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中信銀行忙催收?不良貸款餘額89億元

2020-12-12 中華網

限額、降額、涉嫌暴力催收……中信銀行的一系列操作,讓部分信用卡用戶有點「措手不及」。

有用戶反映中信銀行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就被限制使用消費額度,甚至還存在威脅恐嚇持卡用戶親朋好友的問題。

此前,在中信銀行2019年線上業績說明會上,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就曾表示,疫情對該行信用卡業務的獲客、交易、資產質量影響較大。「不少企業因為疫情出現流動性緊張、階段性困難,還有一些客戶的還款能力下降。」

為此,中信銀行加大了催收力度。據方合英介紹,中信銀行信用卡催收產能最低的時候僅20%,現在已恢復到90%。

據2019年年報,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為89.48億元。此外,2019年中信銀行還通過不良資產證券化手段處置了25.45億元的信用卡不良資產。如果將這一數字算在內的話,中信銀行信用卡去年的不良貸款餘額高達114.93億元。

暴力催收?

近日,不少用戶在新浪黑貓投訴上反映,中信銀行信用卡在疫情期間限額、降額,甚至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

中信銀行信用卡被指無故限制消費額度,給用戶造成困擾。有用戶稱,「我中信信用卡用了3年,一直正常還款、正常消費,正常配合銀行辦理分期,而且我都多用中信銀行信用卡,為了調高額度,我都不用別的銀行信用卡,專注用中信信用卡,但是中信信用卡,還給我降低額度,銀行太沒有理由了。」

還有用戶稱,使用中信銀行信用卡以來從未有過逾期不還等其他不良使用情況,而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就被限制使用消費額度。

此外,還有反映中信信用卡委託第三方催收進行高強度催收。4月15日,有用戶稱,「因個人經濟問題信用卡逾期了,但銀行的催收公司惡意爆通訊錄,每天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屬於非法行為,希望銀行給予解釋,解釋好了我馬上還款。」

「中信信用卡委託第三方催收進行高強度催收,多次打給朋友親人威脅恐嚇還款,以起訴坐牢等語言威脅全額還款,不予協商,致電客服客服無法解決,導致催收變本加厲,給予本人及家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用戶希望,中信銀行能與本人協商處理,停止對家人的騷擾和暴力催收。

「如不解決,將上報銀監會,討個公道。」用戶表示。

催收產能恢復90%

據悉,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交易量、透支金額大幅下降,而逾期率卻大幅反彈。

今年3月27日,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在中信銀行2019年線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疫情對該行信用卡業務的獲客、交易、資產質量影響較大。2020年以來,中信銀行不良率和不良額小幅上升,主要是信用卡端出現同比較大上升。「不少企業因為疫情出現流動性緊張、階段性困難,還有一些客戶的還款能力下降。」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表示,疫情使得銀行的信貸需求萎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零售貸款,2月份包括個貸和信用卡貸款加在一起,同比下降了169億,環比下降了1600億。

他表示:疫情對整個信用卡業務的獲客,交易、中收、資產質量都帶來比較大的影響,1-2月份發卡同比下降了47%,交易同比下降5%。不過,進入3月中旬以後,數據開始迅速恢復。

方合英還說,從全年看,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儘管還受國外影響,國內的投資消費快速回升可以期待,接下來強勢政策可以期待,重大紅利可能會出來,中信銀行將努力把握疫後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加大了催收力度。據方合英介紹,中信銀行信用卡催收產能最低的時候僅20%,現在已恢復到90%。

不良率攀升

由上不難看出,中信銀行對信用卡資產質量的擔憂。

據中信銀行2019年報,2019年,中信銀行零售客戶總量破「億」,2019年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突破8000萬張,較上年末增長24.26%,累計交易量突破2.5萬億元。

但是,2017-2019年的信用卡不良率卻呈逐年攀升趨勢。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為89.48億元,不良率為1.74%。

表面上看,不良率較2018年末下降了0.11個百分點。但考慮到2019年中信銀行通過不良資產證券化手段處置了25.45億元的信用卡不良資產,如果將這一數字在內的話,中信銀行信用卡去年的不良貸款餘額高達為114.93億元,不良率高達2.24%,比去年上升0.39個百分點。

據公開資料,2019年,中信銀行發行了「惠元2019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此次入池資產中,有不少欠下巨額信用卡貸款的持卡用戶。

從入池貸款本息費餘額佔比前二十大借款人回收預測看,這20人欠款金額均超過50萬元,欠款金額最多的高達189.73萬元,預計回收金額9.84萬元,回收率僅5%。這20名欠款人未償本息費餘額大部分被劃入損失類。

從入池資產持卡人年收入分布及授信額度等級來看,年收入5萬以內的未償貸款佔比超六成,而持卡人授信額度超5萬的未償貸款佔比超過40%。

為什麼這麼多優質用戶成為「老賴」?造成中信銀行巨額損失的原因是什麼?中信銀行在信用卡風控管理上是否存在巨大的風險漏洞?就相關問題,時間財經致電、致函中信銀行,均未獲答覆。

相關焦點

  • 城商行消化不良貸款有多難?這家銀行或能給出答案:「能用上的催收...
    2015年底,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10.4億元,到了2019年底,不良資產總額達到了42.48億元。2020年全年的數據還沒有公布,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不良貸款餘額已經達到46.59億元,不良貸款量仍然在增加。與之相應的不良貸款率自然也一路上升。
  • 招行信用卡不良大幅攀升 銀行催收逾期
    招商銀行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招商銀行總資產8.1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97%。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業務。2020年1月至9月,招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240.75億元,同比增加107.98億元。從數據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今年受到了嚴重影響。
  • 招行走麥城:信用卡投訴量高居榜首,240億不良貸款餘額壓頂,曾陷...
    高投訴量的背後,是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的增加。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240.75億,同比增加107.98億10月30日,招商銀行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增加、不良貸款率下降,關注貸款和逾期貸款的餘額和佔比實現雙降。受信用卡業務風險快速上升影響,新生成不良貸款額同比增加。
  • 郵儲銀行2020年中報:不良貸款率0.89% 前瞻性加大撥備計提力度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89%,較上年末上升0.0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郵儲銀行更加審慎地研判內外部風險形勢,進行前瞻性減值計提,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得益於一系列有效的舉措,郵儲銀行資產質量繼續保持優良,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89%,不到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撥備覆蓋率400.12%,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較上年末上升10.67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 854億信用卡不良貸款「壓頂」,銀行花式自救:啟動最嚴風控,「甩鍋...
    多家上市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抬升近日,央行公布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二季度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7.91 萬億元,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54.28 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4%。
  • 銀行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最終是怎麼處置的?
    什麼是不良貸款?簡單一句話解釋,就是銀行不能按期收回的貸款。不良貸款可以說是銀行最頭疼的事,放出去的錢,不能按約定周期收回,擱誰都不樂意。但不良貸款也並不意味著損失。比如之前新聞報導的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約有100億元左右,不良比例達到20%,如果以這家銀行的利潤來計算,需要20年才能把不良貸款覆蓋掉,實在是恐怖至極。但是中誠信國際(是家信用評級公司),仍給予貴陽農商行A級的評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不良貸款雖然存在,但並不代表著一定就是損失。
  • 華夏銀行前三季度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2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華夏銀行披露了2020年度三季報。報告期末,「兩增」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22%,完成「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目標。在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看來,疫情對小微企業衝擊較大,保小微企業就是保就業和保穩定,銀行需要為困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據了解,為解決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燃眉之急,華夏銀行高效運轉,在不斷貸的基礎上快放貸,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華夏速度」。與此同時,華夏銀行持續推出差異化創新性的金融服務,特事特辦,為復工復產持續注入「華夏溫度」。
  • 招商銀行疑似「洩露門」背後:信用卡不良高企,催收投訴不斷
    招商銀行催收風波的背後是疫情對銀行零售業務衝擊下,該行信用卡業務風險不斷上升的現實問題。招商銀行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1-9月,招行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貸款240.75億元,同比增加107.98億元;截至9月末,該行信用卡貸款不良率為1.78%,較上年末上升0.43個百分點。
  • 招行前三季度信用卡新增不良240多億 各家銀行紛紛發布「風險提示...
    招商銀行近日因信用卡催收陷入輿論風波。知名博主袁啟聰日前通過微博爆料:妻子去世後自己接到一個私人手機號碼來電,來電者自稱是招商銀行的,要求其替妻子償還信用卡欠款,態度「極度無禮」。後得知催收者來自一家「收數公司」,對此,袁啟聰質疑招商銀行疑似將其及家人的個人信息洩露。「這家公司到底掌握了我多少信息?」袁博主質疑背後,是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數字的快速攀升。
  • 華夏銀行上半年淨利潤105.43億元 不良貸款偏離度降至95.57%
    8月12日,華夏銀行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營收397.97億元,同比增長21.05%,歸母淨利潤為105.43億元,同比增速為5.06%,不良貸款率1.84%,比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隨著不良包袱逐漸消化,營收端的高彈性逐漸傳導至利潤端,預計未來利潤增速將繼續回升。」
  • 信用卡還款逾期已經三個月,中信銀行上門催收合理合規嗎?
    一些人高呼「暴力催收的末日到了」,以後如果借貸機構再對逾期貸款進行催收就違法了。 但現實生活中一些銀行存在的類暴力催收現象仍然存在。 近日,有網友投訴,某發銀行派了兩名彪悍大將上門言語暴力催收,言語兇悍,本人及家人受到了嚴重的騷擾和恐嚇。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全新發布動卡空間6.0版本
    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中信銀行股東淨利潤 480.15 億元,較上年增長 7.87%;實現營業淨收入1,875.84億元,較上年增長 13.79%。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集團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63.84 億元,比上年增加 93.76 億元,增長 25.34%。
  • 不良率直擊:浦發銀行、貴陽銀行拖隊煩惱 招商銀行信用卡之壓
    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仍逆勢下行0.05個百分點,不良率達到1.11%,資產質量顯著超預期。另外,截至2019年末,招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2230.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10.97億元;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426.78%,提高68.60%;貸款撥備率4.97%,提高0.09個百分點。
  • 中信銀行信用卡業績背後 科技賦能銀行敏捷組織轉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3月26日晚,中信銀行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信用卡方面的數據如下:信用卡累計發卡8332.50萬張,較上年末增長24.26%; 信用卡貸款餘額5142.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33%。
  • 杭州銀行貸款結構存隱患 業績光鮮但難掩風險瑕疵
    次級類、可疑類貸款遷徙率大幅攀升根據杭州銀行2020年半年報顯示,該行本期不良貸款率為1.24%,較上一期下降了0.1個百分點,但該行次級類貸款和可疑類貸款卻出現大幅度攀升。其中,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75.83%,較去年上升了21.51個百分點;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89.48%,較去年上升40.71個百分點。
  • ...兩家東北銀行「添愁」|不良貸款|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商業銀行...
    近日,兩家東北地區港股上市銀行公布年報,哈爾濱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0%,較上年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盛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9%,較上年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不良加快暴露2017年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71萬億元,同比少增443億元,不良貸款率1.74%,連續五個季度保持穩定。
  • 信用卡逾期環比增長,多家銀行再發信用卡不良資產ABS
    近日,交行、招商、中信再次發信用卡不良資產支持證券。交通銀行發行交誠2020年第三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為45,000萬元,基礎資產為不良信用卡債權,全部未償本息費餘額為475,136.91萬元,預計回收總額64,625.81萬元。
  • 上市商業銀行半年報解讀:築牢抵禦風險堤壩
    半年報顯示,大部分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呈現「雙升」。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1091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94億元。從16家上市銀行的總體情況來看,各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均繼續上升,僅寧波銀行一家的不良貸款率與年初持平。  銀監會8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091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9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較上季末上升0.11個百分點。
  • 廣州銀行逾期貸款超不良26億 15高層人均年薪127萬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廣州銀行投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公司貸款和墊款餘額分別為166.89億元、250.93億元、301.44億元,佔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5.59%、20.27%、22.03%。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2020年3月26日晚間,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年報數據顯示,該行信用卡業務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8,332.50萬張,較上年末增長24.26%;信用卡貸款餘額5,142.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33%。信用卡交易量達25,613.9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05%;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605.09億元,同比增長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