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2021-02-23 最愛讀古文

《清平調·其一》

作者: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幹。

 

【注釋】

⑴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
⑵「雲想」句:見雲之燦爛想其衣之華豔,見花之豔麗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實際上是以雲喻衣,以花喻人。
⑶檻:欄杆;露華濃:牡丹花沾著晶瑩的露珠更顯得顏色豔麗。
⑷「若非……會向……」:相當於「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傳說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貴妃貌美驚人,懷疑她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臺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創作背景】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組詞共三首,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賞析】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一日,玄宗和楊妃在宮中觀牡丹花,因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而作.在三首詩中,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從篇章結構上說,第一首從空間來寫,把讀者引入蟾宮閬苑;第二首從時間來寫,把讀者引入楚襄王的陽臺,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歸到目前的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詩筆不僅揮灑自如,而且相互鉤帶.「其一」中的春風,和「其三」中的春風,前後遙相呼應.

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像為雲,把容貌想像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豔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下面,詩人的想像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臺.「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象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豔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那裡及得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託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人據此就編造事實,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為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很明顯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強加曲解,其實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恨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幹,多麼優雅風流.

這三首詩,語語濃豔,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如「雲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寫花光,又似在寫人面.「一枝紅豔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讀這三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麼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無怪這三首詩當時就深為唐玄宗所讚賞.

 

【小評】

李白不愧為詩仙,什麼叫信手拈來,以李白這樣的才華,這三首詩讀不出強顏歡笑,窺不見明褒暗貶,可見是真心作詩。更有『雲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這樣,讀來回味無窮的詩句。小編原本是不懂這詩的,只是忽然想起來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便去搜索了一下,這麼一整理查資料,忽然覺得,這實在是寫的美啊!忽然又由衷的喜歡上了這個灑脫不羈的詩人。

(拓展賞析:「雲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現,這在絕句雖不常見,但它卻是寫作七言詩的一種值得效仿的手法,而且也由此更見出詩人舉重若輕的筆力。加以「互文見義」的手法在該句子裡的運用,更是見出詩人從側面烘託美婦人楊玉環的技巧和功力,從而也難怪文學素養均為極高的唐玄宗和楊貴妃對此都很為欣賞。宋人樂史《太真外傳》就記載了玄宗高興地親自吹笛伴奏,而楊氏則被感動得「斂繡巾再拜」;所有這一切,當然是大詩人李白該成功詩作的魅力引導下的現場感所致!)

相關焦點

  • 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說的誰
    《妖貓傳》中除了長恨歌外,李白的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也是貫穿了電影的前半部分,但是電影中李白澄清這並不是寫楊貴妃的。那麼這一首詩又是寫給誰的呢?妖貓傳李白寫的詩是什麼?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裡的第一首的首句。
  • 如何用鏡頭表現「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華貴雍容?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楊貴妃的《清平調》。全詩總共四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電影《妖貓傳》裡也生動地還原了李白當時寫詞謳歌貴妃美貌的情景。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詩仙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是讚譽美人的精巧構思,成為千古絕唱。詩豪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描寫了豔麗高貴的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傾國之色,當它盛開的時候,轟動了整個長安城,驚豔了所有人,讓我們想像到了唐王朝牡丹綻放時的絕美與驚豔。詩佛王維曰:「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個字: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首「清平調」是李白讚美楊貴妃之作,以牡丹比貴妃,以雲彩比衣服,全詩不露斧鑿、造作痕跡,信手拈來,渾然天成。你或許會奇怪為何突然就聊起了這首詩,其實是因為大理雲想山。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該怎麼讀呢?不要讀錯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李白在擔任翰林待詔時,為楊貴妃寫的《清平調》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最出名的一句。不過,這兩句中有兩個字「裳」和「檻」,我們應該怎麼讀呢?首先看第一個「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他有兩個讀音:shang和chang。要弄懂這個讀音,我們就要先搞懂兩個不同的讀音各自的含義。什麼時候要讀chang呢?古人的衣服並非是一體式的,而是分為兩部分:古時上曰衣,下曰裳。《詩經·邶風·綠衣》中有:「綠衣黃裳」的詩句;《毛傳》中也有:「上曰衣,下曰裳。」
  • 雲想衣裳花想容,菇香小鎮牡丹夢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的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為詠唱牡丹的千古絕唱。白居易有「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之語,可見當時人們的觀花盛況君不聞,都云:
  • 嘉妹兒秀場| 雲想衣裳花想容 漢服篇
    嘉妹兒秀場| 雲想衣裳花想容 漢服篇 2020-07-02 0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想衣裳花想容,楊貴妃的命運,李白早已經透露
    在為唐明皇作詩時,他以不畏權貴,不阿諛奉承的詩骨為大家所傳頌,在《貓妖傳》中,李白所作的《清平調》大家都以為是在讚揚楊貴妃,詩詞的表面大意思也是如此。在劇中李白寫詩時有三個前提和特點,才促就了這首詩,一是這首詩不是李白主動寫的,而是宦官為了討好楊貴妃向李白求的詩句,二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連貴妃的面都沒見過,三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哭了。
  • 紅得發紫的康震,因「雲想衣裳花想容」被大教授質疑,他錯了嗎?
    愛好詩歌的朋友,應該記得李白有一組很有名的詩作,名叫《清平調三首》,其中最經典的是第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李白誇楊玉環的詩。唐玄宗酒宴正酣,眼前有佳人和美酒,怎能沒有詩呢?於是急召時任翰林待詔的李白進宮。李白到場後,揮筆寫下了這組詩。
  • 雲想衣裳花想容——30首詩仙李白的七言絕句,傲岸不羈獨此一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十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其一》(十二)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十三)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十四)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 「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讀什麼?啥意思?
    在電影的前段,張雨綺扮演的春琴站在屋頂,吟出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中的「裳」字發的是「cháng」音。  之後又展現了唐玄宗為楊貴妃舉辦的「極樂之宴」,宴上辛柏青扮演的李白受高力士之邀,寫下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句,李白口中說出的也是衣裳(cháng)。另外,電影中還出現了霓裳(cháng)羽衣舞。
  • 為什麼說,李白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寫楊貴妃,有絕高智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為楊貴妃寫的三首《清平樂》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這句話來形容楊貴妃,可以說體現了李白極高的智慧。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李白想幹涉朝政,想讓唐玄宗封楊貴妃為皇后。這個罪名可不小,李白顯然不能這樣給自己添這個麻煩。二者,唐玄宗讓李白給楊貴妃寫詩,顯然是得意自己有這麼一個國色天香的妃子,心裡多多少少含有嘚瑟的意思在中間。如果李白寫的詩,不涉及楊貴妃的容貌,不寫她很美,而把她寫得像廟堂裡的土地婆一樣寶相莊嚴,唐玄宗能高興嗎?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是不是愛上了楊貴妃
    他讚美楊貴妃的詩句很含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弗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在這裡以彩雲、鮮花、帶露的牡丹等來形容貴妃的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之外,李白的確有借詩傳情之嫌,在向貴妃傳達他愛她的信息。 再看這首:「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女神節:「雲想衣裳花想容」古詩詞中美麗的女人們
    《木蘭辭》中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英姿颯爽,堪稱「女漢子「典範。「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陌上桑》中美麗的採桑女羅敷面對權貴的挑逗引誘,侃侃而談、從容不迫。「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中女子的愛情誓言何等壯懷熱烈。
  • 雲想衣裳花想容 再現清代女性芳華
    據悉,此次展出的這一批外銷畫裡的女性形象,不僅有官宦女眷或美人畫,呈現著「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東方麗人形象,也有普通的手工藝人及曲藝雜耍行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這一時期中國女性的生活風貌,她們成為了清代中西貿易的參與者、文化的傳播者,更是時代的推動者。
  • 詩詞日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丨正月十六
    陌上紅塵霏似霧,雲間明月冷如冰。誰言世上驅馳客,老作庵中寂定僧。漏水半消燈火冷,長空無滓色澄澄。偶逢花發閒持酒,不得人扶懶出門。薄技號山曾獻玉,榮途染指亦嘗黿。年來洗盡東陵夢,瓜壟蕭蕭老故園。雲想衣裳花想容生辰名人:●明丨馬政字公敏,青縣馬莊子人。
  • 清平調 三首(李白)
    清平調·其一[ 唐 ]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抬頭看見滿天雲霞,想起了她的衣裳;低頭看見嬌豔牡丹,想起了她的容顏。溫柔的春風吹拂著你的窗欞,經過了雨露的潤澤,花色濃翠欲滴。如此天姿國色,若不是在群玉山頭偶然碰見,那一定需要去瑤臺,在月下尋找,才有可能相逢!
  • 妖貓傳中詩人的深情: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春風拂檻露華濃
    我們熟悉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傷;也知道陸遊「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的惆悵;更有歸有光「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中無盡的落寞。盛唐中李白是獨特的。
  • 舞劇《李白》中的《清平調》,反映出盛唐時期一派繁榮的風格面貌
    舞劇中不乏大量精美絕倫的舞蹈片段,較具代表性的有《清平調》中的女子群舞、男子群舞《踏歌》《鵬捉月》,以及女子群舞《月光舞》《酒香舞》《白紵舞》等。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清平調》中的文化背景、舞蹈編排、思想感情來傳達編劇所要表達的內容。
  • 雲想衣裳花想容,歷史上的楊貴妃真實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歷史上的楊貴妃真實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有著傳奇的一生,描寫她的美貌、往事似乎成了人們熱衷的事。她的一生,賦予了詩人無限的創作之源,賦予了後人想去探究真相的原因。影視劇中的貴妃也隨著時代不斷更新,人們總是把貴妃想像成心中最美好的女性,她的事流傳至今讓人難以忘卻。楊貴妃本名是--楊玉環,她原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壽王李瑁之妻。唐玄宗偶然見到楊玉環便對她一見傾心,勢在必娶。兜兜轉轉之後,藉由為母祈福出家之由,將楊玉環據為己有,升遷貴妃。