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潮汕是美食天堂,我信了,結果……

2021-02-09 騎騎去吃

從汕頭回到魔都快一個月了。我總覺得有必要寫一寫我對那個城市的觀感,但下手輕重又不知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我在心裡盤算了無數次,只希望接下去的文字可以儘量客觀地描訴一下汕頭的食物和一些所見人文。

待我從頭與各位看官說起。我們閨蜜是做下午四點多的動車從惠州到汕頭的,一開始車廂前頭滾動屏的時速顯示200多公裡/時,到了潮汕至汕頭段,整條列車進入了挪動狀態,屏幕上再也沒有顯示過時速。車窗外的建築陳舊,那邊的時間仿佛靜止在了曾經的某一年。

我記不得這一段路開了多久,只是一直等到我們下車站在站臺上的時候,我都在問自己,前面幾個站頭不都還是好好的嗎?就差一站,為什麼這裡的地面是水泥的,為什麼上下沒有電梯,旅客拎行李上下樓還要藉助樓梯邊上的斜坡。

帶著疑惑,拖著行李一路出站。天上還落著零星小雨,從出站口到馬路邊等車的一路都修了棚架擋雨,地上也鋪了地磚,只是地上有兩三釐米的積水,我與閨蜜顧不得手裡的拉杆箱,全神貫注在蹚腳底下的路,生怕動作一大,水會濺到滿身。

叫的車在二十分鐘後到了約定的地方接我們。直到我們坐上了車暫時與外面潮溼的地面隔絕,才回過神來環顧我們當時所處的環境。與在動車望向窗外的景色不同,火車站的另一邊華燈初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繁華現代都市。

我不禁問了前排的司機師傅:「汕頭只有這一個火車站嗎?」

回答是肯定的,司機師傅還驕傲地跟我們說,這裡的火車站是去年剛剛改造過的。

我和閨蜜互瞪一眼,同時臉上露出驚訝且疑惑地表情。去年的改造,站臺裡上下沒有自動扶梯,車站廣場的地面下個小雨有幾釐米的積水。隨即心裡瞭然,改的都是肉眼容易看到的,而個人體驗並沒有在這次的改造計劃中。

我們訂的是一家老城附近的快捷酒店,一是來之前地圖發現一些流量美食大號推薦的店大多都在老城的附近,找吃的比較方便,二是去機場的機場大巴站離這家酒店也不遠。但實在沒想到的是,進了酒店前臺小姐給按排的房間,除了撲面而來的下水道反水的氣味,關上門發現門背後一牆的黴點子。

我壓制著自己嘔吐的衝動跑下樓,與前臺小姐溝通再換一間房。新的房間牆面乾淨很多,但依舊充斥著一股下水道反水的氣味,我無力再去換房間,打開窗子,告訴自己儘量習慣那股氣味,過一會兒就好了。

我們來到汕頭的第一頓,八九點鐘的街頭,正常營業的店都開始收鋪,做夜宵的小店還沒開張,街上暗暗的。我和閨蜜不想走遠,就找了這家在點評網上評價不錯的小店,隨便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粿汁


鋪面裝修很老式,但好在衛生狀況尚可。點餐是在店門邊的窗口前完成,半開放的廚房,臺子上擺放著事先燉煮過的配料,瘦肉、五花、肚子、肝按類擺放,葷蔬都有,想吃什麼和小哥說。小哥手腳利落地你相中的東西扔到一鍋滷料裡,待出鍋時切塊鋪在粿汁上,再淋上一勺滷汁。


我點的是瘦肉、豬肚和小腸。小腸和豬肚事先煮到酥爛,離入口即化還有一段距離,當然,這樣吃進嘴裡用牙齒輕嚼幾下就能吞咽的程度是入口的最佳時機。滷汁不會有太濃鬱的香料味,各種調料給的都很適中,不鹹不淡,特別鮮香。

 

所謂粿汁,大概就和把大米煮成粥一樣,把粿條煮成粿條煮至黏稠。對我這個平時很愛喝粥的人來說,粿汁的口感並沒有那麼難以接受。而這樣的設定,對閨蜜來說,腦門上像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那樣難以理解。「這個東西到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吃上去像坨爛的餛飩皮子一樣。」邊說,邊夾起一塊五花肉往嘴裡塞。被她這麼一說,我頓時又好氣又好笑,明明味道還可以,但她好像形容的也蠻貼切。哈哈哈哈~

參考店鋪>>>

豬血湯


最近有個紀錄片火了,叫《早餐中國》的,把地大物博的中國的早餐一通吹。讓人一邊看一邊流口水。我也看了,並且照它說的,也去吃了。

保持著豬肉湯的本味,我第一次覺得用「本味」這個詞形容食物並沒有對這個食物有一點誇獎的意思。可能是因為加了豬肝和血的原故,湯色略略有點渾濁。整碗湯清湯寡水的調味,但幾種內臟處理很乾淨,沒有吃到任何腥味。豬血切得很大塊,咬上去口感很滑很紮實,但吃不到第三塊,就會有「自身的血管要爆掉」的錯覺——太膩了。加在湯裡的西洋菜也很新鮮,足夠解膩。

真的,我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一直努力地想對這碗湯的味道描寫得更詳細一點,在回憶了半小時候,我確定,我真的再也回憶不出其它的什麼了。

最後想吐槽的是,縱觀整個店面,當地人大多來一碗薏米湯或是粿麵湯愜意吃吃。就我一個「洋盤」一大清早坐在店裡和一碗豬血湯做鬥爭。豬血再新鮮吃多了都會膩啊,那位做紀錄片的老師,你是真的覺得它適合當早餐嗎?我那麼認真地看你的節目並信了你的邪,一定是腦子「瓦特」了。

就在我吃到一半的時候,我接到身處麥當勞吃早餐的閨蜜的簡訊,她說我改籤了當晚的飛機,要提前回上海了,汕頭真的不適合她。面對閨蜜的剛烈和去意已決,我除了自己笑笑,也不能說什麼了。而我不能和她一起改籤連滾帶爬地滾回上海的原因是,我不想只吃了兩家店,就武斷的下一個汕頭沒有好吃的東西的結論。我還要繼續吃。

參考店鋪>>>

鵝肉

「潮汕鵝肉天下一絕」,現今的紀錄片、美食公號,不停得給我灌輸這樣的觀念。既然來了汕頭,當然不能錯過。搜了搜點評,和閨蜜在一家四點五星的鵝店會合。

去的時候剛過了飯點,店裡沒什麼人。有兩個小哥負責在透明的廚房裡切鵝,老闆娘在店堂裡招呼生意。我和閨蜜剛進門還沒找位子坐下,老闆娘就指著牆上的海報告訴我們,他們家的鵝肉飯25元一份,兩個人50元,要加鵝腸鵝肝之類的另外加錢。

閨蜜問「那能不能給我們一份鵝肉飯,另一份給我們換成鵝腸之類的,讓我們可以嘗嘗其他的味道?」

「不可以,我們這裡每個人最低消費就是25元一份的鵝肉飯啦,你們要是覺得貴,也可以選擇不吃哦,沒關係的。」老闆娘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按住幾乎要當場原地爆炸的閨蜜,我表示我們還是要吃的。

事後她跟我吐槽:首先,我們並沒要求你老闆娘一定要怎樣,我們只是尋問,或者說正常的交流一下。是地方原因的溝通障礙嗎?這裡的人是不會聊天嗎?你當時怎麼忍得住,我們為什麼不是當場走人?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啊?我為什麼要忍受這樣的待遇?我只是有點累了,花錢吃了,吃完就走罷!

以為做生意做得那麼牛X,東西一定會好吃吧。然而……就是一般的鵝肉啊,看官們,我大魔都的鵝都死光了嗎?我要跑去汕頭吃一隻那麼平庸的鵝?

形容詞?我真的詞窮了,唯一能想到的是「本味」,就是鵝的本味。陳曉卿男神誠不欺我,潮汕地區的美食真真是可以吃到食物的本味。調味神馬的,不存在的。

整頓飯,我是就著我腦海裡大魔都南京東路食品一店熟食櫃檯裡的鹽水鵝的鮮甜鵝肉吃下去的。這家四星半的鵝店的鵝肉又老又幹,纖維粗礪因為是潮汕鵝的特色,優劣暫且不表,連滷都沒有把滋味滷進去,就像在吃一塊鵝肉屍體。

這是他家的配湯。

不走心的配湯見多了,什麼番茄蛋湯啊,包菜豆乾蔬湯啊。這樣的「本味」胡蘿蔔湯,我是第一次見,最好是再也不見。

為了我之後落筆儘量公道,閨蜜之後又在附近一家藏在居民區裡的滷鵝店打包了一份鵝肉讓我對比。

 

較之前面那家店,這家小店的鵝肉滷的更為溼潤入味,口吃也更嫩一點,但也可能是他家的鵝不夠老吧。即便如此,我還是建議朋友們,魔都有適口性更好的鵝,真的不必捨近求遠。

參考店鋪>>>

生醃


介於閨蜜已坐飛機閃人,我一個人懶得跑去店裡吃,汕頭的大部份餐廳都不明碼標價,網上也有不少當地人斬客的評論,最快也是最安全吃到生醃海鮮的辦法就是——餓了找媽。也不管酒店房間下水道反水了,就就著的臭味吃吧。

我選擇的這家店就在小區滷鵝店對面,早上這家店看上去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居民房屋,往裡看黑不隆咚,什麼都沒有。在點評上可以預訂收貨時間,晚上6點多開始配送。

八點四十分,外賣小哥準時把我點的三樣東西送到酒店房間,這一點還是很讓我欣喜的。

三眼蟹  這個蟹好像在廣東潮汕地區都有,在來汕頭前,我去了惠州的海鮮攤吃過生炒的,肉頭很細很鮮。當時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But,到了生醃它的時候,它就真的不那麼可愛了。不知道是不是潮汕地區的生醃方式的醃製時間較短,醃料裡的醬油是醬油,花生大蒜是花生大蒜,辣椒是辣椒,看上去豐富多彩,但實際上它們就是各歸各的,完全不融合,更不要說可以吃出1+1大於2的提升效果。而生的蟹肉就是生的蟹肉,孤零零、軟乎乎地躺在我的舌頭上。等蟹肉完全吞下去,舌苔上還留下了海鮮終歸有的腥味。

做為包郵區長大的小孩,我真的覺黃泥螺、蟹糊、醉蝦醉蟹更能討得我的歡欣。

蝦菇  就是皮皮蝦啦。和生醃三眼蟹一樣,口感粘乎乎,醃料的調味也沒有很討喜。要是把生醃這個方式用擬人的方式形容大概就是「敢緊弄弄好,什麼都放點,差不多就可以了」這樣吧。

涼拌鴨掌  這大約是我吃過的最不上心的鴨掌了吧。煮的不徹底,這樣鴨掌的皮倒是脆韌了,可惜不入味啊,鴨腳筋硬得像麻繩,並且沒有彈性。我覺得上面鋪的花生更好吃一點。(狗頭)

參考店鋪>>>

豆花


豆花裝碗時,用勺撇一層豆花,撒一層白糖。數了下,大約有三層。

千萬別被這裡的「豆花」兩個字給騙了。這裡所謂的豆花,除了富有濃鬱、純樸的豆香味外,質地比正常意義上的老豆腐還韌,下勺需要花點力氣。混著上層鋪著的細砂糖入口,仿佛被吸乾了口腔裡所有的口水,吃在嘴裡黏呼呼的,不會有滑爽的口感。仔細看,豆腐裡還有很多氣孔,體驗遭透了。

見我只吃了半碗就想起身走,店裡的阿婆怕是白糖給的不夠,問要不要再給我加點白糖。阿婆,我知道你人很好,可是我真的吃不下了。

網上也有「撒紅糖才會好吃,白糖不正宗」的言論。可是我實在是想像不出,替換了比白糖更黏膩的紅糖,到底對整體的口感有什麼幫助。

最後再說一句,一碗管飽,真的。

參考店鋪>>>

杏仁茶


杏仁茶的質地成厚漿狀。杏仁味非常濃鬱,但伴隨而來的是令人炸毛的「甜」。我不清楚潮汕地區杏仁茶普遍的糖配比,我只說對我這碗甜品最直接的觀感——別處是杏仁茶裡加點糖,而這邊是糖漿裡面兌杏仁茶呀。在我原本的計劃裡,是準備喝完杏仁茶,再點一份芝麻糊試試的,可「吃」完這杯杏仁茶,讓我失去了再度嘗試的勇氣。

而就在我奮力與這碗杏仁茶鬥爭的那十來分鐘裡,來店裡光顧外帶生意的顧客基本沒斷過,有的一裝就是兩杯,再一次讓我對汕頭人民嗜甜的程度有了新的認識。

參考店鋪>>>

腸粉


腸粉是我平時非常喜愛的小食。但每每局裡做魔都腸粉探店啊;或是平時自己去小店吃完覺得好吃的時候;總有一些潮汕吹說,「這些都是什麼東西,和潮汕的腸粉更本不能比……」

現在我可以很付責任,腸粉依然是我的愛,但是,我真沒吃出兩地的口味有什麼質的差別。腸粉就是這麼個好吃的小吃,請不要把它妖魔化,哪哪做得都差不多,皮子QQ韌韌有彈性,裡面葷蔬小菜很豐富。在魔都的潮汕腸粉同樣可以滿足你。

參考店鋪>>>

牛肉火鍋


聽說汕頭遍地都是牛肉火鍋,沒什麼好挑的,隨便一家都好吃。這是去過汕頭的一個小夥伴對我說的話。於是我就很隨意的找了一家,也曾在網上聽說當地人吐槽這家杏花吳記牛肉火鍋現在已經是遊客店了,但無所謂了,本來我只是想見識一下潮汕牛肉火鍋的平均水平。

清湯鍋底  雖然菜單上有大鍋8元,小鍋4塊元,但其實只有8塊的,服務員的說辭是:小鍋只有包廂有。這個當時我也聽不太明白,包廂不才是應該適合聚會點大鍋嗎?但我也不細究了,差個4塊錢,來都來了,算了。

調料  4元的調料自助,價錢也算是良心了。我還是專情於炸蒜+沙茶醬+芹菜末+辣椒圈。不過我並不喜歡這家調的沙茶,甜到膩人。再也別總說包郵區人民的菜是甜的了,嗜甜的基因是整個人類的。

吊龍  夾精夾肥還帶有嫩筋,是我最愛的部位。入口既有嚼感,又肥瘦平衡。總願意留一半放到最後慢慢享用。

雪花肉  先觀紋理:漂亮。放在舌頭上有種雪化了的感覺,那樣的溫潤。

匙仁  精肉裡最嫩又最香的部位吧。雖然與上兩種比起來有點單調,但吃多了肥膩,用它來清清嘴最好不過,關鍵是它也很嫩。

我胃口不大,三盆肉下肚剛剛好,也不撐。是我在汕頭吃到的最好吃的東西了。

But,這裡除了兩地價差,到底和魔都的今日牛市有什麼區別?

等到夜深人靜,整個人冷靜下來,我都會問問自己,如果只是吃個牛肉火鍋,打飛的去汕頭吃,真的值得嗎?

潮汕地區又不產牛,現在運輸那麼發達,兩地牛肉新鮮度的舌感真的有差那麼多嗎?

參考店鋪>>>

我其實還企圖嘗試一些當地其它的食物,比如

汕炸粿  去到離一家很有名的粿店二三十米開外,就聞到了股濃濃的油耗味。店門前有好多年輕人排隊購買,但我看到一袋袋用塑膠袋裝好的油不拉幾的炸粿時,不知道為何,我放棄了。

粽球  老媽宮粽球好像很出名吧,但我去的時候店堂間暗暗的,粽子冷清清的堆在那裡,當時我好像就沒什麼胃口嘗試了。

蠔烙  在魔都吃過,也是油膩膩的,並且我覺得我一個人應該吃不完一份,免得浪費,也棄了。

南乳餅  曾經一汕頭朋友帶給我吃過,用豬油做的,且又甜又鹹一言難盡的食物。也許在當地人心中是極品,只是我「洋盤」,實在欣賞無能。

以上是我在汕頭兩天的試吃報告,在寫的過程中,我儘量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儘量客觀還原我對汕頭食物的觀感,但依舊不能把從小就長成的味覺記憶完全剔除。只能給各位看官作為一個參考。

~ 潮汕地區的食物很普通,那邊的小店就像魔都小馬路上隨便一家麵店生煎店一樣。它們只是很自然地存在於生活在當地的居民當中。沒有什麼值得過度吹捧的。

~關於「你是沒吃對店」的這種說法。我這次去的店都是一些大號推薦過的,並且我一直認為同樣的一種東西,好吃和一般之間的分值不會超過20分。一個40分的食物,既使找對店,也最多不過60分罷了。

~汕頭市不大,路上有分享電動車,適合騎著到處逛逛,但路況不是很好,注意安全有必要。

~潮汕地區的整體氛圍,就像一個自己自足的地方,他們能自己過得很好,不需要你們去融入什麼。

~閨蜜之前扔給我一句話「這些拍美食紀錄片的,和你們這些做美食公號的都是什麼路你,你們自己心裡沒點數嗎?你怎麼還會相信這些,特地過來吃這些東西?」我竟無言以對,但是我依然喜歡這個行業,依然想找到好吃的。

結束整段旅程前,老規矩……

想念魔都12+1的優惠套餐

相關焦點

  • 汕頭小公園,帶你品遍潮汕特色文化,這才是潮汕美食的天堂
    汕頭是潮汕地區下轄的一個旅遊城市,很多網友也有抱怨說,不是說汕頭美食特色多嗎,但是我不知道在哪裡呀,這個是每一個外來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慮今天告訴你一個地方,那裡呈現的是妥妥的潮汕文化和潮汕美食這裡就是汕頭的小公園
  • 不送禮盒送特色美食 「潮汕手信」銷售火
    不送禮盒送特色美食 「潮汕手信」銷售火 與其花大錢買既不實用又貴的禮盒,還不如送特色、送美食。春節前夕,記者走基層發現,在「節儉新風」的吹拂下,人們提在手中的不再是包裝精美的高檔禮盒,取而代之的是一包包冷凍牛肉丸、一罐罐潮汕果脯等「潮汕手信」。  循著一陣陣地道的牛肉丸和沙茶香味,記者來到福合埕牛肉丸店前。只見店裡的工作人員「兵分兩路」,一隊「人馬」忙著招待前來店裡就餐的顧客,另一隊「人馬」七手八腳地忙著打包牛肉丸。
  • 潮汕美食攻略,帶你走進不一樣的潮汕
    潮汕,那簡直是吃貨的「天堂」,在這裡,有數不盡的美食,吃不完的小吃,這裡搜羅各地美食,精心製作,造就了潮汕地區特有的美食文化,也讓吃貨們「心神嚮往」!
  • 享美食,在潮汕!吃貨的天堂
    我點了豬頸肉,老闆說:"肉剪要不要來一份!" 然後發現我好像聽不懂,就說:"肉剪啊,剪起來的剪,油炸的!" "哦哦哦!湯頭配料都不錯,值得一提的是菜,老闆娘說叫珍珠菠菜,在熱湯裡一燙,異香撲鼻,把豬血湯的最後一絲腥羶味也中和掉了。
  • 忘掉香格裡拉,潮汕才是中國最靠近天堂的地方
    人們都說,海拔 3459 米的香格裡拉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不過對於我這種天生耗氧大戶來說,香格裡拉的美實在讓人喘不過氣,於是我只能再次踏上尋找天堂的道路。 就在今年十一,一場期待了很久的 5000 公裡的旅行,讓我找到了心目中的天堂。
  • 吃貨攻略:來到潮汕,你就會見到美食天堂!
    說起潮汕,除了富豪很多、一輩子都喝不完的功夫茶、名目繁多的古 俗和讓人一頭霧水的潮汕話之外,想必最聲名遠播的就是布滿大街小巷、各式各樣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了!潮汕人在對待食材上面的精細勁兒和精氣神兒,實在讓人歡喜敬佩!
  • 「潮汕美食攻略」,來潮汕必吃的8大美食,這些你都吃過嗎?
    大家好,我是阿飛,歡迎關注我,每天給您分享美食資訊。推薦你們去一個地方,那是美食的天堂,就是潮汕,潮汕主要指潮州、汕頭、揭陽這三個地方。《風味原產地》導演陳曉卿曾經在圓桌派上說過,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孤島,沒有去過潮汕的美食家,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因為從魚生到肥酒,那裡遺留著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
  • 避坑總攻略|雖然我是潮汕人,但我真的覺得潮汕旅遊坑好多
    如題,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在外面工作了好幾年,有還一些朋友都會想去潮汕旅遊,(其實都是為了吃吃吃)當然我也極力推薦他們來家鄉吃美食,但是家鄉的坑真是極多,所以通常我都會給他們普及一下:2、美食坑:吃,這個屬於潮汕遊的重中之重牌坊街美食真心不推薦大家在牌坊街吃美食,可是沒辦法,它屬於美食商業街,大家依舊還是會有很多被坑。
  • 潮汕美食與潮汕戈飯
    「潮汕」這個有著千萬人口的地區在大眾中的知名度還是蠻高的,說到「潮汕」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是什麼呢?會做生意、都是人精、喜歡喝茶、「經濟特別困難」的經濟特區、非常傳統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潮汕」的另一樣文化瑰寶---《美食》。
  • 潮汕美食千千萬,談談你對潮汕美食的評價和最喜歡哪些潮汕美食?
    最愛的莫過於潮汕的早餐了。說到中國的美食,潮汕總是無法忽視的一個地方。從牛肉火鍋的全國風靡開始,潮汕美食逐漸走入了全國吃貨的眼中,越來越多的潮汕特色美食開始被大家所熟悉。作為半個潮汕人,毛哥個人認為,要認識了解潮汕美食,一定要從潮汕的早餐開始。
  • 潮汕特色滷肉,比白吉饃都好吃,滿滿的愛意,吃過都說好
    潮汕特色滷肉有次小編的土豪同學去臺灣旅遊,天天在朋友圈上曬那邊的美食多麼多麼的好吃,我翻了一個白眼,莫不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外地的米飯特別香?忘本吶!一回來就給了我個一包手信,神神秘秘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肉,我吞咽著口水打開一看,差點沒暈過去,原來是有滷肉的真空方便麵!但看她的眼神,我實在不忍心告訴她這滷肉是我們潮汕人的家常菜啊!滷肉又稱之為滷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滷汁中煮製而成的菜餚。中國以潮汕地區的滷味最為出名,所謂的臺灣滷肉即由潮汕人傳播到臺灣的。
  • 潮汕美食傑-介紹潮汕美食大全
    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潮汕美食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潮汕美食具體有哪些呢?潮汕美食傑為你介紹。潮汕美食要說潮汕美食有哪些?首先,按照地區來劃分,潮汕地區有潮州、揭陽、汕頭三市。而潮汕美食按地區來劃分為潮州美食、揭陽美食、汕頭美食。各個地區有各自的特產、小吃、美食等等。如果想吃到正宗的潮汕美食,那就要來潮汕三市品嘗。
  • 沒有一頭牛能活著走出潮汕,看到潮汕牛肉火鍋,我信了
    大家下午好呀,前段時間朋友看了圓圓對潮汕牛肉丸的圖文後,大呼不過癮,希望圓圓也能出一期介紹潮汕牛肉火鍋的一個文章,所以喜歡美食的圓圓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潮汕的牛肉火鍋。可我們每天都要考慮著要吃什麼東西,那麼火鍋就成了最能包容一切的做法了。火鍋的種類也分很多種,有川渝火鍋、北派火鍋、粵系火鍋、臺式火鍋、雲貴火鍋等等。其中,圓圓覺得潮汕牛肉火鍋可算是火鍋界最特立獨行的一股清流了,因為他的口感和做法都跟其他的火鍋有很明顯的區別。每次吃牛肉火鍋時,都能讓圓圓把對牛肉的認知再刷新一遍,能將牛肉細分到十幾種肉類,這種考究又細緻的方法也只有潮汕人能夠做到了吧。
  • 潮汕話,潮汕信仰,潮汕美食
    它有特別的語言,特別的信仰,特別的美食。你聽過潮汕話嗎?你聽得懂潮汕話嗎? 你會說潮汕話嗎?潮汕話,屬於閩方言區,語音語調聽著和福建話很像, 潮汕話與普通話的差別很大。對於潮汕,我更多還是想談談吃的方面。畢竟潮汕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是食這一方面。有句老話不知大家聽不聽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我們去吃了潮汕有名的老媽宮粽球,粽球是粽子的一種創新演變,並非只在端午節才能吃到,是汕頭人的日常小食。
  • 潮汕美食攻略!原來我對這裡的美食,真的一無所知!
    對於一枚真正的吃貨,潮汕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最美味的食物只有在當地才能感受到,今天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最地道的潮汕美食究竟有哪些值得吃的!牛肉火鍋給我一個不愛的理由去潮汕不吃頓牛肉火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過潮汕。
  • 潮汕美食——潮汕戈飯
    這幾天的天氣真的很享受呢,沒有了夏天的那種燥熱,不用開著空調續命,每天都想去外面呼吸下新鮮空氣,早上起來打開窗子,空氣簡直好的不得了,在這麼好的天氣中遊玩和美食是最不能缺少的,不知道這段時間你有沒有計劃著放鬆一下呢,今天給大家說個好吃的,這個小吃名字叫潮汕戈飯,做出來的樣子和我們平時吃的炒米好像還有點相似呢
  • 潮汕美食,天下第一!
    廣東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粵東地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潮汕地區,多指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城市。潮汕美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了!就連 「食神」蔡瀾都說,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作為一座「美食孤島」,任憑歷史變遷,這裡的味道和飲食傳統,幾乎沒被影響到絲毫。潮汕人吃東西講究一個「鮮」字,注重時令與新鮮度,不需要重油辣醬,只需撒上一點鹽,便是這世間最美的味。
  • 長城文創·城市手信之潮汕功夫茶
    錦繡中華·城市手信愛拼才會贏這首1988年發行的老歌真實的寫照了地處南海之濱的潮汕人千百年來,潮人自古重拼搏,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代代相傳>潮商由此而來一提起潮汕文化,自然會想起潮樂,潮劇,潮州菜,當然還有聞名遐邇的功夫茶。
  • 潮汕,有的不僅僅是美食
    這是一場關於美食的旅行,從蘇州到潮汕一千多公裡,飛機三個多小時。在看完《風味原產地 潮汕》之後,就立刻踏上了行程,原計劃只是帶著一個胃去旅行,後來發現這個城市有的不僅僅是美食,也有美景,有文化底蘊,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美麗的風景與獨特的文化才造就了當地獨特的美食!
  • 請到美食天堂裡過年,美美的
    我是粵躍,喜歡清淡鮮美的廣府菜,對風味獨特、自成一體的潮汕菜同樣心心念念,又到了我發揮「請到廣東過大年」形象推廣大使作用的重要時刻,走,跟著我吃潮菜過大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