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集字,寫就王維的唐詩名篇《送別》

2020-12-13 水生
甲骨文

近幾日恰逢國慶假期,有足夠的閒暇時間在家中消磨,手癢難耐,於是繼續用甲骨文集字,來寫一首唐詩。今天要寫的是唐朝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別》,是一首著名的五言絕句!

全詩如下: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已經記不得最初是在小學還是在中學背誦過這首詩了,但是對這首詩最深刻的記憶來自於李連杰主演的電影《方世玉》中方世玉的父親吟誦了這首詩!突然覺得這首送別詩,不僅僅是友情的離別,借用來描寫愛情竟然也有十分的韻味包含在其中,夕陽西下,依門而遠望的那種期盼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朦朧,那麼的讓人覺得真實!

王維《送別》

當然了,既然興起了用甲骨文書寫這首《送別》的念頭,那麼首先看看這20個漢字能否在甲骨文中找到對應的字。很遺憾,其中有送、罷、掩、柴、扉等五個字,在現有已經解讀的甲骨文中找不到對應的字,只好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解讀!

「送」字的原初古意是「兩個伴娘舉傘送新娘出嫁」,這已經是金書大篆中的字了。於是借用了後來金文中的寓意,將「送」字的甲骨文寫法也寫成為:兩個人舉傘送新娘遠行。與金文大篆基本一致。

「罷」字是極其麻煩的,因為在甲骨文中,像「罷」、「焉」等虛詞是從未出現過的。只好使用了甲骨文中的「目」字和甲骨文的「去」字,組合而成。

「掩」字在甲骨文中找不到絲毫的端倪,即使到了金文大篆的書寫時代,「掩」字也仍然是不存在對應字體的。沒有辦法,只好從「掩」的本意來推測她的甲骨文的可能的寫法。「掩」在春秋時期的原初意思是「用手掌罩住口鼻以致窒息,不留痕跡地抹殺」。同時借用了「奄」字的本意:閃電擊打再在人身上。所以,甲骨文的「掩」如下自我解讀:左邊是甲骨文中「手」部,右邊是上下結構的:甲骨文的「雷」字在上,甲骨文的「人」字在下,組合而成。

「柴」字在甲骨文中也是沒有的,或許在夏商時期,還不曾有「柴」這種專用說法。因此也借用「柴」最初的意思:踩在腳下的木頭,甲骨文的「足」字在上,甲骨文的「木」字在下,組合而成。

「扉」字在甲骨文中更是難尋蹤跡。即使考慮「扉」的原初意思:庭院中的帶柵欄的側門,在甲骨文中也是找不到對應的信息。沒有辦法,只好用甲骨文的「戶」部首和甲骨文的「吠」字,組合而成,但是完全損失了表意和象形的本意。

完成後的集字甲骨文的《送別》如下,最右邊一列是:山中相送罷,從右到左,每列的詩句依次是: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甲骨文集字唐詩《送別》

最後,這不是學術研究,也不是書法作品,這不是學術研究,也不是書法作品,這不是學術研究,也不是書法作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就是覺得使用甲骨文書寫《唐詩》,非常的有趣,竟然能從中體味到詩詞本身中所蘊含的那種飄渺的意境,不錯,就包含在這些能夠象形表意的最古老的、成熟的甲骨文字中!遠好過,基於字詞本意的去猜度!

很喜歡這種用甲骨文寫就的唐詩文字,能看到巍峨的山,綠色的春,夕陽藏林中,伊人斜倚門扉,不用語言,就能感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縷縷思念!

相關焦點

  • 甲骨文集字,寫就唐詩《登鸛雀樓》
    由於歷史久遠,現存的甲骨文中,我們只能辨識處其中的大約1500個字!當然,由於歷史過於久遠,後來時代中出現的很多器物、風俗等相關的文字,難以再甲骨文中找到對應字。但是甲骨文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原始但唯美。假期有暇,心血來潮,想用甲骨文來寫一首唐詩!當然,1500個字的甲骨文,不可能用來完成現有唐詩中的任何一首,很多唐詩中漢字對應的甲骨文,只好自己來重新釐定。
  • 王維一首詩是唐詩名篇,題目是鹿柴(chái)還是鹿柴(zhài)?
    少年時代曾經學習王維的古詩。雖然那個時候並不懂他詩歌中的意境是什麼樣的,只知道死記爛背,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詩句。不過對於這些古詩,過了很長時間後,如今只剩下片言隻語。比如王維的一首唐詩,寫的是山林景色。
  • 我愛記詩歌|王維《送別》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王維的《送別》,一起欣賞詩人王維送別友人的真摯情感。#唐詩#一、說文解字在記憶王維《送別》時,第一步是理解《送別》全文的意思。王維寫了多首《送別》這是其中一首,如果不了解王維的基本情況、詩歌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送別》就無從談起了。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
  • 孟浩然一首送別唐詩,句句有水,28字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
    王維在詩歌當中可以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行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但是在孟浩然的詩歌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如此對比兩個人側重點就很明顯了。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格調高遠,成為了送別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送別詩是唐詩裡很重要的一種題材,而且很多詩人在描寫送別情景時,那都是哭哭啼啼,只有極少數的詩人,在描寫這一類題材時,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沒有了往日的那種悲傷氣憤,反而寫得極為自然,這其中非常典型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非常經典的送別詩,然而王勃寫得與眾不同
  • 五言長城一首20字送別唐詩,每一句都是一幅絕美的畫面
    我們之前讀王維的那些唐詩,都說是詩中有畫。因為王維的古詩就是如此,寥寥數字就能把深邃的山林景色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確實是很有功力。雖然詩中有畫這樣的評價是王維專屬,但是其他的很多詩人所寫出來的詩歌也完全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 用甲骨文寫就的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前兩天,用甲骨文集字,寫了李白的《靜夜思》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今天準備用甲骨文集字,用相同的手法,寫一下唐朝詩人劉長卿的名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首名垂千古的無言絕句,全文共20個字,如下: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唐詩當中最美的背影,僅用20個字,就勾勒出無比詩意的送別瞬間
    唐詩當中的背影大多數還是在寫詩人的送別。古人為何因為送別而變得如此傷感?那是因為今天的我們並沒有經歷過他們的場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是一片蒼茫大漠。不知會走多久,也不知能不能回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不過是故作曠達。年輕的心如此曠達,卻也敵不過命運的捉弄。王勃26歲去世,死得太過隨機,所以他們對離別的理解,不亞於生死。
  • 從王維《送別》看如何寫五絕
    送別絕句的字數少,就特別講究寫法。五絕更是要求凝練,敘事抒情講究一擊斃命,不像律詩有足夠的文字來渲染鋪陳。但是,哪怕再練達,二十個字也是不夠的,所以五絕行文就有了自己的味道,不同於律詩和七絕,這種手法就是留白。
  • 王維最有名的5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名句
    王維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詩人之一吧!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出身官宦之家,而優越的家庭條件使得他多才多藝,能詩善畫,且精通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唐代王維最有名的5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名句。
  • 孟浩然送別友人,不寫景只寫一把寶劍,短短20字暗藏莫名的霸氣
    或許正是因為這股任性,讓他成為了唐代詩壇最受歡迎的人,王維、張九齡、李白、杜甫、王昌齡都是他的圈中好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孟浩然當時的朋友圈就是唐代詩壇的半壁江山。圈中好友喜歡他,是因為他的淡泊,也是因為他的仗義。
  • 看似簡單卻含著深意,只是三個字,卻是王維筆下唐詩的點睛之筆
    王維的唐詩讀來很舒服,因為他的詩歌可以超越時代。李白杜甫很多詩歌反映的特定社會階段下的內容,尤其是杜甫,其詩作被譽為詩史,可見其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程度。另外從個性上來說,李白鋒芒畢露,杜甫又太過於含蓄深沉,而王維在二者之間,最為合適。
  • 集字甲骨文,寫就唐詩《靜夜思》!
    但是,基於甲骨文中有很大程度的象形表意的特點,所以後來在用甲骨文書寫的時候,往往加上一些自我的解讀,以便於將甲骨文中不存在的字寫成可解讀的甲骨文。今天,我們試圖用甲骨文去書寫大詩人李白的名篇《靜夜思》。《靜夜思》的全文大家都是極為熟悉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從詩經到宋詞 簡析10首送別詩 看看古人怎樣寫好送別詩詞
    前言送別本是敘述一件事情,但是寫好送別也要用好情、景二字。處理好情和景的融合以符合整首詩的立意,是詩詞創作的章法安排。 同時在具體每一句或每一聯的情景描寫中,句法、字法的應用也能顯示作者的功力。庾信《重別周尚書》似乎偏重於」離情和望歸「,而不是送別。整首詩相對更加高妙,側重寫景,但是情在景中。 這首詩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過:」寫景而離情自見。「王國維也講過:「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注:第二句夾議論,萬裡與一人對比突出一個」空「字,襯託後兩句的南飛雁。
  • 唐詩中最絕妙的六首送別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送別是古代詩歌中最多的內容題材之一,送別詩也是古詩詞一大類。僅僅唐代將近三百年,四萬餘首唐詩中的送別詩就多逾數千。在最為經典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入選的送別詩不下於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膾炙人口的名句。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最失落的送別詩,都在這句「日暮掩柴扉」
    就像是杜甫的律詩代表了唐詩律詩的最高成就,王維的五絕詩句在唐詩中也是最精彩的。在唐詩三百首的29首五絕作品當中,王維就佔了5首,包括《相思》、《雜詩》、《鹿柴》、《竹裡館》,以及本文要提到的這首《山中送行》。
  • 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望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 賞析唐詩《山中送別》
    山中送別[唐] 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包含對友人深厚的感情,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雖是首送別詩,卻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而是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
  • 王維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寫得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王維,字摩詰,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而且他的詩清新脫俗,如果要給唐朝的詩人排名的話,王維一定是可以排進前三名。唐詩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徵,那就是抒情,它並不像宋詩,一味地偏向於哲理,這也使得唐詩很唯美,往往可能只是描寫一些普通的風景,或者是普通的事物,那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譬如王維的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整首詩就很有趣,它看似信手拈來,不過又是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四個字,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