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送別
[唐]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詩描述這樣一個畫面: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後,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半掩的柴門上。等到來年春風吹綠了青草,朋友啊你這時能不能回還?
這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包含對友人深厚的感情,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雖是首送別詩,卻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而是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對友人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實則包含了對友人無限的思念情懷。
而次句寫到「日暮掩柴扉」,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像於無窮的。日暮讓人聯想到日落黃昏,夕陽西下,飛鳥歸巢,而此時友人已經遠去,內心是無比的失落。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楚辭中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而這兩句詩則在與友人分手的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不虧為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