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主要作品概觀【3】

2020-12-16 人民網傳媒

三、獨立自強的農村女性

農村女性成為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另一個表現的重點。代表作品有《金鯉魚》、《聖水湖畔》、《當家的女人》、《阿霞》、《靜靜的白樺林》、《女人的村莊》、《胡楊女人》、《女人當官》、《湖光山色》、《陽光路上》、《古村女人》等。

中央電視臺影視部、河北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等單位聯合拍攝的短篇電視劇《金鯉魚》,2003年6月17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講述了一個聽著金鯉魚美麗傳說長大的北方農婦黑玉,在被丈夫拋棄之後,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擔,在與命運的搏鬥中,悟出了「美好生活不是靠誰帶來的,命運是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奮鬥才能改變」的樸素道理。

慶魁影視公司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聖水湖畔》,2005年4月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以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農民土地問題為背景,以聖水湖畔的一塊土地糾紛為線索,塑造了剛直善良、熱情執著的農村婦女馬蓮的典型形象。

中央電視臺影視部、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拍攝的18集電視連續劇《當家的女人》,2004年3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後十年為歷史背景,以安徽省宣城市向陽鎮女農民企業家、安徽華大集團董事長、全國「三八紅旗手」貢玉香為原型,把女性的傳統美德和時代風貌完美融合,塑造了一位當代「李雙雙」。

山西廣播電視總臺、北京捷成世紀媒體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拍攝的18集電視連續劇《阿霞》,2006年6月7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以我國北部農村居民生活為背景,以四川女青年阿霞來到山西貧困山區後被鄉親們真情感動,帶領村民們一同走上富裕道路為縮影,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了當代農村婦女用雙手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感人事跡。

吉林市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吉林省影視劇製作集團公司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7集電視連續劇《靜靜的白樺林》,2008年7月2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反映的是東北新農村醫療改革問題,講述了北京某醫科大學畢業生喬楠因考研加分政策來到了父親喬志達當年插隊的長白山深處的白樺嶺,本想過兩年就走的她發現那裡是一個克山病高發區,很多患者面臨著缺醫少藥的困境。經過艱難的抉擇,喬楠紮根白樺嶺,與林場工程師林楓相愛並攜手建立起一所現代化醫院,獲得了百姓賦予的「山媽媽」的光榮稱號。

全國婦聯、瀋陽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8集電視連續劇《女人的村莊》,2009年9月25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講述了東北地區一個小村莊張嶺村的男人們成群結隊地進城打工,把村子和家留給了女人們。面對男人不在家的日子和困難,女人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組織起來,挺起腰杆,一肩挑起土地,一肩挑起家庭,將農村留守婦女艱辛、瑣碎的日子演繹得苦中有樂,妙趣橫生,終於在堅守與堅持中邁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最後把外出打工的男人也吸引回歸,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傳僠有限公司拍攝24集電視連續劇《胡楊女人》,2010年10月14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大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胡楊在劇中貫穿始終,與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血肉相連。主人公斯琴家住胡楊林,最後為保護胡楊又不得不離它而去。斯琴面對巨額債務敢於承擔,一諾千金;面對失去親人、愛情背叛和種種磨難仍然樂觀豁達,是胡楊精神支撐著她一路向前。

遼寧七星影業有限公司、遼寧廣播電視臺等聯合拍攝的36集電視連續劇《女人當官》,2011年1月11日起在遼寧衛視黃金時段播出。該劇展現了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人們思想觀念的悄然變化,歌頌了以楊桂花為代表的一批基層女幹部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畏困難、勇於進取的奮鬥精神。

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河南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2集電視連續劇《湖光山色》,2011年3月16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八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以河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南水北調為背景,以一個新時代女性面對種種陳規陋習,不願逆來順受而奮起抗爭的感情史和覺醒史為主線,生動展現了中原兒女在建設中原經濟區中的奮發有為。

遼寧廣播電視臺、天津廣播電視臺、四平市廣播電影電視局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5集電視連續劇《陽光路上》,2012年1月1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該劇取材於發生在東北二人轉的發祥地——吉林省梨樹縣的真人真事,講述了主人公柳春香帶領梨樹村村民成立合作社,並克服重重困難擴大生豬養殖規模,解決飼料廠資金問題,找到屠宰場投資渠道的故事。

北京利群影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拍攝的26集電視連續劇《古村女人》,2012年5月12日起在山東、河北、山西、江西、北京等5家衛視黃金時段首輪播出。該劇由江西本土作家創作,反映江西人生活,在江西本土拍攝,描寫了幾代古村女人的曲折命運,塑造了一批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來江南農村發生的巨變。

相關焦點

  • 創作更多叫好又叫座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文化世象)
    據廣電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全年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314部、13470集,其中當代農村題材14部、415集,分別佔比4.46%和3.08%。回顧中國電視劇誕生60年、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螢屏出現了一批優秀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觀眾的審美訴求,留下了眾多精品力作。
  • 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央視熱播 新農村時尚感撲面而來
    一提到農村題材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質樸、散發著泥土味兒,與青春、時尚等詞毫不搭界。但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青戀》,打破了這一刻板成見。在這部反映新時代年輕人農村創業的電視劇中,既沒有花棉襖和黃土地,也沒有佝僂背的老村長和多嘴的鄰家媳婦,映入眼帘的是田園詩般的江南美景和充滿時尚感的新農民。
  • 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 講述年輕人在農村創業的故事
    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 講述年輕人在農村創業的故事時間:2017-10-29 19:2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新農村今非昔比來源:人民網 一提到農村題材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質樸、散發著泥土味兒,與青春、時尚等詞毫不搭界。
  • 農村題材影視劇的出路在哪裡?
    這些具有時代特色的劇目,令不少觀眾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農村三部曲」。當年,《車水馬龍》《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令「八億農民帶笑看」。但近些年,農村題材影視作品卻鮮有叫好又叫座的案例。如何在做好內容的同時贏得市場,農村題材影視劇的出路在哪裡?
  • 扶貧題材電視劇熱播令人期待
    (《人民日報》2020年05月14日)    扶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屬於農村題材電視劇類別。就當前發展狀況而言,農村題材電視劇整體上模式化、臉譜化的問題較為嚴重,長期以來進入創作瓶頸。以至於此類題材難以進入觀眾視野,精品更加稀缺。2020年作為扶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節點,扶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在觀眾面前閃亮登場。
  • 與時代共振的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 重塑現實主義之魂
    這部中國電視劇的開山之作,是中國第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也為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發展拉開了序幕。可以說,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是伴隨著中國電視事業共同成長起來的。改革開放以後,在國家「大辦電視劇」的口號之下,中國電視劇踏上復興之路。20世紀80年代開始,反映改革題材的電視劇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逐漸在電視領域鋪陳開來。如:1986年的《雪夜》開始觸及農村改革,從側面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民命運和社會的巨變。
  • 昭通第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萬物生》將開機,有可能登陸央視一套
    這是一部關於新農村建設的長篇小說,共30多萬字,被列為2012年中國作協作家定點深入生活創作扶持題材和2013年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扶持題材。2015年,小說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萬物生》是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烏蒙縣鶴鎮蘋果村為背景,以新農隊隊長文雅琪一家三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到鶴鎮開展群眾工作為主線,見證了蘋果村的變遷,書寫了一個村莊在掙扎中蛻變的軌跡。2015年11月,長篇小說《萬物生》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作品受到了專家們的普遍好評。
  • 貼近生活才讓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青戀》在銀屏飛
    但我覺得,在農村題材劇裡,除了愛情,還應該有真情,更應該有勵志,還有生活,更有創業,還有生態文明。可這些說到底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現實,離不開農村這個根。   就在前晚,青春勵志農村創業題材電視連續劇《青戀》在央視一套開播,劇中展現出的江南山水、田園風光讓觀眾耳目一新。該劇講述的是回鄉創業熱潮的故事,首集劇情中人物的戲劇衝突看點十足。
  • 盤點過去六部高評分,以農村為題材的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最近幾年宮鬥劇和玄幻劇一直深受網友們的喜愛,很多以小說改編而來的玄幻劇一直深受人們的關注,但是真正留下較好口碑的並不是很多,如今很多玄幻劇的誕生給人的感覺更像是蹭熱度而已,最後排出的影視作品總是差強人意,讓很多網友們對於中國的影視作品紛紛的吐槽。
  • 《青戀》探索農村題材新方向 打造真實趣味佳作
    農村題材新突破    《青戀》聚焦南方富庶鄉村進階路    電視劇《青戀》講述了以主角林深(郭京飛 飾)和沈聆(車曉 飾)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創客團體,在歷經重重考驗為建設新農村不懈奮鬥努力的青春勵志故事。該劇著力表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展示了浙江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
  • 一部扶貧題材電視劇,為何會在B站上被打出9.4的高分?
    一部在央視一套播出的扶貧題材電視劇,居然在年輕人扎堆兒的B站上被打出9.4分的高分。這種聽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就在電視劇《花繁葉茂》身上發生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向不太受年輕觀眾歡迎的農村題材劇,獲得了如此之高的口碑?
  • 盤點十大「山西題材」電視劇
    盤點十大「山西題材」電視劇山西省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眾多,而電視劇,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文化形式。下面的盤點,就是十大「山西題材」的電視劇,來一睹為快吧!《北魏馮太后》以南北朝時期為背景《北魏馮太后》是由吳倩蓮、張鐵林、李光潔、沈傲君、臧金生、王慶祥、張頌文、王冰、沈保平聯袂主演的歷史電視劇。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即現在的山西大同。該劇主要講述的就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罪臣之女馮淑儀,由宮中婢女最後成長為後宮太后的傳奇一生的故事。
  • 37部軍旅題材電視劇,你都看過嗎?
    我非常喜歡軍旅題材的影視劇作品,看到劇中的英雄們,或保家衛國徵戰沙場,或衝鋒陷陣搶險救災,或燃燒青春科技報國,或默默奉獻中流砥柱……我經常被劇中的軍民情、兄弟情、戰友情、師生情等感動的熱淚盈眶……今天特意整理了一下有關軍旅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共37部。
  • 由瓊瑤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不同題材相同經典,讓人難以忘懷
    由瓊瑤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不同題材相同經典,讓人難以忘懷1996年播出的《一簾幽夢》是根據瓊瑤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這部劇以瓊瑤的同名小說為主線並加入另一作品《浪花》的部分人物與情節進行改編,是早期的現代言情偶像劇。
  • 《青戀》:為農村電視劇市場注入一股清流
    日前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丁莉麗更撰文稱,《青戀》為農村電視劇市場注入一股清流。    這些年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生產和創作一度陷入困境。丁教授認為,農村電視劇類型的蕭條對於當下電視劇市場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遺憾,這不僅僅是因為農村劇承擔著宣傳「三農」政策的重要功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題材類型;也是因為農村劇本身所具有的高關注度和潛在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
  • 農村題材劇迎來創作升溫期,靳東、楊爍等演員紛紛「建設新農村」
    2020年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節點,農村的秀美風光、經濟建設、人際關係等都值得文藝創作者抒寫,農村題材劇具有廣袤的創作空間,迎來了創作升溫期。今年以來,圍繞農村建設發展為主題的劇集接連開拍。
  • 看電視劇《青山綠水紅日子》:新農村的和諧畫卷
    看電視劇《青山綠水紅日子》:新農村的和諧畫卷 發表時間:2012-02-13   來源:   中央電視臺新近播出的電視劇《青山綠水紅日子》是當前農村生活尤其是我們黨帶領廣大農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動寫照。
  • 張掖市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央視一頻道...
    張掖市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3月16日央視一頻道黃金檔開播!該劇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扶持項目,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後,今年與觀眾見面的第一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
  • 夜上海·影音|不輸給《鄉村愛情》的農村題材影視劇來了!
    今年是我國脫貧工作關鍵年,一系列鄉村題材作品也翩然而至,用一個家庭、一個村莊的變遷,來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發展歷程。這些作品有的橫跨40年的時代變遷,在展現改革開放歷史主題的同時,散發著濃鬱的泥土氣息。如今,電商、直播、短視頻、民宿等早已深入農村生活,一些農民更是成為電商達人或者網紅,這都是影視創作的素材來源。
  • B站追「扶貧劇」 農村片能否真正佔領主流市場
    6月6日,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是今年度最受關注的鄉村劇之一。在這之前,《一個都不能少》《我的金山銀山》也已先後於央視、東方衛視開播。根據廣電總局今年3月公布的名單,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就超過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