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買房選層問題,購房者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窮買一樓,傻買頂樓」。言下之意便是告訴人們,買一樓跟頂樓的人,不是窮就是傻。有道理嗎?我覺得是有道理的,話糙理不糙,還是可以值得大家借鑑的。
我們先說說一樓的房子,採光差,日照基本全無;蚊蟲叮咬不可避免;缺乏居家安全感,私密性較差;落地潮溼,誘發白蟻破壞裝修等。再說頂樓,最大問題就是長年累月引發的樓板漏水問題;電梯高層的安全出行問題;還有烈日暴曬,無冷氣不歡。
缺點說完了,難道就都沒有優點嗎?比如一樓的房子出行方便、逃生方便、價格便宜,如果有帶院子還可以種花種菜。還有頂樓的房子,私密性強、視野好、採光一級棒,二者並非一無是處啊。事實也是如此,可為何還是容易被冠以「傻」跟「窮」的稱謂呢?我想原因還是在於優缺點的取捨上,在一樓跟跟頂樓的優點面前,人們顯然更難接受那些個缺點,只要有機會有的選擇,多數人都是不願選擇這兩樓層的。
話說到這裡,我們便要回歸正題了,既然一樓不要,頂樓不取。那購房者面對選層問題,又該如何選擇才對呢?我們不妨耐心花2分鐘時間,聽聽專家是怎麼建議的吧!
買樓梯房,建議選擇2-4層
樓梯房,顧名思義也就是不帶電梯,總高正常就是6層,加上架空層總高7層。去掉一樓跟頂樓外,就剩2-5層。首先樓梯房當中公認的「黃金」樓層,便是三樓跟四樓,素有「金三銀四」的美稱,而2樓雖說不算高,但是算上架空層也有3層之高了。是除開三四樓以外的第二選擇。而5樓之所以不選,是因為加上架空層都已經6樓的高度了,雖說不會受到頂樓的缺點所困,但相對樓梯房而言,要爬6樓可不是件輕鬆的活
買電梯房,建議選擇4-10層
首先,電梯房的建築密度普遍偏高,樓棟之間的採光遮擋相對嚴重。因此樓梯房的「金三銀四」放在此地就不妥了,所以考慮到採光問題,電梯房一般不建議購買低於4層樓的房子。4層樓以上雖說光線沒有高層好,但是至少可以越過樹梢,一來正常視野不受遮擋,未來採光即便不好但也會有。
而10層以上的電梯房就是高層住宅了,在如今高層「貧民論」之下,高層住宅未來的拆遷難、消防難、以及安全出行問題,都是業主需要面臨的新挑戰。而10層以下的住宅我們一般稱之為小高層,基本是小洋房的標準高度。同樣享受著高層的採光視野,但是又不用承擔高層的諸多難題,即便電梯出現故障,退一步走樓梯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