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西藏旅行季,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去西藏旅行的憧憬和夢想,但面對雖然美麗但未知的高原,很多人對高原反應又充滿了敬畏!陳醫生去過西藏,從過了康定一直到拉薩,直到下降到格爾木的十天左右的時間裡,陳醫生一直都有高原反應。而且在陳醫生援疆期間,剛到援疆地的時候,也出現過高原反應,可謂是經歷過切身感受的我,最有資格現身說法,告訴你如何處置高原反應。
一、多高會有高原反應?
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稱為高原,但並不是海拔超過3000才有高原反應。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吸入的氧分壓也在明顯的下降。當海拔在2400-2700時,動脈氧飽和度就開始了輕度降低。對於一些敏感的人,就可以產生一些輕微的反應。當海拔在3500-4000米時,動脈血的氧飽和度就降低到正常人的90%以下,而到5000米時,動脈氧飽和度就降低到75%以下。但具體多高會發生高原反應,真的是和個體差異有關的。對於能夠耐受低氧的個體,其高原反應發生的海拔就會越高。
二、高原反應有哪些表現?
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高原反應,很有疑惑的想知道高原反應會有哪些表現呢?一般情況下,對於不能耐受的海拔,進入後6-24小時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應。主要的表現可以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胸悶、氣短、額部疼痛、頭痛、頭暈、厭食、噁心、嘔吐等不同的反應。而很多時候,高原反應的相關症狀,和飲酒過量後的反應極其相似,表現為頭痛、噁心、乾嘔等。嚴重的高原反應的患者,會發展為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患者就需要及時治療了。
三、如何處置高原反應?
發生高原反應應該怎麼辦呢?這恐怕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四點,
一是休息,一旦發生高原反應,應儘快進行臥床休息及補充液體,避免反應進一步惡化。
二是氧療,經鼻導管或面罩進行吸氧,幾乎所有的病例都會出現症狀緩解。
三是藥物治療,頭痛者可口服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對症處理;噁心嘔吐者可肌注丙氯拉嗪,嚴重者可口服地塞米松治療;或者聯合使用地塞米松及乙醯唑胺。
四是對於症狀不緩解或者惡化的患者,應該儘快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哪怕高度下降很少,症狀也會減輕。
四、如何預防高原反應?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口服xxx管用嗎?口服xxx管用嗎?網上的攻略多的很。但陳醫生就信教科書,書上寫的才是陳大夫相信的,看看書上是怎麼寫的吧!
第一在進入高原前,應該進行高原環境、生活常識、高原反應等方面知識的教育培訓;
第二對於有器質性疾病的人群,還是建議儘量不去高原地區;
第三在去高原地區前,可進行適應性鍛鍊,或者進行海拔較高但不太高的地區進行適應性居住,待血紅蛋白升高後在進行高原旅行;
第四進入高原建議階梯型升高,不建議直接短時間內到達很高的海拔地區;如果不能階梯上升,可於進入高原前進行預防性服藥。
第五進入高原後,避免劇烈運動,減少活動,待適應後逐漸增加活動量,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抽菸酗酒,減少鎮靜催眠藥物的服用,並且一定保證身體攝入足夠多的液體和能量。
高原反應因人而異,但相信你在讀完這篇文章後,會有一個簡單的認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敬請諮詢陳醫生吧!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