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中詩人的深情: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春風拂檻露華濃

2020-12-24 東原煮酒

中國文化中的深情並不少見,這種深情貫穿古今。我們熟悉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傷;也知道陸遊「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的惆悵;更有歸有光「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中無盡的落寞。

盛唐中李白是獨特的。他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桀驁,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他是浪漫的,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浪漫詩人,李白詩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後人認為他是: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但是就是這麼浪漫的詩人,他筆下的愛情詩句卻啥的可憐。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他的《長幹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兩小無猜的愛情,或許是詩人也心中嚮往的。而另外一首詩卻是對一個傾國傾城的女人的愛慕。

自古才子多風流,李白應該也不例外。他用他的詩表達出對自己無法陪伴的人的愛慕「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這首詩是浪漫的,用現代人看這就是一封情書:我看到天空的雲是就想起穿著華麗衣服的你,我看到盛開的花朵時就想起你的容顏,要不是在這個雕欄畫棟的宮殿中看見你,還以為是在天上的瑤池與你相遇的呢。詩人心生嚮往神情搖曳,貴妃的容貌是無人能及傾國傾城的,詩人把所有的美好賦予到她的身上。

據傳:盛唐,天寶天寶元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徵召天下名仕李白,當時唐玄宗與貴妃在沉香殿上飲美酒賞牡丹,沉香殿是用名貴沉香木建造而成,又稱「涼殿」,唐玄宗與楊貴妃常在此處遊樂,唐玄宗興致勃勃叫來李白,想讓他為貴妃作詩一首,李白是桀驁的,哪容別人呼來叫去,於是提出三個條件:一是要高力士為他脫靴;二是要楊國忠捧著硯臺;三是要貴妃研磨,缺一不可。

唐玄宗全部應允,酒盡詩出,李白揮筆而成新詩三章。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也命人拿來七寶杯,斟滿西域葡萄酒,敬於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沉香亭內外,牡丹齊放,花香陣陣,歌樂嫋嫋,一派祥和。

只可惜這片祥樂隨著安史之亂的來臨徹底破裂。國力昌盛的大唐就這樣敗落下去,盛唐不再,而詩人也早就駕鶴西去,只是心中是否還記掛天上的雲、原上的花。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寫下《長恨歌》,只是斯人已去,大唐最終沒有恢復往日的輝煌,白樂天也不會有機會一瞻貴妃容貌。

相關焦點

  • 如何用鏡頭表現「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華貴雍容?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楊貴妃的《清平調》。全詩總共四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電影《妖貓傳》裡也生動地還原了李白當時寫詞謳歌貴妃美貌的情景。
  • 春風拂檻露華濃兩字怎麼讀 妖貓傳詩詞背後暗藏玄機
    看過電影《妖貓傳》的大家應該對於電影當中的很多經典臺詞印象深刻,除了白居易的《長恨歌》讓人唏噓之外,《清平調》當中的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也非常經典,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拂檻兩字怎麼讀。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劉禹錫、王維、白居易等一大批詩人都喜歡牡丹,留下了許多描寫牡丹的名篇佳作。詩仙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是讚譽美人的精巧構思,成為千古絕唱。詩豪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描寫了豔麗高貴的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傾國之色,當它盛開的時候,轟動了整個長安城,驚豔了所有人,讓我們想像到了唐王朝牡丹綻放時的絕美與驚豔。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該怎麼讀呢?不要讀錯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李白在擔任翰林待詔時,為楊貴妃寫的《清平調》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最出名的一句。不過,這兩句中有兩個字「裳」和「檻」,我們應該怎麼讀呢?首先看第一個「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他有兩個讀音:shang和chang。要弄懂這個讀音,我們就要先搞懂兩個不同的讀音各自的含義。什麼時候要讀chang呢?古人的衣服並非是一體式的,而是分為兩部分:古時上曰衣,下曰裳。《詩經·邶風·綠衣》中有:「綠衣黃裳」的詩句;《毛傳》中也有:「上曰衣,下曰裳。」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個字: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首「清平調」是李白讚美楊貴妃之作,以牡丹比貴妃,以雲彩比衣服,全詩不露斧鑿、造作痕跡,信手拈來,渾然天成。你或許會奇怪為何突然就聊起了這首詩,其實是因為大理雲想山。
  • 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說的誰
    《妖貓傳》中除了長恨歌外,李白的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也是貫穿了電影的前半部分,但是電影中李白澄清這並不是寫楊貴妃的。那麼這一首詩又是寫給誰的呢?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裡的第一首的首句。
  • 詩詞日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丨正月十六
    今天與大學時的朋友聚了一下,在植物園轉了一圈,有幾個穿漢服的小姐姐真好看,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視覺感受哇,又一起吃了頓飯,陌上紅塵霏似霧,雲間明月冷如冰。誰言世上驅馳客,老作庵中寂定僧。漏水半消燈火冷,長空無滓色澄澄。
  • 120句形容女子的絕美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19.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20.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21.鏡中貌,月下影,隔簾形,睡初醒 22.翩若輕雲出岫,攜佳人兮步遲遲腰肢嫋娜似弱柳 23.
  • 煙雨夜讀 | 春風拂檻露華濃
    夜雨聞鈴的唐明皇,或許從未想到,他最愛的女子,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女子,會在一場兵變中喪生,而自己竟也無力施救。多少痛苦,是在以後的夜晚,煎熬折磨著他的靈魂,再不肯休。只有這樣的旋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歸到目前的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詩筆不僅揮灑自如,而且相互鉤帶.「其一」中的春風,和「其三」中的春風,前後遙相呼應.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
  • 「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讀什麼?啥意思?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劉鵬  陳凱歌的《妖貓傳》正在熱映,故事背景設置在安史之亂爆發,「馬嵬驛兵變」的數十年後,其中穿插了大篇幅唐玄宗與楊貴妃時期的場景,故事內容不再贅述。  在電影的前段,張雨綺扮演的春琴站在屋頂,吟出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中的「裳」字發的是「cháng」音。  之後又展現了唐玄宗為楊貴妃舉辦的「極樂之宴」,宴上辛柏青扮演的李白受高力士之邀,寫下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句,李白口中說出的也是衣裳(cháng)。另外,電影中還出現了霓裳(cháng)羽衣舞。
  • 雲想衣裳花想容,楊貴妃的命運,李白早已經透露
    世人常說,李白一生豪邁,文豪之氣傳遍天下,尤其是作為唐明皇的御用詩人,這讓天下詩人為之羨慕,以詩仙之美稱譽之,也是這種豪邁的性情讓他站在詩人的最頂端。在為唐明皇作詩時,他以不畏權貴,不阿諛奉承的詩骨為大家所傳頌,在《貓妖傳》中,李白所作的《清平調》大家都以為是在讚揚楊貴妃,詩詞的表面大意思也是如此。在劇中李白寫詩時有三個前提和特點,才促就了這首詩,一是這首詩不是李白主動寫的,而是宦官為了討好楊貴妃向李白求的詩句,二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連貴妃的面都沒見過,三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哭了。
  • 女神節:「雲想衣裳花想容」古詩詞中美麗的女人們
    女人如詩,在中國浩瀚的詩海中,有豐富多彩的女性形象。《詩經》中的女子活潑淳樸,勤勞大方。「採採芣苡,薄言採之。採採芣苡,薄言有之。採採芣苡,薄言掇之。」這是《詩經·芣苡》中田家婦女興高採烈地採、撿、捋車前子的勞動畫卷。
  • 雲想衣裳花想容,菇香小鎮牡丹夢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的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為詠唱牡丹的千古絕唱。白居易有「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之語,可見當時人們的觀花盛況君不聞,都云:
  • 春風拂檻露華濃,楊玉環有什麼魅力,成為唐玄宗的心頭愛?
    前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李白對一位女子的讚譽,稱她有著天姿國色,甚至是花朵還要鮮嫩美麗。從李白所留下的詩句中,要說到誇讚次數最多的自然還是楊貴妃。從《清平調》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把牡丹比作是她,讓兩者魅力融合在其中,也寫出了唐玄宗對她的寵愛。
  • (夏雲)春風古詩十四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是不是愛上了楊貴妃
    作為一個大詩人,他首先是一個男人,對漂亮的女人動心也很正常,又何況是能歌善舞、詩文俱佳的貴妃呢?他讚美楊貴妃的詩句很含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弗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在這裡以彩雲、鮮花、帶露的牡丹等來形容貴妃的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之外,李白的確有借詩傳情之嫌,在向貴妃傳達他愛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