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疫情持續的影響之下,線下實體的美妝行業,對於看重購物體驗的Z世代而言或許早就不香了,這其中屈臣氏首當其衝。
8月6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和記」)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財報期內,屈臣氏全球銷售額為736.2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60.07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中國區銷售額為88.0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8.92億元),同比下降30%。
高達30個點的業績下滑,這是屈臣氏有史以來財報上公布的最大業績跌幅。而在半年之前,屈臣氏公布2019年財報,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較去年同期還保持著3%的增長。
對此,長江和記在財報中表示,在中國市場,屈臣氏2月暫時停業店鋪數量高峰時約達2500家,銷售額按年下78%。不過,隨著疫情好轉,內地幾乎所有店鋪已於4月底前重新營業,6月單月銷售額跌幅按年收窄至16%。
截至2019年上半年,屈臣氏旗下共擁有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5個市場經營15794家店鋪,中國市場店鋪3951家。在長江和記公司零售部門中,保健及美容產品分部佔到今年上半年收益的80%。
事實上,近幾年屈臣氏的日子並不好過。自2015年開始,屈臣氏中國業績出現停滯增長,2016年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當年門店銷售同比下降10.1%。為挽救頹勢,2017年屈臣氏中國區高層換帥,由高宏達接任CEO,並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7年,屈臣氏開始增強門店數位化運營能力,在門店中增加彩妝品類與智能設備,隨後又開設了專門的彩妝體驗空間「Colorlab」。
2018年陸續與菜鳥、餓了麼、京東到家等合作拓展外送服務。同時還與騰訊、永輝聯手,利用大數據、行動支付等數位化工具,推動其零售服務升級。
2019年1月,屈臣氏推出子品牌「Watsons+」跟網易嚴選聯名的首家電商聯營店。在今年1月,屈臣氏又推出了「玩美概念店」,設有多個顧客體驗區,包括Tap & Shop24小時自助點購站,讓顧客可以全天候通過電子屏幕選購及預訂產品,並自選分店取貨。
雖然每年都在不斷對線下進行嘗試,不過現在看來,收效甚微。截至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店鋪數量達3951家,而去年屈臣氏在中國的店鋪數已經達到3947家,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屈臣氏新增門店僅僅4家,這與其在2019年全年中國新增店鋪339家相比,相去甚遠。
事實上,業績折戟於疫情的並不止屈臣氏,風靡一時的美妝連鎖品牌萬寧也舉步維艱,7月開始在北京接連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