化讓大師茶成為日常打造國人自己的商務社交新空間結合了儒家,道家,禪宗三家思想藉由當代、簡雅的設計展示將人文情懷融入多元化的藝術空間讓商務社交回歸詩意的從容引領一種雅致從容的商務休閒生活
  • 探店|廣州翠嶺空間茶館:中國式的第三空間和東方美學空間
    廣州國際金融城附近,一座精緻的新中式花園茶館----翠嶺空間(車陂店),「C位出道」,打造茶空間品牌IP,演繹著「自帶流量」的茶道會客廳和東方美學會議室的新模式。翠嶺空間的特點就是:中國式的第三空間和東方美學空間!
  • 臺灣新式茶空間 藏於深山卻名揚紅塵的食養山房
    逢茶茶 · 遇飯飯雅致的空間,極簡素的布置,用光的精妙,讓你一下就步入茶人靜心的境界。走的是融合東方禪學風格,沒有過度的細緻拘謹,但充滿了禪機。那就是早期的食養山房,開辦對於他自己也是啟蒙:原來人們可以放棄城市生存,按照自己的美學和人文概念,重新建設自己的生活。當時這樣的追求還很稀缺,不過也確實啟發了不少周圍的朋友,放棄臺北的生活,回到自己家鄉的土地上,開辦民宿,或者種蔬菜,管理茶園,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 廈門開啟「大有智薈」美學新空間 茶禮儀從娃抓起
    22日,廈門一家致力打造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培訓品牌的機構,升級設立「大有智薈」茶事美學空間,從小培養孩子的中華茶禮儀。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7月22日電 (楊伏山 燕紅)中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茶禮儀更是歷久彌新。
  • 在故宮邊上打造生活美學空間的臺灣人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在故宮邊上打造生活美學空間的臺灣人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生長在臺灣淡水的王翎芳,從未想像過可以在北京故宮邊上,創立一個生活美學空間。  她的不敢相信如今已成事實。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打造,一個命名為「翎芳魔境·景山藝堂居」的空間在景山公園邊上的一條胡同裡形成。  這個同時最多容納20人的小空間,因其距離北京故宮步行不過5分鐘的距離,而顯得獨特、珍貴。  王翎芳第一次被「胡同」這個生活場景吸引,還是在臺灣的時候。她無意中讀到劉心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鐘鼓樓》。
  • 罐子茶書館:別具文化韻味的茶空間
    因為文人是不泡茶的,這是童子做的事,現在把書房改為茶空間,是一個新的趨勢。文人茶空間會有怎樣的品位,我覺得應該由每個興建茶空間的人自己去慢慢摸索,要蓋自己喜歡的。」 ——罐子茶書館主人:劉太乃 罐子茶書館,是罐子書館和罐子茶館的統稱。
  • 茶產業|傳統茶樓 PK 現代茶空間
    政府、社會各界積極傳承弘揚茶文化,交流分享茶產業發展經驗。隨著我國茶產業的不斷擴大,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茶的衍生領域也漸漸浮現,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載體,就是「茶空間」。茶空間的概念很寬泛,任何一個可以品茶的地方都叫「茶空間」,它既可以是茶店、茶吧、茶館等。
  • 茶空間丨林茂森茶行
    茶品牌 茶品牌VI 茶空間 茶包裝 茶營銷 品牌加盟傳統飲茶儀式,從概念、視覺、到設計、結構、氛圍,傳遞美好精緻的體現,視角沿著柱體結構的挑高邊界
  • 海派茶文化,時尚茶生活,上海,最美茶空間
    十裡洋場,東方巴黎,遠東梵蒂岡,路上的洋人如過江之鯽,上海的歐陸風情與東方神秘結合在一起,令人嚮往,引人追憶。往事並不如煙,如今我們透過斑駁的洋房、滄桑的梧桐、爬滿寂寞青藤的生鏽露臺,依然可以揣想她當年的浮華靡麗。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花現」生活美學2018春季研習營招生啦!
    美&創「花現」系列花藝課程(系列一《花現自然美》)系列二《花現生活美學》花藝研習營終於開班啦!2018年春季,跟著美學大師的腳步,踏入美麗的寶島臺灣,從臺北的室內教學空間到走入山林探索,讓五感六覺回歸自然汲取創作靈感,從心發現自然美,創造生活美。
  • 十月之約丨《行茶萬仟·食養之旅》邀您一同感受臺灣禪意美學空間!
    一場關於臺灣文化生活的極致探索給您一次最臺灣的美學禪意體驗
  • 茶傳媒報導:首屆「馬連道最美茶空間」評選,九個茶空間榜上有名
    如今的馬連道,正在從一個地域概念向文化品牌轉變,由茶衍生的美學概念,也漸漸在這條街區的各個角落悄然展現。本次評選,從裝修風格、空間美學、茶席布置、整體布局、意境營造及空間功能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分,每類又包含了多項細節評分項。初賽,為圖片海選,45家茶空間提交了空間圖片。專家評審組篩選後,選出了30家茶空間進入複賽。
  • 茶傳媒專訪: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8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 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是這樣 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 臺灣茶空間丨食養山房
    他覺得泡茶不需要很多花招在裡面,就是很樸素的端端正正地泡茶,他希望把心情透過茶和茶席傳遞出去,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喝茶,他打造的食養山房也恰好體現這一點。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內心安定的人必然有所經歷。
  • 空間|茶空間居然還可以這樣設計!
    有一種意境,只有中國人才懂,那便是茶的意境。對於茶空間的使用,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憧憬。而憧憬基本上都來自於自身對現有生活的延續及更美好未來的嚮往,因此對茶空間的功能設定上需要謹慎與細緻,從而能更充分吻合使用者的憧憬。
  • 全季酒店:極簡主義空間的燈光美學
    全季酒店沒有傳統酒店的金碧輝煌、豪華奢侈,換之留白式的開闊,迎客松、意味「水上造舟」、「上善若水」的雕塑作品、林立的書架……悠然寧靜的東方美學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旅客陌生、疲憊的心情瞬間被一洗而空。相對應地,整個大堂的照明改變酒店傳統密集均勻的排布方式,採用重點照明+間接照明結合的手法。沒有了繁複花哨的吊燈,天花板也沒有了滿天星一樣的燈光。
  • 當代詩意空間,映射多維美學
    「 東方美學是千年源遠流長地下的意識感,反觀西方美學注重黃金比例、能被計算,東方美學非常不具體,是在有形與無形之間遊走與琢磨。」新旅·明樾臺坐落於南昌九龍湖,得益於「坐湖抱江,水脈交匯」的城市生態,WJID以「水韻浮動」為設計意象,結合鯤鵬等神話元素,意圖打造具有東方詩意與美學態度的空間
  • 寧波的茶文化,獨具優雅的表現形態和美學空間
    寧波的茶文化,獨具優雅的表現形態和美學空間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文化先行。傳播和弘揚中國茶文化是很好的路徑,有助於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文明互鑑與相互包容、合作。這些鄉愁反映了寧波人乃至中國人與茶的生活關係,折射著茶與生活的滲透深度和價值高度。要讓世界懂得中國,茶文化可作為美麗鄉愁的一道風景線,首先讓世界各國華人來懷念和傳播據有關資料統計,現有海外寧波籍人士73000多人,加上他們的後裔有3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64個國家和地區。
  • 浙江省博物館「東方生活美學展」在莫斯科開幕
    莫斯科當地時間2019年2月27日晚上六點半,俄羅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張燈結彩、高朋滿座,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承辦的「東方生活美學展」在此隆重拉開帷幕,二百多名莫斯科朋友參加了開幕式並參觀展覽。此次展覽是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的啟動項目、2019年莫斯科「歡樂春節」活動之一,亦是2019俄羅斯·浙江文化旅遊年系列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