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叫雅丹魔鬼城,因為砂石中含有較多的磁鐵石,所以指南針在此不起作用。園區有大面積的奇特雅丹地貌群,在空曠的沙漠戈壁灘上顯得尤為壯觀,每到夕陽西下時,是攝影的絕妙地點。太陽落下之後,很大的風聲發出非常讓人害怕的尖叫聲,猶如野鬼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敦煌西北180公裡羅布泊東邊的三壟沙區域,亦稱三壟沙雅丹,俗稱魔鬼城,是目前亞洲規模較大、地質形態發育最為成熟、最具觀賞價值的雅丹地貌群落之一。
三壟沙雅丹分南北兩區,東西長約22公裡,南北寬約18公裡,總面積400多平方公裡。2001年11月,國土資源部批准成立了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在開發之前,這裡是一片無人區,茫茫戈壁沙漠一望無際,人們很難到達這裡。正如唐代詩人陳子昂感嘆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北區的雅丹相對比較集中,單位面積密度很大,其走向基本為偏南北方向,這說明這裡的風向是非常特別的,在敦煌經常刮東西風,而南北風非常罕見。南區的雅丹走向是東西方向,顯然它的風向必然是東西方向的,在一個並不是很大的地方為什麼會形成不同方向的雅丹結構,這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課題,也是敦煌雅丹形成獨有的一種奇特現象。
地質公園的雅丹顏色基本是土黃色和淺棕色泥巖、粉砂巖和沙巖的基礎上發育而成,尤其在雨後,或日出日落的時候特別明顯,這也是觀賞雅丹的最佳時機。
公園內集中連片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地貌,整體像一座中世紀的古城:有古堡、城牆、街道、教堂、氈房、部落村寨和雕塑,其形象生動,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世界許多著名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縮影:北京的天壇,西藏的布達拉宮,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美國的自由女神,等等;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也是應有盡有;雕塑有威武的將軍、大漠雄獅、孔雀眺望、天外來客、絲路駝隊、艦隊出海、群魚漫遊等等,可謂千姿百態,精彩紛呈。
雅丹地貌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發育形成這種地貌的地質基礎,也就是必須有湖泊沉積的地層;二是外力的侵蝕,主要是強大的風力和流水的侵蝕,經過長期的風蝕而逐漸形成不規則的形態。應該說地質結構的形成是同一時期的,而雅丹形狀卻千姿百態,各不相同,主要是局部黏土層的強度不同以及受到外部作用力的不同造成的。
雅丹地貌之所以大部分存在於西北地區,與西北乾旱少雨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有直接的關係,如果降雨量過大,雅丹地貌是不可能存在的。(文:高德社、圖片:網絡,感謝原作者)
你去過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