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是這樣 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2021-02-07 茶傳媒


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


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


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中華茶聯兩岸事務部部長、臺灣茶學堂&舊居草堂古美術創始人馮文炫、 中華茶聯兩岸事務部執行長、臺灣掬月創始人許家菱,以及90後的年輕茶人Peter,聚首北京,和小仙一起暢談生活美學。


一直在踐行生活美學的許家菱老師,接受了茶傳媒的專訪,並回答了18個關於生活美學的核心問題。


下面,值得收藏的乾貨來啦!




1、什麼是生活美學? 


就是如何能過一種美好的生活,如何在生活裡感受到美好。

我覺得這樣子的一個學習過程,甚至於說這樣一種學問,就叫做生活美學。



2、臺灣生活美學興起於什麼時代?有什麼特點?


我個人認為是沒有什麼特定的年代。它其實一直都存在著。

差不多把它當成一個話題,提出來,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物質條件達到了一定的水準。這時,他們就會去追求更精神方面的部分。


它的特色在哪裡呢?在細微處。很多人接觸臺灣人,會感受到臺灣人特別細膩。



3、中國傳統文化如何體現在生活美學中? 


要去看怎麼定義中國傳統文化。

比方說,我們掛了一幅字畫,或者看到一些刺繡,或一件精美服飾,或是聽一首音樂,都是在五感之內。


五感的很多方面,都是可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當然也包括了茶道、茶藝。

茶藝涵蓋比較廣,不指一泡茶,包括整個布置啊、音樂啊、香道、釋義等等。




4、生活美學追求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生活美學是什麼,它的核心價值就是什麼。

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讓我們去感受到生活之美,然後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美好,我個人認為這就是生活美學。



5、日式生活美學和臺灣生活美學有哪些異同? 


日本推崇的是一個極簡主義。

臺灣美學,更傾向生活美學,是日常生活的美學。它也有一些獨特的地方性,或是叫鄉土性。


日式的生活美學比較注重儀式感。

臺灣的生活美學,相對隨性一點,自在體貼一些。兩者的共通之處,都是在於很細膩。



6、追求生活美學,在這個時代有什麼意義呢? 


生活美學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追求的。

它可以讓我們更加感受生活之美,自在的把日子過得更輕鬆愉悅。



茶和美之間的聯結在於寧靜的心。

謙和寧靜,賞物之美,理解其妙,用心感受。


茶席之美,不只是表象。

透過茶人涵養、構圖布局等,將茶席器具、景物呈現出來的意境亦是心境。


7、中國茶之美,體現在哪幾個方面或層級? 


第一個美,是表象的。

喝茶時,注重茶湯的色香味,追求口感,覺得比較苦或者甜等,這是比較淺的。



第二個美,是高深的。

可以從茶中感受到茶之氣,或者說可以感受到一種境界。



9、一方美的茶席,需要具備什么元素或要素? 


必須是由內而外的美。不是表面上看到席面的一些色彩搭配,當然,視覺上的美感也很重要。


茶席的關鍵在於茶。

選用器具,第一不是美感,而是能否合理泡茶,能不能為要泡的茶加分,這是很重要的元素,也是必要的因素。



9、完美的茶席策劃,分幾個步驟完成? 


茶席策劃,如同寫書法。

比如一個書法家,他寫的書法就是內心思想的呈現。


一個畫家也是,不是說他今天畫一頭牛,那就是牛。他肯定有一些想要表達的東西。他做畫時,用各種方式來留白,水墨素描、油畫、粉彩、水彩等,都是為了在一張畫布上去體現它的美。



茶席也一樣,茶為主載體,茶人為席主。

根據你的主題和理念去設計,你所表現或者表達的,就是你的茶席。


美,不止於表象。表象的美,是經不起考驗的,是單薄的。

比如,道觀裡的茶席,看著不是那麼華麗,甚至也有些孤寂、簡單,但它就是美。



10、如何根據不同的客人,布置一方茶席?


設置茶席,跟你的對象有很大的關聯。他們來自於哪裡,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布置茶席,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這種方式比較像自我介紹。要達到一個真正的茶席交流,這是正確的茶會方式。



一個真正的茶會,要從所有的賓客進場,一直到入座,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泡幾道茶,是不是有茶點,有什麼茶品,有沒有拿到茶帖。

有很多細節,都要一一安排到位。



11、臺灣的茶事美學,有什麼明顯特點?


茶事美學,一開始在臺灣,它就是一個茶館文化。

找時間去喝茶,在喝茶的過程中有一些表演。然後聞香,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個就有了臺灣的雙杯泡。


近年來,臺灣發展出一些劇場式的茶會,它會涵蓋很多方面,不只是有茶。


很難確定說臺灣有哪些茶事流派。


總之,習茶人要謙卑,喝茶的人要感恩。不管我們在習茶這條路上多久,都要抱著一個學習者的心態。



12、茶席策劃和藝術策展有什麼相同之處? 


藝術的策展,更多是在於觀賞。它是呈現出藝術家想要表現的東西。


茶席策劃,是互動的。席主策劃茶席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要知道怎麼樣的呈現,才有人來你這裡喝茶。


比如,茶人去國外參展,首先要考慮外國人能夠接受什麼設計,喝什麼茶比較容易接受等,才能開始去設計茶席。



6、臺灣從事茶事美學者,都是什麼群體? 


從事臺灣茶事美學的,有一些是茶館的經營者。後來,更多的是結合琴棋書畫等,在文化方面更專業的的茶藝教學者。


現在有很多新形態的年輕人,他們喜歡用藝術家的方式來演繹茶,把它當成一種另類的藝術展現方式。


還有一些文字工作者、空間的設計者經營者、藝術家、陶藝家等,都有可能在從事茶相關的工作。




14、1984年成立的中華茶聯,主要成員是哪些?


「中華茶聯」全稱是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成立於1984年。

30多年來,對於「茶文化生活美學」不餘遺力推廣。舉辦過12屆「中華茶藝獎」(每2年一屆),多次與《日本的茶道》與《韓國的茶禮》相互交流。也是世界華人來臺灣學習茶藝文化的最主要推動者。



中華茶聯有2000多名會員。

主要會員,除了相關茶企,茶農,茶莊等商家外,還有陶藝作家,書法藝術,茶藝茶席設計領域上專業的學者、教授、老師。


此外,還涉及了花道,香道,各類音樂家如古琴、二胡、尺八、古箏、琵琶…等,以及茶會所、古美術館、私人博物館、日本韓國茶道茶禮各家流派的傳人,茶文化培訓、傳播機構,及茶人服飾,家具,茶點,和果子…等,是一條全面、完整的學術商業結合的產業鏈。



15、中華茶聯和大陸的互動有哪些?


中華茶聯自1984年以來,一直著重在推廣茶藝文化。我們每一兩年會舉辦一個中華茶藝獎的大賽。

這是一個比較全面性的比賽。大陸選手,還有一些國外選手都來參加。


大陸茶的產量很大,種類也多,加上這幾年來大陸的經濟快速成長,這是很好的機會。兩岸結合,一起聯手會把傳統文化做得更好。




16、中華茶聯辦過哪些影響較大的主題茶會?


中華茶聯有4個分會,臺南、臺中、高雄、臺北,各個分會有自己的特色主題茶會。  


臺南,會在每年的春夏間舉辦春日茶會。

臺中的年度梅花茶會,在冬天。



高雄有真愛碼頭的海上茶會,有一年我們在海上看夕陽。雖然是海上茶會,每年的茶會主題都不一樣。 


臺北,有很多經常的茶事講座。也有英國貴族山莊party式茶會、鶯歌陶瓷博物館的百大茶席


中華茶聯兩岸事務部部長馮文炫


17、中華茶聯8月來北京交流,有哪些體驗和心得? 


這次來北京我們有三場文化交流。

其中一場是跟老舍茶館的「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

老舍茶館為了這個活動,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很多細節的安排都很用心,很細膩。


我們這次是從濟南去參加茶博會,然後直接帶著這些茶器具來到北京。

我們將「春夏秋冬」四季展現在席面上,是用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介紹不同風味的臺灣茶。


中華茶聯主創在老舍茶館,左二為中華茶聯總會長王武正


18、未來計劃和大陸茶人有哪方面的互動? 


我很期待有這個機會,在北京辦一次有主題規劃的茶會。

可以是一個提前設定的主題,不限用一種方式,去呈現不一樣的茶席,或者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我希望,所有參與的人都能內心真正感動。這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茶會或者茶席。


尾 聲


許家菱說,茶道藝術,是一個茶人泡茶所有風範的總和。
簡單的事情反覆做,會呈現很多讓你靜心和美的東西。


臺灣的生活美學,在代代傳承著。


90後的Peter,他是新一代的臺灣茶人。

他說, 生活美學,就是要回歸生活的。 把有溫度的東西帶到生活裡,體現出一種儀式感,它可能是感性的,不是那麼理性。  


從國外留學回來的他,現在也是一個創業者。

他承接了上一代人的使命,遊走在當代藝術和傳統藝術之間,用年輕人的方法,表達著自己。



本文圖片,全部由被訪者提供,在此鳴謝。




這個國慶節

茶傳媒隆重推出

第一個中國小淑女國際營

想讓您家的小美妞

提高英語口語,變得更加自信

還能提升對美的感知力


那就趕緊給她報名

早鳥價有優惠哦 

文字版權|茶傳媒

商務合作|請後臺留言

chameiti@163.com



相關焦點

  • 茶傳媒專訪: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8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 茶傳媒專訪:可實操的臺灣生活美學,臺灣中華茶聯答茶小仙18問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8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在小仙眼中,臺灣一直是東方美學的聖地。臺灣人細膩入微的美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生活。美,已然滲入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之細節。近日,茶傳媒採訪了30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生活美學」推廣的臺灣中華茶聯的核心主創人員。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老北京地道的京八件茶點;老舍茶館廚房精心製作的烤鴨、素餃子。這,是「一脈茶香,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的海峽兩岸中華茶文化美好生活雅集的概貌。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老北京地道的京八件茶點;老舍茶館廚房精心製作的烤鴨、素餃子。這,是「一脈茶香,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的海峽兩岸中華茶文化美好生活雅集的概貌。
  • 臺灣「中華茶聯」廈門設代表處 盼兩岸同推茶文化
    6月26日,「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在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6月26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以下簡稱「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26日在廈門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這是「中華茶聯」在大陸的首個正式代表處。
  • 首屆兩岸中華茶文化論壇即將亮相臺灣 | 「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
    ,由雲南省臺辦、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宗委和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由雲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麗江市人民政府、雲南民族博物館、雲南省普洱茶協會、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具體承辦的「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活動,將於2018年2月10日至3月1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 臺灣「中華茶聯」廈門設代表處 盼兩岸同推茶文化
    6月26日,「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在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6月26日電 (記者 陳悅)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以下簡稱「中華茶聯」)廈門代表處26日在廈門海滄自貿園區臺灣創業館揭牌,這是「中華茶聯」在大陸的首個正式代表處。
  • 2017臺灣人文美學之旅 ——訪文創大咖,讀懂臺灣生活美學
    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澱,碰撞融合的多元藝術文化環境,創意無限的代代文創人,生活美學與生活理念的傳播
  • 茶空間靈感|東方生活美學,藏在六家臺灣知名茶空間
    茶空間靈感|東方生活美學精髓,都藏在這六家臺灣知名的茶空間裡了家居餐廳
  • 臺灣茶具--寶島茶文化的生活美學
    始終認為即使親身感受臺灣,也只能理解一點點臺灣
  •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圖為臺灣茶師表演的「執香捻茶」茶藝現場。
  • 茶知識丨臺灣地區茶文化
    範增平「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臺灣明新科技大學專家級教授。1985年創辦「中華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中華茶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並在大陸不遺餘力地推廣茶藝。曾應邀在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講學。
  • 探訪寶島文創大咖,讀懂臺灣生活美學
    原標題:探訪寶島文創大咖,讀懂臺灣生活美學    華龍網6月29日14時20分訊 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澱,碰撞融合的多元藝術文化環境,創意無限的代代文創人,生活美學與生活理念的傳播,滋養出臺灣豐富多樣的文創產業形態。
  • 海峽兩岸文博會展現臺灣「生活美學」
    海峽兩岸文博會展現臺灣「生活美學」 2017-11-03 17:33「生活美學」  新華社廈門11月3日電(記者 付敏)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3日開幕。
  •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臺灣別樣茶藝文化「執香捻茶」展現古典生活新美學 圖為臺灣茶師表演的「執香捻茶」茶藝現場。
  • 海峽兩岸文博會展現臺灣「生活美學」
    海峽兩岸文博會展現臺灣「生活美學」 2017-11-03 17:33「生活美學」  新華社廈門11月3日電(記者 付敏)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3日開幕。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花現」生活美學2018春季研習營招生啦!
    美&創「花現」系列花藝課程(系列一《花現自然美》)系列二《花現生活美學》花藝研習營終於開班啦!2018年春季,跟著美學大師的腳步,踏入美麗的寶島臺灣,從臺北的室內教學空間到走入山林探索,讓五感六覺回歸自然汲取創作靈感,從心發現自然美,創造生活美。
  • 問茶遊山,臺灣溯茶之旅
    當然,你還可以和林炳輝老師對話,茶事問答:茶與生活的美學,茶席的體驗。從一片茶園到如今的茶品牌,遊山茶訪歷經幾代傳承,成為臺灣茶及臺灣茶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勇於創新,出品獨一無二的甜香型烏龍茶;另一方面堅持傳統,用心做好茶。
  • 獨特的茶生活美學
    隨著時代潮流變化,臺灣、臺灣茶與人的生活型態開始交流,變化出各種生活面貌,傳統的茶、現代的茶、時尚的茶、有故事的茶,不同的茶交織成不同魅力的茶生活。傳統的茶最早使用是做為一種藥,正由於茶有著去毒、去火、去脂等的特性,及醒腦、提振精神的特點,漸漸使茶從一種藥品轉變成為了一種飲品,也影響了眾人,使得茶文化成為了一種修養的文化。 古人以茶讀書、以茶會友、以茶交流,並將茶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獨樹一格的淡雅生活美學。
  • 通訊:廈門文博會展現臺灣文創「生活美學」
    中新社廈門10月26日電 題:廈門文博會展現臺灣文創「生活美學」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近千家參展臺灣企業帶來的各種文創產品令眾多參會企業和觀展民眾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