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龍眼成熟採摘期。龍江鎮第二屆龍眼節今天上午在甘坑村舉行,本屆龍眼節以「品龍之眼,助鄉村振興」為主題,吸引了500多人前來採摘。本屆龍眼節持續12天,將開展有一系列富有鄉村情趣的活動,遊客在採摘龍眼的同時還能體驗鄉村生活。
甘坑村今天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裡以往的寧靜被打破。龍眼節現場村民表演了快板、歌舞等。與第一屆龍眼節不同,本屆龍眼節融入了祭拜古龍眼樹儀式、龍眼評比大賽等。遊客不僅可以到果園採摘石硤龍眼、品嘗甘坑大盆菜,還能去果園抓雞、魚塘摸魚,進行溶洞探奇、趣味運動、體驗農活等。
今年甘坑村再次迎來龍眼大豐收,產量高達50萬斤。甘坑村突破傳統銷售模式,龍眼成熟前期,線上與京東多家銷售平臺合作,線下與北京、長沙、山東、廣州、深圳、惠州等近10家分銷商合作預售。目前預售已達1.2萬箱,10萬斤左右。甘坑村8戶貧困幫扶戶近3萬斤龍眼,以高於市場價30%被預定完畢。
駐村幹部許格勝表示,「希望通過連續12天的龍眼節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甘坑石硤龍眼品牌影響力。讓村民增收,甘坑龍眼遠銷全國。」
走進甘坑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滿村的龍眼樹,村民家家戶戶種植了龍眼,多的數十畝,少的在房前屋後種植幾十棵。村道鋪設了硬底化,架設了智能路燈,整潔敞亮,村民房屋外牆塗畫了富有濃厚鄉村氣息的長頸鹿、大象等壁畫,栩栩如生。村裡新建的12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配套了體育健身器材和兒童遊樂設施,文化廣場老人小孩嬉戲玩鬧的身影成為甘坑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兩年前,甘坑村並不是這樣一番景象。」許格勝回憶說:「2016年4月20號,我走進甘坑村開展駐點扶貧工作,到村裡的第一個月我走遍全村各戶摸底了解基本情況。村基礎條件差、沒有路燈和文化廣場,村委會條件簡陋,還漏水。村裡有15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4200元,部分是因病致貧,經濟來源除了土地包發租金,靠種植龍眼、養豬養雞等增收。」
駐村兩年來,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是許格勝每天思考的問題。2016年8月,村民謝雲錦來找許格勝,發愁家裡的一千多斤龍眼賣不出去也吃不完。許格勝嘗試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龍眼滯銷售賣的消息,出乎意料的是,因龍眼新鮮採摘且價格優惠,瞬間被訂購一空。當天,許格勝裝了滿滿一車龍眼挨家挨戶上門送貨,解決了村民謝雲錦龍眼滯銷的問題。
這次龍眼滯銷事件瞬間打開了許格勝思路。宮粉石硤龍眼是廣東省名優產品,華南農業大學龍眼種植專家、博士生導師劉成明教授指出,甘坑龍眼果型大、肉厚核小,清甜爽口,品質商城。甘坑村處於1.5平方公裡一條狹長的克斯特地質帶上,豐富的地下水和碳酸鈣質,為龍眼生長創造了優質條件。
甘坑村家家戶戶種植龍眼,年產量有50萬斤。往年村龍眼銷路主要靠果販子來上門廉價收購,一些賣不出又吃不完的龍眼基本全爛在樹上。許格勝想:如果可以打造甘坑品牌龍眼,以電商為平臺,讓甘坑龍眼遠銷全國,不僅銷路不愁、村民增收,今後坐等果販子上門廉價收購的局面將徹底扭轉。
想到這裡,許格勝欣喜不已,力排重難,2017年8月成功舉辦了首屆「品龍之眼,開致富門」龍眼節,通過微信推送、媒體宣傳,吸引了惠州、廣州、深圳等上千名遊客前來甘坑村採摘龍眼,當天村裡十萬斤龍眼銷售一空。此外,通過試水電商,龍眼還遠銷北京、浙江、南京等地,價格翻番,全村226戶村民得紅利。
扶貧戶甘泉清有老下有小,種植了7畝龍眼樹,經濟來源除了龍眼賤賣還有水泥廠做工每月兩千多元,家裡口人,年人均收入4千左右。以前龍眼全靠果販子上門收購,每斤平均2塊多。每年收入幾千塊到一兩萬不等。
許格勝駐村扶貧以來,幫他解決了兩個孩子上學對點幫扶的難題。並在甘全清家的7畝龍眼林試點以龍眼為主題的香豬立體生態養殖項目,耗資約25000元投放了21頭香豬,70隻雞,2箱蜂蜜,5分菜地,利用有三十多年的石硤龍眼林的立體空間,在養殖空間不施化肥,不打農藥,雞來消滅害蟲,蜜蜂採龍眼花蜜,並為龍眼授粉,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該項目在實驗取得成功後,將在村裡全面推廣。
甘全清只需管理好豬、雞、蜜蜂、菜地,年底純收入在22000元左右。與前兩年相比,甘泉清現在每年純增收2萬元。甘泉清說:「現在收入高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希望以後收益再多一點,把場地搞好一點。」
藍玉平是甘坑村因病致貧有勞動能力的幫扶戶,一家五口人,夫婦倆和78歲的婆婆常年吃藥,兩個孩子還在上學。藍玉平之前主要靠養魚種稻穀增收,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了解到這些情況後,許格勝幫扶她家發展了香豬種養項目。許格勝愛人自學了手工製作龍眼酥,並將製作方法手把手教給藍玉平,讓她多一條增收路子。
這兩年藍玉平家年增收3、4萬元,人均年收入達8千元左右。如今,藍玉平手工製作的龍眼酥好吃受歡迎,打算教授村裡其他村民也來學習龍眼酥製作方法。藍玉平說:「希望未來日子越過越紅火,製作的手工龍眼酥暢銷。」
能打開市場,多賣一些。」
村民嘗到了甜頭,盼頭有了幹勁足了,對龍眼的長勢由以往的隨意照料變為精心呵護。今年龍眼的掛果品質和數量更優,產量達50萬斤左右。為了保證貧困戶利益,許格勝以88元10斤包郵的價格線上優先預售貧困戶龍眼。
購買石硤現摘龍眼可掃碼進入微店下單,88元10斤包郵
做好龍眼的深加工是甘坑村今後重點發展項目。甘坑村以古法焙制石硤龍眼乾是甘坑村民的一項傳統技藝,通過這種技藝製作的石硤龍眼乾是當前市場的緊俏貨品。利用品質優良的石硤龍眼資源,村民傳統的成熟的製作技藝,既可以為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也能讓村民龍眼銷售提升價值,增收致富。
目前,甘坑村正在籌建龍眼乾加工廠。許格勝信心滿滿的說:「未來將打造甘坑石硤龍眼品牌,讓甘坑龍眼遠銷全國甚至走出國門。讓甘坑村不僅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讓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