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的深情並不少見,這種深情貫穿古今。我們熟悉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傷;也知道陸遊「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的惆悵;更有歸有光「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中無盡的落寞。
盛唐中李白是獨特的。他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桀驁,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他是浪漫的,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浪漫詩人,李白詩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後人認為他是: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但是就是這麼浪漫的詩人,他筆下的愛情詩句卻啥的可憐。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他的《長幹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兩小無猜的愛情,或許是詩人也心中嚮往的。而另外一首詩卻是對一個傾國傾城的女人的愛慕。
自古才子多風流,李白應該也不例外。他用他的詩表達出對自己無法陪伴的人的愛慕「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這首詩是浪漫的,用現代人看這就是一封情書:我看到天空的雲是就想起穿著華麗衣服的你,我看到盛開的花朵時就想起你的容顏,要不是在這個雕欄畫棟的宮殿中看見你,還以為是在天上的瑤池與你相遇的呢。詩人心生嚮往神情搖曳,貴妃的容貌是無人能及傾國傾城的,詩人把所有的美好賦予到她的身上。
據傳:盛唐,天寶天寶元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徵召天下名仕李白,當時唐玄宗與貴妃在沉香殿上飲美酒賞牡丹,沉香殿是用名貴沉香木建造而成,又稱「涼殿」,唐玄宗與楊貴妃常在此處遊樂,唐玄宗興致勃勃叫來李白,想讓他為貴妃作詩一首,李白是桀驁的,哪容別人呼來叫去,於是提出三個條件:一是要高力士為他脫靴;二是要楊國忠捧著硯臺;三是要貴妃研磨,缺一不可。
唐玄宗全部應允,酒盡詩出,李白揮筆而成新詩三章。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也命人拿來七寶杯,斟滿西域葡萄酒,敬於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沉香亭內外,牡丹齊放,花香陣陣,歌樂嫋嫋,一派祥和。
只可惜這片祥樂隨著安史之亂的來臨徹底破裂。國力昌盛的大唐就這樣敗落下去,盛唐不再,而詩人也早就駕鶴西去,只是心中是否還記掛天上的雲、原上的花。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寫下《長恨歌》,只是斯人已去,大唐最終沒有恢復往日的輝煌,白樂天也不會有機會一瞻貴妃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