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田頭田尾土地公

2021-02-19 閩南語頻道



閩南素有「做牙」習俗

二月初二為「頭牙」

六月十六為「半年牙」

臘月十六則稱「尾牙」

 「做牙」的風俗最初起於「牙商」,「牙商」即古時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並收取佣金的「中人」(經紀人)。他們每月要舉行兩次「牙祭」,供奉財神爺,祈求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還有一種說法,尾牙是拜祭土地公(福德正神)的日子,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每年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


閩南尾牙由來已久,早在清代就有相關記載,清乾隆《泉州府志》臘月十六日:商賈皆祭土地神,牲醴極豐。清乾隆《安溪縣誌》 二月初二日:各村俱祭土地,名為做福。民國《南安縣誌》 臘月十六日:商賈皆祭土地神,牲醴極豐。遍請親友,以其品物。現代有關尾牙的描述和記載有《泉州市志》、《泉州民俗文化叢書》、《晉江民俗掌故》等地方志、民俗志。

傳統祭儀:拜「土地公」期盼來年平安興隆

閩南人過「尾牙」特別隆重,這一日過後,也宣告時間就快走向另一個年份了。民俗專家黃炳元先生回憶小時候一家人過尾牙的情景,「當天還沒亮,人們就開始殺雞宰豬、蒸刈包、蒸年糕,忙得不亦樂乎」。由於閩南各個地區風俗並非完全相同,祭拜所用供品也就有所不同,但在這個比較重大的祭祀活動上,傳統供品中一定要有「三牲」和「五果"。

   「三牲」是指雞、豬、魚   

魚,象徵年年有餘

「雞」和「基」諧音

「建基」即「建家」

寓意團圓

豬則喻指

六畜、人丁興旺,家庭滿眷

信佛的人不願殺生

則用麵粉所成「素三牲」供奉

「五果」通常是

、杏、棗、桃、慄

象徵

、木、水、火、土

比喻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閩南「尾牙」俗語:

【十六做尾牙,工仔吃頭家。】

 「尾牙」這天商家、廠家答謝土地公一年來的關照,並犒勞工人一年辛苦而設的酬謝酒宴,在閩南已成慣例,是老闆請夥計。

【吃頭牙捻嘴須, 吃尾牙面憂憂 。】

意謂「尾牙」宴事關工作去留,故員工赴宴時,總是提心弔膽,面帶憂容。



更多「尾牙」趣事,敬請關注《泉州第一炮》

☟☟☟☟☟☟

金猴留戀豐收年,

彩鳳歡啼盛世春。

猛男女

祝願大家新年祥瑞,萬事如意!

財氣降臨,事業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尾牙:一年一度的尾牙,你可懂得「尾牙」的意思?
    尾牙的由來「牙」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zhǐ)生意興隆的。
  • 尾牙土地公壽宴
    尾牙的由來●牙的涵義「牙」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 土地公生日·有拜有保庇
    閩南風俗,每逢農曆初二和十六稱為「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農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日,稱為「頭牙」;每年的臘月十六,是最後一個祭拜日,稱之為「尾牙」。舊時農民認為農田林果收成與土地神有很大關係,因此,以祈豐年、祭社神為主題的春社節也就被安排在這個月。由於中國古代又有以重日為節的習尚,所以,二月二實際上很早就被作為春社節。近世,漢族多以二月初二為土地神的誕辰,故春社祭祀「土地公」也就定在二月二。春社的祭祀對象主要是社神,社神即土地公。社神不止一個,且分有等級。
  • 拜土地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 土地婆」
    土地公逐漸人格化之後,關於土地公原來的身分,於民間有下列幾種傳說:   土地公原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
  • 尾牙:一年一度的「尾牙」,你可懂尾牙的意思
    ●頭牙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農曆不分日或號)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
  • 閩南人獨有的「尾牙」,我們是這樣辦的!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社神、后土等,管理土地之神。其供奉的土地廟是中國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追溯到農耕時代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土地公綜合了「天地社稷」中的地、社、稷。《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祀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 鄭玄 註:「五祀,門、戶、中溜、灶、行也。」,而中溜指的就是土地神和宅神。
  • 尾牙
    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的由來 ●牙的涵義 「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
  • 又是一年的尾牙,尾牙是什麼意思呢?
    尾牙的由來   ●牙的涵義  「牙」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 尾牙故事 雞頭隱喻 你吃雞了麼?
    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做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做牙●
  • 蘇坑人不過"龍抬頭" 二月初二過"頭牙"也稱土地公生日
    就其外延而言,社神是一個集體名詞,是各地大小土地公的總稱。在民間信仰中,各鄉村、各區域甚至各屋舍的地基都有各自的土地公,因而土地公的祭祀非常普遍。尤其以工商之家和鄉村為盛,甚至「田頭田尾」都有土地公,人們在「土地公生日」都要辦備祭品到田頭園頭祭祀,祈求豐收。【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閩南風俗】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閩南風俗。
  • 尾牙的民俗
    土地公也被視為財神與福神(又稱「福德正神」),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進家裡祭拜。俗言說做「做工不通三日討魚,二天曬網」要堅持年頭做到年尾,以前傳統過「尾牙」,會出白斬雞(或魚),如果雞頭(或魚頭)朝向在座的某個人,就表示此人將被解僱。因此,有的人就擔心害怕失業,於是閩南也有一句俗語叫做:「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
  • 一年一度的【頭牙】到了,土地公生日,別忘記拜喲!
    從時間上看,三月初二是傳說中「土地公」(即「福德正神」,另有「社公」、「后土」等俗稱)的生日,所以頭牙主祭「土地公」。之所以主祭土地公,源於遠古農耕時代。在我國,春天實際上開始於農曆仲春二月,在這個月中,寒冷逐漸減弱,東南風徐徐送來暖流,樹木緩緩地抽發新芽,而緊張的播種和插秧等農事活動即將開始。莆仙位於南方閩中,氣溫稍高,二月已可播種、插秧。
  • 為何「土地公」是民間最普遍的信仰,帶你看看福清的土地公文化
    「鄉裡鼓兒鄉裡打,當坊土地當坊靈。」這是一句讚揚土地公的民間俗語,那麼這位土地公是何方神聖,為何受人如此敬仰呢?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護者,是與那塊土地形成共存的神,傳說土地公也可以隨意上天,但是為了百姓福澤而留在了人間。
  • 諾呀達帶您了解「尾牙」!
    二月初二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而拜祭後的菜餚開大餐即稱為打牙祭。「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南方沿海地區做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
  • 尾牙是什麼意思?哪個地區的傳統節日?「尾牙」的來歷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 尾牙是什麼意思?網上流行語尾牙是什麼意思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 「尾牙」大吉 | 閩南人的「尾牙」習俗
    一年中有好幾次「做牙」,農曆2月2日是福德正神(土地公)誕辰,祭祀活動稱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祭祀,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頭牙」和「尾牙」都特別受到人們的重視。     閩南尾牙由來已久,早在清代就有相關記載,清乾隆《漳州府志》臘月十六日:商賈皆祭土地神,牲醴極豐。
  • 2019年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農曆幾月幾號
    2019年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農曆幾月幾號  根據傳統,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六月十六是「半年牙」,而十二月十六,也就是每年的最後的一個「牙期」,就被稱為「尾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牙期」。所以,尾牙一般是農曆臘月十六。2019年尾牙時間也就是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