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奉化溪口日已偏西,仍然很熱。溪口鎮就是景點,被圍牆圈起來,可是城門口卻不賣票,買票需要到新區的獨立售票處,走過去又一身汗。一路上人力三輪、計程車、黑車紛紛來搶生意,各種遊說爭奪,亂,原來給遊客造成這麼大的不方便還是為了個錢字。
放眼看過去,鎮外有許多新建的酒店和餐館。酒店中又多是些新仿古建築,畢竟在江南,再怎麼商業也總能透出些淡薄的韻味。餐館則不管那麼多三七二十一,直接和主題掛鈎,亮出幌子蔣宋飯店,有的更乾脆,就叫蔣介石宋美齡飯店,或者蔣介石宋美齡私房菜,好像這裡每一家都是當年的御廚傳人。蔣宋字號能夠遍地開花到這種程度,也算蔣介石對家鄉做出的貢獻,蔣先生最終還是造福了一方鄉裡,蔭澤後代。
買好門票,是聯票,含溪口所有景點了。趕緊往回走,抓緊時間進鎮。遠一點看圍牆像在發光,城門大開,擁有而不在乎的樣子。夕陽的輻射力下走近了,城門古典端肅,才恍若接近隔世。穿過門洞,就是另一個時空,這裡是蔣介石故裡,一切姓蔣。
溪口鎮蔣氏的故居共有四處;老宅豐鎬房,出生地玉泰鹽鋪,蔣介石宋美齡婚後回溪口小住的別墅文昌閣,給公子蔣經國住的小洋房。
(老宅豐鎬房)
我比較好奇的是蔣家老宅、祠堂和蔣母墓經過改天換地革命,尤其是經過文革,怎麼竟然還能保存下來?一考古,毛主席打京滬杭戰役時說:在佔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在奉化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有這條最高指示,加之家鄉人自覺自發維護,現在奉化才能靠蔣家搞旅遊,發財致富。
走鎮裡,差不多每個故居點都能碰到一個蔣介石。有穿長衫的蔣介石,穿軍裝的蔣介石,穿中山裝的蔣介石,都化著濃妝,像剛從電影的客廳、作戰部、會議室裡走出來,配合旅遊者擺拍,同時眼觀六路,你隨時看他隨時能跟他的眼神撞個正著。每一個蔣介石都在用力過猛地表演自己是專業演員。
小鎮還是有點規模的,有長街,有細巷,二三層的小樓房密密麻麻,而且以老房子居多。蔣先生出生的玉泰鹽鋪樓和他長大的豐鎬房,相距不遠,差不多就是個前店後家的距離。店,鹽鋪,不大,可以說小而窄仄,也就轉兩個身的空間。家,豐鎬房,比店像點樣,屏、院、廳、堂都有,雖然也都不大,可見論出身蔣家頂多算小業主。家和店,蔣先生在四十年代都修繕過。
蔣先生發跡後,體現其榮歸故裡衣錦還鄉的,還得看文昌閣、小洋房、蔣母墓道和妙高臺。
文昌閣建在環鎮的小河、秀麗的剡溪岸邊,原來是清代留下的一個老舊閣樓建築。1925年蔣出資重建成500平米的一棟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的中式二層樓,其中一樓是會客室,二樓是臥室和起居室。1927年蔣介石宋美齡婚後回溪口省親,在鎮裡就住這。蔣先生很喜愛文昌閣,賜名樂亭,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武嶺樂亭記》表達這份喜愛。1939年12月12號日本飛機轟炸溪口,文昌閣被炸毀,現在這座是1987年按原樣復建的。
(文昌閣下)
1930年緊挨文昌閣東側又建了小洋房,兩樓之間修了一條露天走廊,原為蔣介石住文昌閣時親近幕僚的住地。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老爸安排他在此住讀。小洋房裝潢非常講究,臥室、書房、客廳都鋪著精緻的地毯,客廳裡擺放的鋼琴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送給宋美齡的。
蔣介石宋美齡回溪口的第二個居所,是住在蔣母墓道裡的慈庵。蔣母,母以子貴,後世盡享尊榮。蔣母墓道建在溪口鎮西一公裡的鱗岙山,1923年修建,陵園標配,規制宏大,孫中山題寫墓碑。從山腳墓道門,依坡而上,鵝卵石鋪路,歷經石牌坊、下轎亭、墓廬、八角亭,到達山頂蔣母墓,一路蒼松翠柏,陰翳重疊。蔣先生建在這裡的房子名慈庵,從修建蔣母墓道時開始建造,到1930年才徹底完整其局。慈庵主房五間,青瓦黃牆。左套間是蔣宋臥室和起居室,右室兩間是客房。主房後還有兩幢平房,一幢是祭房,一幢是廚房兼管理人員的住房。
(蔣母墓道)
慈庵極簡,被周圍的大樹覆蓋。初夏季節,樹影婆娑,光斑在牆上播下一絲絲不確定和不安。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蔣先生回到故鄉溪口,在慈庵住了110天。此後成慣例,他一遇大事必返鄉修整。在將近4個月的時間裡,他守著母親的墓,內憂外患,四分五裂,矛盾重重,每天不知道要在這墓道上來來回回走幾遍。他曾給母墓親撰輓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哪裡能想到,冥冥之中,終身沉痛恨靡涯,這十一個字,一語成齏,竟成命運。
(墓廬慈庵)
蔣介石在老家的最後一個住處,是妙高臺別墅,蔣1927年第一次下野歸裡時在雪竇山巔修建。雪竇山在溪口鎮西北,號稱四明第一山。四面青山拔地嶂立,峰峰環列,縱橫阡陌。妙高臺就建在萬峰之中,高峻至極,如上接雲天。峰上鋪西式平臺,三面直臨深淵。坐在臺上的藤椅裡眺望雪竇瀑布懸空千尺飛流直下,好像是他最引人入勝的休閒之一。他曾賦詩:朝霞吐旭日,曉月舞清風,雪山千古冷,獨照峨眉峰。八十多年之後,這首詩的最後三個字被一個編劇編到了一部熱播電視劇裡,成為潛伏在國民黨軍統內部的一個共產黨員的代號。也許在這位編劇眼裡,潛伏者的孤絕與無可奈何,如蔣中正是。
妙高臺也是座二層中式別墅,350平米。一樓是辦公區,差不多是個辦公廳兼作戰部。二樓是生活區,每個房間的內裝都按夫人宋美齡的喜好布置,真皮沙發,厚厚的印花地毯,枝形吊燈,暗棕色調,處處體現著隨意的女性的優雅和輕奢。從幾處住所的裝修來看,蔣介石宋美齡夫妻,感情還是非常好的,先生非常體貼夫人的品味,反過來,夫人也能充分尊重先生的愛好。暖酒燒紅葉,處處都能看到二人精神上的琴瑟和諧。
1949年1月21日,蔣第二次下野。22號他回到溪口,上妙高臺。電影開國大典裡他的那句著名臺詞「他還當真了!」就是在這妙高臺的臺上看著妙高峰說的,妙高臺實際上成了他遙控局勢的幕後指揮中心。蔣先生1949年的整個冬天就在妙高臺度過,夫人赴美去聯合國爭取外援,陳列室裡還有宋美齡從美國發回的電報,內容是妙高臺二樓客廳的沙發要怎麼擺放。從陳列的照片看,兒子蔣經國一家一直陪在他身邊。父子黯然,寄意寒星。那一個冬天的雪好像很大,群山盡裹素白。圍著爺爺,孫輩繞膝戲雪,爺爺看著他們,臉上難得現了笑容。是的,喜悅,還有親人在一起,還有孩子在一起。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南京解放。4月25日蔣下妙高臺,離開溪口,從此再也沒回來。
雪竇山山峰有竇,水從竇出,色白如乳,如映冬雪。
(雪竇山)
溪口鎮人來熙攘,從世界各地來的人手拿聯票,這個門進那個門出,沒有蹉跎,沒有糾纏。鎮上的長街土特產商鋪林立,賣千層餅的,賣酥糖的,賣芋頭的,賣鮮筍乾筍的,滿倉滿谷,吆喝聲此起彼伏,一片繁華。溪口現在是中國千篇一律的旅遊小鎮中的一個。
一切都在。豐鎬房,玉泰鹽鋪,文昌閣,小洋房,慈庵,妙高臺,溪口,都在。並且一切都很自在。
就是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